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欣賞小詩短文,感受「詠物」手法。
2.欣賞「詠物」文章,分析文章思路規律。
3.感悟「詠物抒懷」短文的寫法,能夠運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寫出一篇「詠物」短文。
教學重難點
感悟「詠物抒懷」短文的寫法,能夠運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寫出一篇「詠物」短文。
一、導入
師:同學們上課,皓月千裡牽動了蘇軾的情絲,於是有了「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祝願;春柳拂面撩動了賀知章的詩興,於是有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驚喜。世間的萬事萬物往往觸動我們的內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點詠物抒情的技巧。讓我們的作文文面靈動些,內容精巧些。
二、晰「詠物」概念
請同學們打開學案咱們的第一個學習活動,就是通過讀文章來說一說,什麼是「詠物抒懷」。好下面我們來朗讀學案中的《石灰吟》《一片槐樹葉》、、《根》。, 1至3組讀石灰吟,4至5組讀一片槐樹葉,全班同學讀根,下面開始。
(一)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附: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師:作者借石灰抒懷,我們見證了于謙磊落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這三個組讀的抑揚頓挫,讀出了詩的韻味,好4至6組開始……
(二)
一片槐樹葉
紀弦
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寶貴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傷心,最使人流淚的一片,
薄薄的,幹的,淺灰黃色的槐樹葉。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個城市,哪一個園子裡撿來的了,
被夾在一冊古老的詩集裡,
多年來,竟沒有些微的損壞。
蟬翼般輕輕滑落的槐樹葉,
細看時,還沾著些故國的泥土啊。
故國喲,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讓我回到你的懷抱裡
去享受一個世界上最愉快的
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
師:一片槐樹葉勾起了作者無限的哀思,淡淡的槐花香是作者永難忘卻的夢。這三個組讀的情感飽滿,全班同學齊讀《根》開始……
(三)根
佚名
也許,只因為那個綠色的夢,才深深地、深深地植埋於地下。
把心靈的純真託給森林,把美的微笑交給花朵,把愛的溫柔送給草地,把生命的精華獻給果實。卻把苦痛和寂寞,永遠地留給自己。
每天每天都在倔強地抗爭,與貧瘠,與黑暗,與乾涸,與洪澇。一輩子都痛苦地扭曲著身體,探尋著點點沃土,吸吮著滴滴甘泉。於是,千年萬年,生生不息。於是,才有了這宇宙的偉大奇蹟:樹木——樹林——森林……
或許,會有風暴,風暴只能摧折地上的莖幹,卻不能摧毀地下盤錯虯屈的深根;或許,會有野火,野火可以燒焦大地,卻不能燒掉根的綠色夢想。而風暴和野火過後,漫山遍野將依舊奔湧出那神奇的綠!
是的,只要根在,生命之綠就將永存!
師:在全班讀書聲中,我體味到了根的執著、堅定、對生命的不懈追求。我們讀了三篇短文,它們內容不同、形式不同,情感真摯。這三篇詩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位同學有發現來告訴大家。生:都是借物抒情,歌頌一種事物,表達自己的感情或感受。師:奧,真是個不錯的發現,一下抓住了關鍵。作者是不是上來就直接歌頌事物的呢?
生:不是,先引出事物,然後運用了象徵、比喻擬人的手法,先具體刻畫描寫事物,然後抒發感情。
師:你的回答,基本上把「詠物抒懷」的特點說出來了。來我們一起看屏幕明確「詠物抒懷」的概念。請同學們做好標記。
三、悟「詠物抒懷」寫法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不經意的某個瞬間,不經意的,某個事物就觸動了你的內心。明析了概念,我們更要來學習這種寫法,讓自己的表達更精巧、更生動。請同學們迅速閱讀小《蟬》和《荷葉母親》兩篇文章,用這樣的句式說話。(小組成員互相說給對方聽)
(一)蟬
小思
今年,蟬鳴得早。杜鵑花還沒有零落,就聽見斷斷續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的蟬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 )
一天,在樹下拾得一病蟬,透明的翅收斂了,身軀微微顫抖,沒有聲響。它就是在樹上知知不休過日子的小東西。那麼小,聲音卻那麼的響,竟響徹一個夏天!曾這樣問:何必聒聒?那只不過是一個夏天罷了!朋友說:知道嗎?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個夏天。就只有這個夏天,它從泥土裡出來,從幼蟲成長過來。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
17年埋在泥土中,出來就活一個夏天,為什麼呢?( )
朋友說: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的延續,必須好好的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
斜陽裡,想起秋風的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聒噪!( )
(二)荷葉 母親 (有刪節)
冰心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裡。
( )
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飄在水面。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裡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的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並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 )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動——
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 )
作者從蟬(荷葉)身上,得到了(抒發了)————的啟示(的感情)。
生:從蟬身上得到了哪管是九十年,還是九十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過。
不管生命是短暫還是長久,都要積極地面對
師:是啊,這哪裡是蟬叫啊,這是蟬在歌唱生命啊!平常惹我們煩躁的知了聲,其實是蟬在歌唱生命的盛夏啊!你來談談在《荷葉母親》裡的發現。
生:作者是借荷葉保護紅蓮,抒發了她對母親無私關懷的感謝。
師:哪一個母親不曾像荷葉一樣,蔭蔽著我們內心的柔軟啊。我們齊讀感受作者的深情。老師不禁要問小思和冰心運用了什麼樣的手法,或者她是如何把描寫寫得這樣細緻生動的呢?有沒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呢?
生:運用了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託物言志的手法
師:結合文章具體來分析,
生:先說煩蟬後來又恕蟬敬佩蟬,從小小的蟬身上得到了大道理。
師:在描寫的時候要巧用手法,讓文章主旨深遠很好請坐。來你再來談談你的觀點。
生: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寫出自己情感的變化。先煩蟬後歌頌蟬。
師:多用心理描寫寫出情感的波瀾,一個很精妙的發現
生:《荷葉母親》中通過一系列對環境的描寫,渲染了氣氛。
師:運用環境渲染這樣就更容易抒情。
生:都運用了很多的修辭手法,你能舉個例子嗎?
師:善用修辭增添文章的色彩
老師也有一個發現,紅蓮如何被雨打,荷葉如何傾斜下來,遮住紅蓮,不讓它受到雨水的侵襲。她把過程描寫得很細緻。還要抓住細節,精細的刻畫。
我們總結了很多把事物描寫精緻的方法,有沒有同學發現這兩篇文章在行文結構上還有相同點呢。
生:能夠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出所要描寫的事物,第二部分是刻畫描寫這一事物,第三部分是借物抒情
引出事物從表達方式上我們稱之為敘述,刻畫事物我們稱之為描寫借物抒情自然就屬於抒情了。老師給他們起了個精緻的名字引出事物我們稱以為引語,刻畫事物我們稱以為物語,借物抒情我們稱它為情語。
這就是詠物抒懷類作文的寫作步驟:請同學們做好標記
引出事物——描述事物——因物抒情
敘述——描寫——抒情(表達方式)
引語——物語——情語(行文結構)
我們已經理清了詠物抒懷的寫作步驟和具體的寫作技巧,如果讓你來寫一篇詠物抒懷的文章,你會怎麼做呢?
生:先找到自己想要寫的事物,然後具體描寫這個事物,最後抒發感情,談感受。
師:怎樣具體描寫這個事物呢?生:運用修辭、手法、心理
回答的真不錯,真是個善於學習的孩子。請看大屏幕,老師總結詠物抒懷類文章的寫作技巧,請同學們標記。
1.選物:選出心愛、美好、熟悉或常見、稀罕的事物,從它們身上展開某一方面的聯想。
2.精緻的描寫:巧用修辭、活用手法、抓住細節、心理的波瀾、環境渲染、展開聯想
3.因物抒情:寫出這個事物的外在形態與內在精神的統一,實現從實寫到情感表達的轉化。
同學們回答的都很精彩,俗話說啊,光說不做假把式,接下來老師就要檢驗你們的學習成果了。請同學們速讀席慕容的《荷葉》理清文章的寫作步驟,用自己的話或原文句子回答作者得到了什麼樣的感悟。
《荷葉》
席慕容
①後院有六缸荷,整個夏天此起彼落開得轟轟烈烈,我只要有空,總是會去院子裡站一站,沒時間寫生的話,聞一聞花葉的香氣也是好事。
②雖說是種在缸裡,但因為緊貼著土地,荷花荷葉仍然長得很好。有些葉子長得又肥又大,亭亭而起,比我都高了許多。
③我有一個發現,在這些荷葉間,要出水面到某一個高度才肯打開的葉子才能多吸收陽光,才是好葉子。
④那些在很小的時候就打開了的葉子,實在令人心疼。顏色原來是嫩綠的,但是在低矮的角落得不到陽光的命運之下,終於逐漸變得蒼黃。細細弱弱的根株和葉子,與另外那些長得高大健壯粗厚肥潤的葉子相較,像是祩襦又像是浮萍,甚至還不如浮萍的青翠。
⑤忽然感覺到,在人生的境界裡,恐怕也會有這種相差吧。
⑥太早的炫耀、太急切的追求,雖然可以在眼前給我們一種陶醉的幻境,但是,沒有根柢的陶醉畢竟也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
⑦怎麼樣才能知道?哪一個時刻才是我應該儘量舒展我一生懷抱的時候呢?怎麼樣才能感覺到那極高極高處陽光的呼喚呢?那極高極高處的陽光啊!
生:第一段是引出荷葉,我們稱之為引語。2至4段屬於描敘荷葉是物語,5、6、7是情語。
師:作者抒發了什麼樣的感悟呢
生:太早的炫耀、太急切的追求都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
四、精例演練,寫 「詠物」短文
師:回答的真好,席慕容看到荷葉意識到厚積薄發,踏實做人才是成功之道。當我們感受到一縷清風,觸摸到一顆露珠,聽到一聲鳥鳴,看到一朵鮮花,我們又會想到什麼呢?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筆寫下觸動自己內心的那些事物,或者從下面的內容中任選一項,寫二三百字的詠物短文。
小草 松樹 菊花 勁竹 明月 向日葵
蠟燭 從磚縫中露出的小瓜苗 梅花 仙人掌
(學生展示)學生評價
教師總結:寫作是表達感情極為高雅的形式,是通達內心淨化心靈的最佳渠道,是打開自我精神大門的金鑰匙。請擦亮我們的眼睛,從自然萬物中去感知春秋的輪轉,從生活瑣碎中去感受人世的溫情,從內心深處中去品析人生的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