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農村長大的你,吃過「瓜拉秧」上的小綠果嗎?

2020-12-23 愚伯的自留地

文:鄧聯歡

圖:來自網絡

時置「白露」節氣,儘管中午還是暑熱襲人,可是,早晚已是秋風送爽,清涼愜意。淺秋已經輕輕走過,仲秋踏著金風而來,記憶裡瓜果飄香碩果纍纍的故鄉便與我撞了個滿懷。是呀,秋日裡故鄉那些野果應猶在,不知道今天的孩子們還愛不愛?

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地處北溫帶黃淮平原的故鄉,這時節一些獨特的野果常常給我們青春年少的歲月,塗上了五彩斑斕的顏色,給我們的味蕾一種別樣的享受。

在農村長大的你,吃過「香泡」、「馬泡」等野果嗎?尤其是「瓜拉秧」上的那些小綠果,你小時候敢吃嗎?如果你見過並且熟悉這種「小綠果」,而沒膽量品嘗,那麼,此刻,我鄭重地告訴你:你的童年缺少冒險精神,你在養生上也吃了虧。

「瓜拉秧」,是豐縣歡口鎮的農村人對一種野草的稱謂,這種野草在很多地方的通俗的名字是「姥娘瓢」或「地稍瓜」,這種野草的名字居然有十幾個,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其實,它的學名是「蘿藦」。

說真的,我最佩服的還是我們的父老鄉親最富有聰明才智和想像力。你看這種野果一旦成熟長長的藤蔓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會對生著若干個紡錘形像小瓜一樣的果實。請您閉上眼睛想一想,是不是一個個小瓜在拉著這種野草的秧?「瓜拉秧」,這名字,是多麼逼真,又是多麼形象!

「瓜拉秧」,在我的老家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野草,也是最讓農家頭疼討厭的,它的根和種子都能繁殖。這種野草生命力極強,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無論是高崗還是窪地,無論土地是肥沃還是貧瘠,甚至在磚瓦砂礫石縫間都能生長,一旦紮下根,便葳蕤成了一片洋溢著生命氣息的綠蔭。

這種野草,春天發芽,漸漸長出藤蔓,繼而開花結果,九至十月成熟。我的老家在豐縣東北部,離微山湖較近,在我的記憶裡,渠畔溝頭、低洼地塊遍是蘆葦,再加上沒有旱改水之前玉米是故鄉秋季的主要農作物,這些高杆植物,為這種野草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存條件。

從小學高年級到初中,每一年的暑假,我們都要跟著大人到莊稼地和蘆葦地裡清除「瓜拉秧」,如果不在幼苗的時候及時清除,一旦長大,不僅清除麻煩,而且會把莊稼纏得顆粒不收。尤其是蘆葦地,如果有一棵「瓜拉秧」將會爬歪一大片蘆葦。

那時候,我們村的蘆葦都用來編織一種出口日本的葦箔,如果蘆葦彎曲,將無法使用。所以,當時,我們暑假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玉米地和蘆葦地裡,薅這種野草。

接觸過這種野草的朋友都不會忘記:這種野草無論是葉、藤,還是幼果、根一旦薅斷,就會流出一種奶狀的白色液體,粘在手上黏黏的,風乾之後就會留下星星點點黑色的痕跡,還很難洗淨。

見多就會識廣,深究就會有所發現,也不知道是誰最先發現的,這種野草綠色的幼小的果實很好吃。那時候我的家鄉的生活還不好,小孩子不僅沒有零食,就是糖果也不容易吃到。

於是,我們就在蘆葦地和莊稼地裡尋找這種綠色的果實,一飽口福。俗話說:經驗大似學問。在採摘的過程中,我們便摸索出一套吃「瓜拉秧」上綠色果子的經驗。

這個小於杏核的綠果,只是像嫩黃瓜和菜瓜,脆卻不甜;杏核大小的,最好吃,甜絲絲,爽脆可口;大於杏核的則含有較多纖維,不好吃;如果已經長成紡錘形,裡面滿是纖維,就不能吃了。那些個吃這種小綠果的日子,點綴著我們物質貧乏的生活,同時,也給我們單調的味蕾塗上了一抹鮮活。

「瓜拉秧」的嫩果是好吃,它成熟的果是好玩的。收割莊稼的時節,一個個「瓜拉秧」的果實像羊角般掛在藤蔓上,由綠色變成黃色,再由黃色變成灰色,有的已經開裂,露出白色毛毛。

原來,這種野草種子的傳播,也像蒲公英那樣靠羽毛般的種毛把種子帶向遠方,完成它們子孫後代的開枝散葉,繁衍生息。

看到那些飄飛的白色的毛毛,我們異常興奮,便採摘一把成熟的果實,打開外殼,揪出那些宛若白絹絲亮閃閃的羽毛樣的東西,肆意奔跑著,盡情地把它們拋向天空,路長長,草搖搖,風暖暖。霎時,周圍便雪花般飛揚著「瓜拉秧」的種子,紛紛揚揚,飄飄浮浮,熙熙攘攘,我們仿佛走進了仙境。金風吹過,那些攜帶著生命的「羽毛」,懷揣夢想,悠悠地飛向遠方。

放飛「瓜拉秧」成熟的種子,吃鮮嫩的綠果,給了我們還不豐富的生活一些難得的慰藉,讓我們青春年少的歲月充滿了快樂情趣。

然而,吃了那麼多「瓜拉秧」上的小綠果,玩了那麼多羽毛狀的種子,自以為對這種陪伴了我童年、青春的普通野草是非常得了解啦。誰知那天散步碰到一個教生物的老師,指著這種野草說:這東西渾身是寶,藥食兩用,綠葉焯水後涼拌,不僅好吃,還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咳等功效;成熟後的「果殼」,是一味中藥,消炎止痛,補肺氣,治咳嗽,還有補虛通乳的效果;根莖……

我愕然了,慌忙打斷他的話,急切地問:「真的嗎?」老師笑著說:「你百度一下,就明白了。」正如生物老師所言,「瓜拉秧」真的渾身是寶,藥食兩用,尤其是這種野草因為自身蘊含的白色汁液,能治皮膚病,具有一定毒素,所以,它很少有病蟲害,絕對是綠色環保營養全面的野菜。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果真如此,那些已去的歲月裡,我們春天拔苗,夏秋吃果,收割莊稼時,玩耍那些成熟的果毛,卻不知道它有這麼多的用途。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物資越來越富足的今天,孩子們對「巧克力」「薯片」「薯條」等高檔零食,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東西,誰還稀罕那些野生的「小野果」?

可是,對我們那一代人來說,「瓜拉秧」上的小綠果,是我們的喜歡,我們的愛,詩人席慕蓉說:「愛原來是一種酒,飲了就化作思念。」鄉村的那些「小野果」,猶如一支古老的歌謠,日復一日的彈奏在我們記憶的歲月流年,跳蕩的音符,流淌的是鄉村迷人的質樸,飄逸的是淡淡的鄉愁,給人的是濃濃的思念。

相關焦點

  • 農村的這5種「瓜」,若你沒吃過3種,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農村娃
    現在有很多人都是擠破腦袋往城裡面住,其實真正住到城裡面之後會發現,但是生活確實方便了許多,也開闊了不少人的視野,但精神和壓力也不小,就連喝口水都需要錢,而且吃的東西大多都是買來的,不是自己家裡面天然種植而成,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5種瓜,據說只有農村長大的孩子才會全部都吃過,如果你沒有吃過三種的話
  • 作為吃瓜群眾,這個瓜你吃過嗎?
    最近,大小超市裡出現了一種表皮很滑長相古怪的瓜↓有人不知道它叫啥有人雖然知道它是佛手瓜卻不知道怎麼吃該怎麼吃呢?營養豐富、水分高佛手瓜是一種生長在南方的蔬菜北方較為少見所以,很多北方人不知道佛手瓜該怎麼吃即便它的價格十分親民也無從下手佛手瓜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K、葉酸等成分蛋白質和鈣的含量均高於黃瓜還具有高鉀低鈉的特點
  • 農村這種「屎瓜」,外形像迷你西瓜,全身都是寶,你吃過麼?
    農村這種「屎瓜」,外形像迷你西瓜,全身都是寶,你吃過麼?農村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城市裡雖然燈紅酒綠物質發達,但農村是大自然孕育的自然景致,這裡有許多城裡沒有的東西。屎瓜是很難長大的,最大也就青核桃般大小。 圓圓的屎瓜極像一個縮小版的西瓜,孩子們摘了小屎瓜當做「彈珠」來做各種遊戲。
  • 豐縣鄉村集市上,那些「擺地攤」的老人們
    圖文:戴口罩的驢六月,在豐縣的鄉村集市上,因著麥收,「擺地攤」的人,大多是年邁的老人,他們中,有人售賣的大多是家裡自種的農產品,有的是批發來一些東西零售,賺點微不足道的零花錢。一些會理髮手藝的老人在市場一角落為老人理髮,現在各街道上都有理髮美容店面,理髮一次至少要10元,在市場上擺攤理髮,主要是給一些老人理髮,每次只需5元。半天下來,也能理十多個。賣蔬菜種子的老人。今年這種小瓜的價格還可以,如今依然售價在兩元左右。
  • 在農村被稱為「屎瓜」的它,卻深受城裡人喜歡,沒想到它渾身是寶
    在以前,大家都生活在農村,在農村可以在田地裡大鬧,可以去抓那些小蟲子,每天就是肆無忌憚的玩耍,在看看現在,都被困在辦公樓當中,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甚至現在的00後都不認識田裡面的東西,因為從小就在城市當中長大,相信80後,90後對小編今天要說的這個東西很熟悉,它的名字並不好聽,叫「屎瓜」,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並非是空穴來潮,光是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有多麼接地氣了。
  • 豐縣農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成立!
    12月18日下午,豐縣農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召開。豐縣郵政分公司、豐縣農業農村局以及全縣各鎮各街道分管負責人、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體會員代表出席會議。豐縣農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是繁榮全縣農村經濟、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服務,促進全縣農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組織力量。會議指出,當選的聯合會成員要站在全縣發展的高度,大力發揚豐縣精神,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把聯合會辦出特色、辦出影響、辦出實效,成為「服務三農」工作中一張家喻戶曉的名片。
  • 這種瓜看著像番石榴,農村人叫它「佛手瓜」,用來煎蛋能當零食吃
    這種瓜看著像番石榴,農村人叫它「佛手瓜」,用來煎蛋能當零食吃   大家都知道在農村最不缺的就是瓜果蔬菜了,因為農民們都會自己種,平時想吃直接去地裡摘就好了,也不用去市場買,關鍵這些蔬菜都會綠色健康的,沒有撒農藥,像農民們口渴了摘下一根黃瓜不用洗就能直接吃了
  • 這種「金絲瓜」爽脆可口,不用刀切「自然成絲」你吃過嗎?
    這種「金絲瓜」爽脆可口,不用刀切「自然成絲」你吃過嗎?美食吃前有等待、吃後有回味的東西。美食遭遇心情的時分 ,美食已不只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 , 更是一種精神享用。也是一種場所。場所好吃起來也有滋味、人人都想吃上本人喜歡的。
  • 農村集市現「超級大脆瓜」,一個瓜只能全家吃
    8月22日,杜林農村大集中,一位賣瓜的大哥引起眾多趕集農民的側目,因為他所賣的脆瓜塊頭實在太大。對此,這位大哥風趣地形容:「反正一個瓜,一人吃不下,得全家人吃。」這位大哥來自附近的村子。據他介紹,這些脆瓜不是他種植的,而是從附近一個脆瓜種植基地批發來的,零售價為每斤1元。
  • 農村這種瓜一顆藤產量千斤,所以叫千斤瓜又叫佛手瓜,一斤賣3元
    農村這種瓜一顆藤產量千斤,所以叫千斤瓜,又叫佛手瓜,一斤賣3元在農村待過的人應該對下面這種瓜不陌生,各地的名稱都不太一樣,有的叫佛手瓜,也有的叫做奎瓜或者託兒瓜,長在藤上,一個個垂下來就像是掛著的燈籠一樣的,其實是一種蔬菜。
  • 最近吃了這麼多瓜,你知道「吃瓜」用英語怎麼說嗎?
    小夥伴們,這兩天是不是省了不少飯錢?畢竟吃瓜都吃撐了。真是人在瓜田坐,瓜從天上來。小春君也覺得:2021,發生什麼我都信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至於2021年為什麼這麼多瓜呢?有網友合(huang)理(miu)地表示:amazing呀!!原來今年是魯迅先生筆下吃瓜猹的一百周年誕辰。
  • 在農村,有冬瓜、南瓜、西瓜,你見過北瓜嗎?其實你們都吃過!
    文/玉濁清在農村,有冬瓜、南瓜、西瓜,你見過北瓜嗎?其實你們都吃過!地球上存在著各種的蔬菜和瓜類,其中瓜類的食物不僅有蔬菜還有水果,瓜類的食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經常見到的,就比如說西瓜,西瓜是夏天人人都愛吃的瓜類水果。大家肯定聽過冬瓜、南瓜、西瓜,那為什麼沒有北瓜呢?北瓜這種瓜類真的存在嗎?
  • 豐縣人的深夜食堂……
    對豐縣人來說,人間最美味的不一定是滿漢全席,有可能只是一份炒麵、一碗豆腦、一盤熱騰騰的蛋炒飯……今天,跟著小編到街頭走走,一起發現豐縣深夜食堂。燒烤說起豐縣的深夜食堂,必須要提燒烤。火炭裹著食物的香味兒,燒烤是豐縣人最愛的美食。
  • 豐縣農村男人的兩件寶——媳婦與棉襖
    冬天就不用說了,天寒地凍,數九嚴寒,那就老老實實穿上棉襖吧。有時候年輕人圖一時的瀟灑,臘月天還單衣薄衫的,那一定是沒結婚,拼著挨凍尋找愛情。結過婚的男人,冬天不穿棉襖,媳婦這一關也過不了。別充光棍了,啥名牌服裝也不如棉襖在保暖上實惠。
  • 民間這種野果俗稱「小櫻桃」,農村娃的天然「零食」,你吃過嗎?
    行走在鄉間的泥土上,心就能歸於平靜。萬物的靈感來源於生活,而生活最原始的縮影就在農村。鄉間土泥巴願帶你品農茶,觀農事。領略人間的煙火氣。對於現在的80後來說,大多都會有共同的兒時經歷。特別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說起農村的一些野果,也能勾起共同的回憶。小編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種野果,農村人通常稱他為「小櫻桃」。因為在以前的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遠遠不及現在。對於很多農村的孩子來說,基本上是沒有零花錢去買零食的。但是愛吃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既然沒有錢買零食,孩子們就會想方設法的在大自然中尋找一些天然的「零食」。特別是生活在山村的孩子,會在大山裡找到各種各樣解饞的美食。
  • 春吃芽兒夏吃瓜,夏天就要多吃瓜,尤其是這三種,你喜歡嗎?
    俗話說的好「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現在正值夏天,一定要多吃這三種瓜。第一種、黃瓜雖然現在黃瓜一年到頭都能吃到,但夏天才是最好的季節。好吃又好用,尤其深受女孩子喜歡,還能用來敷面膜什麼的。第二種、西瓜小編最喜歡吃西瓜了,上學那會幾乎天天都要買西瓜吃,一次吃半個基本沒什麼問題。然後買西瓜的時候總是裝模做樣的敲一敲,其實以前根本不懂。
  • 豐縣人的最愛!一年一次,過期不候
    昨夜春風吹院落,正宜春食上春盤 豐縣人講究「不時不食」 饞哭豐縣人的春季美食已經上桌了 要不要一起去吃下整個春天?
  • 農村自製的小零食,你吃過幾種?沒吃過的別說你是「農村娃」
    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受到生活條件的限制,大多數的小孩既吃不到,也買不到。雖然過去的條件受限制,但是作為美食大國,從古至今都不缺少吃貨,這群吃貨們憑藉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聰明智慧發明出了一道道美味小吃,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農村自製的小零食,你吃過幾種?
  • 豐縣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實施辦法解讀
    城區初中學校暫不接收農村學生進城入鎮上學。 2.多校劃片是什麼意思? 多校劃片是指一個學區的學生,可以從兩所相對就近的學校中選擇一所自己願意的學校報名上學,這樣能儘量滿足學生家長的意願,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3.家長在城區豐縣初級中學附近開店鋪,有營業執照,但戶口在農村,這樣的情況可以上豐縣初級中學嗎?
  • 農村曾經的糧食,櫟樹上的果樹,你嘗過嗎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回憶起在農村的生活,可以說是痛苦並快樂的。相信大家想起來也非常有體會吧。特別是8090年代以前的。那個時候的農村生活並不像現在這樣。想吃什麼或者想喝什麼直接在網上買就行了。到時候經常會面臨沒飯吃的情況。更不要說有錢去買玩具和零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