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把正常孩子的好動誤認為是多動症。把孩子好動視為不老實、調皮、不遵守紀律,對好動的孩子加以種種限制。這種做法是違背兒童心理特性的。孩子好動,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現。只有患有營養不良、重症貧血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動。
多動症兒童從活動量上較正常兒童顯著增加,多動表現唐突、不分場合,且行為常伴有衝動性和破壞性,令人討厭。那麼接下來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專家就為大家講解兒童多動症的常見表現與家長需要注意的幾點。
兒童多動症的常見表現:
1. 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主觀控制力不足,不能注意聽教師講課,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分心。家長反映,孩子在玩遊戲機和看有趣的電視時卻能目不轉睛,高度集中,但需用意志控制的上課就做不到,缺乏學習上的堅強意志和毅力,無法好好學習甚至厭學。
2. 活動過多
表現為心神不定,心慌意亂,有頭無尾,雜亂無章。在課堂座位上不停扭動,做小動作,東張西望。下課後如脫韁野馬,無目的地狂奔亂跑。尤為注意的是部分多動症兒童似乎比較文靜、少動,但注意力易分散,上課思想開小差,不知道上課的內容。
3. 衝動任性
易激動,好發脾氣,衝動任性,做事缺乏考慮,不顧後果。常隨心所欲進行搗亂,破壞東西、偷竊、鬥毆、惹是生非。
4. 心理改變
情緒不穩,有的興奮不安,話多,愛管閒事,做事毛躁,難以入睡;有的反應遲鈍,動作懶散,作業拖拉,情緒波動,感情脆弱,易哭易笑,不能承愛挫折,不合群或喜歡與較小的兒童為伍;性格倔強,不怕打罵,不聽勸告,我行我素,有的產生自卑逆反,甚至出走、犯罪或自殺。
兒童多動症家長需要注意的幾點:
1、父母要正確的對待寶寶多動症的行為,不能歧視,或者是打罵,更是不能過分的遷就,否則就會使得他們更加的任性不聽話。另外也要開始逐步的開始糾正寶寶的行為,鼓勵寶寶養成能安靜的坐下來,集中注意力或者是能安靜的做事,多多使用一些口頭的表揚或者是鼓勵等方法。
2、多動症的寶寶一般都會精力旺盛,所以平時可以讓寶寶多多的參加豐富多彩的文體,社會活動,這樣就可以消耗掉寶寶多餘的精力了。
3、培養好寶寶按時作息的生活習慣,不能太過遷就對寶寶有不良影響的興趣,比如長時間的看電視。家長們更要緩和好家庭之間的氣氛,防止家庭因素對寶寶產生不良的刺激。
4、當多動症嚴重的影響到了寶寶的生活和學習的時候,就要在醫生的建議下採取要藥物來治療了。
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神經與行為發育門診何旭濤主任提醒:多動症最佳就診年齡在6-12歲,因為在這時期,孩子已經進入課堂,症狀表現會更加突出,能夠更好的對症治療,所以家長朋友們只要在這期間就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