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提升創新力的五個維度

2020-12-18 人民網

原標題:國有企業提升創新力的五個維度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對國有經濟發展提出了增強「創新力」的要求。這是中央對國有經濟改革發展作出的重要部署,對國有企業轉型升級、提升治理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強調「增強國有經濟創新力」,既是國有企業更好發揮優勢、履行責任的應有之義,也是適應產業變革新趨勢的重要舉措。一方面,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理應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當好排頭兵,率先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創新能力建設,通過系統提升創新能力,更好地適應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另一方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蓬勃興起,國有企業要解決自身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爬坡過坎、轉型升級,只能走創新這一條路。只有堅持創新引領,以全方位的創新促改革、以系統性的創新謀發展,實現由要素、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根本性轉變,才能把握髮展機遇,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贏得新優勢。

要認識到的是,國有企業增強創新力,不能簡單地將創新作為一種手段,局限於技術創新或者專利發明,而是要聚焦國有經濟的發展定位,將創新融入企業發展基因,嵌入發展戰略、生產經營、組織架構、團隊文化中,轉化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和組織能力。總的來看,面對新時代的新機遇、新挑戰,國有企業要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做自主創新的主力軍,就必須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強化自主創新,以創新力的提升帶動競爭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增強,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企創新之路。

一是以技術創新為關鍵,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是關鍵。國有企業應努力形成可持續的技術創新機制,提升自主科技創新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既要重視漸進式技術創新,充分整合現有的資源不斷改進技術,推動製造工藝、裝備與技術不斷更新換代,從而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服務能力;也要充分發揮國企資金、規模優勢,通過政企合作、產業聯盟、產學研融合等方式,在顛覆性技術創新中發揮引領作用,下大力氣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

二是以管理創新為基石,打造激發創新的組織模式。管理創新是基礎,最終目標是通過穩定的創新體系保障,形成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有利於激發創新的可持續的管理模式。國有企業應加強創新型組織建設,通過內部組織結構優化、設立創新管理部門、打造專業創新團隊和平臺、重視日常漸進性創新等方式,持續激活內部創新動力,獲取創新成果。在管理載體上,要加快建立現代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用好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提升創新質量和效能。

三是以模式創新為重點,增強企業發展後勁。商業模式創新是應對新變革、滿足新需求的有效途徑。針對目前國有企業發展現狀和市場未來需求變化,商業模式創新是推動產業升級、實現跨界發展的必然選擇。以建築業為例,大型國有企業可考慮著力向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和完整的產品解決方案;中小型國有企業可考慮專注細分市場,致力於成為具有比較優勢的專業服務商。總的來看,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應注重依託核心業務,聚焦新業態,搶佔新領域,加強資本運作,積極邁向產業鏈高端,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四是以國際化視野為引導,把握機遇加強全球合作。國有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面對複雜多變、千差萬別、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既面臨著更大的創新需求和壓力,也有利於國有企業學習借鑑國際同行有益經驗,倒逼和推動國有企業以國際化思維,實現戰略、管理、經營、人才隊伍的系統性創新。要看到的是,「一帶一路」建設正在行穩致遠、走深走實,這為國有企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國際舞臺,應大力「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通過對接沿線國家發展戰略,創新產融合作,穩妥開展海外投資併購,助力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五是以創新人才為根本,營造崇尚創新的企業文化。國有企業要實現創新引領,關鍵在人。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創新領軍人物和關鍵人才,為國有企業實現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力。在隊伍建設上,要完善激勵機制,吸引匯聚優秀科技創新人才,打造具有世界眼光、戰略思維、開拓精神、敢闖敢試的高水平戰略創新團隊。在管理機制上,要健全容錯糾錯機制,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形成支持大膽探索、鼓勵擔當作為的鮮明導向,營造激勵創新的良好環境。在企業文化建設上,要構建學習型企業組織,以網際網路技術為依託,加強內部溝通協作,培育形成激勵探索、鼓勵超越、寬容失敗、追求卓越的企業創新文化。

總之,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增強國有經濟創新力,必須緊跟國家總體戰略,找準企業自身在踐行國家發展戰略、為人民謀取幸福中的定位和作用,從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國際化視野、創新人才等五個維度發力,把企業發展與國家戰略、全球機遇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相關焦點

  • 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應把握好五個點
    可以說,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內部條件,都為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最佳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大力做好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應是國有企業領導者的明智選擇。    做好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筆者認為,應當把握好以下五個點。
  • 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院長羅新宇:國有資本成為科創板企業重要...
    證券時報記者 張淑賢「國有資本正在成為科創板企業重要的投資主體,科創板已上市的企業中,國有創投機構、產業投資基金和政府引導基金現身科創板上市公司十大股東名單的佔比超過一半。」證券時報記者獲悉,」國資基金管理人排行榜「將從國資基金在產業布局、區域振興和國有資本對國家重大戰略的貫徹力等三個維度評選出優秀管理人,設置包括年度最佳國資基金管理人、最受政府引導基金青睞的國資基金管理人、最佳助力國家產業政策國資基金管理人等不超過25個國有出資基金管理人榜單。
  • 兩維度: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四位一體」,科技金融助力
    今天,我們從科技金融對國有企業創新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助力企業科技創新兩個維度來探討。 一、科技金融能夠促進國有企業提升科技價值及成長性 科技金融更加注重國有企業的科技價值及成長性,科技金融的作用機制是憑藉發達的金融體系和完善的風險控制系統實現金融集聚,為國有企業提供大量資金支持,並藉助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幫助投資者進行投資組合和資產變現,分散科技創新的高風險,促進創新融資的實現與延續。
  • 國有企業領導幹部暨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能力素質提升班開班
    為深入學習宏觀經濟形勢、國有企業改革政策和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學習先進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全面提升企業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市委組織部聯合市國資委舉辦的全市國有企業領導幹部暨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能力素質提升班12月3日在市委黨校開班。
  • 掌握運用「加減乘除」基本法則 在務實創新有效中提升國有企業黨建...
    做好新時代黨建工作,需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掌握運用「加減乘除」基本法則,更加務實創新有效,更好地讓黨員幹部看得到、接地氣、可執行,對提升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質量,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強化國有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具有積極實踐價值。善用「加法」抓落實。
  • 《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五大維度解決四個關鍵問題
     故此,我們建議通過內外結合的方式,從「規模、效益、創新、國際化、品牌/知名度」五個維度展開對標麥肯錫、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都將規模納入其評價體系。當然企業效益是企業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只有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才能保證企業技術水平領先。通常採用智慧財產權、專利數量等指標反映企業創新實力的產出成果。
  • 梯次培育100戶國有科技型企業
    近年來,江西國企改革建章立制工程取得新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新突破、市場化戰略重組開創新局面、剝離國企辦社會彰顯新速度、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取得新成效、國資監管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國企改革樣板宣傳躍上新高度……國企改革「江西樣板」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江西省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在全國排位已有大幅提升。
  • 國企改革"關鍵三年":"四力"變"五力" 強調"創新力"
    此外,此次會議延續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有關表述,將國企改革的主要目標從此前的「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這四個力,變為「全面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五個力。
  • 黨建論壇:新形勢下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策略
    文/李冠英在全面從嚴治黨和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新形勢下,企業在黨建工作開展中需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對工作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將其與企業發展相融合,充分發揮其把握企業正確發展方向、提升企業凝聚力、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等重要作用,推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 「五力」建設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國有企業在集團化組合後,如何建設成為一個真正融合創新、高質量發展的現代企業集團?針對這一問題,市水務集團對標「五星三強」標準,以黨建創新為「總指揮棒」,探索黨建引領企業發展的新機制,通過黨建創新加強政治力、組織力、發展力、文化力與監督力等「五力」建設,使企業的各個要素、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形成有機聯繫,實現高質量發展。
  • 國資委主任郝鵬: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充分發揮國有經濟...
    圍繞新時代為什麼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郝鵬表示,從實踐維度看,不斷做強做優做大的國有企業為我們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了重大貢獻、立下了不朽功勳。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黨創辦國有企業,逐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有效維護了國家主權和安全;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質量效益明顯改善、規模實力大幅提升,為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作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國有企業堅決落實國家戰略,積極踐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科技進步、加強國防建設、保障改善民生中發揮了頂梁柱、主力軍作用。
  • 以學習力提升競爭力 促進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紅網時刻通訊員 黃安 記者 王義正 長沙報導學習力是企業發展之源,競爭力是企業制勝之本,企業的競爭優勢歸根結底來源於學習。近年來,現代農業集團通過抓學習、興調研、促發展,抓出了全員的文化獲得感,凝聚了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也結出了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
  • SAP HANA引領創新的五個維度解析
    SAP HANA能夠將分析速度提升10000多倍,相當於6分鐘從加州步行至紐約。  目前我們要做的是圍繞著人的能力掌控未來的使命,這種能力是給所有人的,HANA是提供能力的平臺。HANA不僅僅是產品而是平臺發展,去年十月以來已經被廣泛的採用,廣泛的部署和突破性的性能造成了更多的價值。
  • 淺談如何有效提升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幹部的素質能力
    張家口發電廠 陳德寶  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有效提升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幹部應具備的素質能力,然後提出了國企紀檢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後就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 「十四五」國有文旅集團發展的十大趨勢
    「十四五」期間,隨著文旅融合的深度推進,各地國有文旅集團需基於城市整體發展戰略探索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四、輕資產模式佔據主流我國文旅項目開發常年以重資產開發為主導,基於重資產投資的規模化擴張曾成為國有文旅集團發展的重要目標。
  • 地產企業如何提升產品力?雅居樂地產交出硬核「答卷」
    在複雜宏觀經濟形勢疊加黑天鵝事件衝擊下,行業迎來了新變局,眾房企開始對未來模式有了更深層次思考:提升企業產品力,成了地產行業決勝地產下半場的普遍共識,「產品力」對於房企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今日,億翰智庫公布的「2020中國房地產超級產品力TOP100」研究成果發布,不少地產行業的明星企業上榜。
  • 中航愛創客:國有軍工企業做大中小企業融通遇到的六大問題
    三個維度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助推50餘個項目實現產業化創頭條:愛創客平臺做融通的業務邏輯是怎樣的?我們的業務形態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是資源整合,實現信息的聚集,包括技術、產品和合作需求的發布以及行業資訊覆蓋;線下設立了12個創新中心進行技術的落地和交付。我們的創新中心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帶。其中洛陽、無錫有落點,因其軍工產業基礎比較強;深圳、中山、東莞也有,因其電子信息技術政策都比較寬鬆。
  • 2019國有企業信息技術創新與應用研討會在京舉辦
    2019年6月20日,國有企業信息技術創新與應用研討會在京舉辦。本屆研討會是2019國資論壇的系列活動之一,由國資委新聞中心、《國資報告》雜誌社主辦,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旨在探討新時期國有企業信息技術創新與應用的成果及未來趨勢。
  • ...回應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還有科技創新將為國企發展注入強動能!
    事實上,無論是從今年以來高層的多次部署,或是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來看,其均對正處於關鍵階段的國企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 國有企業的雙重特性與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局面下,如何通過深化改革,在建立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的同時,不斷提升國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轉型中對其他性質企業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將國有企業的企業性和公益性統一起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