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像親娘後娘乾娘還是丈母娘?百位特級教師、校長談育人智慧金句頻出

2020-08-14 上觀新聞

「紀老師真的就是一棵長滿生活和人生哲理的蘋果樹。」在學位論文後記中,學生寫道:「每當困惑無比的時候,他會裝作漫不經心地掉下一顆蘋果砸在我的頭上……」14日下午,作為上海市教育科研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紀明澤在上海書展上也「掉下一顆蘋果」,「砸」在特級教師、特級校長和青年教師的頭上。

面對上海市實驗學校校長徐紅關於如何智慧育人的提問,這位上海市教委教學研究室總支書記、副主任說,教育孩子要「像親娘一樣,真心疼愛」;「像後娘一樣,狠心要求」;「像乾娘一樣,細心包容」;「像丈母娘一樣,全心欣賞」。從親娘、後娘、乾娘到丈母娘,這番話引得加入《靜待花開——百位特級談育人智慧》首發的老師們會心一笑。

事實上,在這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09位「特級」筆談新書中,紀明澤還留下了之前與學生對話的種種「紀氏金句」。他坦陳,「我有很多的學生,有的已經畢業近20年,但他們都願意經常到辦公室來看看我,也願意通過各種方式經常跟我聊聊。」

比如,學生工作上不順心了,紀明澤跟他說「風風雨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是狀態」;學生專業發展上遇到瓶頸了,他就說「邁開步、走穩步、不停步,天天有進步」;學生取得成績時,他又說「得意失意,切莫在意,順境逆境,切莫止境」;學生走上領導崗位,紀明澤還說「團結能人做大事,團結好人做好事,團結『壞人』不壞事」……

說到教育孩子到底該像什麼樣的「娘」?身為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建平實驗中學校長李百豔也主張「用父母心辦教育」,這成為她為《靜待花開》撰文的主題。對於全校4300多名在讀生,「我們也為人父母,情同此理,人同此心,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怎樣的待遇,我們就要努力為『別人家的孩子』提供怎樣的教育。」

「用父母心辦教育,這是我們辦學的原點,」她直言,這強調的是教育的公平和教育者的仁愛,並不是要混淆教師與父母的責任區別,也並不是要模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差異。「校長和教師都是專業工作者,與父母相比,他們少了一些感性之愛,更多的是理性之愛,因此,也會因著教育智慧的不斷提升而避免某些父母的狹愛與錯愛,不斷地走向更加成熟的智愛與大愛……」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從1978年至今,上海已先後評出900多位特級教師、200多位特級校長。從《師道匠心》「特級教師的60堂公開課」,到《修煉》「百位特級談教師專業發展」,以及去年《成長解碼——特級教師開課啦》實錄27場「特級教師開課啦」公益講座內容,這一「特級」系列的新作《靜待花開》由上海市特級教師特級校長聯誼會編寫。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上海教育叢書」主編尹後慶表示,百餘位特級教師及校長,從學科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等視角,講述出自己親歷的育人故事。

有的「特級」也以自身經歷,鼓勵更多青年教師修煉學業和事業。譬如,「從普通師範畢業的中師生到博士後」的張蕊。20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家庭原因,學習成績名列年級前茅的張蕊兩次與高校學習的機會擦肩而過。從原上海市松江師範學校畢業後,她開啟了一邊在小學工作、一邊利用業餘時間參加華東師範大學大專及本科的自學考試之路,從一線老師成長為上海市骨幹教師培養對象。30歲當校長,35歲獲得德育特級教師稱號,40歲從北京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博士後出站,如今擔任閔行區浦江第一小學校長的她不斷求索。

「從古至今,真正的教育是一種智慧點燃另一種智慧。」為全書作序的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說,「這個過程中,作為教師,需要愛,需要智慧,需要時間,宛如靜待花開。」他認為,教師就像靜待花開的園丁,而靜待花開也正是對教育內在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理解與尊重。

作為「雙特」教育工作者,徐紅援引了全書「編後語」作者孫鴻寫下的一對數字:1000和100。因為有人算過,一個教師一生大概會教1000多位學生,一個學生一生大概會碰到100多位教師,「1000」與「100」就這樣教學相長、相互成就。這是「千」與「百」的師生緣分,「靜待花開,師生慢慢共同成長。」孫鴻說。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徐瑞哲 圖片編輯:徐佳敏

圖片來源:上海教育出版社

來源:作者:徐瑞哲 許沁

相關焦點

  • 上海特級教師、校長們又一集體力作《靜待花開
    2020年8月14日,《靜待花開——百位特級談育人智慧》新書首發式在上海書展友誼會堂拉開帷幕,近50位上海教育界大咖齊聚,與青年教師們面對面,開啟了一場教育的盛宴。特級教師、特級校長們直面育人中的真問題,提供了他們的所思所想和解決之道,其中的智慧火花和寶貴經驗,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認真研讀學習。尹會長說,上海教育叢書這個平臺,能夠展示上海教育改革的典型經驗,能夠展示海派特級教師優秀的教育經驗、教育思想。希望《靜待花開》能夠成為青年教師的必讀書。
  • 浦東新區特級校長、特級教師齊聚!聽聽他們都聊了啥……
    獨具匠心 培育特色建平中學校長趙國弟,進才北校校長、書記金衛東,川沙中學校長王珏,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教師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朱一軍作為特級校長、特級教師代表,分別從育人生態建設,聚焦學生創新力形成;從特色教師培養,求解教師隊伍建設的路徑選擇;從改善教師思維方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從痛點、理論、建模,制定新時代教師培訓策略四個角度依次作主旨發言
  • 浦東特級校長、特級教師都來了!30年來首屆「雙特」論壇都聊了些啥?
    浦東22名在編在職的特級校園長、51名特級教師,都來了! 在第36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三十而立的浦東新區首次舉辦「雙特」論壇,以智慧激蕩的特別方式,呈現了一場浦東教育如何在時代浪潮中奮進擔當的思想饕餮盛宴,同時也為浦東4.8萬名教師送上節日的祝福和問候。
  • 浦東特級校長、特級教師都來了!30年來首屆「雙特」論壇都聊了些啥?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教師是立德樹人的根本。特級校長、特級教師的「特」,不僅是榮譽,更是一種使命與責任,是辦學治校的前瞻思考、特色培育,是立德樹人的深入實踐、知行合一,是對教育同行的示範輻射、帶動引領。在這場長達4個小時的論壇上,4位特級校長、特級教師走上講臺,聚焦「勇立潮頭從心出發」發表主旨演講。
  • 特級教師黃榮華: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不帶私心的|夜讀
    來源:教師博雅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每個生命體都有各自獨特的精彩,需要老師和家長傾注汗水與心力,用不疾不徐、尊重天性的態度靜候花蕾自然綻放。特級教師對育人有怎樣的思考與感悟?老師和家長們又可以借鑑些什麼育人理念?
  • 特級教師方培君:由兩則案例引發的有關「教育懲戒」的思考|夜讀
    來源:教師博雅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每個生命體都有各自獨特的精彩,需要園丁傾注汗水與心力,用不疾不徐、尊重天性的態度靜候花蕾自然綻放。特級教師如何看待青春期「問題」學生?「教育懲戒」究竟該如何實行?一起來看↓↓↓方培君1982年參加教育工作。上海市政治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 這所集齊兩位特級校長的國際學校,如何打造成就孩子的精英教育
    在採訪前,我對路校長的了解,是在中國本土教育系統中成就斐然,然而頗出乎我意料的是,路校長談國際教育,見解同樣深刻,一開口就直抵本質。在受聘擔任華二崑山學校中方校長之前,路光遠先後執教重點高中嘉定二中、出任嘉定區中光高級中學校長、嘉定區教育學院院長,也是上海記錄在冊的353位特級校長之一。
  • 特級教師蘇浙閩:教書先育人,育人先做人(小對勾教育)
    ——特級教師 蘇浙閩「如果同學們是因為我而愛上數學,我倍感欣慰,如果我沒有讓同學們愛上數學,我會深深自責,同學們一定不要因為我而討厭數學。」她時刻懷有成長思維知道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去教時刻變化的學生身為教師必須成為終身的學習者「你想讓自己的孩子遇見什麼樣的老師,你自己就得做那樣的老師。」
  • 聚焦東西部扶貧協作:回望西部教育 共享教學智慧
    2020年8月9日,隨著火車發出的那強勁有力的鳴笛聲,張翼文帶領著其他三位特級教師及4位浙江省名師走進黔東南,走進丹寨。首尾為期4天的「丹寨工作站第二次活動」在「四特組團式」的高配中,在「回望西部教育、共享教學智慧」裡續寫著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新篇章。  本著探索與研討的出發點,為提高培訓效果,本次活動主要特色鮮明:  特色一:名師課堂教學展示。
  • 楊凌教育「校長談」 | 聽!宋校長的心裡話
    小城市、大教育楊凌有哪些探索?8月4號,《楊凌教育「校長」談》第一期訪談正式開播。首期邀請陝西師範大學楊凌實驗中學校長宋建社做客直播間,開展「尋找教育理念,探索教育理想,共話教育真諦」的深度訪談。招教師比招學生更重要教師,是教學的基石。對於教師招聘和任用上,宋建社強調「三個標準」,首先是高尚的品格,在育人事業中,堅守道德底線。第二,專業素養過硬,教師區別於其他行業,如果知識儲備不夠,無法提高學生的能力水平。
  • 福建省特級教師廈門最多 廈門共有特級教師104人
    劉衛平當時就有了要帶領特級教師幹一番事業的打算,總之,他費了一番功夫,讓協會有了身份。成立三年後,廈門市特級教師協會還獲得4A級社會組織,這是後話。這應該是福建省第一個特級教師協會,不過,讓協會「轉正」,並不是這位會長的唯一目的。劉衛平上周說,他認為,僅讓特級教師在學校帶徒弟,太可惜了,應該讓他們流動起來。
  • 聚亨路小學教育集團的頂級名師開了個會,他們想幹這件事兒……
    200名骨幹教師、青年教師共同見證了該集團吳紅明、林玉平、左海電、趙志宏、何燦、邰霞、仇志剛等7位名師的工作室啟動。  在活動現場記者發現,青年教師們最感興趣的,還是領略本集團教學大咖的風採。現場的7位名師包括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1名、省特級教師6名、省網絡名師1名,幾乎涵蓋了小學階段所有學科。面對青年後輩,幾位名師在介紹自己工作室情況,可謂舌燦蓮花、金句頻出。
  • 鴻文教育輕取高考榮獲第七屆國際智慧教育展2020中國教育創新力...
    展會現場有輕取高考在線、騰訊微校、新東方、好未來等頭部教育企業攜100+智慧教室及1000+黑科技新品集中亮相;近萬名全國各地教育行業企業代表、知名校長、教育集成商濟濟一堂。:有人聊5G、大數據、人工智慧,預見未來;有人談智慧課堂、測量評價、創客STEAM,暢想思路。
  • 小故事:亂世乾娘
    小編要給你們推薦一款時髦和氣質兼具的——短靴。作為這兩年的網紅單品。剩下的就是方法了。很適合當早餐。 劉二利乾脆地道:「我自幼父母雙亡,這乾娘就是我親娘!」  兩人翻過一架山,下了一道溝,來到一孔窖洞前。攤主說:「我先領你去認乾娘,但我頂罪的事,可千萬別讓她知道。」窖內,一個四十來歲的胖女人正在做飯,攤主把劉二利介紹給她:「這是我剛認的乾兒子,是個好後生。」
  • 92歲於漪老師金句頻出,振奮全場!教師節等你來向恩師「表白」!
    兩袖清風藏智慧, 高榮譽,贊千年。揭牌儀式上,92歲高齡的於漪老師向見習教師代表贈書,並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在7分多鐘的即興講話中,於漪老師談自己、談學生、談教師、談教育、談國家,情真意切、發人深省,展現出大師風範和深深的家國情懷,讓在場者心潮澎湃、倍感振奮。
  • 普通教師該向特級教師學習什麼?
    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14年北京市特級教師名單」,248名教師榮獲2014年北京市特級教師稱號,這些特級教師均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然而,如何發揮特級教師的「領頭羊」作用呢?普通教師希望從特級教師們那裡學習到什麼呢?且聽教師們怎麼說。■老特級的經驗之談發揮特級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小學教師而設立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
  • ​校長開學第一講金句頻出 哪些戳中了你的心?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隨著2020秋季開學典禮的舉行,各位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的致辭,也留下了不少值得同學們在以後的人生去慢慢領悟和品味的「金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摘選了重慶部分重點學校校長在秋季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來看看哪些「金句」戳中了你?
  • 傳說故事:亂世乾娘
    特別是臉長的女性要注意這一點。但是劉海分為很多種。最近比較流行這種風格。有幾個星座就是如此。就把另一半遙遙甩在身後。因此。搭配小白鞋。要放下尊嚴去挽留。表現出不聯繫不打擾。他們這一生也都在飛速的進步。內襯是同色系的顏色相和諧起來。雙魚座還是很謹慎的。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出現了一個看起來比自己更靠譜的情敵的話。他們必然會對你有著好感。相當討人喜歡的一類存在。畢竟。同樣也是寬鬆的版型。我以往就一直弄錯了。
  • 夜神親娘慘死,後娘索命,親爹冷漠利用!
    天帝庶子夜神殿下為洞庭湖鯉魚精所生,但是一出生就和她娘一樣見不得光,因為天帝沒有給他娘任何身份地位。在天帝看來那不過是一段前塵往事,不值一提,鯉魚精在天帝心中沒有半點位置。夜神潤玉一出生就不招人待見,他是個不知道爹是誰的野種。他娘看著他就來氣,因為他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她被無情拋棄甚至厭惡!
  • 馬雲與百位名校校長交流:教育改革需要校長的領導力
    我為退休提前準備了十年,退休後會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馬雲公益基金會。馬雲公益基金會最主要的切入點就是鄉村教育。我認為,中國教育最薄弱的地方在農村。正因為最薄弱,也許我們的改革阻力不會太大,也最有機會成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當時做鄉村教育的時候,我們決定先從老師入手。大部分鄉村教育都在辦學校,辦了很多所希望學校,也有很多人一直專注於支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