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的世界如同夢境,大銀幕裡的故事好像夢中的世界,我只是一個睜開眼睛去看夢的。
看完那個名叫「哈利波特」的系列電影,震撼於那個奇幻的光影世界。故事中正面的人物當然形象豐滿立體,作為反派的伏地魔在情節中透露出來的也是有源有本的。
在伏地魔還叫湯姆的時候,他應該也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尤其是湯姆的媽媽,為了能和愛人在一起,不惜動用魔藥,當然,方法雖不可取,但是體現的是一個女人為了感情而付出的努力,女巫與平常人(巫師稱為麻瓜)的結合在魔法世界中一直存在爭議。
這種爭議也為小湯姆在學校的遭遇埋下伏筆,同樣的待遇在幾十年以後的哈利三人組中也有,只不過那個當事人赫敏直面歧視,正確化解了。但是湯姆卻在一個叫「麻瓜雜種」的稱呼下沉淪,面對巫師們中間存在的血統歧視,湯姆受過打擊,受過孤立,在他努力學習巫師技能同時,陰暗的思想滋生了。
當巫師中的爭議延伸到學生中,年幼的學生往往不能正確處理,比成年人更激烈的言行強加於承受力弱於成年人的少年身上時,極端的思想產生了。湯姆為了擺脫弱勢地位,發奮學習努力成為最好的巫師,同時也將這種處境歸因於父親的麻瓜身份。
湯姆優秀的技術為他在巫師中間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也擁有了一些擁躉。他改名為伏地魔,變態地向同樣出身的「麻瓜雜種」舉起屠刀。這一舉動引起大量巫師的反對,最終演化成巫師的內戰並波及平常人的世界,而他自己也在戰爭中失去肉身,靠超強魔法成為幽靈一樣的存在。
這一切的根源,學校裡的霸凌責無旁貸,也許處於優勢的小孩子並不能全部理解「麻瓜雜種」的含義,但這些對他們來說是好玩的舉動對另外一些孩子則是不能擺脫的陰影。如果說,伏地魔的出現有其偶然的特點,不是湯姆也是彼得,或者傑克,那麼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一定會出現一個混亂則是必然的事情。
在一種重生的儀式裡,伏地魔藉助「父親的骨頭,信徒的奉獻,仇人的鮮血」重生了,他要完成上一世沒有完成的使命,巫師們為校園霸凌付出的代價還在繼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