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做好這4項數學啟蒙,孩子從「不開竅」到數學思維「爆發」

2021-01-11 騰訊網

關於數學啟蒙,很多家長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數學啟蒙就是學數數、認識數字、認識圖形。

但實際上,如果只是簡單的讓孩子記憶數字、圖形,對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形成數學思維是沒有多大幫助的。

這就相當於是讓一個「不開竅」的人死記硬背內容,但是因為沒有數學思維,所以不會運用。

那麼想要孩子擁有數學思維,家長需要做哪些努力呢?

數學啟蒙的時機

著名的幼兒教育學家蒙特梭利提出過一個「敏感期」的理論,大致的意思就是說:

孩子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內,心理髮育的狀態決定了對某種知識或能力非常敏感、有超強的吸收能力,此時就是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敏感期。

因此,數學啟蒙也是有專注於它的「最佳時機」的,下面給大家一個參考時間,根據不同孩子的發育狀況,具體的時間可能會不同。

1歲10個月左右是兒童掌握初級數概念的關鍵期;

2歲半左右是兒童計數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3歲半是簡單運算的開始時期;

5歲左右是兒童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期。

因此,在6歲前也就是整個學齡前階段都需要重視數學啟蒙。

6歲前,做好這4項數學啟蒙

認識數字、圖形

1歲10個月左右到2歲半左右,家長可以通過認知卡、掛圖和生活中的各種物品來啟蒙數字和圖形。

這個階段認識數字和圖形的目的是給寶寶留下基本的印象,所以家長需要不厭其煩的重複數字和圖形的名稱,給寶寶輸入「1、2、3……」、「圓形、長方形、三角形……」這些詞。

還有一點不能缺少的是:關於圖形啟蒙單單使用平面的卡片是不夠的,最好讓寶寶能摸一摸、看一看真正的圖形,比如七巧板、各種形狀的積木等。

運用數字、圖形

對6歲前的孩子來說,能靈活運用10以內、20以內的數字就可以。根據孩子說話的流利程度,2歲半到3歲半之間,學會在生活中簡單運用數字和圖形即可。

比如:一個蘋果、3顆糖、家裡有4個(口)人……會描述球是圓的、積木是方的、遙控器是長方形……

簡單運算

雖然最早3歲半最有孩子就進入了簡單運算的開始階段,但是剛開始學習運算的時候孩子是很難掌握的。孩子需要用很長時間才能初步掌握10以內的運算,而且運算速度慢、準確性低的情況很常見。

因此,家長要很有耐心,並且不厭其煩地用各種有趣的新方法來調動孩子積極參與的興趣,常誇誇孩子的進步。

而且,6歲之前乃至10歲之前孩子的數學運算都是需要實物輔助的,讓孩子理解「3+2+5」很難, 所以需要「3朵花加上2朵花等於5朵花」這樣更直觀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

初步理解抽象概念

數學中抽象的概念非常多,比如:集合、數量、單位、時間、空間,5歲左右家長就可以利用一些遊戲、生活中的場景做這部分的數學啟蒙了。

集合:可以通過一些分類遊戲,比如:拿出一些認知卡,讓孩子按照不同的顏色、用途等分類方式歸類。

數量:關於數量的概念中,孩子需要了解數是可以分開的,比如:有10顆糖分給寶寶4個媽媽6個,總數還是10顆。也就是10可以分成4和6。

單位:除了平常說話的時候多和孩子使用正確的數量單位之外,家長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做量取長短、稱重等實踐。了解數字加上單位可以代表什麼。

時間、空間:時間和空間對孩子來說都是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的抽象概念,所以需要家長多多通過生活中的場景儘可能地「實體化」時間和空間幫助孩子理解。

比如:利用計時器幫孩子感受不同時間的「長短」、帶孩子做「日晷」感受時間的變化、帶孩子做手工鐘錶畫上時針、分針、秒針,並理解含義。

空間方面則可以從左右、前後、臥室、廚房、小區等容易感受的「空間」來入手,多運用這些形容空間的詞幫助孩子理解。

相關焦點

  • 3-6歲孩子數學啟蒙,家長做好這5點,喚醒孩子的數學思維
    等問題,這時就說明孩子已經開始對數字、數量等數學概念感興趣了,孩子進入了數學敏感期。雖然3歲左右的孩子對數量、數字等概念還沒有很好的理解,但是當孩子開始主動想要了解數學的時候,家長就要抓住時機為孩子做好數學啟蒙了。
  • 孩子數學學不好,多是沒能提前「開竅」!建議家長做好這3點
    自從開了竅,這門學科的成績就一直遙遙領先。很多孩子的數學成績都不理想,無論請了多少名師來上課,都始終沒有什麼起色,這多數是因為沒能提前「開竅」。而所說的「開竅」指的就是家長沒有在幼兒時期培養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數感的引導。孩子數學學不好,多是沒能提前「開竅」!
  • 4個辦法啟蒙數學思維,6歲以前的孩子都可以試試,讓數學變簡單
    但事實並非這樣,數學啟蒙其實是抓住孩子思維啟蒙的敏感期,在孩子小的時候,通過一些遊戲,故事之類的來建立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數感。孩子6歲前正是「腦神經突觸」發育的關鍵期,到了6歲後神經突觸會完成發育的93%,而腦神經突觸所代表的便是: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數學運算能力等,在6歲前對「神經突觸」進行鍛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6歲前是數學啟蒙的黃金期,3個方法,讓孩子成為數學「小天才」
    數學啟蒙不只是讓孩子數數,而且你就算讓孩子學會了從1數到100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孩子可能連4和8哪個大都不知道,更不知道10的左右是什麼數字,教孩子數數僅僅是啟蒙中最小的一部分。數學思維決定孩子未來學習的重要思維,6歲前是孩子數學啟蒙的黃金期,這段時間訓練孩子的數學天賦,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可謂事半功倍,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不要急功近利,而是採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數學啟蒙,怎麼做?
  • 6歲前,抓住這4個敏感期,幫助孩子鍛鍊數學思維,學數學,不吃力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很多父母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胎教、早教、幼兒教育,一樣也不想落後。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家長們也非常重視。為了讓孩子在今後的學習中更輕鬆,並且能取得好的成績,很多家長在學齡前就開始進行數學啟蒙。提前進行數學啟蒙,當然是好的。
  • 數學能力在6歲前就拉開了?數學思維差的孩子,一般都有這4個特徵
    這種方式不能說不對,但對於現在社會上的人才需求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社會更多需要的是科技型人才,未來社會的競爭也從知識轉向大腦,所以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會顯得更加重要。孩子的思維能力就好比是容器,學到的知識就是裡面的水,思維能力水平就是容量的大小。當思維水平高了,容量大了,自然裡面盛的水就會多。一方面,思維能力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孩子在數學上能達到的高度;另一方面,拋開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這種思維模式,是會陪伴終身的。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父母教會數學思維很重要
    曉峰的孩子如今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明年都能夠上小學了,這段時間幼兒園的老師都已經開始教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了,聽很多人說,這一年要教會孩子一些數學啟蒙,以便適應上小學之後學習更方便,但是曉峰卻很煩惱,因為自己家的孩子數學真的不好。
  • 書單推薦|0-6歲孩子數學啟蒙,建立數學思維,就看這些書
    其實,父母忽略了孩子這個年齡段的認知水平,死記硬背不符合孩子此時的心智發展,可能還會起到反效果。給孩子輕鬆做數學啟蒙,就是要遵循孩子思維發展規律,可以藉助玩具或者繪本,把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用玩具、用繪本遊戲,生動的呈現在孩子面前,讓他們更容易理解。今天就為父母們推薦一些適合給孩子做數學啟蒙的繪本。
  • 如何喚醒3-8歲幼兒的數學思維?家長做好這幾點,數學啟蒙很簡單
    原來是數學思維並不是簡單的數數而已,而是以數學思維作為基礎,舉一反三學習其他知識便能夠事半功倍,可見數學思維對於孩子學習的重要性,要想讓孩子搶先站到起跑線上,幼兒的數學啟蒙工作很重要。一、什麼是幼兒的數學啟蒙呢?
  • 提升孩子「數學思維」,6歲前的這4個關鍵階段,你都抓住了嗎?
    給孩子做好數學啟蒙,顯而易見的一個好處,就是在孩子的學習生涯中,學習數學這一門學科的時候會同齡的孩子更輕鬆,同時取得好成績。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孩子從小養成的思維模式,如:更強的邏輯思維、歸納總結能力、觀察性、分析性、判斷性力、創造性。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教會數學思維更重要
    因為她家孩子相對來說開竅晚,朋友就算掰著手指給孩子算,孩子也是一臉懵懂。焦慮之餘朋友也在困惑:難道這樣子才叫幼小銜接?學了加減法就叫做好數學準備了嗎?相信朋友的疑問也是廣大家長們的疑問,甚至更多的家長會覺得理所當然應該這樣。
  • 孩子從1歲到6歲,數學啟蒙應該怎麼教?家長幫娃收藏吧
    而談到思維就要從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就開始建立,而不是在思維定勢形成以後才開始刷題。所以要想孩子數學學得好,數學啟蒙應該從1歲開始,下面就分享1歲到6歲數學啟蒙怎麼教?一、1-2歲的數學啟蒙要說到數學思維的建立,本質上應該從四方面出發,分別是數的概念、量的概念、圖形空間的概念和邏輯關係。但很多父母卻單純地認為,教孩子數數、算題就已經做好了數學啟蒙。所以說我們要圍繞這四個方面,然後根據不同年齡段的認知特點去進行數學啟蒙。
  • 孩子從1歲到6歲,數學啟蒙應該怎麼教?家長幫娃收藏吧
    說到底數學不是你會做多少道題,而是你是否擁有數學思維,是否打造了數學腦,是否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而談到思維就要從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就開始建立,而不是在思維定勢形成以後才開始刷題。所以要想孩子數學學得好,數學啟蒙應該從1歲開始,下面就分享1歲到6歲數學啟蒙怎麼教?
  • 3-6歲是數學思維萌芽期,試試這4個方法,讓孩子擁有數學頭腦
    隨著教育的普及,家長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做各種啟蒙教育。不少家長首選的就是「數學啟蒙」,因為很多孩子其它科目都還好,一到數學就明顯能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所以,家長都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 年糕媽媽數學盒子 數學思維的啟蒙神器
    經常關注我們的媽媽應該知道,年糕媽媽專為2-6歲寶寶研發了一款數學思維啟蒙神器——數學盒子。10月正式開課,截止目前已經有3500多位學員加入。想要從小為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將來輕鬆做好「幼小銜接」,培養快樂小學霸的家長們,看準時機好下手了哦!為什麼我們要做數學盒子?之前也給媽媽們介紹過,早點做數學啟蒙,是孩子2歲之後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
  • 幼兒數學啟蒙建議:遊戲與數學的巧妙結合,輕鬆建立孩子數學思維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提出過孩子敏感期的概念,並表示2-6歲是孩子數學啟蒙的敏感期,若是錯過這個時期,孩子的數學啟蒙將會難上加難,所以家長務必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數學啟蒙。如何將數學啟蒙與遊戲巧妙結合對於數學啟蒙和遊戲的結合,其實家長只需要掌握這2點即可:將幼兒數學的內容遊戲化,藉助遊戲達到學習數學的效果。
  • 孩子6歲前可以不學「數學」,但不能沒有「數學思維」
    全世界3-5歲的孩子在重複這個實驗時,幾乎都是同樣的結果。但這並不是小朋友「笨」,而是因為6歲以前的孩子認知發展正處在「前運算階段」,他們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自身的知覺,無法像成年人一樣在頭腦中將硬幣之間的距離縮短再計算數量,所以低齡兒童會自然地認為距離更長的一排硬幣數量更多。
  • 如何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做好這兩點,為孩子的數學打基礎
    」並且他們還做過一項研究,小時候死記硬背舅舅乘法表和數學公式的人,在數學方面的能力就越差。試問五歲的孩子,會背乘法口訣表,但是很少有孩子能知道其中的運算原理。只是對號入座的記住結果。不理解數字的意義,就不會活學活用。孩子從小就以這樣的學習方式,只會讓頭腦越來越不靈活。
  • 3—6歲數感思維萌芽期,家長們要用對數學啟蒙開發孩子的數學思維
    昨天看到姐姐在教已經上幼兒園的侄女學數學,大概是被孩子氣到,臉色鐵青,隱隱要發怒的樣子嚇到了孩子,孩子在旁邊哭。姐姐走過來向我抱怨道:"2+3=5,孩子都算不出來,就算掰手指頭也該掰出來了吧。以後繼續這樣下去肯定會趕不上別的孩子,要考慮給孩子上補習班了"。
  • 數學學習不開竅怎麼辦?讓孩子開竅,家長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數學學習不開竅怎麼辦?讓孩子開竅,家長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一年級學生認知水平處於啟蒙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由於學生所特有的年齡特點,學生有意注意力佔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維為主。孩子數學不開竅,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學習中遇到的新困難和新問題,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等。一、學好數學,必須要有濃厚的興趣、必備的能力、科學的方法和良好的習慣培養數學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