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爛梗調侃真正的抑鬱症患者了

2020-08-28 全姜生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易雲音樂開始被戲稱為「網抑雲」音樂。

每到深夜,就有大批用戶登上網易雲音樂聽歌,排解情緒。

而這一部分人,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宣洩抑鬱情緒,都會被笑稱「老網抑雲」「老抑鬱症」,說實話,這一點都不好笑。

且不說那些生活不如意的人聽到或看到這些話會作何感慨,那些真正抑鬱的人又為什麼要被這樣對待,他們的痛苦要被人以調侃的語氣輕鬆帶過。



刷抖音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類似的段子:和朋友三言兩語不和之後,下一個畫面就是主角拿著鏟子在埋土。

還有什麼化糞池警告,兩噸水警告,簡直是今年最惡俗的梗。

用別人的死來娛樂大眾,是對死者極大的不尊重,創造出這些梗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包括「網抑雲」這個梗,以調侃他人為樂,不覺得過分嗎?



有人解釋說,其實「網抑雲」這個詞針對的只是那些無病呻吟、強行矯情的人。

但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你能僅僅靠語氣表情姿態就輕易區分誰是抑鬱症患者嗎?

你能確保你無意間的諷刺不會精準誤傷那些敏感脆弱的抑鬱人士嗎?



最近幾年因為抑鬱症自殺的人還少嗎?

2016年9月16日,因抑鬱症在上海家中去世;

8月1日,韓國25歲排球女將因不堪網絡暴力和教練性侵自殺;

8月3日,峨眉山山林發現兩具遺骸系自縊身亡;

2019年10月13日,韓國女星被發現死於家中,她生前發布的社交狀態顯示她有嚴重的抑鬱傾向;

寫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才女林奕含,因受禽獸老師性侵患抑鬱症離世。



我身邊好像沒有什麼抑鬱症的例子,只是記得有一次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閒聊間姑姑提起,隔壁哪棟樓家裡的兒媳婦跳樓了。

然後她又接著說:「現在的小孩怎麼這麼脆弱,幾句話說不對就要自殺,我們以前飯都吃不飽,還不是好好活到現在……」


很多人都沒有真正了解過抑鬱症,他們覺得抑鬱症只不過是一個人的內心不夠堅強導致的。

你要想開點,多出去散散心,不要總想不開心的事,不要在意別人對你的指責,你一切的痛苦都是想太多,你想開點慢慢就都會好的。

抑鬱症患者寫,「沒有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覺得我想得太多了」,真的只是這樣嗎?



我在知乎看到過一個回答,是這樣寫的:「我光是坐在那裡,就覺得很累了。」

其實類似想開點的這種話,本質上是在隔靴搔癢,根本沒有意識到癥結所在。

你以為他們不懂這些道理嗎,實際上他們最懂。

可他們真的做不到,就好像活在這個世界上,已經用盡了全部的力氣。

未來沒有希望,人生沒有盼頭,「我沒有做錯什麼事情,卻對什麼事情都感覺抱歉「。


就是這樣一群人,已經抑鬱或正在抑鬱的一群人,藉助網易雲這個平臺宣洩自己的情緒,卻要被扣上無病呻吟的帽子。

也許他們更願意自己的痛苦不被看見,不被察覺,甚至不受人關注,也好過被嘲諷、戲謔,被當作批量生產的邀贊利器。


網易雲最開始就是以它歌曲下的評論火出圈的,年輕人把自己最真實的情緒表達在這個沒有熟人知道的隱秘角落,陌生人給予安慰或交流想法。

這是一個發現知己的互動平臺,也是傾訴心聲的日記本。



後來慢慢的就有不正之風混進來了,有的人開始以引起他人的同情或共鳴為目的胡編亂造,以獲取較高的點讚數和較多的評論。

複製粘貼的熱門評論越來越多,原本真誠表達情感的評論區一下子變得烏煙瘴氣,假話看的多了,真話也變成假話了。

網易雲也變成了「網抑雲「,變成了無病呻吟的代名詞。


當一個東西火到一個高度,就會有不同的聲音要反過來摧毀它。

就像文藝青年這個詞,一開始是指那些喜歡讀書看電影旅行的熱愛生活的一群人,當這個圈子越來越大以後,就有其他的聲音跳出來了,說文藝青年不過是一群矯揉造作愛裝×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都意識不到一句話帶給別人的傷害有多大,尤其對於抑鬱症患者這個特殊的群體,在他們面前我們更應謹言慎行,因為你的一句話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相關焦點

  • 爛梗「網抑雲」,究竟爛的是梗,還是人?
    而今怒刷的網抑雲這個爛梗,是「假喪文化」遭到反噬的結果而已。請不要在假裝「網抑」無病呻吟了,這樣只會讓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抑鬱群體為你們的行為買單。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表明,世界已有超過三億的不同程度抑鬱患者,我國抑鬱症患病率為高達2.1%,這些人才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啊。 可你們不會意識到,你們的那些強行「網抑」引來的反噬,會讓多少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受到傷害?
  • 小b宰治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調侃一些假抑鬱症
    小b宰治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調侃一些假抑鬱症時間:2020-07-22 17:2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b宰治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調侃一些假抑鬱症 用來調侃一些假抑鬱症的梗。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有很多抑鬱的話,因此經常被引用。
  • 請不要再傷害抑鬱症群體了
    ,倡導關注身邊人的情緒問題,希望大眾理解和關愛抑鬱症群體,感知人心的溫度,用微笑驅散陰霾,用善意與愛為這個世界增添一抹色彩。「網絡法規」讓我們將自己保護起來當小和看完這些,特別難受,隨著這些梗的傳播,小和看到網友們開始對任何傷感與負面情緒的文字進行「無差別攻擊」,嘲笑、調侃、玩梗抖機靈,你說一句心情不好,就有人說你「老網抑雲了」。
  • 網抑雲=無病呻吟,但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又將何去何從
    最近的網抑雲的梗在網上很火。那些帶些負面情緒,或者是表達傷感的句子,被做成一個個搞笑視頻,在網絡上激起一陣群嘲。「無病呻吟」這個詞成為了人人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是,那些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呢?那些連負面情緒的話都不能說出口的人們,正在承受著怎樣的煎熬??
  • 抑鬱症不應被社會娛樂化,請不要強行「網抑雲」了,好嗎?
    近期,在網上許多地方都出現了「網抑雲」這個梗。特別是在微信的朋友圈,到了深夜後許多人喜歡調侃道:「到點了,上號,該抑鬱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開口就是老抑雲了。」請不要再強行「網抑雲」了,這樣會忽視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從而使他們得不到真正的關心和幫助。真正的抑鬱症患者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他們也可能非常會偽裝,表面和大家都一樣,內心可能是一片廢墟。
  • 「抑鬱症」是如何被「網抑雲」摩擦的
    因為上一秒還在「生而為人」的「患者」下一秒就是:媽!今天吃啥?正所謂十個患者九個假,如今出來蹦躂的老「網抑雲」們,又有幾個真的經受過抑鬱症的折磨呢?這句話雖為調侃,但實際充滿了辛酸。歸咎於大眾對於抑鬱症病理的淺顯認知,「我有抑鬱症=我是弱勢群體」的概念開始大行其道。藉由「抑鬱症」洗白或抄紅的明星更是數不勝數。應了那句俗話,愛哭的孩子有糖吃,過去的兩三年,我們看到了「抑鬱症患者」數量的井噴式增長。
  • 網抑云:也許你不經意的行為,成為抑鬱症患者最後一根稻草
    她也嘗試去忘記,可是「網抑雲」的梗好像根本無法逃離,似乎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最後沒有辦法她只能來找我傾訴她心中的憂愁。我知道你們對真正的抑鬱症患者並沒有惡意,如果知道對方患有抑鬱症你們肯定會選擇去關心
  • 「網抑雲」被全民娛樂背後的抑鬱症群體
    隨著這些梗的傳播,小和看到網友們開始對任何傷感與負面情緒的文字進行「無差別攻擊」,嘲笑、調侃、玩梗抖機靈,你說一句心情不好,就有人說你「老網抑雲了」。網友們甚至對抑鬱症超話也發起了進攻,認為這個超話應該是積極向上、互相鼓勵的,不應該這麼「喪」。
  • 爛梗的誕生
    可是什麼是爛梗,似乎仍舊不甚明晰。爛梗是固定的幾個詞句,是與某個業已過氣者有關的梗,是特定氛圍中的小鬼發言,抑或只是用於生成優越感的標籤?又是什麼使得一些梗成為爛梗、一些梗卻仍在被使用?而為什麼非有爛梗不可呢?在此我試圖對它們進行簡單的回答。自然,梗的問題,正如文化領域中湧現的諸多問題那樣,是十分複雜的。
  • 這9句話,別再對抑鬱症患者說了!
    讓你忘記快樂它不是字面理解的「傷春悲秋」而是一種內心的停滯有些抑鬱症患者表面還在和你說笑但內心仿佛已趨滅亡這時候如果身邊人再表示出不耐煩可能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統計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2.64億人[1]對於抑鬱症,局外人有太多太多誤解下面這幾種說法非常常見但抑鬱症真不是這樣……1
  • 這9句話,別再對抑鬱症患者說了
    說到抑鬱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矯情」、「軟弱」、「想太多」事實上,抑鬱症被誤解太多它不會讓你發燒、打噴嚏、拉肚子但能帶來痛苦,讓你忘記快樂它不是字面理解的「傷春悲秋」而是一種內心的停滯有些抑鬱症患者表面還在和你說笑但內心仿佛已趨滅亡這時候如果身邊人再表示出不耐煩
  • 關曉彤《月半愛麗絲》3.9分:爛片爛梗,求別再消費「胖子」!
    幾年上映的《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把十年前的電影劇情再翻拍一遍也是夠沒新意的。都二十一世紀了還在演和機器人談戀愛的戲碼,蔡明都不玩這樣的梗了!還有《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雖然借著七夕的噱頭當天票房就破了兩億,但是口碑卻差強人意,穿越的爛劇情也是無力吐槽。
  • 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登機,抑鬱症患者:我們做錯了什麼嗎?
    某大學研究生於實驗室自殺、某航空公司拒絕抑鬱症患者登機...這兩天關於「抑鬱症」的話題頻繁登上熱搜,說實話我現在的心情是複雜的,有那麼一點開心,但更多的還是沮喪。有說春秋航空歧視抑鬱症患者的,有說春秋航空這麼考慮是對的,紛紛擾擾,莫衷一是。這是我今天最不願意看到的信息了。不論怎樣,抑鬱症患者真的挺脆弱,但其實也挺堅強的。不過抑鬱症被拒登機這件事會讓他們想:我們做錯了什麼嗎?為什麼會這樣?
  • 網抑雲是什麼梗
    很多小夥伴在網上衝浪的時候會看到網抑雲這個梗,其實網抑雲就是用來形容網易雲音樂的部分用戶,那麼網抑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還不知道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網抑雲是什麼梗的相關內容吧。還不知道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網抑雲是什麼梗的相關內容吧。 2020網絡熱梗大全:點擊查看
  • 得抑鬱症是因為心眼太小、心胸狹窄?別再給抑鬱症患者亂貼標籤了
    認為得抑鬱症是因為心胸狹窄,是因為小心眼,這個看法是錯誤的。所以不要給抑鬱症患者貼上心眼小,心胸狹窄的標籤,這是一種很狹隘的做法,也是對抑鬱症患者的一種傷害。同時,我也想告誡一些好事者,不要再傷害我們抑鬱症患者了
  • 「你們不要逼我學習了,我有抑鬱症」:你的抑鬱症全是藉口
    這個事,別簡單地以為是心理素質不夠強。」我再努力有什麼用,可能還不如別人的隨便學學,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感覺我抑鬱了,為了這次考試,看書看到我懷疑人生了,這樣有意義嗎?如果評論區有一兩個抑鬱症患者,我們會覺得命運坎坷,同情他的遭遇。如果有十個抑鬱症患者,我們會感慨世事無常,選兩個有共鳴的安慰安慰。
  • 真正的抑鬱症是怎麼樣的?我們可以幫助抑鬱症患者什麼?
    抑鬱症是一種隱蔽性比較強的精神疾病,在患者的早期發作階段很難被患者意識到,當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時候,才有可能意識到自己患有抑鬱症。世界衛生組織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心理問題在全世界導致了12%的疾病,46%的疾病都與抑鬱症有密切關係。
  • 不要再對抑鬱症患者說:「想開點吧」
    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會這麼說,可是,你們想像中的抑鬱症,難道就只是調節心情就能好的嗎?那幹嘛還要吃藥?朋友們,你們再對抑鬱症患者說想開點吧,無異於對癌症患者說:「好起來吧,不要讓你的癌細胞繼續擴散了」通過和癌症進行類比,大家就會發現,這句話實在無腦。
  • 「患者心聲」我有抑鬱症,別再讓我加油了
    曾經遇到過一個從嚴重抑鬱症中走出來的患者,他說,普通人之所以難以理解抑鬱症患者,是因為普通人和抑鬱症患者所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換句話說,如果快樂有開關,那抑鬱症患者的快樂開關一定是被關上了,而且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怎樣重新開啟,甚至不知道開關在哪。純靠放鬆心情和心理諮詢根本沒法解決問題。
  •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從患者的角度真正認識抑鬱症
    她幽默風趣的敘事風格,將積極樂觀的精神傳遞給更多患者,生動細緻的描述,也讓普羅大眾得以從一個患者的親身角度,貼近真實的了解什麼是抑鬱症。但是它更大的意義在於,讓更多健康的人切身體會到抑鬱症患者的痛苦,從而在面對抑鬱症患者時,不會再輕易的說出「開心一點不好嗎」、「不能再堅強一點嗎」諸如此類旁觀者的無知發言。左燈通過書寫自己的親身體驗,讓更多人體會到了抑鬱症患者的病痛,減少人們對抑鬱症患者的偏見,讓健康的人在面對患者時,可以給到他們更發自內心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