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教育部、科技部動刀,學術評價體系能否與SCI脫鉤?

2020-12-13 財新

  【財新網】(記者 黃蕙昭 趙今朝)為破除高等學校論文「SCI至上」,教育部、科技部提出,要在學科、學校排名中限制使用SCI論文數量等量化指標,不得把SCI論文作為職稱評聘、績效考核的直接依據。在全民抗疫大背景下,此文件發出將對學界產生何種影響,又如何落實?

  23日,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公開(下稱「意見」),對破除論文「SCI至上」提出明確要求:除呼籲健全分類評價體系、完善學術同行評價、規範評價評審工作外,該意見直接列出了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的「負面清單」。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科技部發文:不把SCI論文作為評價標籤
    教育部、科技部印發了《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該文件要破除論文「SCI至上」,也要以此為突破口,拿出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實招硬招,破除「唯論文」,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
  • 教育部、科技部:破除論文「SCI至上」優化高校學術生態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斯文)2月23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對破除論文「SCI至上」提出明確要求,要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淨化高校學術風氣。
  • 教育部、科技部發文整頓「唯論文」和「SCI至上」,你的學術生涯...
    來源:教育部、科技部官網圖片來源:sciencedocs.com2 月 18 日,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公文,宣布將對廣泛存在於科研和高等教育界中的「 SCI 至上」現象採取直接措施,推進改革。
  • 吉林大學召開落實教育部 科技部《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
    【文/攝 饒明月】3月4日,吉林大學召開落實教育部、科技部《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座談會,對於吉林大學如何落實好教育部、科技部文件精神向學校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的專家學者廣泛爭取意見。
  • 破除論文「SCI至上」!教育部、科技部發文提明確要求
    教育部網站截圖。教育部科技部印發意見要求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破除論文「SCI至上」提出明確要求。
  • 嚴肅查處學術不端行為 嚴厲打擊學術造假——科技部、教育部、衛生...
    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副部長解欣、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李楠、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監察專員劉登峰、自然科學基金會誠信辦主任朱蔚彤等分別向新聞媒體通報了對撤稿論文調查處理的工作進展和後續工作安排,並回答了媒體記者的提問。通氣會由科技部辦公廳主任馬連芳主持。
  • 教育部科技部發文: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評價標籤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2月23日,教育部、科技部下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要求各地在學科和學校評估、職稱評聘等方面規範對SCI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不將其作為科研人員、學科和大學評價的標籤。
  • 科技部:中國科研誠信體系建成十年,對學術不端零容忍
    科技部:中國科研誠信體系建成十年,對學術不端零容忍  「中國科研誠信體系的建立已經歷了十年的發展,在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的統籌協調下,我國齊抓共管的科研誠信建設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約束與激勵並重的科研誠信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 構建綜合集成學術評價體系
    今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發布的《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提出「鼓勵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這與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提出的「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綜合集成方法」有一定的關聯性。能否將綜合集成方法應用於學術評價,建構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學術評價體系是值得學界探討的話題。
  • 教育部 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
    教育部 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教科技〔2020〕2號 ,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和《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破除論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營造高校良好創新環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教育部、科技部研究制定了《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現印發給你們。
  • 教育部 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 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
    教科技〔2020〕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
  • ...體系公正嗎?——教育科研領域破除評價體系「SCI論文至上」風透視
    新體系公正嗎?——教育科研領域破除評價體系「SCI論文至上」風透視新華社記者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發文要求破除科研和高等教育領域評價體系「SCI論文至上」風,規範SCI論文相關指標在科技評價、職稱評聘等重要領域的使用,措施包括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評聘的直接依據以及作為人員聘用的前置條件等。
  • 如何準確理解SCI,科學評價學術成果?專家這樣解讀
    日前,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高校和科研院所應如何理解並貫徹執行《意見》?出現這種現象反映的是SCI科研評價功能被錯用。高校科研管理和評價部門,不能片面注重SCI的評價功能,更不能把它的評價功能無限擴大化甚至神聖化。對此,迫切需要建立多元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健全的分類評價體系,對不同類型的科研工作分別建立各有側重的評價路徑,同時完善學術同行評價。 再其次,要正確認識SCI在科研評價中被錯用的深層次原因。
  • 時事熱詞:"學術評價體系"用英語怎麼說?
    教育部、科技部日前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的意見,旨在改變目前過度依賴論文發表的學術評價體系。
  • 深度丨關於SCI論文,科技部教育部聯合發文意味著什麼?
    交匯點訊 23日,科技部正式印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在前不久,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聯合印發了《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兩部門聯合集中發文,意味著什麼?
  • 教育部、科技部重磅發文:破除「唯論文」、「SCI至上」不良...
    科研評價中存在的論文「SCI至上」的現象,已經對國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職稱評審、人才引進、業績獎酬,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人才稱號評定、項目成果評審等工作帶來嚴重影響。近日,科技部、教育部印發文件(教科技[2020]2號),要求規範SCI論文相關指標應用,樹立正確的論文評價導向。
  • 教育部、科技部重磅文件:堅決破除論文「SCI至上」!丨附原文件
    導 讀  為破除論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營造高校良好創新環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研究制定了  《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  為扭轉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的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規範各類評價工作中SCI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鼓勵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引導評價工作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服務貢獻,推動高等學校回歸學術初心,淨化學術風氣,
  • 論文與獎勵「脫鉤」是一大步
    來源:南方日報科技部、自然基金委日前在官網發布通知: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要科學、理性看待學術論文,注重論文質量和水平,不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鈎,不使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專項資金獎勵論文發表。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曾將我國科技發展問題總結為「一對矛盾」「兩個軟肋」。
  • 科技部發文整頓「唯論文」和「SCI至上」,你的學術生涯可能迎來這...
    圖片來源:sciencedocs.com來源 教育部、科技部官網編輯 科研圈2 月 18 日,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公文,宣布將對廣泛存在於科研和高等教育界中的「 SCI 至上」現象採取直接措施,推進改革。
  • 郭東明:讓SCI論文回歸學術初心,構建中國特色的論文評價體系
    同時,SCI論文發表數量、引用頻次、影響因子等核心指標也廣泛地植根於各類學術評價中,以致形成了「SCI」論文崇拜。為了扭轉這種勢頭,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其目的就是破除「SCI至上」,使學術評價回歸正確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