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美食街,薑母鴨面線糊土筍凍,看您得意哪一口?

2020-12-20 懶遊的故事

在泉州,住在了泉州美食街上,每當華燈初上,這條小街才顯露出它不一樣的風採,吸引著八方食客。

美食街牌坊很是一般,夜晚也有燈飾,黑乎乎的,只好白天給它照個相了。

酒店就在美食街裡,第一天晚上到泉州安頓好後,趕緊請教前臺帥哥,請他介紹幾個比較實惠實在的吃飯的地方。帥哥不假思索地給出了三個他認為吃飯比較好比較實惠的地方,分別是薑母鴨、面線糊和老兵飯店的海鮮。好吧,這三個地方將是我的首選之地。

第一天晚上想吃這個薑母鴨,轉一圈,發現了不下10家在經營薑母鴨,翻看網上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乾脆,使出我的絕招,誰家人多去誰家,誰家不拉客態度冷淡,去誰家!

我看這家就很符合我的標準,老闆很忙,顧不上抬頭看我,我小心翼翼地問,我們就兩個人,能吃下這一隻鴨子嗎?老闆撇撇嘴,兩個人?你看那,一個人吃一隻鴨子!我順著老闆指的方向,回過頭一看,可不,一位大漢正自己「對付」著一整隻鴨子,閒庭信步般沒壓力。好啊,我們也點上一隻鴨子。在後來的幾次路過時,真的發現店裡有不少一個人點一鍋鴨子的。

一隻鴨子108元,非常好吃,肉質酥爛入味,姜味很提味。鴨與老薑性味互補,有藥膳功效。薑母鴨食色誘人、香氣撲鼻。春夏祛暑溼、秋冬祛肺燥,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是泉州的一道名菜。

入夜的美食街,才是真正的美食街,街路兩旁也變得燈火通明起來。

一條街上有兩處同品牌的牛肉串串香,看來,串串香在這裡大受歡迎啊。

一家咖啡店的室外小桌上,浪漫地放著一盞燈,讓這個小小咖啡館充滿了靈動和情調。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來天海佑希主要的電視劇《三星校餐》裡,女主人公出攤的一幕,有朋友看過這個劇嗎?

老兵飯店地處美食街中段,位置極佳,也是整條街上生意最好的一家飯店。

老兵飯店主打海鮮類,特別是魚很新鮮,當然,我獨愛黃花魚。別吐槽,我們地處東北,最常吃的就是黃花魚,還總會買到「李鬼」。

看了下價格,比較實在,明碼實價,讚一個。老店,大店,就別弄那些見不得光的小伎倆,讓人不齒,也不是長久之計。

廚房裡早已忙成一鍋粥,裡面上演著「鍋碗瓢盆進行曲」。

老闆服務員在飯口時間齊上陣,看看人家這生意。在這裡吃了兩頓,魚不錯,就是人太多,有時候會等一會兒位置,上菜也因為人太多,有點慢。

夜再深一點,街道上會出現一些臨時的攤子,以燒烤為主,滿街飄著孜然的特有味道。

新疆羊肉串店在現場加工著羊肉串,看起來是真材實料。不知道味道如何?我在外一般不敢吃羊肉串類的,怕水土不服鬧肚子。

我晚上寫東西時,喜歡喝點啤酒,到美食街的這家店裡買點酒餚。在這家問了下,我想買點下酒菜。夥計豪爽地說,我們這裡都是下酒菜!我瞬間激動起來,好像是找到組織了。

隔著玻璃櫃檯都能聞到香味,這裡真的全是下酒菜。裡面有各種燻醬,似乎泉州叫做滷味,從雞爪子、雞脖子、香腸,到滷大腸、滷肉、滷豆腐,還有滷製的小海鮮、拌好的海蜇等等,簡直是喝酒人的天堂。每天換上兩樣下酒菜,美美地吃了一個星期。第二天再去時,夥計已經記住了我,在我的滷菜裡放了一小袋醃過的蘿蔔絲,那個酸甜爽口啊,比滷肉都好吃。再去時,再三叮囑,一定再贈送點蘿蔔絲。夥計默契地點點頭,回去後竟發現,塑膠袋裡竟有三小袋蘿蔔絲,那一晚,喝多了。

滷大腸和拌好的蜇頭,味道一級棒。

在泉州待了一周的時間,在旅行的後半段,很是疲乏了。以前老是聽別人說,出去玩一周後就開始想家了。想想原因,無非是出門日久,睡得不舒服、吃的不順口,也開始審美疲勞了,就要想家了。

這裡也是酒店前臺帥哥的強力推薦,飯口時間路過幾次,都是滿員,終於找了個下午時間品嘗了一下。

進門後,夫人說,這裡是不是國營的?「國營飯店」並不是個貶義詞,在飲食業,國營飯店絕對是褒義詞。國營飯店代表著品質,但不修邊幅,不注重裝修,不注重服務態度。食客皆為美食而去,只要店家全心全意保證品質始終如一,其他的可忽略。

老店自有老店的規矩,先熟悉一下。進門後排隊拿起餐盤,輪到你時點餐,工作人員配製,迅速擺到你的餐盤裡,需要加熱的稍等一下。然後出帳單,轉身去門口付帳,再端餐盤找位置品嘗美食。剛來時,一臉蒙圈。

面線糊裡,你可以任加三樣配料,大碗面線糊3元,配料葷的4至7元不等,素的一般2元一份。

配料選了上圖的三樣。面線糊(mī-suànn-ko)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風味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口感綿軟,滋味十足。一般會吃的人,面線糊裡會加上一段一段的油條,是這樣嗎?

這裡的主食選擇太多了,要了包子和炸地瓜餅。

包子口味偏甜,地方口味吧,我吃著還不錯。

點了一碗福建特色的鹹飯。鹹飯是福建閩南地區的傳統小吃,屬於閩菜系。大部分閩南人都會做,為米飯的一種煮法,種類繁多,有南瓜鹹飯、蘿蔔鹹飯、芥菜鹹飯、芋頭鹹飯、五花肉鹹飯等。

機會難得,再點了一碗老店裡的招牌豬血湯,血豆腐口感勁道,湯很清淡。

這裡隱藏著一家土筍凍的小店,看起來像是一家連鎖店。在廈門和泉州,我發現滿大街都是賣土筍凍的,真是難辨真偽。這家感覺很正宗,小份的土筍凍都在冷藏箱裡。工作人員問我什麼時候吃,我說回賓館5分鐘吧。她叮囑道,要快吃,常溫一會兒就化了。

讓我淋上調料的土筍凍

土筍凍起源於福建泉州,它含有膠質,主原料是一種蠕蟲,身長二、三寸。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其肉清,味美甘鮮。相比這種冷藏的土筍凍,大街上那些單性十足的土筍凍,大有可疑了。

我在泉州,美食街是我的最愛。

待續。

相關焦點

  • 廈門薑母鴨,景區美食街為什麼很難吃,正宗的到底藏在哪?
    我們在中山路、鼓浪嶼、曾厝垵看到的海蠣煎、土筍凍,薑母鴨其實最早是起源於隔壁城市泉州,後來才傳入廈門、臺灣一帶,如今是屬於閩臺共享的地方特色菜。因為廈門旅遊業比較強勁,這幾道閩南特色菜在這座城市賣得格外火。就以薑母鴨來說,在廈門的美食街,你總能看到它的身影。四個人一隻鴨,人均25元左右,就能夠解決一頓午餐,很受遊客歡迎。
  • 把古早味一網打盡,泉州老城逛吃指南,這兒的美食足以撐爆你的胃
    泉州,不僅僅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以及擁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這裡的古早味氛圍和美食也同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去打卡,比如我,一早就對泉州美食種了草。早上在面線糊的香氣中醒來,午夜兩三點鐘大排檔依舊燈火通明、人聲鼎沸,而且泉州美食老店的位置都相對集中,往往步行都可以到達,面線糊、燒肉粽、潤餅、滿煎糕、薑母鴨、菜頭酸、土筍凍、醋肉、牛排、石花膏...保準你去一趟胖三斤。
  • 還是泉州的好吃?終於有答案了!
    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關於閩南小吃,是廈門的好吃?還是泉州的好吃?看了就知道!還是泉州的好吃?終於有答案了!1、面線糊首先,據蘿媽了解,閩南面線糊,確實是起源於泉州,但是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的流傳,如今已經成為閩南三地一日三餐的飲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了。
  • 暖心薑母鴨#KitchenAid的美食故事#
    此時此刻,面前若是有一鍋熱氣騰騰的薑母鴨,一定幸福感爆棚。 於是四點鐘鑽進廚房,五點半,端出一鍋薑母鴨。 整個房間都洋溢著濃鬱的香氣。 專屬冬日微妙的小幸福,我想與你分享。By F小姐姐 【豆果美食官方認證達人】用料番鴨(老)或麻鴨 1000g生薑 600g鹽 5g紅標米酒 1瓶北港黑麻油 約30ml高麗菜 適量做法步驟1、薑母鴨所用之鴨應為老番鴨,一隻的話大概5斤,鴨腥味淡,肉質緊實。
  • 面線米粉芡,從田邊地頭走到酒店飯桌的泉州美食
    某一日,和浮橋人說起泉州美食。他問:面線米粉芡吃過嗎?我回:吃過的,在某某酒店吃過幾次,味道很美。他說:現在的酒店沒辦法煮出過去的味道了......一個美食話題打開了他塵封的記憶——「面線米粉芡現如今都登上酒店的飯桌了,要擱在以前,那是我們農民在田邊幹活的普通飯菜。
  • 泉州美食再登央視《舌尖》!這次火的居然是……
    不得不說,央視小編實在太會吃了這一碗 泉州人幾天不喝就會念不停今天小編就帶您了解這些美食的故事:「看了片子才知道,48年前,石花膏一杯才1分錢。「這是我第六次來泉州了!每次都要吃麵線糊、石花膏、薑母鴨和海蠣煎。不同店的面線糊,味道也不一樣,我已經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家了。」來自武漢的朱小姐帶著父母到泉州過年。她說,自己對泉州豐富的宗教文化著迷,更喜歡泉州便宜又美味的小吃。
  • 被廈門搶了風頭的泉州,滿城都是古早味
    葉子葉子一般吃麵線糊會自選配料,醋肉、大腸、豬血、雞腿、滷蛋、海蠣、魚丸......沒吃過的建議來碗標配,醋肉+大腸,油脂融入其中,再佐以炸蔥花、胡椒粉,並非看上去那般寡淡無味,一口下去,濃烈可口,來個幾大碗都嫌不過癮!
  • 十大宜居之城-泉州美食篇
    泉州的美食,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地道」。街上有三五十年不會變味的老店,長則傳承百年的老店比比皆是。小吃比較出名的有肉羹湯、面線糊、崇武魚卷、蘿蔔飯等。1、肉羹湯肉羹湯是一道別有風味的泉州名小吃。其湯汁清甜、鮮香,不會太鹹也不會太淡,鹹淡適中,很適合大部分人的口味。
  • 去福建不可錯過的10大特色美食小吃,不吃終身留遺憾
    泉州的風味美食,因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而名譽海內外,今日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泉州不可錯過的十大特色小吃!面線糊傳統泉州人的早餐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餐食便是面線糊。面線糊,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而成,清而不濁,糊而不爛。
  • 泉州叫板漳廈門州,哪個是你心中的美食高地!
    薑母鴨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連很多不喜姜味的食客都愛上這一口。支起的一整排砂鍋,滋滋作響,光聽聲音就犯饞。 「糊而不爛,清而不濁,鮮美可口,香飄四溢」就是泉州面線糊的縮影。
  • 薑母鴨的鄉愁,拉起你的手走進泉州
    薑母鴨,很多同學沒聽說過吧的確,阿糖他們誰都沒吃過薑母鴨,甚至這個名字也是陌生的。大夥一商量,乾脆就從泉州走吧,順便嘗一嘗別人家的鄉愁。*泉州溫馨的街道*從東山到泉州不過250公裡,高速很好走。泉州給人的感覺不是很大,人也不是太多,但這絕對是個錯覺,因為阿糖他們只去了老城區。要知道,泉州可是個有著870多萬人口的城市,並且泉州的經濟總量已經20多年在福建全省排名第一的喲。
  • 不看不知道,原來這些美食都出自一個地方,來看看你吃過幾種?
    面線糊 在福建的很多地方都有面線糊,其實它是起源於泉州的一道美食。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而成的這道美食,看似是一道簡單的糊狀食物,但其實滋味豐富,且容易消化,常常作為早餐,和油條和馬蹄酥一起搭配食用。
  • 薑母鴨三文魚大生蠔燉牛排……我在福建吃了個通關
    不過,哪有人逃得了「真香定律」呢。我接受了拌麵扁肉滷麵,接受了甜甜的荔枝肉,甚至接受了番茄醬蘸餃子(福州人真會吃)。工作後跑遍全省,更是愛上了各地五花八門的美食。這塊地域美食地圖,像是寶藏,一點一點地被我摳開。
  • 泉州美食攻略,來泉州旅遊的吃貨必備
    來到泉州旅遊對於吃貨們來說,一定是吃吃吃,對於找不到美食攻略的你們,今天小編就給你盤點泉州旅遊那些遊客必吃的小吃店。排名不分先後,如果說得不對,麻煩在評論中指出。1.薑母鴨(豐澤美食街)第一次來到泉州旅遊,就在一些攻略網站上找美食攻略,突然找到了這家薑母鴨店,90元一隻,大鍋端上來,熱氣騰騰。薑母鴨很好吃,很爛,很香,裡面的姜很多,也很好吃,裡面還有一大塊鴨血,嫩嫩的,姜味鮮濃。配一盤青菜,兩個人吃得很嗨。姜味濃鬱,味道鮮美,口感軟爛。
  • 福建閩南薑母鴨,香味撲鼻,越吃越上癮
    而且,它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可以滋養身體細想一下,閩南薑母鴨的做法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幾千年沿襲下來的菜品,定是有它特別之處,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薑母鴨。薑母鴨發源於泉州,可謂是美食中的藥膳。據《中國藥譜》及《漢方藥典》兩書所載,薑母鴨原系一道宮廷御膳,相傳為商代名醫吳仲所創,後來流傳至民間,遂成為一款名菜。
  • 泉州的晚餐:不得不吃的薑母鴨,入味幹香,我們兩個吃了一整隻鴨
    從崇武古城回來,已是下午四點多,我們飢腸轆轆,一邊直奔斯丹薑母鴨,一邊在口中發誓:晚上要吃三頓:四點半一頓,六點半一頓,八點半一頓。可以看出,我們是多麼餓啊。一到薑母鴨店門口,一排砂鍋整齊排列,那架勢正中我意,多麼富足的館子啊,那麼多的砂鍋裡燉著薑母鴨,這生意一定好吧!
  • 馬可波羅筆下的古城,這裡藏著7種古早味美食,沒吃過就可惜了
    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馬可波羅筆下的這座古城,擁有太多古味美食了,沒吃過就太可惜了!泉州,坐落於福建的東南部,是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時還擁有我國的第三個國家級別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由此可見,泉州是一個重要的城市。
  • 馬可波羅筆下的古城,這裡藏著7種古早味美食了,沒吃過就可惜了
    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馬可波羅筆下的這座古城,擁有太多古味美食了,沒吃過就太可惜了! 泉州,坐落於福建的東南部,是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時還擁有我國的第三個國家級別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 很小卻香了一條街,福建的特色薑母鴨,吃完不僅驅寒又保暖
    廈門是一個建在海上的城市,它除了許多的旅遊景點,鼓浪嶼的美食也是多不勝數的。去過廈門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們去逛街的時候,幾條著名的步行街都有很多在賣薑母鴨的店面,這道美食可是閩南地區人盡皆知的,它還作為閩南的特色拍成宣傳照掛在地鐵站、車站等地方,可見是薑母鴨已經是閩南地區的美食名片了。那這道美食究竟有什麼魅力呢?
  • 泉州這家薑母鴨上過《舌尖》,一隻80不便宜,湯汁淋飯比肉好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泉州這家薑母鴨上過《舌尖》,一隻80不便宜,湯汁淋飯比肉好吃。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有非常多的美食,單單是中國菜系就有八大種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傳統小吃等等。而且中國各地的美食都各具特色,每個地方都有很具代表性的美食,像在福建泉州就有一隻鴨很出名了,不僅當地人很愛吃,而且這也是遊客去泉州必吃的美食,那就是薑母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