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浮世雅集

2021-02-08 浮世雅集


很久沒有更新文章了,讀者們,見信佳。


冬日是四季中最讓人思路清晰的季節。昨日我在讀劉星的《西窗法雨》,書上說亞寒帶的女孩要比亞熱帶的女孩結婚更晚,因為寒冷的季節讓她們的身體發育晚於思想。書上還說,寒冷國度的法令要比溫暖國度的法令更為溫和,因為寒冷的氣候讓法律制定者們思想更為冷靜。用氣候來解構和解讀法律和生育,不得不說,是大自然和社會科學妙不可言的結合。


文章標題,借用了卡爾維諾的同名小說《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因為這個書名,正好應對了當下的境況。一列社會的列車,行駛在冬日漫漫長夜,一個沒有身份和姓名的旅人,在最後一節車廂,望著窗外飄零的皚皚白雪,湮沒了白日喧囂的天地萬物。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冬日,總是讓人更加清醒,更加懂得如何用抽離的方式,化解內心的焦灼感和惶然感,尋找外在的表達方式和處世之道,找到與這個世界溫柔相處的方式。



冬夜已至,一個孤獨的小職員,正坐在冬季的自己家裡的二樓書房裡,以一支筆一張紙,記下當日的感受和思緒,與內心對話,與偌大的世界談一談。在這個社會繁雜的機器裡,每一個人就像一顆流水線上的螺絲釘。有時候,需要找尋一種精神的自我追尋方式,譬如閱讀、寫作或是思考,來對抗這種標準化和範本化。正如葡萄牙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在《惶然錄》裡寫到的:


"有時候,我認為我永遠不會離開道拉多雷斯大街了。一旦寫下這句話,它對於我來說就如永恆的讖言。"


是的,寫下就是永恆。書寫是一種獨特的表達,帶有鮮明的自我特質。我能想像佩索阿在寫下這個句子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和內心的獨白。人生是一段陌生的旅程,生活的每一個時刻,都在焦灼和惶然中度過,但這是充滿希望和希冀的思索,是對過去和未來的緬懷和暢想。


在這個冬季的漫漫長夜,你能行走多遠,決定於你的思緒能走多遠。在這個平行世界中,我們是自我,是極大碎片化的自我,是異化的、分裂的自我,如何尋找現實以外的意義,填補精神意義的缺失,是這個旅途上的課題。


在這條旅途上,每個人都有成千上萬種可能性,在你剛出生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時,沒有人決定了此刻的你就應該走在現在這條路上。惶然,你的惶然,正應該來自於對眼前這條路的質疑和穿越,就像電車在街道拐角處的掉頭。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很多時候,正因為是在冬夜,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孤寂,也只有一個旅人,他才會在獨自面對自我的道路上,孑然一身,孑孑獨行,漸行漸遠。就像來自《不安之書》裡寫的:


"我們每個人都是幾個,是一些,是極大數量的自我,所以那個筆是周遭的自我,不同於在周遭中受難或者自得其樂的自我。我們的存在是一塊遼闊的殖民地,有不同種類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和感知。"


讀者朋友們,你是否也有這樣那樣的困惑或惶然?試著偶爾忘卻或淡忘當下的自我吧,尋找那些幾個、一些和極大數量的自我,找到那第一千零一個令你心安的自我。那裡,將是你旅途的終點,和重新的起點。


—END—

這是藍色逍遙最近寫的乾貨:

因為我知道最近的你有些迷茫。

一篇寫給你們的文章

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如果在冬天,一個旅人》:一場遊戲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是一部關於小說的小說,是小說的元語言,所有的語言都意有所指,而卡維爾諾並沒有提供給我們密碼本,因此擁有多重解讀可能性,最終需要讀者自行裁決,共同完成它。卡爾維諾並不願意限定自己作品的意義,這一觀點恰好代表了現代文學觀的一大轉變——作者不是文本意義的唯一來源,也不是意義的裁定者,正如羅蘭·巴特所言「作者已死」。文本一旦完成,作者便應該退出,剩餘的部分由讀者來完成。
  •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一探「古人雅集」
    《謝安賭墅圖》,宋,緙絲,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歷代書畫作品數量甚為龐大,其中以反映古代文人雅集活動為主題的書畫作品也題材多樣、甚為豐富。今天讓我們通過品賞歷代名家妙筆繪畫的各種文人雅集圖,感受古人雅集的魅力以及這些活動為文化帶來的生命力。
  • 繪本推薦 |《一個冬夜》
    一個冬夜適讀年齡:3-6歲播講:小石姐姐《一個冬夜》是暖房子系列繪本中的其中一本,故事溫馨有愛,令人感動,非常適合睡前親子閱讀,故事講述了孤單的獾在小動物們的幫助下度過一個寒冷的冬夜,最後小動物們意外的收到了獾的回報,無比溫暖。
  • 東雅來了!雅禮集團終於集齊「東西南北中」五雅
    說到雅禮集團的學校,比如南雅、雅實、中雅、北雅、怡雅等,不僅辦學成績好,家長的口碑也相當不錯。還有一個有趣的規律,雅禮系學校的校名喜歡用「方位+雅」來命名,比如南雅、北雅、西雅、中雅……目前雅禮學校的體系五大方位中,現在已經集齊了四大方位,獨缺東雅。
  • 明月何曾是兩鄉——浮世繪裡的十萬種鄉愁【內含福利】
    有一個最著名的歐洲迷弟——梵谷。在他的日記裡寫道:說我們是光的畫家,這是你們對我們的不了解,說我們喜歡浮世繪是對我們的看不起,浮世繪就是我們的信仰。鮮為人知的是,中國的大文豪魯迅先生也對浮世繪有著近乎痴迷的狂熱。1926年至1936年間,魯迅購買浮世繪書籍17種33冊、單頁浮世繪30幅,幾乎囊括了日本浮世繪大師的代表作品。他在給日本歌人山本初枝的信中說道:中國還沒有欣賞浮世繪的人,我自己的這些浮世繪將來交給誰,現在正在擔心。拳拳愛意溢於言表。
  • 知味雅集 對話工藝美術大師
    記者 夏琳 6月20日,由杭州市商旅集團、浙江省工藝美術協會、杭州飲服集團、中國杭幫菜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第二期知味雅集——「夏荷風舉,匠心獨運」美食文化交流座談會,在中國杭幫菜博物館舉行。本期知味雅集以「荷花」入題,一是借荷花高潔之性為雅集定調;二則也是以「荷」引「和」,取諧音之妙。「和文化」在中華歷史中傳承已久。最早老子《道德經》中就有「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之說。至近代,人們的生活及工藝美術中也常常以「荷花」來表達「和合」理念;二是「和」而不同:杭幫菜與工藝美術,雖是不同領域的兩個界別,但行至深處,殊途同歸。無論是杭幫菜還是工藝美術,既各領風騷,又能在「和」上達到契合。
  • 浮世繪與年畫:東方版畫花開兩朵
    正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展覽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 【大家】浮世春夢——浮世繪中的春畫
    圖片來自網絡如果按題材,把浮世繪分為美人畫、風景畫、戲劇畫等部類的話,那麼其中最可觀的一支非春畫莫屬。所以,正如在常識意義上,說到浮世繪多指版畫作品一樣,說到枕繪,一般亦指後者。日本美術界有個說法,「不看枕繪,浮世繪便無從談起」——此話道出了春畫在浮世繪中的地位。枕繪,顧名思義,是赤裸裸描繪男女性行為的人物畫。多少懂點繪畫常識的人知道,與靜物和風景相比,畫人物難。而人物畫中的春宮畫,對技術,尤其是素描功力的要求之高,可謂難上加難。
  • 周作人為何要譯《浮世澡堂》
    式亭三馬的《浮世澡堂》(《浮世風呂》)不易翻譯,那些十九世紀初葉日本江戶時代的市井風俗、俗諺名物、人物聲口、零碎物件、語言遊戲,乃至作為「滑稽本」屏風的歷史風雲、文化生態等,不免使人生畏,這從周作人譯本的六百餘條注釋即可見一斑(書二百八十頁,注佔去逾百頁)。
  • 世界最小的浮世繪博物館就在京都,就在這家私人美術館,就在他家
    浮世繪傳人市村守展示收藏的浮世繪作品。奚耀華攝影雖然有些思想準備,但如此簡陋、逼仄的「博物館」還是讓我感到意外,無非就是一間幾平方米的通道,甚至連一個像樣的廳室也沒有。「世界最小浮世繪博物館」的招牌是老人自己打出來的,顯示出他言過其實的推銷智慧,的確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和關注。
  • ZENA帕哈|獨家呈現「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
    由ZENA帕哈主辦的「生生·浮世之光 | 浮世繪大展」是迄今為止在國內舉辦的規模最大、展品最為豐富的「浮世繪」主題展覽,此次展出的100餘件作品幾乎囊括了近400年來浮世繪發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尤其是難得一見的名師名作。
  • 2018箏樂雅集即將揭幕
    宋心馨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箏樂雅集」系列,是星海音樂廳於2017年推出的國樂推廣探索。將於本月揭幕的「2018年箏樂雅集」系列,將繼續邀請活躍於當今樂壇的傑出中青年古箏名家上演當代高水準的專業級箏曲及各傳統箏派名曲,更有古箏大師王昌元應邀從美國歸來,再現《戰颱風》《高山流水》等經典。15日晚,「2018箏樂雅集」系列的首場音樂會——樊慰慈、吳莉、宋心馨古箏音樂會將在星海音樂廳交響樂廳奏響。
  • 鷓鴣天·冬夜(竹榭)
    多年聚首知音在,紅頂藍衫冬夜同。鷓鴣天·冬夜梅易明月依前灑院中,已無酒盞接青空。穿籬風氣誰家厲,繞指花香那處濃?幾番冬夜情難記,圓缺從來不盡同。鷓鴣天·冬夜1希望一樹寒梅醉香風,半窗明月恨樓空。情深自許知花好,杯淺何須笑酒濃。當盛夏,又隆冬。
  • 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要結束了,你沒看的話還可以看這裡
    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延展到11月22日就結束了,小編特意翹班去美術館看了一次展~看完發現,我社即將出版的《浮世繪流派史》裡面提到的大師和浮世繪作品,很多這裡都沒有!如果你想彌補這個遺憾,想要一次就能大飽眼福,各流派一覽無餘,不如來看看《浮世繪流派史》。
  • 賴有吟哦常伴我|詩韻唐山31期|冬夜專題
    詩韻唐山昨天七絕·冬夜高原申(路北區)冬夜微霜月色清,焊弧交替射燈明。七絕·冬夜吟蒙繼良(樂亭)瓊花漫舞入庭中,疏影臨窗正美容。觸景搔頭尋雅句,突來靈感破冰封。七絕·冬夜張浩波冬夜敲詩白絮紛,幽香一縷沁心神。紅梅院角偷偷笑,醉了寒宵醉了人!
  • 日本歌人齋藤茂吉:我是浮世的弱者,須堅忍不舍|一詩一會
    活躍於明治時期的正岡子規就認為,素來被奉為經典的《古今和歌集》和《新古今和歌集》語言矯揉造作,毫無生氣,遠不如充滿率直實感的《萬葉集》動人。他進一步提出了寫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即和歌的創作不應該憑主觀想像去吟花弄月,而應抓住描寫對象,尊重客觀,如實地描繪自然之美。這一理論隨後成為了近代和歌革新運動的核心主張之一,其追隨者眾多,其中就包括有著「近代歌聖」美譽的齋藤茂吉。
  • 作品欣賞:浮世繪人物畫
    日本的浮世繪藝術,總讓人聯想到情色。然而,「春宮」僅是「浮世繪」的一部分。浮世繪不僅是江戶時代最有特色的繪畫,而且還對西方現代美術具有推進作用。19世紀後半期,浮世繪被大量介紹到西方。當時西方的前衛畫家,如馬奈、惠斯勒、德加、莫奈、勞特累克、凡高、高更、克裡木特、溥納爾、畢卡索、馬蒂斯等人都從浮世繪中獲得各種有意義的啟迪,如:無影平塗的色彩價值,取材日常生活的藝術態度,自由而機智的構圖,對瞬息萬變的自然的敏感把握……代表畫師:鈴木春信 東洲齋寫樂 歌川廣重 葛飾北齋 喜多川歌麿 菱川師宣 月岡芳年 溪齋英泉日本90後女畫家——松浦,浮世繪人物畫
  • 探訪位於京都的世界最小浮世繪博物館:傳人市村守的家也是私人美術館
    浮世繪傳人市村守展示收藏的浮世繪作品。奚耀華攝影雖然有些思想準備,但如此簡陋、逼仄的「博物館」還是讓我感到意外,無非就是一間幾平方米的通道,甚至連一個像樣的廳室也沒有。而中國發明的雕版印刷術則是浮世繪形成的技術基礎,套色印刷的引進,加速了浮世繪的發展成熟,之後,浮世繪進入了一個五彩斑斕的全新境界。可以說,浮世繪是近代風俗畫和刻本插圖相結合的產物,在精神氣質上更接近中國的明清小說,即都是庶民文化興起並逐漸繁榮的必然體現。
  • 洛河水系綜合整治示範段系列文化主題活動之「茶香雅樂 華燈雅集...
    嫋嫋唐香沁人心脾,盞盞清茶香飄四溢,清音雅樂不絕於耳……7月2日晚上,華燈初上時,瀍河與洛河交匯處岸邊的朱櫻塔下,燈光璀璨,紗帳飄舞,由洛陽水利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洛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洛陽神都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洛陽晚報承辦的洛河水系綜合整治示範段系列文化主題活動之「茶香雅樂華燈雅集」(以下簡稱雅集)在此舉行。洛陽書畫名家,文化界、旅遊界人士光臨雅集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