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童書每周推薦 ▲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個問題在中西方爭論了兩千多年。
我自己深受一些看過的書籍影響,一直認為「人天生是向上向善的」,對孩子也有一種天然的信任。
最近在微博上,無意間看到一段視頻,是耶魯大學嬰兒認知研究中心,對這個問題做的實驗研究,讓我看得津津有味,覺得很有意思。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為了搞清楚這些神秘小生物的道德觀,實驗人員專門為他們設計了一段玩偶戲。
他們讓放在中間的玩偶試圖打開玩具盒子,右邊的玩偶過來幫忙;同樣的情境再重現一次,左邊的玩偶過來,卻砰地一聲關上了盒子。
一個玩偶比較友善,另一個玩偶不那麼友善,拿這兩個玩偶讓嬰兒們選擇喜歡的那一個。
結果呢?
不僅是五個月大的嬰兒,還是三個月大的嬰兒參與實驗,都是同樣的結果。
2007年,這個團隊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他們對嬰兒道德觀的發現,後續又做了一系列的跟進研究,還設計了更複雜的玩偶劇。
實驗人員先是讓中間的老虎玩偶,傳一個球給左邊的兔子玩偶,但是兔子玩偶拿到球並沒有傳回給老虎玩偶,還直接就跑了。
接著第二場玩偶劇,就讓偷了球的兔子玩偶去試圖打開玩具盒,右邊的玩偶幫助它打開,左邊的玩偶過來,砰地一聲關上了盒子。
實驗人員讓小嬰兒選擇更喜歡的玩偶,竟然有81%的嬰兒選了關上盒子的那一個。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認為,嬰兒似乎認為偷球賊應該受到懲罰,他們天生帶有正義感。這就是他們最基礎的道德觀。
看到這裡,我為這些小肉球嘖嘖稱奇,他們看似無知得可愛,腦袋裡卻裝著不知道多少,讓我們大人無法想像的事物。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Paul Bloom稱他們是「驚人地成熟,擁有微妙知識的生物」。
那按照耶魯大學的研究結論,人類生來就是善良的,萬惡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他們又設計了實驗,給小嬰兒兩個選擇,是喜歡吃全麥餅乾還是燕麥片。
接著,用兩個玩偶也在小嬰兒面前表示了自己的喜好,一個喜歡吃全麥餅乾,一個喜歡吃燕麥片。
結果,大部分小嬰兒都選擇了跟自己喜好相同的玩偶。
實驗人員拿另一個跟小嬰兒喜好不同的玩偶去演玩偶劇,試圖打開玩具盒,右邊的玩偶過來幫忙;左邊的玩偶繼續砰地一聲關上玩具盒。
小嬰兒最後選擇的,竟然就是「不夠友善」的左邊玩偶。
參與實驗的嬰兒有87%都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他們用這種方式實現偏見!
所以人類天生就會區分「我們」和「他們」,偏好同類和品味相似的人,把世界分成不同的群體,「排外」簡直是與生俱來的。
這種實驗和結論,我還是第一次見,讓我真是夠震驚的。
原來我們生來就是基因裡帶有偏見的物種,是不是細思極恐。
Paul Bloom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們最初有一種道德觀,在某些方面很感人,在某些方面卻很令人失望。」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不涉及偏見,我們天生是一個正義感爆棚的物種;可一旦涉及偏見,對於和我們不同的人,我們天生的邪惡與自私也就暴露出來了。
看來,生而為人,有善,也有惡。
當然,這一系列的實驗,從媒體報導來看,的確有一些過於簡單。
小嬰兒的選擇,有沒有顏色偏好,有沒有動物偏好,會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都是我們觀眾可能提出的問題。
學術界也有一些質疑,善與惡的參考標準是以成人的視角而定,參與實驗的嬰兒最小也有三個月,是不是真的能證明人類天生就有道德觀,都要打一些問號。
但不論如何,這段實驗讓我看待與生俱來的人性,還是多了一些思考和啟發。
Paul Bloom還給大一點的孩子做了一系列的實驗。
參與實驗的孩子,能夠決定自己和後面進來的孩子,能夠拿到多少籌碼,籌碼能夠用來換獎品。
他們有兩個選擇,要麼就選擇和另一個孩子一樣多,都是兩個籌碼,要麼就選擇自己有一個,而另一個孩子什麼也沒有。
結果,年齡越小的孩子,更願意選擇自己有一個,另一個孩子什麼也沒有,他們很看重和別人的比較,自己要拿得多。
而8歲左右的孩子,開始看重公平,要和另一個孩子拿得一樣多。
到了九歲十歲,他們甚至還會故意讓另一個孩子拿得更多一些,自己少一點都可以。
這些孩子都被學校和家庭教育,腦子裡漸漸有了許多符合社會文化的價值觀和優良美德。
而這些教育,遏制了天性中自私、偏見的那一面,放大孩子們天性中善的那一面,讓孩子們變得更加融入社會和集體。
但這並不意味著,自私、偏見、欺凌……就會消失。
對這些特點保持一份理解,並不斷擴大自己和孩子的道德圈子,對「他人」的敵意降低一些,或許整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好吧。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完整版視頻,嬰兒的大腦真是一個神奇的世界。
(視頻後段也很精彩哦)
-End-
這才是英語啟蒙的關鍵時期,科學給的答案你絕對想不到
到底什麼是言傳身教?真相原來不簡單
親愛噠,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就是緣分,我是三個女兒的媽媽小莉。
我畢業於播音專業,和三個娃一起讀了2000多本繪本,在這裡,我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我的育兒故事,這個小小的公號也因為媽媽們的傳播,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
做媽媽的路上,讓我們彼此依偎,共同成長。
小莉這幾年為大家精挑細選的書單
在公眾號回復「書單」可以看哦!
0-3歲 | 那些我和孩子看了100遍的書
3-6歲 | 78本經典繪本缺了一本都不行
6-10歲 |休想從孩子手上奪下來的50本書
科普書單 | 1000個小時陪讀才磨出的泣血推薦
數學書單 | 看過不愁孩子將來學不好數學
童詩書單 | 詩一樣年華的孩子不能錯過
家長書單 | 隨時用這20本家教書武裝自己
想看更多育兒乾貨,就戳「閱讀原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