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隱喻型話題的審題與立意

2020-12-14 搜狐網

  江蘇東臺市安豐中學 湯長春

  話題作文發展到今天,好題目層出不窮,學生習作異彩紛呈。充分體現了話題作文給學生自由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各顯神通大膽發揮的初衷。不過,在淡化審題難度的同時,也有一些話題讓學生難以適應,隱喻型話題就是其中的一種。

  所渭隱喻型話題,是指話題的引導材料或用比喻性故事,或用寓言故事,從中概括引申出話題。話題或過於抽象,或受材料的束縛較大,讓限時作文的學生感到為難。比如2004年江蘇版高考作文題就讓廣大學子大傷腦筋。有考生回憶說,當時冥思苦想了半天,仍然不得要領,只得東拼西湊了800字。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個作文話題。

  水有水的性格一一靈動,山有山的性情一一沉穩。

  水的靈動給人以聰慧,山的沉穩給人以敦厚。

  然而靈動的海水卻常年保持著一色的蔚藍,沉穩的大山卻在四季中變化出不同的色彩。

  請以「水的靈動,山的沉穩」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這個作文話題之所以有難度,不僅僅因為材料與話題之間少了一段提示性過渡文字.還因為這是一個典型的比喻型話題。

  再比如下而這則作文材料。

  蚌殼裡的夜,有多長?/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擺脫苦悶與憂傷/如果被昔日的淚水淹沒/我的生命不會閃光。

  請根據這首詩的含義,以「珍珠」為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本則材料是一個寓言故事,話題「珍珠」。這也是一個隱喻型話題。

  隱喻型話題的題面是一個喻體,我們必須找出相關的本體,再依據材料立意謀篇,寫成文章。如果僅僅就隱喻型話題的字面義去立意,角度狹窄,立意單一,思維受到束縛,無法馳騁思想的野馬,點燃靈感的火花,寫出的作文一定文思枯竭,內容膚淺,而且多人同題寫作,所寫文章必然大同小異,不可能有什麼好作品。

  那麼,隱喻型話題應該如何審題與立意呢?

  第一、要理解隱喻型話題和材料的深刻內涵

  作為隱喻型話題,內在聯繫複雜,內涵豐富深刻,要藉助對材料的分析,理清這種複雜的聯繫,挖掘其中豐富而深刻的內涵,才能充分搞清命題者的意圖,審清題旨,確立中心。

  以「水的靈動,山的沉穩」這個話題為例。山和水都有性格:水靈動、睿智,穿行於山谷之中,衝擊低矮的坎壩,繞過高大的山崖,奔向大海,任何複雜的地勢都阻擋不了它。在任何攔路石面前,不逞一時之勇,權變是它的特點。當然,風平浪靜也罷,波浪滔天也罷,水永遠是「蔚藍」的一一這是它不變的性格。山沉穩、剛勇,任憑狂風吼叫,沙塵蔽日,暴雨傾盆,大雪紛飛,山自巋然不動。這是一個勇者的形象,敦厚卻不呆板:春天山花爛漫,夏日綠陰匝地,秋來楓葉似火,冬至白雪皚皚一一異彩紛呈,變化多端。

  這是獻給山水的詩,是人類對山水的禮讚,也是在大自然的啟迪下的一種理性的思考,其中蘊含深刻的哲理。人之待人處事,要注意靈活性,因人而異,因事制宜,相時而動,隨機應變。不循規蹈矩,不墨守成規,以智慧和靈感去應對一切複雜的人和事。當然,也要注意原則性,不管情況多麼複雜,都要理智冷靜地應對,守住既定的底線,保持原則和尊嚴,以不變應萬變。這就是這個話題的深刻內涵,也是命題者希望考生去深入思考的。

  再比如「珍珠」這個話題。認真讀詩,我們了解到,珍珠在蚌殼裡熬過了無數的黑夜,經受了無數的磨難,但它沒有沉淪,沒有被艱難困苦壓趴下,它擺脫了無數的痛苦、鬱悶和「憂傷」,終於成長為一顆晶瑩的珍珠。「如果破昔日的淚水淹沒,我的生命不會閃光」是關鍵句,它告訴我們:生命離不開苦難,只有經歷了痛苦,戰勝磨難,才能鑄就生命的輝煌。

  經過這一分析,原本很含蓄的話題就變得很清晰明白了。

  第二、要找出與隱喻型話題相關的本體

  大家知道,隱喻的本體和喻體必須有相似點,而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通常不外乎以物喻人、以甲物喻乙物、以A現象喻B現象(事理)。我們要利用這個特點,認真閱讀材料,充分領會命題者的意圖,找出合適的本體,去發揮自己的才情,寫出優美的文章。而且我們要注意,在根據材料話題作輻射性聯想時,要本著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人生的原則,對生活生存、人生意義和社會發展等方而作深刻細緻地思考,這樣我們的視野才能開闊.立論才能大氣,寫出的文章才能引導讀者對生活、對人生作深層次的思索。

  看下面這則作文話題:

  一位校長說過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學生畢業後進入社會,如同人進入森林。我們應該教會他們使用獵槍,而不能老讓他們帶乾糧。」

  請以「獵槍與乾糧」為話題,寫一篇800字的文章。

  這個材料中的陳述主體是學生,對應環境是森林和社會,相應地,與「獵槍」與「乾糧」相對應的就應該是「能力」和「知識」。「能力」和「知識」就是這個隱喻型話題的本體。

  「水的靈動,山的沉穩」這個話題和所給的材料中,陳述的主體是「水」和「山」,強調的主體特點是「靈動」與「沉穩」,可見這個隱喻型話題的喻體的關鍵詞是「水」和「山」(兩個「物」)。命題者(或者是材料的原作者)賦「水」和「山」以靈性和思想,目的在於以「水」和「山」喻「人」。「人」虛該是這個話題的本體。可見,這個話題的一個比較好的立意就是:為人處事既要講靈活性,也要講原則性。(如果只以「水的靈動」或「山的沉穩」為話題,則取相應的意思即可。)

  「珍珠」這個話題,命題者給出的不只是「珍珠」二字,而是珍珠之變成為珍珠的過程特點和特殊意義:擺脫苦悶與憂傷,生命才會閃光。這是一個事理。命題者的意圖就是要引導我們去思考: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失敗和打擊時,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直面失敗和打擊,戰勝困難和挫折,勇往直前,我們的事業才能夠走向成功,我們的人生才會有意義,我們的生命才會無比精彩。如果不能正視磨難,而是整日痛苦不堪,以淚洗面,那麼我們就只能永遠沉淪下去,我們將一事無成,我們的生命就會黯然無光。可見,「珍珠」對應的本體是:成功與磨難,生命與挫折,讓生命在磨難中閃光。

  第三、要根據材料的提示和限制恰當立意

  話題作文自由度比較大,不過,我們也要認真分析材料,充分利用材料的提示,嚴格遵守材料的限制,確保下筆有度,在戴著「鐐銬」的情況下,儘可能把「舞」跳得美麗動人,「跳」出最好的成績、尤其是面對隱喻型話題,更應該慎而又慎。

  我們以「水的靈動」為話題,就要注意「然而靈動的海水卻常年保持著一色的蔚藍」這句話。如果我們只抓住「靈動」來一味地寫為人處事要講究靈活性,那麼文章的立意就顯得膚淺——是否為了達到目的就可以不擇手段呢?如果我們能夠根據「靈動的海水卻常年保持著一色的蔚藍」來立意:為人處事要講究靈活性,但是要以保持做人的原則和良知(本性)為前提。這樣,文章的,立意就顯得鮮明、深刻、嚴密。同樣.以「山的沉穩」為話題,也要根據「沉穩的大山卻在四季中變化出不同的色彩」來確定一個完整而明確的立意了。

  「獵槍」與「乾糧」相對應的是「能力」和「知識」。可並不是只要與知識、能力有關就行了。這是一位校長針對學生進入社會的前提說的一段話,註定了「獵槍與乾糧」是一個有關教育的話題,應該圍繞知識和能力的關係,淡重知識、輕能力的危害與後果,也可以討論夯實基礎、培養能力是社會的需要和自己的必然選擇:如果我們寫與教育無關的內容,就走題了。

  「珍珠」話題前的材料決定了本篇立意必須從正而入手,肯定積極勇敢的人生態度,不能逆向立意。

  總之,而對隱喻型話題,要認真閱讀材料,揣摩命題者意圖,分析理解話題的深刻內涵,站在關注人生、關注生活、關注自我發展的高度,根據相似性原則,找出相關的本體,搞清提示和限制,確定立意的範圍,確立恰當而深刻的立意,就可以選材謀篇,動筆成文了。

(責任編輯:黃越)

相關焦點

  • 關係型話題作文審題例談
    近幾年的高考作文為了更加公平化檢測學生作文綜合水平,為了避免出現審題失誤而全軍覆沒、全盤皆輸的局面,降低了審題的難度。作文一變以往的根據材料寓意寫作或命題作文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審題難度稍低的話題作文。
  • 《高考作文高分攻略》選讀】話題闡釋型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三)
    【《高考作文高分攻略》選讀】話題闡釋型材料作文審題立意
  •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技巧
    最新高考試題作文高中試題小學試題作文初中試題作文中考試題作文!關注本號可每天收到各種資料。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話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審題立意1、具體方法:審題,搜尋中心句,去掉原因、現象、事件等具體的內容,反覆研究中心句的內涵。
  • 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審題立意要注意什麼?
    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審題立意要注意什麼?今天要提綱挈領地為大家講一講。在高考的試卷中,作文是分數最高的題,它考的是我們的綜合能力。所以在講解作文的時候,也要綜合的來講,不能劍走偏鋒走極端。各位同學在學習的時候,也要認真琢磨,把所學到的方法綜合起來。
  • 任務驅動型作文之審題立意方法
    一、審題四要點:任務驅動型作文中的「任務」是作文的出發點、聚焦點和歸結點。如果忽略、罔顧任務,再好的寫作也是南轅北轍。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審題,關鍵在於找出並理解材料中的任務。具體而言包含四個要點。二、審題五步驟:一篇高考作文得分如何,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審題立意是否準確。高考作文閱卷場在制訂評分細則時,一般是運用逐句分層解讀和整體理解題目的方法來進行審題立意。可以按照以下五個步驟來審讀題意。
  • 2020高考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有效方法,學會高考作文就不難
    #新材料作文不同於過去的命題作文或者話題作文,是基於材料作文發展而來的全新的作文模式,側重考查學生審題立意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學生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方法就成為了重中之重。基於此,高考考生平時要加大作文審題立意訓練力度。新材料作文是一種全新的作文類型,是培養學生理解分析能力,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渠道。所以考生關注點放在培養自身的審題立意能力上,把握寫作重點,確保立意準確,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以及表現力,能夠更加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 高考作文不知如何下筆?這些審題立意方法你都掌握了嗎?
    那麼,如何在高考緊張的時間裡審題立意呢?無論是作文題抑或是其他題型,解題的第一步是做閱讀理解:思考出卷老師要考察什麼,思考寫這段材料的作者想表達什麼。而不是「我不要你認為,我要我認為,反正我就這麼寫」,當考生寫作保持這個態度時,就很容易偏題。
  • 【高考作文】(一)兼及優選型任務指令型作文的審題立意訓練
    作文題型導向:新材料作文:任務指令型、思辨型思想導向:體現立德樹人的價值導向,體現考生的價值取向、思想品格。時事性作文,關注社會熱點,正確評價典型事件。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審題→立意誰更具風採?「更」排它性,是好中之優,錦上之花;不可抑甲揚乙,褒甲貶乙。但行文中不必比較。
  • 近60年高考作文題發展變化解析及審題立意探析
    發展及審題立意探析(上)  一、全國高考作文試題發展綜述  高考作文試題一直是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的。建國以來,全國高考作文試題大體經歷了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新型材料作文等幾種形態。
  • 高考如何寫出高分作文?審題立意、行文構思和卷面書寫,缺一不可
    2020高考作文題目已經陸陸續續出來了,正如我預測的一樣,全國Ⅱ卷、全國新高考Ⅰ卷、天津卷都涉及到疫情,雖然許多人認為在模擬考試階段,疫情話題已經被考爛了,但事實上疫情所延伸出來的話題,足以涵蓋大部分高考作文話題。
  • 多則名言的審題立意,多則名言的審題立意高,2018級調研作文解讀
    文/花亦眠名言哲理類材料作文,我們並不陌生,如2014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人,只有在自己站起來之後,這個世界才能屬於他。請以「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範圍之內。2017年全國II卷在此基礎上出現了幾個變化,一是不同的名言(包括詩詞名句)更多,二是多則名言沒有明顯的統一「話題」(共性),三是要求選擇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
  • 高考作文如何拿高分?審題立意是重點,小妙招教給你
    2020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因為不可抗力,6月份一年一度的高考被推遲到7月份。還有一周的時間就是莘莘學子決戰的時刻了,而這幾天,關於高考、高考作文等諸多話題也瞬時登上熱搜。在看到有些高三學子在詢問如何不偏不倚地進行高考作文寫作,我有一些關於如何對於高考作文進行審題立意的乾貨要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用~1、 明確高考作文閱卷流程及標準是什麼?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做任何一件事之前必須要明確對方的意圖、目的以及對應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審題立意?
    近幾年,高考作文出現的比較多的一種形式就是材料作文。給你一段文字材料,根據材料立意,然後作文。許多同學面都材料有些無所適從。總會覺得從哪個角度寫都沒問題,不知如何確定主題。這道題審題難度不大,材料末媽媽的話為解讀指明了方向。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竟然考慮到的是鞋子不合適,應該穿防滑的鞋子來田埂上。立意是人必須適才適用!這就有點牽強了!
  • 高考材料作文十種基本審題立意方法及例析
    高考材料作文十種基本審題立意方法及例析 2017-02-10 11:46 來源:學科網 作者:
  •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的10種方法
    作為高考作文的題型樣式,倘若不是事先已有接觸、曾經操練的話,材料作文是最能考量考生的真實水準的。因為在考你寫作能力之前,首先考你的閱讀能力,即對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較之那種類似話題、內容寬泛、只要不超出範圍主題完全可由作者自己掌控的命題作文,材料作文基本能杜絕用所謂以往操練過的不變「經典」來應對萬變考題的套題弊端。
  • 【暑假充電】提高作文分數,審題立意技巧和訓練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話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話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 高考作文如何審題立意?閱卷老師看到作文,肯定想一眼找出觀點句
    如何寫好高考作文,拿到55分以上的高分?可以說審題立意、結構段落、文採深度和卷面整潔,缺一不可;但是最關鍵的,就是審題立意。1、審題立意有多重要?高三學生不要小看作文的審題立意,這裡的方法很多,比如提煉中心、抓關鍵句、由果溯因、由物及人、分析關係、明確褒貶、多向輻射、舍次求主、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等等。通過翻閱歷年高考試卷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全國卷還是各省市的自主命題卷,在語文科目考試中,基本都是材料分析作文。
  • 2020「最牛」高考作文審題立意10種方法,學透了作文滿分
    審題立意是寫作文的前提,是作文的核心。我發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學生的作文都存在問題。先不論學生作文寫得好不好,只要審題出錯了,很多學生就算寫得天花亂墜,那麼作文也很難上42分。在參加高考評卷的過程中,不得不很殘酷地告訴很多學生:你的文章寫得很好,字也漂亮,可是你審題出錯了或者說你沒有寫到最佳立意,那麼很遺憾地告訴你,你的作文頂天就只能得到46分左右,甚至你不小心跑題,那麼只能說你的作文最高打到38分了。其實,不只是學生,老師也被審題這樣的問題困惑著。
  • 高考命題作文「命題不命意」,可轉化為話題作文,自選角度立意
    1.將題目轉化為話題命題作文雖然所給出的題目需作作文的標題,這看起來很死板,但是,從命題者的用意來說,會讓這個標題的內涵相當豐富的,因為它必須讓考生在據此立意時,能找到不同的角度,因此,適合於寫作內容的選材也會是廣泛的。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命題作文給出的題目就是話題,只是比話題出多一個功能,即需要作標題。
  • 高考語文:作文如何準確審題立意?
    審題立意的十種方法  一、提煉中心法  這是寫材料作文最為常見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寫材料作文時,如果能準確地提煉出材料的中心,並以其作為文章的主旨,一定會使所寫文章既切題又有深度。所以,寫材料作文時應儘量採用這種方法來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