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南濱路立德樂洋行舊址將建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

2020-12-20 重慶金輝CQ

立德樂洋行,南濱路上一棟塵封多年的知名歷史建築,在歷經120多年風雨之後,終於塵埃落定,將和其他幾棟百年歷史建築一起,打造為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結合歷史文化和現代時尚,帶領市民見證開埠時期的風雲變遷。

由重慶市地產集團重點打造的城市文旅新地標——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項目,預計10月正式進入施工階段,明年年底亮相。

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位於南濱路馬鞍山,該項目立足南岸八公裡人文中心,佔地約4.47公頃,其中有8處文物保護建築,擁有豐富自然風貌、臨江階梯式山地、百年開埠歷史。

其中,博物館裡將展示重慶開埠時期曾出現過的物品、手稿、畫冊等,如19世紀英法美日銅幣、清末重慶若瑟堂外國傳教士服裝、四川商會公報、民國楊滄白《天隱閣文抄》手稿,1907年《入蜀三峽》影集,辛亥革命蜀中同盟會會章等。

博商有機融合引領品質潮範生活

據項目方介紹,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包括博物館、公園、慢享街區三大板塊。記敘歷史,對話時代,跨界融合,重現開埠歷程故事,打造南濱國際時尚IP。

目前項目方正在收集重慶開埠時期曾出現過的物品、手稿、畫冊等。如19世紀英法美日銅幣、清末重慶若瑟堂外國傳教士服裝、四川商會公報、楊滄白《天隱閣文抄》手稿、1907年《入蜀三峽》影集、辛亥革命蜀中同盟會會章等珍貴文物,未來都會在開埠博物館裡看到。同時,博物館還會推出開埠歷史的文創產品,讓歷史和時尚相結合,傳遞城市歷史故事和時代精神。

除了博物館,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也將重點打造具有國際視野和時尚審美的城市公園及慢享街區。從公園互動裝置、打卡造景、臨崖秀場、夜間體驗,到跨國界料理、潮玩手作、藝術演繹、中西文化交流沙龍等,一座領潮重慶的人文之園、生態之園、時尚之園、國際之園正在孕育。

城市地標 國際展臺

山水人文領地賦能城市文旅格局

重慶市地產集團負責人表示,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內承百年開埠歷史底蘊,外享自然、區位、時代及城市賦能,探索博物館、公園、慢享街區融合發展的新可能,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引領「新」「慢」生活方式。

金輝·長江銘著

於南濱之上打造醇熟生活

金輝·長江銘著觀江攬湖大平層,秉持南濱醇熟大盤配套的優勢標杆,輔以兩軌三橋五商圈,演繹核心居住區域的價值擔當。在繁華之心,更坐享雙公園的絕配,約12萬方金輝公園,毗鄰200餘畝銅濱公園,尊重人文尺度,融匯自然和諧!

相關焦點

  • 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預計明年建成開放
    9月21日,重慶市地產集團發布消息,位於南岸區南濱路馬鞍山的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項目今年年底啟動,預計明年年底建成並對公眾開放
  • 建成122年後首次大修 重慶立德樂洋行將「重生」
    1891年重慶開埠,留下了大量洋行、領館等老建築。位於南岸區龍門浩的立德樂洋行,就是其中之一。至今,立德樂洋行已走過120多年風雨,被稱為「重慶最早洋行」。重慶晨報記者昨日從市城鄉建委獲悉,立德樂洋行一號樓即將進行大修加固,目前,正在進行項目公開招投標,預計8月進場,年底修繕完成,讓老建築在南濱路「重生」。始建人是誰?
  • 南岸立德樂洋行亮相央視
    立德樂洋行緊挨著龍門浩老街,從老街望去,一艘輪船正行駛在江面上。100多年前,這就是一條繁忙的航道。  本報訊 (記者 李詩韻)展現開埠以來重慶城巨大變化的紀錄片《城門幾丈高》於9月2日晚在央視紀錄頻道播放後,引發了觀影熱潮,觀眾們也在網上給予這部紀錄片高度評價。而紀錄片中立德樂洋行的出現,也令南岸觀眾非常驚喜。  《城門幾丈高》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和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等聯合出品,重慶廣電紀實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重慶紀錄片產業基地承制。
  • 重慶南岸添新地標,一座佔地約4.47公頃文化遺址公園,配有博物館
    近幾年重慶的高樓大廈數量越來越多,目前重慶剛剛開始建造時間不長的一座公園,雖然僅是跟大家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座公園,但是它的規模很大,在設計方面也很獨特,在未來建好以後,將成為重慶南岸又一處全新地標形建築,隨著前往重慶遊客的不斷增加,或許將成為遊客們的另一處網紅打卡勝地。
  • 南濱路、米市街、彈子石老街,重慶旅行打卡好去處!
    #城市之星訓練營##本地旅行#重慶南濱路處於中心地位,它北臨長江,背依南山,可觀最美渝中夜景;歷史悠久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開埠文化、大禹文化、碼頭文化、抗戰遺址文化如珍珠般遍布沿線,使南濱路獲得了「重慶外灘」的美譽。
  • 重慶珍檔丨「龍門石刻」已無存 「龍門皓月」景猶在
    相關新聞》立德樂洋行、美國使館酒吧 這些建築留下歷史記憶市規劃局相關人士介紹,龍門浩歷史文化街區在開埠及抗戰時期具有重要地位,整個街區每一棟建築都有其內在的文化氣質與內涵。「文物級」的近現代風貌建築,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布局規整又不失靈動。
  • 聚焦重慶開埠史的紀錄片《城門幾丈高》下月登陸央視
    修繕前的「立德樂洋行」(資料圖)上新街新碼頭34號是南濱路上一個並不起眼的地址,但如果大家循此而去,可以在樹叢掩映下發現一棟一看就有些「年紀」的老房子:立德樂洋行。十年前,這裡被列為第二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兩年前,它完成了誕生122年來的首次大修;如今,它又將憑藉自己特別的「身世」現身一部「重慶造」紀錄片,講述自己「參與」其中的那段重慶開埠史——由央視紀錄頻道、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聯合出品、國內資深紀錄片導演、製作人徐蓓執導的紀錄片《城門幾丈高》將從下月2日起登陸央視紀錄片頻道,開篇就是「立德樂洋行」!
  • 重慶南濱路:有暗的黑,就有光的明
    轉頭,南濱路又以另一種方式刷臉卡了。公開消息,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將於4月21日10時起至2020年4月22日10時止,對位於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88號、89號房地產標的物,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進行整體拍賣。
  • 南岸老街明年重現開埠和抗戰重慶風貌
    為讓它們恢復活力,南岸區政府日前表示,今年將全面啟動慈雲寺—米市街—龍門浩歷史文化街區一期工程建設,力爭明年10月初現成效。 「我們希望通過歷史文化街區的打造,展現重慶自1891年開埠以來至抗戰時期的城市風貌。」南濱路管委會副主任徐勝表示。
  • 在重慶逛吃彈子石老街,解鎖南濱路隱藏玩法
    南濱路去了好多次,但是每次都能發現新的驚喜。彈子石老街和法國水師營修好後,就去探尋南濱路耍事。吃的比較少,就先發出來。已經消失的王家大院被喻為重慶江南名宅、「西部水路門戶第一家」,是重慶開埠史的地域標誌。圍繞王家大院形成了繁榮街市,就是後來的彈子石老街。重慶開埠後,這裡更是洋人聚集,洋行林立。洋人洋行隨開埠進駐重慶的同時,修領館、兵營、教堂,還有西洋宗教,帶來西方文化的衝擊。
  • 故宮建院95周年 | 對話從神武門到安達森的南遷傳奇
    圖源 | 故宮角樓咖啡安達森洋行位於南濱路慈雲寺旁,由瑞典人安達森開設,當時,他的洋行主要經營鬢毛、臘肉及百貨等出口貿易。在文物藏放期間,日本對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並且大量使用燃燒彈。2016年10月26日,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來渝對安達森洋行舊址進行踏勘,期間多次見牆面上的「不拆」二字而感到觸動。
  • 【重慶「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南濱路將建二塘濱江公園
    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新華網重慶12月25日電 近日,在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治理提升通氣會上,公布了二塘濱江公園的設計方案。計劃將深挖二塘作為江州古道川渝第二驛的文化脈絡,以生態水岸、江灘記憶為設計出發點,打造集運動休閒、觀景打卡、親子科普於一體的濱水公園。    說起二塘,估計大多數重慶人都不知道在哪裡,更別說這個名字的由來。
  • 驚喜,南濱路上新!幹大事必須服融創:南濱核心低密住區,期待不?
    首先,南濱路是「重慶外灘」。 作為重慶開埠最早的口岸之一,南濱路承載了百年前重慶的開埠記憶。加上巴渝文化、宗教文化、碼頭文化、抗戰遺址文化等遍布沿線。對了,它還有「重慶外灘」的美譽。
  • 抗戰時期,重慶守護了大批故宮南遷珍寶
    還有,你知道嗎,重慶與故宮歷史淵源悠久——抗戰時期,安達森洋行舊址、川康平民商業銀行舊址等,是故宮文物南遷到重慶的重要存放點,其中安達森洋行舊址曾存放故宮文物3694箱,重慶與故宮博物院一道不畏艱險,為保護故宮稀世珍寶盡到最大努力。
  • 百年前外國人眼中的重慶是什麼模樣?最新重慶史研究公開鮮為人知的...
    去年該研究會提出的「重慶歷史文化體系」成果被市委、市政府採納,成為全市文化建設的指導性意見。本次座談會上公布了由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重慶市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會共同評選的「改革開放40年重慶史研究重要學術成果」,《重慶文史資料選輯》《重慶通史》《近代重慶城市史》《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抗日戰爭時期重慶大轟炸研究》《重慶歷史地圖集》《巴渝文獻總目》等40部(套)作品入選。
  • 主城都市區兩江四岸核心區「蝶變」丨將打造成「近者悅 遠者來...
    重慶,一座依江而生,因江而興的城市。兩江四岸是重慶城市發展的主軸。5月13日,重慶市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現場動員會在位於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的江北嘴江灘公園舉行。市委書記陳敏爾出席動員會並調研有關工作推進情況,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作動員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