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銷售技巧:「素轉非」話術怎麼說?給你4個方向……
珠寶銷售案例:
這邊的顧客都不接受K金產品,一聽到不是純黃金的就不買了,應該怎麼賣呢?
珠寶銷售技巧1:錯誤做法
先說一個比較特殊的銷售方式:
顧客進店想買黃金,銷售主推的是22K款式,但是沒說清楚不是素金,顧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了22K款式,後來沒過多久,又回來想換素金。但是銷售說,這種款式只能換一口價產品,不能等價換克重類的。
結果怎樣呢?
在爭論一番之後,最後還是給顧客換了,具體換法看門店跟顧客怎麼協商。
這種銷售做法,在顧客眼裡就是「誤導消費」,購買過程沒說清楚材質類型,以為22K產品就是素金。但是,為什麼銷售會這麼做呢?
因為當地顧客對K金不認可,只想要素金,銷售為了完成業績要求,在沒辦法讓顧客認可K金的情況下,只能先賣了再說。
我覺得,
銷售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賣貨,就算把貨賣出去了,也總會有客訴的那天,只是早晚而已。
這種做法,有幾個壞處:
1、就算成交了,銷售心裡也不踏實,說不定第二天就有客訴了;
2、等到出現客訴的時候,你的老顧客就會成為同行的新顧客;
3、這種「偷偷摸摸」的做法,會限制門店的業績提升。
珠寶銷售技巧2:顧客認知
難道所有顧客,都只買素金,不認可K金嗎?
不一定。
回想一下,你們店有沒有主動買K金的顧客?
肯定有。
因為這類顧客知道K金和素金的不同點,就算你不用過多介紹,他也會選K金。所以你會發現,顧客買素金還是K金,最主要的差別在於:
她的消費觀念和對產品的認知。
之前我去一個四線城市,那邊的珠寶店老闆告訴我,他們當地顧客選平時戴的飾品,大部分都是買K金材質為主。年紀大一點的,和準備結婚的年輕人會買素金。
於是,我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他說,因為市場培養了消費者對K金的認知。也就是說,那些珠寶品牌最開始進入當地市場的時候,就是以正確的銷售方式去推薦K金。
前期,顧客確實不接受。但是後來,隨著接受K金的顧客數量增加,慢慢也轉變了身邊朋友的消費觀念。
試想一下,
你身邊的10個朋友,有8個是戴K金飾品,那你會選K金還是素金?假如再換過來呢,10個人裡面有8個是戴素金飾品,你又會怎麼選?
但是,顧客消費觀念的培養,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而且也是當地珠寶同行一起推動的結果。
珠寶銷售技巧3:正確推薦方式
回到案例問題,
銷售應該怎樣正確推薦K金類產品?
A、讓顧客明白消費
不管顧客當場買不買K金,銷售都應該說清楚具體的材質差別。不是因為顧客不認可,你就糊弄式地賣貨,而是要讓顧客知道,兩者到底有什麼差別。
素金和硬金的具體話術,隨便一搜就有很多,這裡就不說了,給你四個話術方向:
1、款式差別;
2、佩戴效果
3、售後換款;
4、從眾心理 。
B、體驗式銷售
一般銷售的做法,只是用話術告訴顧客,K金到底有什麼好。只是當顧客內心不接受的時候,你怎麼說都沒用。
最好的方式是,先讓顧客試戴體驗。
只有試戴對比,才會發現兩者的明顯區別,銷售光靠嘴巴講是沒用的。體驗式銷售的關鍵點在於,讓顧客「看得見、摸得著」。
C、不要強行推薦
這點,也是很多銷售需要改進的。
不要進來一個顧客,就老想著怎樣「素轉非」。只有先讓顧客認可你,覺得你服務好,覺得你專業,覺得你為她著想,她才會考慮要不要聽你的推薦。
沒有哪個銷售能做到100%成交每個進店的顧客,你應該尊重顧客的想法,可以建議選K金,但是不能強行推薦K金。只要你把差別說清楚了,對方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願意買的顧客自然會聽你的建議。
對於那些只接受素金的顧客,你只要滿足需求就好。至少,顧客在你手上買了素金,也總比沒有業績好吧?
而且,你要是強推的話,顧客也不會再次進店。
小結:
思考一個問題:
你也知道,要先讓顧客試戴再推薦,但是為什麼她就是不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