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黃榮華: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不帶私心的|夜讀

2020-12-24 教育信息速報

來源:教師博雅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每個生命體都有各自獨特的精彩,需要老師和家長傾注汗水與心力,用不疾不徐、尊重天性的態度靜候花蕾自然綻放。特級教師對育人有怎樣的思考與感悟?老師和家長們又可以借鑑些什麼育人理念?一起來看↓↓↓

黃榮華

1984年參加教育工作。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現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兼任上海市教師學研究會語文教師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市雙名工程「高峰計劃」語文基地主持人。榮獲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稱號。著有《詩自遠方來》《詩自四季來》《高中語文閱讀試題解密》《高中課堂過程寫作解密》等,主編《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基因現代傳譯課程》等。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不帶私心的

黃榮華

好多年了,中國人普遍處在焦慮中。今年春天因「新冠」疫情的控制,焦慮就更加厲害了。

除特殊情況的家庭,普遍情況下,高三的家長是最為焦慮的,不僅時時牽掛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一直憂心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狀態,加上人到中年,社會反饋的多種壓力又轉變成對孩子未來前途的憂慮。而今春的「宅家」抗疫教學模式,又極度強化了焦慮,使得一些家長如坐針氈,食不甘,寢不安。

作為工作了近40年的教師,我真的很能理解這群家長。近些天,我也同一些家長做了一些交流,知道許多家長都在積極採用各種方式化解焦慮。我對此也做了一些思考,與高三家長對話,希望能夠為焦慮中的高三家長解憂。

我想,您焦慮的,可能在下面的某一點或某幾點上:

孩子成績不理想;

孩子學習不夠努力;

孩子不與您交流;

孩子害怕見到您;

孩子在戀愛中;

孩子不願意學習;

孩子整天胡思亂想;

孩子總是憂慮,擔心一些天下大事;

孩子與同學相處困難;

孩子與老師相處困難;

孩子對未來沒有信心;

孩子對世界沒有信心;

孩子在恐懼中;

……

是的,這些都是值得焦慮的。這些都是應當焦慮的。

但我想,焦慮本身是沒有積極意義的。可能您也知道,焦慮本身只會加劇焦慮,不能緩解焦慮。那該怎麼辦呢?

我的回答是四個字:積極面對!

您在問:怎樣是積極面對?下面是我的想法。

第一,承認事實的存在,並盡最大努力,接受事實的存在。

但承認是不容易的,因為這與您的期待相距很遠,您的意識一直在抗拒它。接受更不容易,因為您的心裡還沒有預訂這樣一個小小的空間,來存放這種存在。

怎樣才能承認這個事實?

要承認它的存在,我們先要弄清楚自己下意識裡抗拒它存在的原因是什麼。比如孩子不理想的成績,是您的一種什麼意識在抗拒它的存在?您會覺得我這是廢話。這個還不明白嗎?當然是理想的成績。

那我就進一步問您:什麼樣的成績是理想的成績?

我知道這是一個極難回答的問題。我做了幾十年老師,當面問過無數的家長,很少有家長能直接、簡潔、真實地給出答案。因為「理想的成績」這幾個字裡面有許多陷阱。無數的家長陷進去後再也出不來,或者雙眼被遮住後再也看不清實際情況。

我們知道,「理想的成績」由「理想的學習基礎」「理想的學習習慣」「理想的學習智慧」「理想的學習引導(誘導)」「理想的身體條件」「理想的學習意志」「理想的學習信念」「理想的學習時間」等多種條件綜合構成,缺一不可。並且,這些條件,沒有輕重之分,任何一個條件不充分而成為「短板」,就可能沒有「理想的成績」。那麼,就要細細想一想,您心中的「理想的成績」是什麼?

我以為,它不應當只是看得見的考試結果——分數,而更是看不太見的、難以量化的前述各項「理想的」條件。

這樣想來,就可能慢慢明白了,您抗拒孩子不理想的成績,其實是在抗拒造成孩子不理想成績的某種或某幾種生成條件。那麼,具體到您的孩子身上,是哪種條件不理想?還是有幾種條件不理想?是學習習慣不理想,還是學習智慧不理想,還是學習時間不理想?

這裡我想特別強調的是,任何一種不理想都不是一日之間形成的,都可能是自孩子出生起就在形成進程中的。它們都有一個漫長的「進行時態」,至今依然在這個「進行時態」中。並且,這都與您自己的學習習慣、學習智慧、學習時間……緊緊相連!

如果您不否認這些,那麼就可以說,您抗拒孩子的「不理想」,從很大程度上說,其實就是在抗拒自己的「不理想」。

至此,就可以說,承認事實的存在,接受它的存在,之所以不容易,甚至極艱難,是因為它本質上是對您自己的否定。而在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對自我的否定!

但為了緩解焦慮,甚至不焦慮,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承認這個「不理想」的事實,並接受這個事實。

我以為,這是緩解焦慮的極重要的第一步。因為人的焦慮主因之一就是「心空」。而這種承認,這種確認,可以讓您的心放在實處了,也就是說,這可使您心裡「踏實」。

第二,用不帶私心的愛,也就是用真正的父愛、母愛,去愛自己的孩子。

承認孩子的某種不理想,並接受孩子的某種不理想,或者某幾種不理想,這其實也是您真愛孩子的又一次開始。

由此,您可以向前邁出更堅實的愛的步伐。

首先是反思。孩子學習一直不專注,總是走神,與您自己有多少關係?孩子一直不笑,從不開懷大笑,與您自己有多少關係?孩子一直冷漠,一直不與您交流,與您自己有多少關係?孩子害怕見到您,甚至不願回到家裡,與您自己有多少關係?孩子現在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宅家」,但一句話不想與您說,這又與您自己有多少關係?

仔細想一想,您認為的孩子所有的「不理想」,與您自己有多少關係?

我想說,您先不要推脫,不要說沒有多大關係。比如,您就是一個很有學習智慧的人,就是一個有很好學習習慣的人,就是一個有很崇高學習信仰的人,您就是一個「學霸」,孩子卻一點也沒有學到您。那孩子為什麼沒有學到呢?當您這樣追問下去後,您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某種缺席,甚至許多缺席。

這裡我談一種普遍存在的缺席。

進入復旦附中後,我都是「三年一屆」地帶學生。正是這個「三年一屆」,讓我非常清楚地看到,「三年」時間所帶來的每屆學生之間的差異,真的是越來越大。同樣一篇課文,同一個學習時段(如高一第一學期第一周),我三年前的所思所想,與三年後學生的適切度在不斷「縮水」,所以我必須針對當下學生的實際,更深更細地備課,才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正是這樣,我設計作文題時,也要去細細琢麿,如何儘可能緊貼他們當下思慮困惑的實際,與他們所思所想有深度的契合。就是這樣,我也越來越感覺到,學生離我的(語文)教育越來越遠。

但是,我們的家長們,最普遍的情況是:一直在用自己當年的學習模式指導孩子的學習。在與家長交流時,不少家長都與我說起過,他們的老師當年是怎麼教的,他們當年是怎樣喜歡語文的。還有家長向我求證,對孩子所寫作文的理解,是孩子的對,還是她自己的對。

應當說,教育確實有不變的規律,有代代相承不迭的教育大法,但在具體的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上,針對不同的、活生生的個體,也確實是千差萬別的,尤其是當下所處的「風起雲湧」「雲譎波詭」的「全球化」時代,「時代風雲」早已不是家長們當年學習的那個模樣了!如果您細看一眼,您一定會發現它甚至全變樣了!

但我們多數家長,竟然一直在用自己心中早已「定型」(有的在孩子出生前就已制定)的方案(包括實現目標與達成方法),指導並要求孩子的學習,而全然不顧已然全變的時代。前面我以「三年一屆」為例說變化,其實,現在一年之間都有極大的變化。真的是風雲開闔,變幻倏忽。而我們確實沒有注意到這樣的變化與孩子成長的緊密關聯。

這就有了一種極大的缺失:對孩子成長個性特徵的研究與滿足這些個性特徵條件的準備。而我認為,這種缺失是導致孩子現狀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次是以最平靜的方式與孩子相處。找到自己的缺席後,您的內心可能更多的是充滿內疚,之前的責怪、抱怨、無休止的嘮叨、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進行的說教,可能就慢慢被您的內疚消解了,就慢慢被您從心底走出的另一個自己控制了,就慢慢被您的平靜替代了。

於是,您說話的語氣就變得真的有了父愛的寬厚與容納,有了母愛的哺育與融化。

再次是要放下自己,或者說要「無我」。您的「強勢」,您的「強大存在感」,包括您的事業、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為父為母的「尊嚴感」等,在孩子那裡,都要放下。特別那種非父親、非母親的種種角色意識,那種以同社會競爭的角色來同孩子競高下的潛意識,是尤其要放下的。

我們老家有一句罵人的話:「您痴長啦!」放在這裡,不是罵您,而是提醒您。身為父母,如果您在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面前「擺架子」「耍威風」,是沒有意思的,是極有害的。

第三,如果您覺得您的孩子特別不懂事,特別自私,特別「小皇帝」,尤其不懂您對他的愛,您千萬不要與孩子計較。不僅不計較,而且要把自己當作各種「開關」,最好是聲控開關,隨孩子聲音起落亮燈、關燈,隨孩子需要打掃衛生,隨孩子意願製作可口美味的餐食……

這一點,我覺得對同孩子關係特緊張的家長尤其重要。

孩子「已然」如此,您一下子也改變不了什麼,何必一定要在馬上就要高考的這個關鍵時期同孩子計較呢?

您想一想,您比孩子大幾十歲,您做父母都已18年了,也許您可以同任何人去計較,就是沒有必要同一個還未成年(儘管孩子馬上18歲,其實他們真正成人還早呢)的孩子去計較,對吧?

何況孩子的「已然」,真的基本上不是孩子的錯,而是我們教育的整體問題,是我們整個教化體系的問題,是我們成人們「合作」構建成的這樣的社會「化育」出來的問題,您當然也參與其中了。

不計較,不爭執,不生氣,也不急著化解。所以,請您繼續看下面的文字。

第四,守望與靜待。孩子當然有問題,現在的孩子存在許多問題,但孩子存在的問題,基本上不能怪孩子自己。這已不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以後可以慢慢談。

這裡要談的是,也許作為家長,從今以後,您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守望與靜待。我們不知道孩子何時能成為您「理想」中的樣子,也許很快,也許很慢,也許根本不可能。

但有一點我們必須相信:未來是孩子的!未來的天下是孩子的天下!

我們看,在這次抗疫中,「80後」「90後」是英雄的主力軍!無論他們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他們都是真正的英雄!「由仁義行」與「行仁義」確實是有差別的,但能「行仁義」就很了不起!

您的孩子,也許高考不理想,但這百分百不等於他未來的不理想。

幾年後,他們將成為父母,將是比您更出色的父母;二三十年後,他們陪伴自己的孩子,也就是您的孫輩高考,他們將是比您優秀得多的父母。

10年後,20年後,30年後,您看到他們意氣風發的身影,回想起自己今天的焦慮甚至沮喪,將會是一種怎樣的「百感交集」呢?

守望扶持立,世事正宜靜待。古往今來暫時間,世事長將靜好!

希望以上的雜談能夠解您的憂。

本文節選自《靜待花開——百位特級談育人智慧》一書。

本書是繼教師專業成長類暢銷圖書《修煉》後的又一力作,和百位特級教師、特級校長一起分享教育智慧。

編輯:趙旭華

【來源:上海教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黃榮華:做君子,多讀「爺爺書」,不讀「孫子書」
    今天,小編稍作修改,送給正處於樹立正確三觀階段的中學生們:如果你連「爺爺書」也沒讀過,怎麼成「君子」?! 什麼是「爺爺書」?在8月16日由東方出版中心組織的語文特級教師黃榮華關於《中學生閱讀與文化生命成長》講座上,黃老師當場開列了涉及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思想文化線索書單。
  • 【耒陽好人】黃榮華:讓愛成為沒有終點的旅程
    由於家庭生活貧困,孩子從小體弱多病,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在幼兒園裡沒有一個小朋友願意跟他玩。黃榮華每月總要抽幾天時間為鍾秀家送米、送油,每次去的同時也會帶一些小朋友喜歡吃的零食。兒童節到了,黃榮華知道她們家沒有什麼親戚和小朋友來串門,就把自己小侄兒、外孫一起帶到鍾秀家,把她們家裡裡裡外外清掃一遍,把買來的好吃的零食、玩具、文具擺得滿滿一桌子。
  • 黃榮華老師講座引子之一|從詩歌到語文
    我們此次有幸請到名師黃榮華老師,來一同漫談語文。黃榮華老師現為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語文特級教師,多年耕耘於語文教育的第一線,編撰了眾多教學教育專著,如《詩自遠方來》《穿行在漢字中》等。同時,黃榮華老師也是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教師,一直在探索教育創新與發揚傳統的多面課題。我們在本周六的講座之前,就黃老師的一些著作和相關報導,做了整理,分兩篇發出。作為整理者,我們頗受啟發,希望大家讀完文字,也能有所感悟。(一)「無用」的詩歌黃老師曾戲稱,詩歌最是「無用的」。
  • 黃榮華老師講座引子之二|多樣化對比閱讀
    這個周六,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黃榮華老師將用詩歌與詩詞評論帶我們走進一個全新的語文世界,探索文學的意趣
  • 傾聽名師|黃榮華老師談專業成長
    教職員工中,正高級教師6人,高級教師61人,其中特級教師13人。「十三五」培訓期間,我校作為上海市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自主開發了「傾聽名師——復旦附中特級教師談專業成長」系列課程。課程邀請復旦附中十三位特級教師擔任主講人,每一課由一位青年教師主持,從各個角度圍繞教師專業成長這一話題為廣大教師答疑解惑。本期講壇由語文特級黃榮華老師擔任主講。
  • 愛看漫畫不讀經典怎麼辦?特級教師王樂芬的創意閱讀策略太有用了(附書單)!
    面對堪憂的小學生閱讀生態,特級教師王樂芬在一線教學中總結研究出一系列的創意閱讀策略,包括:「視覺化」、「整合」、「發現線索」、「推論」、「優質的討論」、「連結」等……通過這些策略的學習,孩子們一定會發現:閱讀,原來如此好玩。
  • 聽特級教師講:如何成為特級教師
    因此,只要熱愛孩子,你的平靜平和中藏著的只不過是含蓄的激情——你同樣會對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產生欣賞,你也會把幽默帶進課堂,你還會顯得有人情味,更會細心、耐心……所有這些,為課堂氣氛奠定的是深沉的激情曲。
  • 愛的光華——記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王愛華
    名師慧語語文教育應注重對真正意義「人」的培養。引導兒童讀好文,做好人,寫好文。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教師心靈的疆域才會更寬廣。王愛華,江蘇省第八批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語文教研員,南通市小語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江蘇省小語會理事。
  • 教育孩子要像親娘後娘乾娘還是丈母娘?百位特級教師、校長談育人智慧金句頻出
    在學位論文後記中,學生寫道:「每當困惑無比的時候,他會裝作漫不經心地掉下一顆蘋果砸在我的頭上……」14日下午,作為上海市教育科研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紀明澤在上海書展上也「掉下一顆蘋果」,「砸」在特級教師、特級校長和青年教師的頭上。
  • 開學季,特級教師的66個建議送給老師!
    要像孔子說的那樣:做到「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愛而不寵」就要求嚴之有情、嚴慈相濟。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經常聽教師們說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的心態不平和。
  • 福建省特級教師廈門最多 廈門共有特級教師104人
    劉衛平說,學校不可能擁有所有學科的特級教師,經常是,這所學校只有數學特級教師,那所學校有語文特級教師,還有,有的區的特級教師人數多,有的少。交流碰撞開闊視野同一所學校文化相近,校際甚至區際的交流能夠碰撞出新的視野劉衛平領導的協會的設想是:如果讓特級教師流動起來,讓他們在業餘時間在全市範圍內帶徒弟,會有更多人受益。
  • 如何讓孩子愛數學?特級教師支招:家長做好這五點
    如何讓孩子愛數學?唯一能想到靠譜點的辦法就是買來一大堆習題集,讓孩子做、做、做……或者把孩子送進培訓班當個甩手掌柜,以為這樣就能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要讓孩子學好數學,首先要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當孩子愛上數學,什麼也不能阻擋他們去探索數學王國的奧秘。今天,課長請出數學特級教師唐彩斌為家長支幾招:做好下面這五點,孩子一定愛數學。
  • 特級教師張祖慶給你實用攻略
    公開課後,張老師和家長老師們互動,分享交流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閱讀與寫作中遇到的困惑。Q:孩子只愛讀漫畫,不愛讀文字書怎麼辦?A:解決這個問題張老師給出三招:1、找來世界上最好的漫畫讓孩子看;2、找一些優秀的橋梁書和好玩有趣的兒童文學陪著孩子一起閱讀,和他們聊書;3、不少優秀兒童文學都拍成了電影,把閱讀和電影結合起來;用這些方法一定會把孩子從漫畫書中引導到閱讀經典中去。Q:孩子很愛閱讀,作文還是寫不好怎麼辦?
  • 特級教師點評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在全球化時代確認自我身份
    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題已經發布,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第一時間奉上語文特級教師的精彩點評。今年的作文題是「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
  • 「教師」新學期如何把課上得更好?特級教師給出這些建議
    要像孔子說的那樣:做到「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愛而不寵」就要求嚴之有情、嚴慈相濟。(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保持親和力教師的親和力本質上是一種愛的情感,只有發自肺腑地去愛學生,才能真正地親近學生,關心學生,也才能激發學生對於知識的追求。只有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當作自己的親密朋友,才能容忍學生的缺點,尊重他們的話語權,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力。
  • KB99峰會:特級教師蔣軍晶要開課啦!請做好課前準備
    特級教師蔣軍晶將走進大關小學帶著孩子和家長們共讀西班牙安徒生文學獎獲獎小說《無字書圖書館》。你是不是也想聽蔣老師這堂閱讀課?不能到現場沒關係,我們會將這堂課的高清視頻上傳到此網站(http://www.wkmaster.com/)供大家學習。蔣軍晶:杭州天長小學副校長,省特級教師,兒童文學閱讀推廣人。
  • 特級教師給您支招:孩子怎樣過好暑假?
    孩子們充滿著期待,家長們卻充滿著擔憂:送到祖輩那裡,怕他們溺愛孩子;送培訓班吧,那麼多的培訓班,不知如何選擇;放家裡吧,擔心安全、擔心他們沉溺電子產品。因此,每次臨近暑假,網上這個話題熱度很高。前幾天,成都市特級教師邱老師針對這個話題開了直播。聽後,我受益匪淺,整理了她的講話稿再結合我的感悟和大家聊聊。
  • 特級教師的66個建議來了
    要像孔子說的那樣:做到「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愛而不寵」就要求嚴之有情、嚴慈相濟。(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要使愛的教育真正具有公正性,教師就必須具有一顆無私的心,要隨時隨地注意防止和克服自己認識上的主觀性和片面性。
  • 語文特級教師:學好語文,靠的就是「死記硬背」的童子功
    我就開始找各種語文特級老師的教學視頻,但這些特級教師的觀點著實讓我有些驚訝,他們一致認為「死記硬背的童子功是學好語文最好的方法」。現代教育一向對死記硬背嗤之以鼻,認為死記硬背是愚笨的方法。但一級功勳語文教師白金聲認為:死記硬背不是洪水猛獸,而是學習語文最簡單的方法。他解釋道:「一個能背出一千首詩、兩百篇古文、讀過幾十部小說的人,你會覺得他語文素質不高嗎?」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覺得「學語文就是要死記硬背!」
  • 如何成為特級教師
    如何成為特級教師,他做到了這四點筆耕不輟20年,每天5點起床寫作;愛琢磨,教學教出自己的章法;喜歡閱讀,從小人書讀到教育學。這個人,叫陽紅,特級教師、基層教育專家,成都市金牛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2003年,作為「候補」選手的陽紅被評上特級教師。據他介紹,評選特級教師,首先要由地方推薦名單,然後送到省裡評選。三四年評選一次,一個區縣就一、兩個名額。南充市人口1千多萬,本身文化底蘊豐富,不乏人才。當時,陽紅資歷尚淺,不在教育局推薦的名單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