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可靠嗎?遵循科學的秋季穿搭指南,孩子這麼穿舒適不受涼

2020-09-23 孕媽咪育兒經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立秋、秋分、中秋……隨著這一個個關於「秋」的節氣,讓大家意識到炎炎夏日已然過去,秋天真的來了。俗話說「春捂秋凍」,但是身為家長也不能真的不給孩子加衣服,讓他「凍」著。

家長開始為孩子的添衣加褲而費心思,這個季節的溫度,真的是令家長在孩子穿衣方面左右為難。衣服加早了,怕孩子養嬌慣,冬天不耐寒;衣服添晚了,又怕孩子感冒生病。


秋天給孩子穿衣有講究,家長遵循「四暖」和「兩涼」原則

1.家長牢記:秋天給孩子穿衣要「四暖」

  • 腹部保證孩子的肚子不受涼,腹部著涼容易引起孩子脾胃不適,甚至疼痛、腹瀉。尤其是家裡有女孩子,家長更要關注女兒的腹部保暖。
  • 腳部,腳是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部位,血液補充相對較少,而腳部離冰涼的地面最近,如果腳部保暖措施沒做好,很容易著涼。人們常說「腳冷全身冷,腳暖全身暖」,所以家長要在秋季給孩子穿上棉襪和保暖性的鞋。

  • 頸部,這個部位著涼,向上向下哪個方向都容易引起孩子不適。天氣轉涼,家長最好給孩子戴個圍巾或者穿些有領子的衣服擋風。
  • 背部,孩子背部的保暖作用十分重要,但是注意不要穿得太多讓孩子出汗,汗一多再著涼,就容易感冒。家長在秋季為了給孩子保暖後背,可以在外套的內外穿一件馬甲,既保暖也方便隨時穿脫。

2.家長別進誤區:秋天給孩子穿衣有「兩涼」

  • 頭部,頭部能散發人體熱量的30%,所以頭部保暖不可做太多,以免熱量散發不出去,會導致孩子頭暈、頭悶,從而精神不振,而稍微清涼一點有助於頭腦清醒。
  • 胸部,秋季孩子穿衣時,要注意心胸部位要涼一些,因為心胸本來就是有熱度的,再捂得厲害會出現燥熱、上火、口乾舌燥的情況。

孩子秋天穿衣很難辦?家長學會穿衣「方法」和「公式」兩點就夠了

1.科學穿衣方法:「洋蔥式」

秋天這個季節一整天下來溫差很大,早晚氣溫低,上下午又會比較暖和,所以不能只給孩子穿一件衣服。

而且孩子在學校上課、在家休息、在室外玩耍等,根據孩子所處地點和活動的不同,他的身體會有不同的需求,室內就少穿衣,室外就多添衣。

那麼,最科學的穿衣方法就是「洋蔥式」,想像一下洋蔥的結構就能明白,這樣既能根據不同需求穿衣起到保暖效果,孩子穿脫也方便。雖然是多層穿衣,但也不能過多,最好不要超過四層,一般情況下兩三層就足夠秋季保暖了。

【推薦穿衣搭配方式】:

孩子貼身穿一層親膚的秋衣秋褲打底,外面直接套一個開襟衫或者外套即可,如果家長還覺得不夠,那麼可以打底和外套之間加個馬甲,或者直接是秋衣秋褲和加絨外套。這樣在室內,只穿打底和馬甲,如果到室外穿上外套即可。

2.穿衣公式:氣溫+衣服的溫度=26℃左右

衣服根據材質和厚度,其實都有自己的禦寒溫度,比如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一點的羽絨服相當於6℃,厚羊毛開衫和棉背心是4℃,抓絨衛衣和薄外套是3℃……

家長可以根據當天的氣溫,挑選合適的衣服搭配,相加在26℃左右即可,這是孩子最舒服的穿衣狀態,既不會擔心受風著涼,也不會捂得過多導致出汗,最後感冒生病。

不過,根據孩子的個人體質、健康情況、成長環境等差異性,這個「穿衣公式」也不是完全適用於所有孩子,可以適當借鑑,但還是要根據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定。

各位父母,你們是如何給孩子在秋天穿衣服的呢?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靠譜嗎?
    #那麼,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到底靠譜嗎?俗話說「春捂秋凍」,但爸爸媽媽們一定要了解清楚這個到底靠不靠譜。「春捂秋凍」真的是個靠譜的穿衣指南嗎?並且因為孩子的體溫調節系統也不完善,不能盲目讓他們像大人那樣經歷「春捂秋凍」來增強身體適應外界溫度的能力。如果按照大人的辦法,那孩子是抵擋不住氣溫低差距,早早地投降了。
  • 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靠譜嗎?寶媽們要了解清楚
    文|好孕姐入秋了,又到了媽媽喊我們出門穿秋褲的季節了。不過,貌似現在的人還都挺扛凍,就算是晝夜溫差大,路上一些上班的人也穿衣很清涼。問他們不冷嗎?他們會來一句:不是俗話說「春捂秋凍」嗎?那麼,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到底靠譜嗎?寶媽們要了解清楚。
  • "春捂秋凍"對嗎?入秋後如何給孩子穿衣,寶媽們一定要清楚
    秋天到了,也是家長告訴孩子出去穿厚衣服的季節。但是,如今人們似乎看上去不太冷,即使晝夜溫差很大,一些在路上行走的人還是穿得很薄。他們不冷嗎?也許他們真正的想響應那句:"春捂秋凍"的說法吧?實際上,許多成年人都按照這個原則為孩子穿衣服。
  • 「春捂秋凍」靠譜嗎?入秋要不要加衣服看這一點,寶寶舒服少生病
    怎麼就穿這麼點衣服,你怎麼不給孩子裹個外套!」「小手這麼涼,肯定是衣服穿少了!」手腳發涼就是穿得太少嗎?孩子真的適合「秋凍」嗎?孩子適合「秋凍」嗎?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有一定道理的,初秋讓孩子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鍊,有助於提高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增強免疫力。
  • 「春捂秋凍」靠譜嗎?寶媽這樣給孩子穿衣服,能讓寶寶舒適而溫暖
    秋天的來臨,不僅意味著果實的成熟,樹葉的掉落,還意味著天氣帶著寒冷的風也會隨著而來,或許對於大人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需要增添衣服即可,但對於孩子來說,穿太少,容易感冒著涼;穿太多,容易影響孩子散發熱量。那這個度應該怎樣衡量呢?
  • 有一種倔強叫不穿秋褲?「春捂秋凍」的真相是……
    這可把老師驚呆了,穿這麼多衣服孩子該多難受,網友表示:有一種冷是奶奶覺得你冷。為什麼很多人減肥遲遲減不下去?從中醫的角度,這都和寒氣入侵有關係。而少穿會帶來哪些後果?春捂秋凍是真的嗎?醫療不如衣療,食補不忘衣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衣服」這一味大藥。
  • 春捂秋凍不靠譜!春天千萬不能這樣給寶寶穿衣服
    家裡老人堅持春捂秋凍,認為春季就要捂著,不能凍著娃了。寶媽又覺得這樣穿太厚了,會出汗,會捂著孩子。總之,婆媳大戰就這樣展開了.......反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就來看看春捂秋凍真的可行嗎?春捂秋凍真的可行嗎?「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一條養生諺語,主要是指春天不要著急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一冷就穿太厚,適當捂一捂或凍一凍對健康有好處。因此很多老一輩兒就把這當成穿衣法則,即便氣溫回暖了,還是給孩子捂的嚴嚴實實的。
  • 「春捂秋凍」靠譜嗎?要注意娃的「兩暖一涼」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隨著中秋的臨近,天氣也越來越涼,娃的出行穿戴也成了家長們的關注重點,一般來說,有以下兩大主流派系,「捂汗派」和「春捂秋凍派」。不過穿多了怕孩子熱著,相信「春捂秋凍」又怕把孩子凍著。秋季怎麼給娃穿衣,成了大多數父母最頭疼的問題。
  • 老一輩常說「春捂秋凍」,娃要如何「凍」才行?有些話不靠譜
    半袖小夥子看到棉襖小姐姐嘲笑道:「至於嗎?」棉襖小姐姐反問:「你不冷呀?」半袖小夥子甩出老話:「春捂秋凍不知道啊?你現在穿這麼厚,冬天再冷了你穿啥?」前段時間我在家翻福林和果果的厚衣服,孩子奶奶過來說一句:「春捂秋凍啊,先不急著穿太厚。」那一時間感覺我好像成了長輩,婆婆倒像是孩子媽。不是經常看到一些奶奶帶孩子的圖片嗎,給孩子捂的像個球,還說「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我感覺我倒是成了過於怕孩子冷的奶奶。
  • 春捂秋凍的科學理念
    國慶節後全國各地基本已都正式進入秋天,前幾天,小編一朋友的孩子發燒,大半夜一家子匆忙奔醫院,好一陣忙活。後來得知,我這朋友說因為鍛鍊孩子秋凍,讓孩子受涼,才導致的發燒,事後後悔不已,希望小編可以告知我們早教中心的老師,普及科學的秋凍信息,以防父母錯誤的行為給孩子的健康帶來損失。 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經驗是好的,但是,我們後代人要做到完美,確實需要去參透這其中的要領。
  • 兒童也要「春捂秋凍」?聽聽中醫專家怎麼說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我國廣泛流傳的養生保健諺語,不少家長對此已經耳熟能詳,在換季時據此為寶寶增減衣物。 若問起為什麼「春捂秋凍」,恐怕許多人並沒有仔細追究。有的家長對於這種老話嚴格遵守,這幾天給孩子凍得感冒咳嗽。
  •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你可別把孩子凍感冒了
    前一天還在穿短袖短褲的人,都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長褲外套。趁著這個時機,鈞媽就跟大家聊聊「春捂秋凍」吧。 鈞媽之前見過一個新手媽媽帶孩子,因為她完全是自己摸索著帶的,沒有老人幫忙,反倒是養的更科學。在別的奶奶都給孩子穿外套的時候,她只是讓孩子穿稍微厚一點的長袖,別人都說她給孩子穿少了。 她也只是笑笑,說孩子背上是熱乎的。總之她是自己怎麼穿就給孩子怎麼穿。 別人都把孩子早早的裹得厚厚的,她也沒那麼做。大家都以為這孩子跟著她可憐,可實際上她孩子的身體倒是很結實,現在一歲多了也沒發過燒,就偶爾有一次小感冒,很快就好了。
  • 「春捂秋凍」不靠譜,入秋給娃穿衣記住三原則,寶寶舒適不愛生病
    福利:愛幼科學說公眾號後臺回復【削筆器】即可參與0元領削筆器活動老話說:「若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換季給娃穿衣服這件事,一直都是一個不小的學問。有人認為春捂秋凍,到了秋天就應該穿的相對少一點,也有人認為小孩子身體弱愛著涼,不論是什麼季節,都應該穿的多一點。到底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
  • 秋季如何給娃穿衣?「春捂秋凍」可行嗎?注意「兩暖一涼」比較好
    天氣一天天涼下來了,再遇到下雨天,天氣會更冷,這種季節裡,只要衣服沒穿對,很容易生病,特別是孩子,更容易中招,所以秋季給孩子穿衣成了一件麻煩事。秋季如何給娃穿衣?「春捂秋凍」可行嗎?注意「兩暖一涼」比較好!
  • 春捂,那到底該給寶寶穿多少衣服呢?寶寶咋穿不得病?
    倒春寒一來,十個寶寶八個感冒,99%是穿不對惹的禍!俗話說「春捂秋凍」,到底有沒有道理?春天怎麼穿衣服,寶寶才能舒服不生病?貼心的小鶴鶴駕到,快來看看超實用的春季穿衣攻略!春捂,科學嗎?「春捂」,有一定道理老話說「春捂秋凍」,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春季的氣溫不穩定,適當「春捂」,有利於適應室內外、早中晚溫差的變化。怎樣捂,才正確?
  • 寶寶秋季3大「穿衣法則」,這麼穿寶寶舒服不著涼!
    轉眼入秋,天氣逐漸轉冷,秋季也是流行性感冒的高發期,所以很多家長開始給孩子添衣服,寧願孩子熱點也要穿的厚實,可孩子真的需要穿那麼多嗎?秋季孩子怎麼穿才能舒適不著涼呢?一起來學習吧!穿多不會著涼?錯啦!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穿得多暖和,就不會著涼,尤其是家中老人,有時候寶寶著涼了也會覺得是衣服穿少的原因,雖然出於關心孩子,但實際上寶寶並不需要穿那麼多。
  • 孩子該如何科學「秋凍」?衣服應該這樣穿
    「十一」長假歸來,醫院門診感冒、咳嗽的孩子逐漸多了起來。很多家長疑問,「春捂秋凍」,秋天凍一凍不是對身體有好處嗎?怎麼小孩還沒凍就感冒咳嗽了?孩子該如何科學「秋凍」?「秋凍」是要通過「凍」來增加孩子對冷環境的適應能力,從而增強孩子體質,但不意味著到天氣轉涼仍舊一直給孩子穿著短袖、裙子。殊不知小兒體溫調節能力尚不成熟,在天氣忽冷忽熱時比成人更易染病。所以還有句俗話說:「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秋凍」也不應盲目,而需循序漸進,科學進行。1.進行冷適應。從入秋開始,父母就要逐漸培養孩子耐「凍」。
  • 「春捂秋凍」有講究,仔細觀察這3點,就知道該怎麼給孩子穿了
    而且,就算是普通的感冒,那孩子也是非常危險的,一個班級裡面如果有一個學生感冒了,那整個班級的學生都容易被傳染。不過,家長們對待孩子的教育理念是不一樣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穿的少對身體產生影響,而有的家長覺得「春捂秋凍」,孩子秋天的時候少穿一些還更好。
  •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可是家長悠著點,你可別把孩子凍感冒了
    秋凍有科學依據嗎?有的。我們人有體溫調節中樞,皮膚有冷覺、溫覺感受器,會根據溫度感受器來調節人的體溫,一般保持在37℃左右。當秋季天氣逐漸轉涼,如果過早的添加衣服保暖會使得皮膚的冷覺感受器敏感度下降,導致我們人的體溫調節功能減弱。
  • 春捂秋凍!孩子到底該怎樣「秋凍」?
    (原標題:春捂秋凍!孩子到底該如何「秋凍」?)白露節氣基本結束了夏天的悶熱,是秋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而且早晚溫差大,所以近日醫院門診感冒、咳嗽的孩子也逐漸多了起來。很多家長問:「都說『春捂秋凍』,秋天凍一凍,不是對身體有好處嗎?怎麼我的小孩還沒凍一天,就凍出感冒咳嗽了?」老話說的「秋凍」是要通過「凍」來增加孩子對冷環境的適應能力,從而增強孩子體質,但不意味著到天氣轉涼了仍舊一直給孩子穿著短袖、裙子,殊不知小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尚不成熟,所以在天氣忽冷忽熱時,比成人更易染病。所以還有句俗話說:「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