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和成人一樣會感到焦慮,但如果影響到健康,就需要父母幫助了

2020-10-27 慕小喬

和成年人一樣,孩子和年輕人有時也會感到擔心和焦慮。但如果你的孩子的焦慮開始影響他們的健康,他們可能需要一些幫助。

  

是什麼讓孩子們產生焦慮的?

  

  不同年齡的孩子會對不同的事情感到焦慮。這些擔憂都是成長過程中很正常的一部分。從6個月到3歲,幼兒患有分離焦慮是很常見的。當他們和父母或看護者分開時,他們會變得黏人並哭泣。這是兒童發育的一個正常階段,應該在2到3歲左右停止。學齡前兒童產生特定的恐懼或恐懼症也很常見。兒童早期常見的恐懼包括動物、昆蟲、風暴、高度、水、血和黑暗。這些恐懼通常會自己逐漸消失。在孩子的生活中,他們也可能在其他時候感到焦慮。例如,許多孩子在去一所新學校或考試前都會感到焦慮。有些孩子在社交場合會感到害羞,可能需要幫助。  

孩子和大人一樣有時也會感到焦慮、擔心

什麼時候焦慮會成為孩子的問題?

  

  當焦慮開始阻礙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時,它就成為了一個問題。如果孩子在考試的時候去任何一所學校,所有的孩子都會焦慮,但有些孩子可能會太焦慮以至於他們那天早上沒能趕到學校。像這樣的嚴重焦慮會損害兒童的精神和情感健康,影響他們的自尊和自信。他們可能變得孤僻,竭盡全力去避免那些讓他們感到焦慮的事情或情況。

  

兒童焦慮的跡象是什麼?

  

  當小孩子感到焦慮時,他們總是不能理解或表達他們的感受。你可能會注意到:

  

  • 變得易怒、流淚或黏人

  

  • 睡眠有困難

  

  • 在夜裡醒來

  

  • 開始弄溼床

  

  • 做惡夢

孩子睡眠困難

  在大一點的孩子中,家長可能會注意到:

  

  • 缺乏嘗試新事物的信心,或似乎無法面對簡單的日常挑戰

  

  • 發現自己很難集中注意力

  

  • 睡眠或飲食有問題

  

  • 容易煩躁、易怒

  

  • 有很多消極的想法,或者一直認為不好的事情將要發生

  

  • 開始避免日常活動,比如看朋友,外出或去學校

孤僻的孩子

為什麼孩子會焦慮?

  

  • 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感到憂慮和焦慮。

  

  • 孩子們經常發現改變很難,可能會在搬家或開始一所新學校後變得焦慮。

  

  • 有過痛苦或創傷經歷的孩子,如車禍或房屋失火,可能會在事後患上焦慮症。

  

  • 家庭爭吵和衝突也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和焦慮。

  

  • 青少年比其他年齡段的人更容易患上社交焦慮症,他們會避免參加社交聚會或找藉口逃避社交聚會。

家中的爭吵、衝突會讓孩子感到焦慮不安

如何幫助一個焦慮的孩子

  

  如果孩子正在經歷焦慮的困擾,父母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幫助他們。首先,和孩子談談他們的焦慮和擔憂是很重要的。讓他們放心,告訴他們你理解他們的感受。如果你的孩子足夠大,這可能有助於解釋什麼是焦慮以及它對我們身體的影響。將焦慮描述為一種波浪,它在上升,然後再次消退,這可能會有所幫助。

  

  和你的孩子談論他們的擔憂和焦慮,幫助他們找到解決辦法是很重要的。例如,如果你的孩子擔心去朋友家過夜,很自然地想告訴他們不要去。然而,這可能意味著你的孩子感到他們的焦慮會阻止他們做一些事情。最好能認識到他們的焦慮,並提出解決辦法來幫助他們,這樣他們就能有計劃地去朋友家過夜了。

和孩子談談他們的擔憂、焦慮

減輕兒童焦慮的其他方法

  

  • 教會你的孩子識別焦慮本身的跡象。

  

  • 鼓勵孩子控制自己的焦慮情緒,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向父母尋求幫助。

  

  • 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覺得正常的日常生活讓人放心,所以儘可能堅持正常的日常生活。

  

  • 如果你的孩子因為痛苦的事情而感到焦慮,比如喪親之痛或分離,找一些書籍或電影來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感受。

和孩子溝通

  • 如果你知道一個變化,比如搬家,即將到來,家長要讓自己的孩子做好準備,告訴他們將要發生什麼以及為什麼會發生。

  

  • 讓孩子儘量不要過度保護自己或讓自己焦慮。

  

  • 和孩子一起練習一些簡單的放鬆技巧,比如深呼吸三次,吸氣數到三,呼氣數到三。

  

  • 分散注意力對小孩子是有幫助的。例如,如果他們對去幼兒園感到焦慮,可以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玩遊戲,比如看誰能看到紅色的汽車最多。

  

  • 把一個空紙巾盒變成一個「擔心」的盒子。讓你的孩子寫下或畫出他們的憂慮,然後把它們「郵寄」到盒子裡。然後你可以在一天或一周結束的時候把這些盒子整理在一起。

孩子嚴重的焦慮需要醫生的幫助

什麼時候需要幫助?

  

  如果你的孩子的焦慮很嚴重,持續存在,並且幹擾了他們的日常生活,那麼尋求幫助是個好主意。當然去看醫生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如果你的孩子的焦慮正在影響他們的學校生活,和他們學校的老師談談也是一個好主意。

相關焦點

  •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走出焦慮?
    1當兒童的焦慮加劇時,父母自然會進入保護狀態。父母可能會盡力解決孩子的問題,幫助孩子避免引起焦慮,或嘗試開啟無憂慮的生活方式。設定明確的期望對焦慮症兒童與非焦慮兒童的預期和要求保持一致,自然很重要,不過對焦慮兒童來說,節奏放慢一些,並作些調整可能會更有幫助。例如,你的其他孩子可能希望參加所有的生日聚會,但有焦慮症的孩子卻想迴避。在這種情況下,帶孩子參加小型聚會可能會有幫助,因沒有彈跳房,響亮的音樂等等即刻能觸發焦慮的因素。
  • 焦慮影響孩子身心,父母要正確緩解,幫助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1、分離焦慮幼兒時期是孩子最依賴父母的一個時期,他們容易在這個階段表現出分離焦慮,就像那些第一次離開家上幼兒園的孩子一樣,內心不安,心緒不穩定。分離焦慮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安撫和疏導,將會大大挫傷孩子的心靈。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4招幫助孩子排解焦慮
    都說孩子依賴父母,其實時間久了,父母也會依賴孩子,儘管照顧孩子很辛苦,但是當自己要離開孩子的時候,會感到特別不舍,尤其是看到孩子哭著鬧著不讓父母離開,父母會感到很心疼。孩子不讓父母出門,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怪,幾乎所有的小寶寶都會產生這種焦慮,父母面對這種情況時,要妥善處理,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4招幫助孩子排解焦慮
    都說孩子依賴父母,其實時間久了,父母也會依賴孩子,儘管照顧孩子很辛苦,但是當自己要離開孩子的時候,會感到特別不舍,尤其是看到孩子哭著鬧著不讓父母離開,父母會感到很心疼。孩子不讓父母出門,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怪,幾乎所有的小寶寶都會產生這種焦慮,父母面對這種情況時,要妥善處理,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 兒童的分離焦慮及其帶來的危害
    兒童分離焦慮症的危害有很多,會引起兒童生理上的應激反應,長時間焦慮,容易使兒童抵抗力下降,嚴重的症狀會影響到兒童的生長發育。兒童分離焦慮症的危害主要表現在飲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因此很多兒童進入幼兒園一周左右會生病。嚴重者表現出頭痛、腹痛、噁心等軀體症狀,甚至會持續很長時間。分離焦慮是兒童離開親人時出現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
  • 如果感到焦慮、害怕或驚恐該怎麼辦?
    多數人有時會感到焦慮或害怕,但是如果這會影響到您的生活,那麼您可以嘗試一些可以幫助您的方法。如果您發現難以應付焦慮、害怕或驚恐,也可以尋求幫助獲得支持。焦慮症狀焦慮會導致許多不同的症狀。 它可能會影響您的軀體、心理和行為方式。當焦慮使您感覺或行為不同的原因時,並不總是容易識別。
  • 孩子產生焦慮心理怎麼辦?父母可以從5個方面入手,幫助孩子克服
    如果老師不立馬答應的話,小音就感到緊張焦慮。其實小音這種表現是屬於焦慮症中的特殊恐懼症,是由奶奶大聲批評所造成的精神緊張。要知道兒童焦慮症不僅會帶給孩子精神上的痛苦,導致孩子抑鬱、自卑等,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 如果看起來不一樣
    兒童更可能受到外貌畸形的影響。外貌缺陷讓他們焦慮、沮喪,比如他們會覺得家長可能想要個「正常的」孩子,進而影響與父母的依戀關係。另一方面,毀容的孩子也更可能在學校受到同學的歧視和欺負,這些因素也可能使得他們形成不良的認知和行為方式,並在成人之後發展出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
  • 如果父母不能解讀孩子「苦惱的語言」,家長的育兒焦慮就消除不了
    有的父母,會為孩子出現的這些症狀而擔心,然後帶著孩子到醫院看醫生,但是,讓這些父母感到困惑的是:給孩子做了一系列的檢查,但就是檢查不出孩子身體出現那些症狀的病因。你是不是也曾經為上面這些孩子的問題而感到苦惱,甚至焦慮?
  • 孩子也會焦慮?孩子的幾個表現,父母千萬不能忽視
    兒童焦慮症在青少年身上並不少見,只是父母容易將孩子的焦慮表現歸類成不懂事,從而無法察覺。像港星吳鎮宇的孩子費曼曾在社交平臺上說自己有「舞臺恐懼症」,他的情況嚴重到害怕一個人唱歌,就算在家裡人面前彈琴也會害怕到發抖,而且他的家人都沒有發現這個情況。
  • 拯救焦慮父母,養育健康兒童
    一個在醫學領域深耕28年的醫生,在目睹了無數孩子生病之後發現,生病的緣由大多在於疏於關懷,呵護過度和基因遺傳,為了讓爸媽們多掌握一些常識,多增加一點育兒本領,讓孩子們少經歷一些磨難,少忍受一點痛苦,寫出了一本書《養育健康兒童》。這個醫生是天津市兒童醫院的院長劉薇,她醫者仁心,杏林春滿。她寫的這本《養育健康兒童》有著專業性、可讀性、全面性、實用性四大特點。
  • 青春期父母焦慮大盤點,如何解除焦慮,順利度過青春期?
    青春期是指從兒童逐漸發展到成人的過渡時期。通常,女孩的青春期比男孩的青春期早,大約從10-12歲開始,而男孩的青春期才開始於12-14歲。當然,也存在個體差異。通常,將10到20歲的時期統稱為青春期。父母總是有點焦慮,孩子長大成人也沒什麼壞處。這就是生活的樣子,焦慮而平靜。看一下青春期父母的焦慮嗎?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 心理健康:解決焦慮和抑鬱症的專家提示
    在18到34歲之間的熱門網際網路搜索中,通常會包含有關心理健康的問題。在這裡,我們請專家們解決來自威爾斯和整個英國的一些最常見的問題。當男人感到沮喪時,為什麼不尋求幫助?他說:「這樣做的動機可能會有所不同。它可以應付苦難,但也可能是苦難的一種表達,也表明有人需要幫助。「要記住的關鍵一件事是,如果有人透露自己是自殘的,以同情心和非評斷的方式做出回應。「人們可能想通過一次諮詢解決問題,但您不能這樣做。您需要繼續參與。」
  • 《讓孩子遠離焦慮》讓孩子走出焦慮,唯有父母引導
    不愛說話、情緒差、膽小怕事、注意力不集中,如果父母沒有注意到這項表現是由於焦慮引起的,孩子可能在成長道路上受其困擾,身心無比疲憊。如果父母了解了焦慮形成的原理及相應的解決措施,幫助孩子怎麼面對焦慮,從而孩子憑自身能力成功應對,走出焦慮泥潭。
  • 青少年和成人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壓力、焦慮和抑鬱中的作用
    壓力也被認為是導致癌症、冠心病、意外傷害、呼吸系統紊亂、肝硬化和自殺等六大死亡原因的主要因素。壓力也會影響年輕人,自2006年以來,五到九歲的兒童被診斷出有壓力反應的人數增加了一倍多。 壓力在一定閾值內的時候有積極的影響,一旦超過這個閾值都會造成傷害。
  • 青少年和成人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壓力、焦慮和抑鬱中的作用
    壓力也被認為是導致癌症、冠心病、意外傷害、呼吸系統紊亂、肝硬化和自殺等六大死亡原因的主要因素。壓力也會影響年輕人,自2006年以來,五到九歲的兒童被診斷出有壓力反應的人數增加了一倍多。壓力的症狀和引起壓力的原因因人而異,甚至每時每刻都不一樣。長期或慢性的壓力很容易轉化為焦慮和抑鬱,從而對腸道菌群產生負面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 如何幫助孩子應對情緒焦慮
    這是父母考慮的一些指導:1.如果情況也影響到您,請多保重我們都被突然的,意外的,有時是毀滅性的新聞事件所震撼。請記住,焦慮是「傳染性的」,您的孩子會加快您的情緒反應。幫助他們的最有效方法是保持冷靜。您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減輕自己的焦慮:與支持者交談,例如配偶,伴侶,朋友或親戚。談論您的擔憂是減輕焦慮的好方法。要注意身體健康,包括充足的睡眠和運動。使用您發現最有助於減輕自身焦慮的方法例如瑜伽,冥想,祈禱,聽音樂,閱讀,記日記或觀看電視節目。
  • 兒童性侵犯:需要幫助的是孩子和他們的家人
    國外以往30多年的研究表明,在兒童遭受性侵犯之後,雖然可以通過法律懲罰侵犯者,媒體的公開報導也能推動公眾給予受害者道義上的支持和一定的經濟援助,但如果未能及時對孩子及其家人進行專業的心理治療和幫助,多數受害者將會一輩子生活在性侵犯所帶來的陰影中。  最明顯的心理創傷反應是,兒童身上出現的一系列精神症狀:恐懼、噩夢、焦慮、抑鬱、暴食或厭食、藥物濫用、自殺或企圖自殺等。
  • 心理學家:遊戲對兒童成長很重要,對成人也一樣重要
    長期的照顧過程中,媽媽或者主要照顧者肯定會出現未能及時滿足嬰兒需要的時候,也就是出現了一些小小的挫折,這些讓嬰兒發現自己並非是全能的,世界有一部分是不受他控制的,這樣嬰兒慢慢產生出「我」和「非我」意識。當嬰兒越來越清楚的意識到有外面的那個世界不完全受自己的控制,過渡客體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會衝動和不耐煩?父母需要提前了解的小知識
    兒童的大腦硬體與成人不同,額葉皮質發育不全,他們還不能計劃和延遲滿足感,隨著3-5歲兒童大腦的發育,兒童的等待、延遲滿足和耐心的能力有很大的差異。幼兒在3-5歲左右才能夠延遲滿足,這導致衝動和不耐煩的行為在幼兒中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