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這個「壞」習慣嗎?思維反芻

2020-12-10 註定要發聲

#思維反芻#

知識蘊含力量,學習陪伴成長,改變體現價值。分享註定要發「聲」的新知!

導語

今天我們聊一聊「思維反芻」這個概念,因為周圍的朋友都問我思維反芻該怎麼解決呢?

想著包括我自己還有好多朋友都會有過這樣的困擾,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關於思維反芻的事兒。

思維反芻

思維反芻其實簡單來說呢,有點像我們在回憶事情的時候鑽牛角尖。總是忍不住在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想別人說的話是不是有什麼深意,越想越惶恐,越想越緊張,別人看起來你好像好端端坐著呢,但你心裡已經是一場兵荒馬亂。

但是為什麼思維反芻的威力有這麼大呢?

先跟你聊一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的實驗:

他們呢讓一群志願者分成兩組,一組在10分鐘內思考一個困擾自己的問題,一組呢則思考跟自己無關的話題,隨便想些什麼。

但是這個實驗裡設置了一個小小的機關,就是這批大學生裡有一部分是有著輕度抑鬱症狀的,也就是他們生活裡或多或少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然後實驗結果表明,普通的大學生進行的兩組思考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有一些抑鬱的大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產生了更多消極的情緒。也就是說這部分人越想越糟糕了。

這個結果很清楚吧,就是當你覺得生活不太如意的時候,去思考自己的問題反而會讓你更痛苦,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但是問題在於,思維反芻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你遇到問題不可能不去思考怎麼辦,對吧?又不是說你不思考問題就過去了,這不是鴕鳥嗎?

所以,思維反芻不能避免又讓人痛苦的情況下怎麼辦呢?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這個技巧的核心就在於,當你痛苦的時候,該怎么正確地去思考?

答案是:記錄你的情緒體驗。

看出其中最大的區別了嗎?就是說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思考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你要做的是把它們記錄下來。對於你所經歷的這次或者說這段糟糕的事件,完整的、不留遺漏並且誠實地記錄下來。心理學家同樣對這個方法也做過實驗,結果顯示情緒記錄可以很大程度改善你的情緒。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你在空想的時候,大腦並不會構建出這件事的完整圖樣,你永遠只能看到其中的某幾個點,尤其是那些讓你痛苦的點。所以你會一遍一遍地反芻,然後越想越痛苦,這也就是我們說的鑽牛角尖。

但是如果你開始嘗試把它們完整寫下來之後,你會真正地意識到哪裡是有問題的,哪裡的問題是自己想多了,哪裡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從而換成你的理性思維去思考問題。這也就是記錄情緒體驗最大的用處。

當然了,方法也因人而異,有人喜歡記下來之後幫助自己成長,那麼你可以不時翻看,看看以前都有過哪些跳進坑裡的經歷。或者你也可以選擇寫下來之後揉成紙團扔掉,那這也是一種情緒處理的方法。總之,記錄是最重要的一環,而具體怎麼做你就要看自己的理解。

春分

孔子說,思而不學則殆。徒勞的思考終究會拖累到我們的身體,雖然春分已過,但作為春分後的第一個休息日,就應了那句話孟浩然的古詩「春眠不覺曉」,用這個方法試試讓自己睡個好覺吧~

相關焦點

  • 痛苦,是因為你「想太多」|如何擺脫反芻思維
    如果我之前努力一點的話,肯定能過的,之前為什麼那麼懶呀,不要拖延積極一點不行嗎.......」上面的場景有沒有很熟悉?你是不是也經常回想、反省某個不好的想法,讓它們一遍又一遍的在腦中回放停不下來,然後想著想著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對勁:會變得難過、焦慮、抑鬱、痛苦。
  • 小心別中了反芻思維的毒
    你有這種習慣嗎,思緒反覆糾結某件事,希望自己當時換種做法就好了?希望自己沒說那句蠢話;希望自己沒錯過那個如今大獲好評的項目;希望當時能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心理學中,這種過度的思慮被稱為「反芻思維」。跟牛正常的反芻不一樣,人類陷入「反芻思維」,那是非常的傷身。
  • 「早知當初」、「本應該」……你已經中了反芻思維的毒
    你有這種習慣嗎——反覆回想某件事,希望自己當時換種做法?你希望自己沒說那句蠢話;你希望自己主動參加了那個現在大獲好評的項目;你希望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你希望自己沒搞砸那個潛在客戶。 心理學中,這種過度思慮稱為「反芻」。我們會擔憂將要發生的事,也會反芻已經發生的事。對某件事的反芻常會觸發對相似情境的記憶,讓我們無意義地糾結於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 別把自己活成祥林嫂,警惕反芻思維控制你的大腦
    這些在自己心裡懊悔的事,跟祥林嫂又有多大區別呢?「祥林嫂」式的思維在心理學上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反芻思維」。反芻是有的動物把咽下去的食物反回到嘴裡重新咀嚼,用來形容人,就是對過去的事情反覆回味。反芻對動物的健康有益,反芻思維卻會把人帶入心理地獄。01 什麼是反芻思維?
  • 偏執,完美主義,過度聯想和反芻!正是這4種思維習慣滋養了抑鬱
    當我有幸被點到的時候,卻沒有提前準備好要提的問題,情急之下,便翻開了筆記本,上面寫著一個我向自己提的問題:是什麼樣的思考,讓你陷入了困境?當我說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主持人很驚訝的又問了一遍:「能重複一遍嗎?這個問題真的很好。」
  • 「思維反芻」是什麼意思?
    思維反芻」是什麼意思?題主應該是一位對抑鬱症比較關心的專家啊。否則,這麼高深的概念,一般人不會留意的。考慮到對這個概念感興趣的是有一定基礎的,因此,回答儘量專業些。如果有些背景知識不太清楚的,可以從網上查找進一步的資料。在解釋「思維反芻」這個概念之前,先得了解下什麼是反芻。
  • 其實是「思維反芻」在作怪,為此你應該這樣
    其實,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即使傷心的事過去很久了,還是忘不掉當時的場景,時常陷入回憶裡,重複著那份痛苦。這種思維方式,在心理學上被稱作思維反芻。什麼是思維反芻呢?:思維反芻指某個人過分沉溺於消極的思想中反過來又會強化自己的負面情緒,自我聚焦的反芻會增加悲傷,焦慮和沮喪的感覺。
  • 心理科普:思維反芻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樣的 一種思維模式?
    思維反芻,這是抑鬱症患者的主要特點,思維反芻的存在會延長抑鬱發作時間,使得抑鬱症容易復發。
  • 跟反芻思維說再見吧
    反芻,百度上的解釋是這樣的:反芻思維,通俗來說就是,老記著那些讓人不開心的事,老一遍又一遍的回憶或者想起那些容易產生消極情緒的事。擁有反芻思維的人,他們好像永遠記不住事情好的一面,有點像「記仇」。其實在我19-22歲時多少也是有反芻思維的,後來我發現總記著那些讓人不開心的事情本身沒有意義,它們只會讓人變得更煩躁。小時候我「記仇」還挺厲害的,我真的會寫在小本子上,後來長大翻開看那些事,實在太好笑了。記得有本書裡對反芻的解釋是:「重新揭開結痂的情緒傷疤。」
  • 掌握這四個對策,徹底擺脫「反芻思維」
    動物做事大多靠本性,人做事大多靠思考,這是好事,但在很多時候卻有一些壞處,大量的思考在我們頭腦裡儲存了很多記憶,這些記憶不僅有好的也有壞的。很多人在思考的過程中有時會陷入過往不好的回憶中不可自拔,然後現在的情緒會受影響,進而陷入更深的回憶中,像倉鼠一樣,在一個滾輪裡使勁跑使勁跑,卻永遠跑不出來,成了一個死循環。
  • 《小公務員之死》:如何逃脫「反芻思維」操控下的人生悲劇?
    這個小公務員叫做切爾維亞科夫,是契訶夫於1883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中的主人公。與其說他是被「一個噴嚏」害死了,倒不如說他是被自己的「反芻思維」害死了。拋開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不談,我想分析的是迫使切爾維亞科夫一遍遍道歉、不肯放過自己的「反芻思維」。
  • 思維反芻:為什麼想起過去傷心的事情會愈加痛苦呢?
    大學剛畢業的那段時間,應該是我活到現在最糾結的一段時間,白天不停的抱怨,晚上無限的失眠,頭髮大把大把的掉,很多朋友看見都會問一句「你是不是得什麼病了?你去醫院檢查了嗎?」其實我身體好得很,該吃吃該喝喝好,一日三餐一頓不少,甚至還能比一般_女孩多吃一碗米飯。我病-不是身,而是心。
  • 反芻動物?不要讓這種想法害了你!
    不要讓消極情緒生根發芽這種想法有一個專業名詞:反芻(chú)思維(rumination)。反芻思維?反芻動物?你叫我?為什麼會出現反芻思維?一種說法是童年期沒能學會情緒管理,受到父母的過多地保護或虐待,成年後對環境缺乏控制感,另外如果父母遇到事情總是表現為被動無助的狀態,也可能給孩子樹立了榜樣,從而產生反芻思維。完美主義者也容易產生這種想法,女性朋友在難過時容易有反芻思維,男性朋友卻在憤怒時容易出現。
  • 人生「反芻」
    歲月需要沉澱,生活需要回味,而人生則需要「反芻」。人的生命是一個相對恆定的長度,也是不斷自悟自思的歷程。託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說:「人類的智力不能掌握著一切整體現象之起因,但是期望發現這些起因的需求卻縈繞在人的靈魂之中。」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能清晰地感知和把握流逝的歲月,而事實上歲月之網總是會無情地過濾掉人類最有價值的記憶。
  • 學會「反芻」
    這個過程,極像我們對一本書的精讀,要想廣泛領悟和吸收書中的營養,就得像動物那樣經常「反芻」,即經過由粗到細、由淺到深、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並多次反覆,方能奏效。  百年一遇的北京奧運,不正是一本內容豐富耐讀的「大書」嗎?
  • 抑鬱症:打破「思維反芻」循環的5種方法
    當我們患有抑鬱症時,會有許多錯誤認知到來許多負面情緒和想法。這種錯誤認知有時會帶來不停的「思維反芻」使我們沉浸在情緒痛苦之中。而情緒痛苦是抑鬱症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情況之一,要改善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停止「思維反芻」的循環,把我們從情緒痛苦的影響中脫離出來。
  • 想成為一個學霸嗎?你必須學會提問和反芻
    有一個詞很奧妙,反芻。反芻的本意是某些動物吃了青草之後,先儲存到胃裡,無事可幹時可以隨時輸送到嘴裡倒嚼,直到徹底消化吸收。這個本事也是學霸們的專長。但為什麼總有「集大成者」和行業精英?因為他們有懷疑精神,知識,就好比吃下去的草,進入頭腦裡,成了問題,只要有時間,這些問題就在腦海裡反芻,直到解決。因此,解決一個問題看似很容易,往往已經思考了很多年了。最有力的證據,牛逼頓做出最多發明的一年,是劍橋因為瘟疫放假,牛頓在老家閒暇時完成的。
  • 幸福需要「反芻」
    老婆的話匣子打開了:「這段時間咱們家喜事連連,先是我工作加薪,接著你又小小升職一次,孩子也越來越懂事……」我見老婆定下了這樣的「聊天基調」,忍不住說:「你這樣聊天,有沒話找話之嫌哦,這些事你都說了八百遍了,每次說起來語調都一樣!」老婆故意擺出生氣的樣子,捶了我一下說:「你懂什麼,我這是在『反芻』幸福呢,幸福需要『反芻』!」「反芻」幸福,這話說得有點兒意思。
  • |心理學解析:反芻思維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近日,有一名年僅26歲的女孩在留下遺書後便失聯了,「遺書」中有一句話說道:「我被抑鬱症困住太久了。」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日,我們不難發現,人們沒有以前快樂了。很多成年人不僅有著身體上的疾病,也逐漸被心理疾病困頓得無法走出去。
  • | 心理學解析:反芻思維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近日,有一名年僅26歲的女孩在留下遺書後便失聯了,「遺書」中有一句話說道:「我被抑鬱症困住太久了。」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日,我們不難發現,人們沒有以前快樂了。很多成年人不僅有著身體上的疾病,也逐漸被心理疾病困頓得無法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