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服裝巨頭「敗走」中國:入華26年,曾開出3000多家門店

2020-12-25 讀教授

由於2020年突如其來的「黑天鵝」,全球服裝市場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真維斯、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英國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ESPRIT、日本第二大服裝品牌飾夢樂相繼退出中國市場。美國服裝巨頭GAP計劃轉型,預計到2024年關閉超200家門店,佔比約三分之一;剩餘門店中的80%也將撤出購物商場,專注電商業務。有著「中國版ZARA」之稱的拉夏貝爾,前三季度營收暴跌近70%,淨虧損高達7.83億元;關閉3510家門店,佔去年底門店數量的64.34%。

11月份,「女裝品牌艾格破產」話題席捲社交媒體,又一家知名女裝品牌轟然倒下,將以「全場1折」的特價處置資產。隨後艾格(Etam)作出回應,稱報導提及的店鋪是集團在華售出的女裝成衣線,已不在現有經營範疇內。

公開資料顯示:艾格是由德國商人克思·林德曼於1916年在法國創立,迄今已有104年歷史。最初是一家專門售賣內衣及襪子的零售店,隨後推出一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面料:人造絲,其舒適耐穿的特性,讓品牌迅速風靡開來,成為歐洲主流女裝品牌,並逐漸衍生出Etam Weekend、E-joy、ES、EHOMME、Etam Kids和Etam Lingerie等子品牌。

艾格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服裝品牌之一,算下來已有26年。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線下門店。他們採取「本土採購、本土生產和本土銷售」的商業模式,更好地貼近了中國市場的需求。同時還將銷售網點全部由專賣店形式改為在知名商場設立專櫃,進一步打響了知名度。

可以說,艾格曾見證了大多數80、90後女孩的青春回憶。有網友表示:「上學的時候我記得我們班有個白富美,買了件艾格的格子大衣,1千多塊,那個時候我們窮學生可望不可及的品牌」「小時候覺得都是蠻貴的牌子,質量也都不錯,等我買得起的時候,它怎麼就倒閉了?」

艾格在中國區的業績曾連續9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鼎盛之時開出了3460家門店,營業額佔到集團總業績的40%左右。要知道截至2020年8月底,「常青樹」優衣庫在中國的門店數量也只有767家。

然而從2012年起,艾格業績開始斷崖式下滑,由上一年的2540萬歐元驟降至150萬歐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隨著電商業務崛起,加之ZARA、GAP、H&M等快時尚品牌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導致艾格的競爭力大大下降,再加上產品設計低齡化、同質化嚴重,在消費者心中逐漸淪為「過時之物」。

另一方面則是加盟擴張策略埋下的隱患。過度擴張之下,庫存積壓、客源分流等問題不斷出現。為此,艾格開始「常年打折」的經營策略,極大損傷品牌形象。無奈之下,公司開始陸續關店,到2017年縮減至2442家;截至今年7月,其門店數為0。

為拯救中國市場業績,艾格還試圖引入內衣門店,但依然無力拯救品牌頹勢。前年,集團宣布出售旗下Etam Weekend、ES和E&JOY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成衣業務,僅保留內衣業務。目前市場上除了優衣庫、6IXTY8IGHT等主流品牌外,許多新銳品牌也已經崛起。艾格想要憑藉內衣線東山再起,恐怕並非易事。

相關焦點

  • 又一服裝巨頭「敗走」?曾門店超3000家,今破產清算衣服1折甩賣
    艾格曾經在中國有3000多家門店,年盈利2億,但現在兩年虧損1億,關閉了數千家門店,以10%的折扣銷售。艾格「本土化採購、本土化生產、本土化銷售」的策略非常成功,以至於很多人認為艾格是一個本土品牌。1916年,艾格的第一家以Etam的名字命名的零售商店在德國開業。到1928年,連鎖店發展到巴黎,並逐漸成為法國乃至歐洲著名的女裝連鎖,總部設在法國巴黎。
  • 敗走中國市場!法國女裝巨頭倒下,輝煌時坐擁3000家門店
    繼拉夏貝爾之後,又一個曾經的女裝巨頭消無聲息地倒下。這就是承載了很多90後女生青春記憶的艾格。根據天眼查的信息,上海艾格服飾有限公司已經在2019年7月被申請破產重整。2020年3月,破產文書被送達艾格公司。在2020年雙11狂歡季,公眾號「上海破產法庭」發布消息稱,將在淘寶網店以「全場一折」的特價處理艾格的剩餘資產。從坐擁超3000家門店,到如今敗走中國市場,艾格的破產不禁讓人唏噓。
  • 中國超市巨頭崛起,打敗沃爾瑪、家樂福,在全國開出3000多家門店
    其中,沃爾瑪作為全球最大的超市巨頭,連續7年登上世界500強榜首,2019年的營業收入達到5239.6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3.64萬億元,這個營收規模是阿里巴巴的7倍多。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沃爾瑪就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中國開出了442家門店,不做比較的話,這個數字看起來似乎還不錯。
  • 不只是艾格,這些服裝巨頭也倒在了黎明前夜
    艾格最初是一家法國企業,自1994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實體店,20年裡艾格在中國擁有了3083家門店,其江湖地位曾難以撼動。但從大肆擴張到關店潮,如今徹底告別中國,艾格一路節節敗退,不免令人噓唏。   事實上,不止艾格,那些回憶裡飄過的時尚品牌比如真維斯、GAP、 ESPRIT等早已倒在了黎明前夜,逐漸消失在公眾視野裡。
  • 又一美國巨頭Esprit敗走中國,亞洲其餘56家店也要關?
    據澎湃新聞5月14日最新消息,美國服裝巨頭Esprit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退出中國,退出亞洲。據報導,從2月份開始,Esprit就開始對其中國門店、官網的產品進行1折清倉大甩賣活動,4月天貓旗艦店也加入打折陣營。
  • 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關店,又一巨頭「敗走」中國,不好混了?
    在近十幾年中,有不少外國零售巨頭入局中國市場,想來分享市場「大蛋糕」,就如前面講的,它們在中國曾輝煌過,不久之後就越混越差,多家熟知的零售品牌「敗走」中國,這些巨頭難道在中國真混不下去了?在2014年左右,多家零售巨頭業績開始「滑坡」。比如,在中國市場「撈金」10年的樂購於2014年撤出中國,將旗下國內業務賣給了華潤。
  • 又一服裝巨頭「倒下」,全球門店有500家,今賣廠無人「接盤」
    今年以來,美國零售行業就遭受到了「重創」,即使是上百年的老店也逃不出倒閉的命運,美國當地時間7月8日,兩家知名的服裝零售巨頭,紛紛傳來了破產的消息,其中一家便是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布魯克斯兄弟。如果要追溯時間,可以回到1818年,那一年布魯克斯兄弟在華爾街開設了自己第一家門店,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還深受許多名人喜歡,包括林肯、羅斯福在內的多位美國總統都是他的忠實「粉絲」,它曾服務過40位美國總統,還曾一度是華爾街銀行精英的「標配」。
  • 又一個青春記憶裡的品牌涼涼了,百年歐洲大牌敗走中國
    百年歐洲品牌敗走中國早在1916年,創始人Max Lindemann在德國柏林開出第一家Etam零售店。這些舉措的確幫助Etam在短期內迅速徵服中國的年輕消費者。僅用了2年時間,Etam在中國開出了723家店鋪,年銷售額超過9億元。而其在全球的店鋪也不過1000家。得益於黃金時代的快速增長,1997年,Etam在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到2014年6月,Etam全球店鋪總數達到4246家,其中有3083家在中國。
  • 否認離開中國?4年關閉74家門店,家樂福已離開,沃爾瑪還在堅持
    這不在近日,又有消息傳出,沃爾瑪打算出售中國大賣場業務部分股權的消息,甚至表示沃爾瑪已經和一些企業,開始洽談了。根據數據顯示,光是在今年沃爾瑪已經關閉了6家門店,而在2016年至2019年4年期間,沃爾瑪關閉了74家門店。截止到2019年,沃爾瑪在我國共有440多家門店。不難看出,近年來沃爾瑪在中國,過的並不「舒坦」。
  • 又一個被中國市場「淘汰」的「偽國貨」!3000家門店,沒能熬下去
    因為早早進入中國市場(1994年),所以很多人至今仍以為艾格是一個中國品牌。但其實早在1916年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德國開店,之後慢慢發展到世界各地,成為全球知名的女裝連鎖品牌。所以追溯他的成長歷史,艾格已經是一家擁有104年光輝歲月的百年企業了。隨著行業競爭的不斷增長,沒落似乎也是遲早的事情。不僅如此,就國內的艾格而言,各個商場裡的門店也早就陷入「冷靜期」。
  • 解密中國20大快時尚服裝品牌
    我這麼說:在巴西都有300多店,但在中國,諸多強競爭力又求變的快時尚大牌圍堵下,目前C&A在華影響力停滯,更加務實運作,其在上海淮海路的2000方旗艦店撤出就是標誌。規模布局:單店1500-3000方,在華門店75家,目前戰略是年開10家左右。
  • 又一服裝巨頭敗走中國?
    據悉,Esprit在北京商場的門店大多已經撤櫃,而設在奧萊的專賣店則在進行打折促銷。具體折扣為「5件1折,20件0.5折」。敗走中國?實際上,這一猜想並非空穴來風。據南方都市報,思捷環球在4月27日發布的業績展望公告中就指出,其為了降成本及開支減至最少,終止在中國大陸的業務。其還計劃關閉中國大陸以外在亞洲的所有56間零售店鋪。但這並非意味著Esprit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 家樂福跑了、沃爾瑪撤退,如今又一巨頭「敗走」中國?究竟怎麼了
    在最近的十幾年中,有很多國外的零售巨頭陸續進入到中國市場,它們曾經在中國市場上撈了大量財富。但是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這些外國零售商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國際巨頭零售商「敗走」中國呢?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和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最近幾年來,有很多的實體超市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陷入了困境。
  • 家門口超市越開越多,外資巨頭卻「敗走」,這一品牌又要賣身了?
    尤其是2020年,不少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紛紛關店倒閉。當然有人表示實體店生意雖然不好做,這一門店卻不斷增多,是因為錢太好賺了嗎?說到這裡相信有人已經猜到了,這一門店就是小區樓下隨處可見的超市。不管是大型超市還是中小型超市,總之超市的數量確實在不斷增多,而且同一個小區可能就開了好幾家。正是因為如此,在不少人心目中開超市也變成了一個賺錢生意。
  • 一直被認為是「國貨」,曾門店超3000家,今破產清算衣服1折甩賣
    而近年來,馬雲的這一席話似乎應驗了,倒下的不僅是一些中小型商家,就連昔日的一些巨頭也未能倖免。就連最得女性青睞的服裝行業也越來越難做,近年來,女裝行業頻頻出現「危機」。最近,又一個女裝品牌也「倒下」了,它在中國的門店曾經一度超過3000家,長期以來,許多人卻都以為它是「中國品牌」,而這一品牌實際上是來自法國,它就是艾格。根據,2020年11月10日,上海破產法庭的推送的信息顯示,艾格品牌已經進入了破產程序,其資產也正在接受特殊處理。
  • 日本第二大百貨巨頭敗走中國:擁有190年歷史,卻在中國連虧3年
    根據其發布的通知,高島屋自2012年12月在中國上海開設第一家門店,在之後的經營中,由於未能預料到中國消費結構的變化,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實體經濟的衰落等因素,上海高島屋的經營難以為繼,所以才決定退出中國市場。由於高島屋在中國只開設了一家門店,所以國內的很多人並不熟悉高島屋,但高島屋在日本本土是非常出名的。高島屋成立於1829年,至今已有190年的歷史。
  • 借道電商入華 零售巨頭Costco搶食會員店市場
    那麼好市多的另外兩大法寶商品和平價,在打入中國市場後,是否還能保持同樣的優勢呢?正當瑪莎百貨、易買得超市、樂購等國際連鎖品牌敗走中國市場時,另一批外資巨頭卻伺機良久並終於按耐不住出手了。本月月初,有媒體報導稱,美國最大的會員制倉儲式超市Costco(好市多)正在謀劃在上海開設實體店,但目前還沒有詳細時間表。
  • 零售巨頭Costco借道電商入華 搶食會員店市場
    那麼好市多的另外兩大法寶商品和平價,在打入中國市場後,是否還能保持同樣的優勢呢?正當瑪莎百貨、易買得超市、樂購等國際連鎖品牌敗走中國市場時,另一批外資巨頭卻伺機良久並終於按耐不住出手了。本月月初,有媒體報導稱,美國最大的會員制倉儲式超市Costco(好市多)正在謀劃在上海開設實體店,但目前還沒有詳細時間表。消息傳出後的一周,好市多宣布在天貓開出第二家官方旗艦店。
  • 關店超2000家,女裝品牌艾格被申請破產重整,雙11眾多款式1折變現
    曾經開店超3000家如今中國市場全面敗走作為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服裝品牌,艾格的本土化策略不可謂不成功,採用「本土採購、本土生產和本土銷售」的商業模式,更好地貼近了中國市場的需求。1994年,艾格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並於1995年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零售實體店。隨後近10年,艾格在中國一路順風順水,截至2012年,艾格在中國開出了3460家門店,達到最高峰。艾格最輝煌的時候是在1999年至2007年,當時其在中國區的業績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而法國區的盈利能力並不強,中國區的發展彌補了品牌在歐洲的業績,如今情況卻恰恰相反。
  • 又一服裝巨頭陷入困境,6年關店3000家,今成「便宜服裝」代名詞
    而現在,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還有這個品牌,更別說購買這家店的服裝了。班尼路誕生於1981年,至今已有38年的歷史,主要經營休閒服裝。劉德華、王菲、F4等著名藝術家都曾為其代言。但是現在,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的主流商圈中,很難再看到班尼路的身影。2012年的班尼路發展達到頂峰,在內地超過4000家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