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抑鬱症是因為心眼太小、心胸狹窄?別再給抑鬱症患者亂貼標籤了

2020-12-02 簡客心理GAKER

作者|簡客GAKER

得抑鬱症是因為心眼小,心胸狹窄嗎?

這個問題我和很多人交流過,認為某個人得抑鬱症是因為這個人心眼小,心胸狹窄,這是對抑鬱症的一個誤解,和認為某個人得抑鬱症是因為這個人想太多道理是一樣的。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某個人得了抑鬱症,是因為這個人想的太多,或者是心眼小,心胸狹窄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很多人看到了抑鬱症患者有想太多和想不開的這些表現,誤以為這就是抑鬱症的病因,所以就會認為某個人得抑鬱症是因為這個人想太多,這個人心胸狹窄,這個人心眼小。

人的大腦一天中會有很多的信息出現,男人的大腦每天有6000條信息出現,女人的大腦每天有8000條信息出現,誰想的不多的?

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想法,讓正向信息主導我們的意識,而不是讓負面信息主導我們的信念。

不要給抑鬱症患者貼上心眼小,心胸狹窄的標籤。

我就是一個抑鬱症患者,但是從來沒有人說過我是因為心眼小,心胸狹窄,所以才患上了抑鬱症。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是這樣的人,因為很多人給我的評價就是特別能包容,特別不計較。

難道我是一個特例嗎?當然不是。

只要我們用心調查一下,就會發現,有很多比我包容心更強的人,比我更不計較的人也患上了抑鬱症,尤其是很多的名人。難道這還不具備說服力嗎?

認為得抑鬱症是因為心胸狹窄,是因為小心眼,這個看法是錯誤的。

所以不要給抑鬱症患者貼上心眼小,心胸狹窄的標籤,這是一種很狹隘的做法,也是對抑鬱症患者的一種傷害。

尤其是抑鬱症患者的家屬,經常就幹這種事情,我在此呼籲你千萬不要幹這樣的事情。

同時,我也想告誡一些好事者,不要再傷害我們抑鬱症患者了。

你們根本不能夠體會抑鬱症患者的辛苦和心酸,根本感受不到我們抑鬱症患者承受的痛苦,因為你們沒有得過抑鬱症,卻假裝自己很懂抑鬱症,偏要給我們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

我見過太多的人說這樣的話,他們說:「抑鬱症患者分明就是心眼小,就是想不開,就是愛計較,就是心胸狹窄,就是性格有問題,就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什麼你不承認自身的問題呢?要戰勝抑鬱症的關鍵在於,你要勇敢的面對你自己的問題,要承認你就是不好的,只有承認了,面對了,你才能戰勝抑鬱症,為什麼你不承認呢?為什麼你要裝呢?為什麼還要裝作把自己是個受害者,不讓我們說實話呢?」

這些話讓我覺得特別憤怒,特別生氣,我特別想問一句:「難道你們說這些話之前,真的有認真了解過抑鬱症究竟是怎麼樣一種症狀嗎?抑鬱症患者究竟承受了怎樣的痛苦與折磨嗎?為什麼很多根本就不存在的問題,都被你們說成是真的存在了呢?為什麼非要讓我們承認一些不存在的問題呢?」

不要再憑藉著你們自認為聰明的想像,給我們貼這些原本是你們最討厭的標籤了好嗎?

為什麼要把你們自己討厭的這些品性強加在我們身上,讓我們來背負,成為你們的假想敵呢?

這樣做真的很不公平!

我們的國家有9500萬抑鬱症患者,抑鬱症逐漸成了一種社會類疾病,抑鬱症患者需要理解,需要支持,需要關心,需要幫助。

同時我們也在積極的幫助更多的人認識抑鬱症,了解抑鬱症,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先知先覺,可以預防和抵抗抑鬱症。

我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現在是一名抗擊抑鬱症的戰士。如果你也被抑鬱症困擾,你可以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加油,幫助更多的抑鬱症患者走出抑鬱,戰勝抑鬱!

相關焦點

  • 「心眼小」的人容易得心理疾病嗎?
    比方說,有些人會因為一句話大發雷霆,徹夜難眠;有些人會因為幾塊錢跟別人吵紅了脖子;也有些人會因為錯過了一趟車頓足捶胸……從這些現象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把「心眼小」理解為底氣不足,氣量不大,心胸狹窄。說到這裡,我們不防來看看抑鬱症朋友,他們往往容易被「心眼小」,特別是抑鬱症患者的家屬經常會這樣說。如此看來,實在不敢苟同這個觀點。
  • 只有內向的人會得抑鬱症嗎?抑鬱症的9問9答:關於抑鬱症的那些事
    但是絕大多數的抑鬱症,並非純屬環境影響,主要原因還是患者本人的內心因素。很多被患者視為重要的環境問題,在別人看來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那麼,所謂的環境問題很可能知識因為患者的心理問題而投射出的表象。也許沒有這個問題,還會遇到別的問題。
  • 標籤別亂貼,心理暗示要不得
    標籤別亂貼,心理暗示要不得來源:科普中國作者: 唐義誠圖片來源:視覺中國1973年,心理學家大衛·羅森漢開展了一項實驗,他招募了7名志願者假扮精神病患者,讓其先接受醫生檢查,並被「診斷為」患有精神病,然後被送入精神病院。
  • 為什麼大多抑鬱症患者諱疾忌醫?
    有相當比例的抑鬱症患者會自行中斷治療,原因可能包括:  (1)覺得吃了藥也沒有用,因為藥效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顯現,或在還沒找到適合的藥之前就失去信心;  (2)擔心吃藥的副作用,新一代抗抑鬱劑的副作用已明顯降低,但有些人的體質還是不太適應;  (3)擔心社會的汙名化,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到精神心理科看診過,不願被貼上「精神心理疾病」的標籤。
  • 了解抑鬱症,關愛抑鬱症患者
    只見他雙腳踩在外牆一處狹窄的地方,雙手攀扶著窗口邊沿上,距離地面有幾十米高。後經記者多方核實了解到墜樓的男子30多歲,生前曾患有抑鬱症。,微笑著的抑鬱症患者往往背負了更多的壓力,一直到情緒崩潰,抑鬱症不是簡單的情緒抑鬱而是失去了快樂的能力。
  • 我上了很多當才明白,抑鬱症患者病急也別亂投醫,這2個坑不能進
    我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抗擊抑鬱,達到了完全治癒的狀態!曾經我也因為無法忍受抑鬱症的痛苦而四處求醫,病急了也亂投醫,因此吃了很多的虧,上了很多的當,也走了不少的彎路。好在我是幸運的,最終運用科學的方法戰勝了抑鬱症,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狀態。
  • 抑鬱症不是發瘋,要學會理解他們的特別的痛苦
    1、有氣往肚裡咽:抑鬱大多數是因為人在憤怒的時候表現的較為內向,在發怒或生氣的時候也不表現出來,而是轉而把這種怒轉向針對自已而引起的,有氣就說出來,有怒就發出來,這樣的人抑鬱的患病率會大大降低,各民族的心理活動是不一樣的,而我們從小的教肓方式想必也決定了有氣往肚裡咽的性格品質。這是抑鬱症患者共同的性格,無論怎樣的外在,抑鬱症患者必有傷心而不為別人所知的一面。
  • 別打著「反矯情」的口號說抑鬱症是矯情了
    「你想太多了」「你太閒了」「是手機不好玩還是東西不好吃」 「我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很快就過去了」 我朋友圈有好多「抑鬱症「患者,晚上不想吃東西,九點前睡不著就算抑鬱了,然後配上一張自己的黑白照片。
  • 來自三個抑鬱症患者的樣本報告
    公開報導顯示,在中國,抑鬱症患者高達9000萬,不論貧富、老幼,平均15人中就有一人患病。更多人則給抑鬱症貼上「精神病」標籤--就像是一座圍城,裡面的人經受著迷茫、絕望、逃避,外面的人表現出誤解、不屑、歧視。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記者走進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與抑鬱症患者面對面,試圖尋找「城裡」「城外」的溝通之道。
  • 抑鬱症患者堅持這樣做,抑鬱症一年左右就能痊癒
    抑鬱症患者就像是被長期關在漆黑的房間一樣,TA們的內心一片孤寂和悽涼,眼前同樣是一片黑暗,看不到丁點希望。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TA們是不幸的,但如果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治癒抑鬱症,那麼TA們也是幸運的。抑鬱症不是一場簡單的感冒,吃點藥就能好的。
  • 抑鬱症患者最害怕聽到的8句話
    勸一個抑鬱症患者「別多想」,就好像告訴一個皮膚燙傷患者,你別覺得疼一樣徒勞。總愛從道德上認為不愛社交,性格內向、脆弱,心眼小的人才會得抑鬱症,但也有很多喜劇演員身患抑鬱症。抑鬱症是一種疾病,一種失去活力,失去了正確感知快樂、高興、興奮、悲傷和痛苦這些能力的疾病,跟內不內向、脆不脆弱沒有關係。
  • 如果你有以下的共鳴,你可能患上了抑鬱症
    不管你是抑鬱症、躁鬱症還是焦慮症,這些標籤一旦被貼上,就很難被摘下來。而這類博主,是在消費抑鬱症患者,用煽情的手段來營銷,為了達到共情的目的引導別人給自己貼標籤。 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得抑鬱症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號入座的偽抑鬱症患者太多了!
  • 別讓你們的無知,成為傷害抑鬱症患者的藉口!他們更需要我們關愛
    根據央視網的消息,抑鬱症患者逐漸增多,它正在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第二大殺手,僅次於癌症。在全球範圍內,可預計的抑鬱症患者約為3.5億人。直到現在,還有許多人也會覺得抑鬱症就是人太矯情了,之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也沒聽說這麼多事兒,都是慣出來的毛病!!
  • 抑鬱症患者年年增加,抑鬱自殺居高不下,我們如何預防抑鬱症?
    而我們的社會卻並沒有對抑鬱症有足夠的警醒和預防,所以,瘟疫繼續肆虐,抑鬱症患者、自殺數量呈上漲趨勢,也是在預料之中。小A的思維就是典型的災難化思維,一點小事就能像太平洋的蝴蝶一樣在她的腦子裡引起狂風和海嘯,造成她極大的精神痛苦。同樣的,很多抑鬱症患者也有災難化思維,往往因為一些困難或者挫折就認為自己的人生徹底完了、絕望了。因此,遇事先別災難化它,就能離抑鬱遠一點。
  • 為什麼很多抑鬱症患者選擇自殺?怎樣防止抑鬱症患者自殺?(下)
    因為就像感冒了多數人都會出現發燒、打噴嚏一樣,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會出現自殺傾向,這是抑鬱症這個特殊疾病的常見症狀;有的病人始終有自殺傾向,有的病人只在某一階段出現自殺傾向,完全沒有出現自殺傾向的抑鬱症患者並不多見。出於各種原因,有很多抑鬱症患者不願承認、也不想說出來自己有自殺傾向,一直到自殺成功了,家裡人和周圍的人才恍然大悟。
  • 抑鬱症:如何勸說抑鬱症患者接受治療
    很多人都驚訝地發現,當抑鬱症患者開始出現恢復的跡象時,自殺企圖最為常見。這是因為開始服用抗抑鬱藥後,患者身體上的行動力增加,但是情緒和心境還沒有恢復,在剛剛開始恢復時得到了原來想自殺卻沒有的行動力。而更讓家人和親友頭疼的是患者拒絕治療,這是一個極為頭疼的問題。
  • 別再用爛梗調侃真正的抑鬱症患者了
    但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你能僅僅靠語氣表情姿態就輕易區分誰是抑鬱症患者嗎?你能確保你無意間的諷刺不會精準誤傷那些敏感脆弱的抑鬱人士嗎?最近幾年因為抑鬱症自殺的人還少嗎?抑鬱症患者寫,「沒有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覺得我想得太多了」,真的只是這樣嗎?
  • 中國抑鬱症患者近億,以後體檢也要篩查抑鬱症了?
    中國抑鬱症患者超過9500萬,女性佔六成以上。 「工作壓力太大,同事關係又很複雜,每天很喪,是不是要得抑鬱症了?」 大部分的問題都讓我一臉懵逼,搞不明白人們為什麼要給自己貼個「抑鬱症」。 張進也在《渡過》中這樣寫到:我四肢僵硬地躺在床上哭泣,因為太害怕而無法起來洗澡。
  • 漫畫圖解 | 帶你走進抑鬱症患者的一天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外界壓力和內部動因的影響之下患上了抑鬱症,可是由於人們缺乏對該病症的了解,以至於很多患者被貼上「矯情」的標籤。今天小編帶你走進抑鬱症患者的一天,看完後你會明白抑鬱症不是人們能夠輕易『甩掉』的東西,同樣它也並非是「矯情」。
  • 是什麼制約抑鬱症患者回歸社會
    抑鬱症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中國是全球抑鬱症負擔較重的國家之一,其患病率增高給患者及家庭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也帶來相對較高的自殘、自殺率和社會成本。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抑鬱症等心理問題更加凸顯,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