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的三大學習定律

2020-12-13 中公教師網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他曾做過許多動物學習的實驗,以解釋學習的實質。其中,讓餓貓開籠取食實驗是他的經典實驗之一。

餓貓開籠取食實驗:

桑代克把一隻餓貓放到籠子裡,籠子裡有一個能打開門的腳踏板,當貓踩到腳踏板,門籠就會開啟,貓即可逃出籠子,並能得到籠子外的獎賞——魚。 試驗開始了。剛開始,餓貓進入籠子中時,只是漫無目的地亂撞,後來偶然碰上腳踏板,餓貓打開龍門,吃到了事物。 接著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餓貓關在籠子中,如此多次重複,最後,貓一進入籠中即能打開籠門。實驗表明,貓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對緩慢地、逐漸地和連續不斷地改進的。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貓的學習是經過多次的試誤,由刺激情境與正確反應之間形成的聯結所構成的。

桑代克據此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有機體形成「刺激」(S)與「反應」(R)之間的聯結。他明確地指出「學習即聯結,心即是一個人的聯結系統。」同時,他還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關的錯誤的反應逐漸減少,而正確的反應最終形成。根據他的這一理論,人們稱他的關於學習的論述為「試誤說」。

桑代克的三大學習定律:

桑代克認為,人類的學習方式可能要複雜一些,但本質是一致的。桑代克提出了三大學習律:練習律、準備律、效果律。

1.準備律

這個規律主要是指:「當一個傳導單位準備好傳導時,傳導而不受任何幹擾,就會引起滿意之感。在實驗當中準備律就是貓必須是餓貓,如果貓吃的很飽就沒有動力去跑出籠子去吃魚。所以給我們的當下的一個啟示就是,我們一定要給學生準備時間,作為老師千萬不能搞突襲。」此準備,不是指學習前的知識準備或成熟方面的準備,而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開始時的預備定勢,簡而言之,聯結的增強和削弱取決於學習者的心理調節和心理準備。

2.練習律

指學習要經過反覆的練習。練習律又分為應用律和失用律:應用律是指一個聯結的使用(練習),會增加這個聯結的力量;失用律是指一個聯結的失用(不練習),會減弱這個聯結的力量或使之遺忘。所以這個定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練習才能鞏固知識,不然學習的知識就會忘記。

3.效果律

在實驗中的效果律其實就是貓跑出籠子有食物吃,這個食物對於貓來說就是一個反饋,他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對於學生進行評價,學生回答完問題要給學生進行評價,學生交上來的作業,老師要給予批改,這些對於學生後續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這也就是說當建立了聯結時,導致滿意後果(獎勵)的聯結會得到加強,而帶來煩惱效果(懲罰)的行為則會被削弱或淘汰。

以上就是對桑代克的三大學習定律的詳細講解,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學科知識」即可查看13大學科知識點解讀

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獲取考試資訊!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桑代克定律學習技巧
    桑代克「餓貓迷箱」實驗,在背到此個知識點的時候將自己想像成實驗動物,在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候會做出一個什麼樣的反應,再結合生活中的實例來幫助理解。將自己想像成一隻貓,餓了很多頓放入一個籠子裡,肯定想極力逃脫,亂抓亂撞嘗試若干次之後終於出來了,所以他認為學習是試誤,不斷的嘗試錯誤終於學習到如何開籠子的過程,這樣,一下就把桑代克的學說記住了——試誤說。
  • 學習桑代克的三大學習定律,看看孩子成績不好,是卡在哪個環節了
    這說明學習是分步驟、連續進行的,哪個環節沒有準備好,都可能影響到學習效果。桑代克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他做過很多動物學習的實驗,用來解釋學習的實質,從心理學的角度,總結出了三大學習定律,分別是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 桑代克定律知多少
    桑代克定律知多少之前我們了解過很多教育學、心理學當中的人物了。這些人物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察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行為主義理論流派的重要人物:愛德華·桑代克。桑代克是動物心理學的開創者、教育心理學之父也是心理學聯結主義的創始人。代表作為:《教育心理學》。
  • 學習理論-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
    桑代克的試誤說又叫做嘗試錯誤說,首先他是行為主義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學習的過程就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而其中聯結就是指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再次嘗試而形成的,這也是其理論稱之為試誤說的原因。
  • 教資重要考點:桑代克三大律
    桑代克三大律一直是我們考試的難點部分,最常考的題型是選擇題,需要大家理解記憶。下面我將為大家重點去剖析這一塊的知識點。A.被試者缺乏學習動機B.被試者練習過多導致疲勞C.被試者不知道自己的練習結果D.未對被試者進行學習評價3.【答案】C。解析:桑代克提出的三個定律,即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題中只涉及到3000次的練習律,被試者被蒙上眼睛無法得知自己的學習結果,沒有形成聯結,致使效果不好。
  • 桑代克的三條主要學習定律如何做出區分?
    接下來桑代克再次把這隻貓餓兩天兩夜,重複上述的實驗過程,通過多次實驗之後他發現這隻貓在籠子裡呆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這隻貓盲目嘗試發現自己的行為是無用的之後,就會捨棄這種無用的方式轉而繼續去尋找那些有用的方式,這就是桑代克的餓貓開籠取食實驗。通過這個實驗,他提出了嘗試錯誤說,簡稱為試誤說。通過這一個實驗,桑代克提出了三條主要的學習定律。(1)準備律。
  • 2019下半年甘肅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知識點之桑代克三大律
    桑代克三大律一直是我們考試的難點部分,最常考的題型是選擇題,需要大家理解記憶。下面我將為大家重點去剖析這一塊的知識點。一、知識點A.被試者缺乏學習動機B.被試者練習過多導致疲勞C.被試者不知道自己的練習結果D.未對被試者進行學習評價3.【答案】C。解析:桑代克提出的三個定律,即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題中只涉及到3000次的練習律,被試者被蒙上眼睛無法得知自己的學習結果,沒有形成聯結,致使效果不好。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桑代克的學習聯結理論
    他提出了一系列學習的定律,包括練習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17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第三,桑代克認為,情境與反應之間的聯結是嘗試錯誤,按一定的規律形成或建立起來的,學習的過程完全是盲目的或嘗試錯誤的,這就更進一步地抹殺了學習的自覺性和目的性。桑代克提出形成情境與反應相聯結的三大定律,即所謂的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其中,練習律和效果律是"學習的主律"。
  • 教師招聘備考:桑代克有關知識點總結
    教師招聘備考:桑代克有關知識點總結從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來看,桑代克在教育心理學這部分中屬於常考知識點之一,並且在教育心理學重桑代克這一人物的相關知識點前後反覆出現。在此,為了方便廣大考生備考,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對桑代克相關的知識點進行了系統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助益。
  • 桑代克學習理論及教育意義
    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桑代克——學習理論及其教育意義文章摘要: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刺激
  • 教育心理學-桑代克的試誤說
    之後桑代克又把貓餓了好多天又放到了這個迷籠裡,籠外依然有一條鮮魚,然後餓貓又在籠子裡亂碰亂撞,這一次可能只用了1000次就打開了籠門,之後桑代課克不斷地餓這隻貓不斷地讓它嘗試錯誤打開籠門,直到有一次把貓放進去它就會開籠門。就認為貓學會了碰機關開籠門的行為。桑代克就用曲線圖來表示學習的過程,隨著嘗試次數的增加,做出的動作所用的時間逐漸減少,這就叫做學習曲線。
  • 教師招聘考試複習指南之桑代克的學習理論
    關於桑代克的學習理論,在我們教師類考試中需要同學們掌握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了解桑代克的迷籠實驗,識記桑代克的理論名稱——嘗試錯誤說,理解並靈活運用桑代克的三條學習定律。桑代克的實驗就是著名的貓的迷籠實驗,也就是說桑代克的這個著名實驗對象是貓。有的同學不禁要問,為什麼桑代克研究人類的學習行為,為什麼要用動物作為實驗對象呢?對此我們可以對桑代克的科研經歷稍作了解。
  • 關於桑代克的試誤說
    學習理論是我們教師招聘考試中非常重要的考點了,也是許多同學在學習中老大難的問題了,涉及很多人物和相應的理論,在這部分的學習中,要在理解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習。那今天呢,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桑代克的試誤說。關於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們,都是有自己的一個經典實驗的,而桑代克的經典實驗,就是貓開籠取食實驗,在這裡給大家去介紹一下關於介紹一下實驗的簡單過程。
  •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桑代克的試誤說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桑代克的試誤說考情:桑代克的三條學習定律是考查要點,一般以客觀題也就是單選、多選、判斷的形式對大家進行考查,以單選題為主。桑代克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聯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試誤)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觀點又稱為試誤說或聯結說。
  • 桑代克的試誤說
    這時候,桑代克再次把餓貓放回籠子裡,並記錄每次從實驗開始到貓做出打開籠門的正確動作所用的時間。經過上述多次重複實驗,桑代克得出貓的學習曲線。這也為他後來提出三個學習規律奠定了實驗基礎。(2)試誤說:桑代克根據實驗中貓的學習曲線,得出貓逃脫迷籠潛伏期與實驗次數的關係。他認為貓是在進行「嘗試錯誤」的學習,經過多次的嘗試錯誤,餓貓學會了打開籠門的動作。
  • 教師招聘考點:桑代克聯結-試誤學習理論
    桑代克行為主義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做過許多動物學習的實驗,以解釋學習的實質。其中,我們考試主要考察其經典性實驗---餓貓開迷籠。餓貓開迷籠的實驗:該實驗首先我們一定要先準備一隻餓貓,桑代克把一隻餓貓放到籠子裡,籠子裡有一個能打開門的扛槓,當貓踩到扛槓,門籠就會開啟,貓即可逃出籠子,並能得到籠子外的獎勵物——魚。
  • 桑代克的「餓貓開籠取食實驗」
    桑代克是行為主義的先驅人物,他也是最早提出系統學習理論的心理學家,而他的理論依據則是源於經典的「餓貓開籠取食實驗」。通過這個實驗,桑代克總結出了學習的基本規律: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1.準備律我們設想,如果我們將一隻吃飽喝足的貓放進籠子裡,那將會發生什麼呢?很有可能它會在籠子裡睡覺。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桑代克的貓
    學習理論是中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考試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一般來說需要進行全題型備考,這一部分在很多同學的學習中可能會覺得相當困擾,在學習理論中,人物、理論、各種實驗總是出現傻傻分不清楚的情況,本文的宗旨,便是幫助大家結合常見的考題,對桑代克的試誤說學習理論進行一個系統的梳理,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一定的幫助。
  • 桑代克觀點總結
    桑代克重新將貓再關入籠內,並記錄每次從實驗開始到貓打開籠門所用的時間。經過上述多次重複實驗,桑代克得出貓的學習曲線。桑代克認為貓是在進行「嘗試錯誤」的學習,經過多次的嘗試錯誤,餓貓學會了打開籠門的動作。桑代克的這種觀點稱為「嘗試錯誤說」。第一,在實驗的基礎上,桑代克提出了三條學習定律(1)準備律。
  • 【有獎競答】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
    來源 | 中冠教師組編輯 | Tinyrelax桑代克聯結論的基本觀點可集中在對學習的實質、過程和規律的認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