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2020年突如其來的「黑天鵝」,全球服裝市場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真維斯、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英國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ESPRIT、日本第二大服裝品牌飾夢樂相繼退出中國市場。美國服裝巨頭GAP計劃轉型,預計到2024年關閉超200家門店,佔比約三分之一;剩餘門店中的80%也將撤出購物商場,專注電商業務。有著「中國版ZARA」之稱的拉夏貝爾,前三季度營收暴跌近70%,淨虧損高達7.83億元;關閉3510家門店,佔去年底門店數量的64.34%。
11月份,「女裝品牌艾格破產」話題席捲社交媒體,又一家知名女裝品牌轟然倒下,將以「全場1折」的特價處置資產。隨後艾格(Etam)作出回應,稱報導提及的店鋪是集團在華售出的女裝成衣線,已不在現有經營範疇內。
公開資料顯示:艾格是由德國商人克思·林德曼於1916年在法國創立,迄今已有104年歷史。最初是一家專門售賣內衣及襪子的零售店,隨後推出一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面料:人造絲,其舒適耐穿的特性,讓品牌迅速風靡開來,成為歐洲主流女裝品牌,並逐漸衍生出Etam Weekend、E-joy、ES、EHOMME、Etam Kids和Etam Lingerie等子品牌。
艾格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服裝品牌之一,算下來已有26年。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線下門店。他們採取「本土採購、本土生產和本土銷售」的商業模式,更好地貼近了中國市場的需求。同時還將銷售網點全部由專賣店形式改為在知名商場設立專櫃,進一步打響了知名度。
可以說,艾格曾見證了大多數80、90後女孩的青春回憶。有網友表示:「上學的時候我記得我們班有個白富美,買了件艾格的格子大衣,1千多塊,那個時候我們窮學生可望不可及的品牌」「小時候覺得都是蠻貴的牌子,質量也都不錯,等我買得起的時候,它怎麼就倒閉了?」
艾格在中國區的業績曾連續9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鼎盛之時開出了3460家門店,營業額佔到集團總業績的40%左右。要知道截至2020年8月底,「常青樹」優衣庫在中國的門店數量也只有767家。
然而從2012年起,艾格業績開始斷崖式下滑,由上一年的2540萬歐元驟降至150萬歐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隨著電商業務崛起,加之ZARA、GAP、H&M等快時尚品牌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導致艾格的競爭力大大下降,再加上產品設計低齡化、同質化嚴重,在消費者心中逐漸淪為「過時之物」。
另一方面則是加盟擴張策略埋下的隱患。過度擴張之下,庫存積壓、客源分流等問題不斷出現。為此,艾格開始「常年打折」的經營策略,極大損傷品牌形象。無奈之下,公司開始陸續關店,到2017年縮減至2442家;截至今年7月,其門店數為0。
為拯救中國市場業績,艾格還試圖引入內衣門店,但依然無力拯救品牌頹勢。前年,集團宣布出售旗下Etam Weekend、ES和E&JOY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成衣業務,僅保留內衣業務。目前市場上除了優衣庫、6IXTY8IGHT等主流品牌外,許多新銳品牌也已經崛起。艾格想要憑藉內衣線東山再起,恐怕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