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銷售技巧:你同事最後能成交一口價,肯定是把好處說明白了,否則顧客也不會買。
珠寶銷售案例:
男士想給老婆買個2W的克重手鐲,後來同事推薦了精品一口價的,女士覺得可以,男士覺得不划算,但是最後還是買了一口價。他們是幹農活的,賺錢也不容易,要是我就不忍心推薦一口價。但是,公司又有業績要求,所以很糾結。
珠寶銷售技巧1:商業 VS 人情
我剛開始做銷售的時候,也是跟你的想法一樣,遇到那種收入不是很高的顧客,要讓他們買貴重的物品,有點不忍心,就會建議他們買便宜的。
你有這種想法,說明比較有同情心,也會站在顧客的角度考慮。
從人情角度來講,好像確實為顧客著想,幫他省錢。
從商業和銷售角度來講,這種最好不一定是最好的。
你覺得,這位男士賺錢也不容易,2W的東西對他們來說,算是高消費了。就直接賣他克重手鐲就好,不要推薦一口價的精品款。
其實,這只是你的主觀想法。
至於應該推薦克重,還是推薦一口價,這個是要結合顧客需求和想法。
這位男士買手鐲是為了送老婆,在你們推薦的過程中,女士也能接受一口價。你先想一下,男士為什麼要送呢?
珠寶銷售技巧2:佩戴 VS 收藏
顧客買完肯定是為了平時佩戴,而不是買回去收藏。
男士之所以要送,可能是因為他老婆身邊的親戚朋友也有戴黃金手鐲,現在剛好也賺了點錢,就決定拿2W買個手鐲。
這種情況下,不是說你推薦克重黃金,就一定是為她好。有可能你推薦一口價,才是真正對顧客好。
為什麼呢?
因為她買回去之後,親戚朋友肯定也會對比。假如別人戴的是精工一口價的,而顧客戴的是克重,相比之下會覺得,沒有別人的工藝那麼好。
相互攀比是人之常情,假如不是為了讓自己更好看,那也沒必要買了。
或者,克重的硬度沒那麼高,平時佩戴難免磕磕碰碰,容易變形。假如當時選的是一口價硬金類,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如果恰好是這種情況,你覺得顧客會不會寧願選一口價呢?
所以,到底是買克重好,還是一口價好,這個沒有絕對的。只是按黃金重量衡量產品好不好,那為什麼有些顧客還要買硬金呢?不是應該所有人都買克重就好了嗎?
最主要還是,根據顧客需求和喜好。
為了業績,為了幫公司創造利潤,99%的銷售都希望顧客買一口價,從商業角度來說,銷售應該這麼做。
只是從人情的角度來看,顧客買一口價的不划算,還是推薦克重的吧。這種想法,是因為沒有放大一口價產品的好處。
你同事最後能成交一口價,肯定是把好處說明白了,否則顧客也不會買。
珠寶銷售技巧3:合理推薦
如果當時是我接待,一定是圍繞女士的生活化場景來塑造價值。
話術:
今天你給老婆買的手鐲,她平時肯定也會戴吧?而且身邊親戚朋友肯定也有戴的吧?
這類精工手鐲和克重的相比,表面上看,克重的要划算一些。但是,作為平時佩戴的話,硬金會更合適。
我相信,你送老婆這個手鐲,也是希望她戴著更好看吧?
如果只是想著收藏,以後再變現,那我建議你買克重的;
如果平時也會戴的話,就選這種精工的。因為它硬度高,不容易變形,還有款式方面也會時尚很多,看起來更加大氣。
讓美女把兩款都試戴一下,是不是硬金的會好看一些?
俗話說,千金難買心頭好。既然美女也喜歡這種精工的,你就送她這種吧。而且,以後換款是也按原價抵用,只要補差價就好。克重的話,要按當日的回收金價,另外需要收工費。這種精工的,就不收折舊費,也不收工費。
這話術說完之後,再聽一下顧客的想法。
如果顧客堅持要選克重的,我一定是賣她克重,不會強行推薦一口價。但是,顧客還沒明確就要克重的,就會先把一口價的好處,給顧客說明白。
另外,我推薦一口價產品,不單純只是為了業績,而是確實能給到顧客好處,這些好處是克重黃金沒有的。
顧客認為克重比價划算,只是從重量角度去看。如果拿精工和克重的對比,從款式時尚度、工藝精緻度,換款的折算方式角度去看,顧客的想法就不一樣了。
小結:
存在即合理,假如一口價黃金不好,為什麼還是有顧客買呢?
每個人的需求和喜好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