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官方帳號的文章《班主任「跨省堵人」,是想向苟晶道歉還是施壓?》一文,讓公眾看到了新時代的「斯文掃地」!
01「斯文掃地」的出處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
這就是成語「斯文掃地」的原始出處。《論語子罕》記錄了孔子再次來到匡地,回想上次被匡人誤認作陽虎的經歷,依然心存畏懼。於是,孔子對弟子講出了上述這番話,大意是:周文王逝去之後,周王朝的禮樂文章也隨之消失了嗎?如果是上蒼要消滅它,那麼我作為後來者就不可能再擁有文王時期的禮樂文化;既然上蒼沒有令斯文掃地,匡人又能把我怎樣?
孔子曾經向老子李耳學習周禮;在齊聞韶樂之美,三月而不知肉味。所以,孔子是正統禮樂文化的踐行者、傳承者,他的「匡人其如予何」,底氣十足,誓死不會辱沒斯文!所以,無論朝代如何更迭,儒家思想最終成為中國正統帝王思想;作為儒家思想的創立者,孔子,也最終成為人人仰慕的「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02「斯文掃地」的傳統內涵
孔夫子對中國歷史的最大貢獻之一,就是教育下移,讓寒門子弟獲得讀書改變命的機會。然而,在古代科舉取士中,為了金榜題名,一些士子冒險作弊。於是,朝廷對科舉考試的監考檢查制度也不斷升級。據說,最嚴苛的是清代,士子進考場時,連腰帶都必須解開,以便檢查是否夾帶小抄,搞得原本斯文的讀書人,必須拎著褲子等待搜身,號稱「斯文掃地」!也就是文人的尊嚴被一掃而盡。
03想不到,今天的這位班主任老師又為「斯文掃地」添新解
新京報官方帳號報導的那位班主任老師,23年前親手剝奪了一位寒門弟子進京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讓自己 女兒冒名頂替上大學。而今,又不惜年近八旬的身體,帶著幾條山東大漢,奔波700多公裡,堵在了那位「奮鬥了23年,才在命運裡扳回一局」的寒門子弟的工廠門口。!
作為孔子故裡門徒,本身做的就應該是維護教育公平與教育尊嚴的工作,卻實實在在做起來令「斯文掃地」的勾當,讓教師職業蒙羞,將來有何面目去見孔夫子?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
孔子對弟子子路說的是從政者要「正其身」,又何嘗不是在說教育和育人者呢?教育要「正人」,育人者首先要自身正呀!自身正,方能為弟子們「正其身」。身為班主任老師,監守自盜已經觸及法律底下;不思悔改,還要一錯再錯?可否以此看作這些年一貫作惡,所以不知惡貫滿盈?因為,作為一位重點高中的一線教師,單單一位班主任的身份,是無力篡改高考成績、截留錄取通知書、提取被頂替者檔案和戶口、通過高校錄取身份核驗等一系列關卡的,沒有「一條龍」服務,沒有這些輸送學生的高中、隸屬的教育局、檔案管理、戶籍管理、高校錄取等織成的一條關係網、權利鏈,是不可能獨自操作成功的。
我們打擊了那些年高考舞弊,多傾向於打擊考生「斯文掃地」,想不到,竟然也有教師如此令「斯文掃地」!乾隆娣願與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對此分享暢聊!
附乾隆娣往期文章,歡迎點擊連結繼續閱讀。感興趣的小夥伴,記得分享你精彩的點評哦:
端午節:賈元春賞賜紅麝串與法海密受雄黃酒——姻緣際遇何其悲喜
《紅樓夢》▏瞞天過海「調包計」告訴你:冒名頂替,最終沒有贏家
《西遊記》▏最詭異的是妖怪的「保護傘」:從真假國王到真假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