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百日:杭州醫院門診均次費用便宜7元住院貴640元

2020-12-23 健康界

藥品實施零差率、診查費上調為10元、治療費手術費平均上調30%、護理費相應上調……從今年4月1日開始,在杭省市級公立醫院改革正式啟動,文件中一條條下調上漲的收費項目,跟每一位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改革實施至今已有三個多月時間,各方面監測的數據也在陸續出爐。

7月29日,記者從杭州市衛生計生委了解到,杭州市各級醫院2014年2季度單病種醫療服務信息和2014年6月份杭州市醫療服務信息已統計完畢,並在官網上進行公示。

實施藥品零差率後,老百姓在買藥上花費的錢更便宜了嗎?治療費手術費上調了之後,住院治療會比改革前貴多少?

結合杭州市衛生計生委局最新發布的兩組數據,以及前幾個月公示的醫療服務信息,我們幫你仔細算了算在杭省市級公立醫院改革一季度後看病費用有哪些變化。

A門診

人均每次門診費用

2季度平均比3月份下降7.23元

在杭州市衛生計生委每個月公布的杭州市醫療服務信息中,有一欄是每門診人次費用(含專家門診),我們把市一醫院、市二醫院、市三醫院、市腫瘤醫院、市紅會醫院、市中醫院這6家綜合醫院3月—6月的該項費用進行了計算比較。

先來看看這6家綜合醫院近4個月來的每門診人次費用(含專家門診)的各自平均數,也就是在杭州6家綜合性醫院看一次門診平均所花的費用:3月為264.85元,4月為265.87元,5月為254.35元,6月為252.64元。

與在杭省市級公立醫院改革推行前的3月份相比,4月份的門診均次費用略有上漲,漲了1.02元;5月和6月則是有明顯下降,分別是5月份比3月份下降了10.5元,6月份比3月份下降了12.21元。

我們再來看第二種比較方法,就是先算出4月、5月、6月的平均數257.62元,作為2季度每門診人次費用(含專家門診)的平均數,再與3月份的比較,結果是下降了7.23元。

需要跟大家說清楚的是,很多病人在門診看病的時候,不單要配藥,很可能還需要各項化驗、檢查以及輸液等,因此,這裡的門診均次費用除了藥費,還包含了化驗、檢查、輸液的費用等。按照此次公立醫院改革的相關規定,檢查的費用有所上升。因此按照這樣的思路來考慮,門診病人如果光配藥,下降的平均費用應該比7.23元更多一些。

並且,在接下來的改革中,看病時花費在藥品中的費用必將更加合理。

就拿杭州市三醫院來說,他們在規範合理用藥方面已實行嚴格的規定。

比如從5月份起,市三醫院醫務科聯合門辦加大對門診醫保大處方的管理力度,每周組織專家對大處方用藥合理性(包括用藥適應症、超說明書用藥、用法用量、處方量等)進行專項點評。

近7周共點評大處方1400餘張,查出不合理處方30餘張。對於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予以院周會通報,情節嚴重者予以警示談話或停業整改。

一名高血壓患者

一個月藥費下降19.94元

究竟一個需要常年配藥的慢性病患者在這次改革後能得到多少實惠?家住艮園的郭女士向記者曬了曬她這幾個月的配藥費用清單。

郭女士是一位有10多年病史的老高血壓患者,自從確診患有高血壓以來,每天一早起床吃降壓藥,每28天上醫院配一次藥,已經成為她雷打不動的生活規律。

「我這兩年每次去的都是紅會醫院,老年病科的何炳榮主任對病人特別細心,每次去配藥的時候,他都要給我量量血壓控制得好不好,聽聽心臟有沒有異常,還會檢查我的腿腳有沒有浮腫,反正就是對病人很仔細。」郭女士說。

起初,她自己在藥店買的降壓藥,藥劑師給推薦了價格比較高的那種。但去了何主任那之後,她表達了藥太貴的意思,何主任馬上根據她的病情換了相對便宜的藥。

「我近兩年一直在吃何主任開的壓氏達和依倫平兩種藥,在改革之前,兩種藥的花費,加上普通掛號費和門診診查費,每次去配藥的花費為147.80元。」郭女士從證曆本中翻出一疊門診收費票據說。

但從4月1日開始,她對比了改革前後的費用,是實實在在下降了。藥還是原來那兩種降壓藥,再加上10元的門診診查費,每次複診配藥的費用變成了127.86元,相比之前下降了19.94元,一年就能省下近120元。

郭女士一邊整理票據一邊高興地說,尤其是從上個月底開始,何主任說夏天血管擴張,血壓會相對下降,要比冬天的時候好控制一點,降壓藥也可以相應減量,所以她現在只要吃依倫平一種藥就好,這樣一來,每次配藥的費用也下降到90.36元。

B剖宮產費用平均上漲532.85元

可能是受到單「獨」二胎政策的影響,今年生孩子的人扎堆。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上醫院採訪,經常聽到婦產科醫生和護士吐槽,加班加點也接待不完不斷湧進醫院的孕婦和產婦。

而在生孩子這個環節中,選擇順產的媽媽費用不會有很明顯的變化,但如果需要剖宮產的話,住院時間拉長,手術費用上漲,所以總費用增加是必然的。記得剛剛發布在杭省市級公立醫院改革消息的時候,不少臨床醫生曾估算,改革後剖宮產費用可能上漲近千元。

這次,我們也專門根據2季度單病種醫療服務信息和1季度單病種醫療服務信息進行了比對,在市一、市二、市三、市腫瘤、市紅會、市中、市西溪7家開設有婦產科的醫院中,改革前1季度的剖宮產平均費用為8516.12元,而改革後的2季度平均費用為9048.97元,上漲了532.85元。比預期上漲的費用要低。

不過,對於這項單病種,杭州市三醫院院長徐侃還有補充。

「列進單病種的患者,一般都是純粹的剖宮產,基本沒有其他問題,或是其他疾病比較輕,費用一般能有效控制的。」徐院長說.

現在臨床上出現不少高齡的、二胎的產婦,她們因為特殊的身體情況,往往需要提前住院或是產後發生出血或是感染等問題,他們的住院費用存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因此就不太適合用單病種的數據拿來比照。

這也就是說,情況稍微複雜點的剖宮產,沒有列入衛計委公布的單病種費用內。這也意味著,在杭市級醫院剖宮產的實際平均費用,遠遠高於公布的剖宮產單病種費用。

看急性闌尾炎、小兒支氣管肺炎等改革後費用都相應上漲

除了剖宮產,在每個季度的單病種醫療服務信息中,還羅列了急性闌尾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小兒支氣管肺炎等幾種疾病在各家醫院治療的平均費用。根據2季度與1季度的對比,我們可以明顯發現,這幾種疾病的治療費用,改革後都要比改革前相應上漲。

小兒支氣管肺炎:有數據顯示的是市一、市二、市三、市紅會、市中5家醫院,2季度的單病種人均醫療費用為2545.86元,比1季度的平均費用2499.41元,上漲了46.45元。

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有數據顯示的是市一、市二、市三、市紅會、市中、市西溪6家醫院,2季度的單病種人均醫療費用為6214.06元,1季度的平均費用為5900.11元,相比上漲了313.95元。

急性闌尾炎:有統計數據顯示的僅市二、市三、市紅會、市西溪4家醫院,1季度的單病種人均醫療費用7722.19元,可到了2季度已經破萬,達到11073.11元,前後上漲了3350.92元。

為何急性闌尾炎的治療費用,其上漲幅度會這麼大?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對此,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普外一科主任韓石平講述了他最近接診的一個病例,或許能幫你釋疑。

日前,一位76歲的老年女性患者,因劇烈腹痛被家屬送進紅會醫院急診,經過相關檢查,醫生診斷是急性闌尾炎,便建議她立刻住院接受手術。可老人家說什麼也不答應,還強烈要求醫生先幫她掛鹽水消炎,採取保守治療的方法。果然,掛了一天水後,腹痛消失,患者以為自己已經全好了,第二天乾脆連鹽水也不來掛了。

但最後的結果是,第三天,老太太再次因劇烈腹痛被送進醫院急診,經檢查,她已不是簡單的急性闌尾炎,而是相對嚴重的闌尾穿孔,立即住院接受手術。

「一般的急性闌尾炎患者,住院時間在一周以內,年輕人甚至只要三四天就好。但這位老人家整整住了半個月時間,非但自己吃更多的苦頭不說,最後出院時支付的費用比一般人多出一倍還不止。」韓主任說,老年人抵抗力比較差,毛病進展就比較快,再加上他們的感覺相對遲鈍,一旦發現疾病更需要及時治療,別把小病拖成大病,反而得花更多的醫藥費。

C住院

出院者平均費用2季度比3月份上漲639.76元

根據這次在杭省市級公立醫院改革的相關規定,要充分肯定醫務工作者的勞動價值,所以除了一類和二類這些簡單的手術外,三類及三類以上有一定難度的手術費用都要上漲,而且漲幅還不小,另外住院時每天的護理費等也跟著上調,因此改革後住院費用上漲是大勢所趨。

那麼,住院費到底會漲多少?

根據杭州市衛生計生委公布的3—6月杭州市醫療服務信息中所展示的數據,我們仍然是對市一、市二等6家綜合性醫院的出院者平均費用進行了計算和比對,結果顯示與我們之前的預測完全一致。

根據計算結果,今年3月份6家杭州市級綜合醫院的出院者平均費用為16176.49元,4月為18336.02元,5月為16271.64元,6月為15841.19元。

4—6月的住院平均費用分別與3月對比顯示,4月份的上漲最為顯著,漲價2159.53元;5月比3月只上漲了95.15元,漲幅不大;6月與3月相比則有所下降,降幅為335.19元。

4—6月作為2季度的住院費用平均值則為16816.25元,跟3月份相比仍然是漲,漲幅為639.76元。

同樣的時間今年看病要比去年更貴

在我們把改革前後的門診和住院費用進行比照時,有些人提出「不同的時間段疾病的發生有所不同,可能會影響看病的費用」。事實如何?我們又翻出2013年二季度各個月的醫療服務信息,再次進行各種計算比對。

2014年每門診人次費用(含專家門診):4月265.87元,5月254.35元,6月252.64元,2季度平均257.62元;2013年每門診人次費用(含專家門診):4月242.87元,5月251.86元,6月251.10元,2季度平均248.61元。

同一個月份2014年與2013年的對比可見,今年的費用比去年同期都略有上漲:2014年4月比2013年4月上漲23元,5月上漲2.49元,6月上漲1.54元,2季度平均上漲9.01元。

再來計算下2014年出院者平均費用:4月18336.02元,5月16271.64元,6月15841.19元,2季度平均16816.28元;2013年出院者平均費用:4月16178.05元,5月16739.67元,6月16607.45元,2季度平均16508.39元。分別比較結果為,2014年4月比2013年4月上漲2157.97元,5月下降468.03元,6月上漲766.25元,2季度平均上漲307.89元。

綜合兩方面數據的比對,看病費用今年要比去年有所上漲。

D縱深

門診住院費用雙降

杭州市二醫院做到了

就在比對2014年4—6月醫療服務信息與2013年4—6月醫療服務信息的時候,除了總體上漲趨勢外,我們還驚喜地發現,市二醫院每個月的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2014年基本比2013年有所下降(詳見下表)。

他們是怎麼做到逆勢下降的?市二醫院院長婁國強列舉了這兩年來的四項主要舉措。

一是加強醫院層面的各類質量檢查,要求醫務人員嚴格做到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合理治療,杜絕不必要的重複檢查、大處方及過度醫療。

二是制定各臨床科室均費控制目標,嚴格考核,與科室和個人的績效考核掛鈎。特別對大科室進行重點防控。

三是進一步完善外科手術疾病的臨床路徑和流程,做好圍手術期管理,提高外科技術水平,減少併發症,降低術後治療康復費用。

四是加強與基層醫療機構的橫向聯繫,切實落實雙向轉診。對於那些經治療後病情已經穩定的患者,及時轉到基層醫院接受康復治療。

「群眾得實惠」和「醫院得發展」

杭州要努力實現雙贏目標

理順醫療服務價格、破除以藥養醫,是此次在杭省市級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內容。而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一方面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務價值,另一方面則是切實減輕患者負擔。

為確保改革的順利推進,記者從杭州市衛生計生委了解到,從改革之初,他們就成立了由局領導掛帥的4個改革專項督導組進駐9家市級醫院,對改革新政的落實情況以及群眾反映意見開展檢查,幫助指導解決醫院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同時,為全面掌握市級公立醫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和改善醫療服務情況,自4月1日起,對市級公立醫院門急診人次和門急診人均費用、住院床日和出院者平均費用、與醫院運營及病人感受有關的重點指標進行跟蹤監測。

局領導對每家醫院的每個監測指標都逐一分析,對指標控制不理想的醫院,立即約談醫院負責人,提出整改要求,確保市級醫保病人與市一卡通病人的均費同比有實質性下降,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改革的紅利,使市政府對實施公立醫院改革作出的「群眾得實惠」的承諾得到兌現,實現「醫院得發展」的改革目標。

另外,為適應公立醫院改革的新要求,市衛生計生委將相應調整對市級公立醫院的年度綜合考評目標,並組織市級醫院完善績效分配方案,將醫務人員控制藥品比例、降低醫療費用、提高醫療服務量和病人滿意度等指標作為醫院考核職工績效的重要依據,調動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的同時,進一步減輕患者就醫負擔。

此外,市衛生計生委還將督導市級醫院提高運行效率,依託智慧醫療,探索分級診療體系。

關鍵詞:

杭州醫院,醫改,門診,郭女士,醫院,醫療,上漲

相關焦點

  • 一圖看懂:醫療價格調整後,門診與住院費用孰升孰降?
    床位、護理、一般治療、手術、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項目價格 CT、核磁等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 藥品價格,平均降幅在20%左右 改革後門診和住院費用變化 門診常見病、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肺炎、胃炎等),改革後門診次均醫療費用從602.44元,下降到560.30元,降低42.14
  • 福建醫改:三甲醫院主任醫師普通診查費25元/次
    東快訊(記者夏菁)近日,省物價局會同省衛計委、省人社廳出臺了《關於省級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我省醫改工作的總體部署,自2015年6月30日24時起,省級公立醫院藥品(中藥飲片除外,下同)、耗材實行零差率銷售,同時,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公立醫院醫院補償機制。省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分為三甲醫院和三甲以下醫院兩個檔次,其中,床位費、護理費、注射輸液以及中醫康復類等項目三甲以下醫院與三甲醫院保持同一價格水平,其他項目價格平均按照三甲醫院價格的90%安排。
  • 湖北14家部省屬醫院同一種病住院費差距大 協和人均住院費最高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湖北省衛計委在其官網上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14家部省屬醫院費用控制情況,門診病人次均醫藥費用下降;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有所上升。
  • 南寧醫改滿百日醫生回歸「本質」 你的感受是什麼-廣西新聞網
    南寧醫改滿百日 你的感受是什麼南寧市衛計委稱,監測數據顯示,藥品費用與藥佔比下降,到大醫院找專家看病的人數明顯減少核心提示據南寧電視臺新聞夜班報導,今年5月1日,南寧市城市公立醫院實施綜合改革
  • 新醫改後費用怎麼變?北京兒童醫院患兒就診費用有升有降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今天是北京新醫改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記者從北京兒童醫院了解到,醫改信息系統切換未影響醫院正常診療。根據測算,醫院常見內科疾病患兒、常見外科手術病例、特殊疾病患兒等例均費用有升有降,呈現出結構性調整的趨勢。
  • 四川彭州醫改:給農民城市居民衛生待遇
    鏡頭3  一個手術 住院6天自費200元  今年6月30日,昇平鎮蓮泉村7組的張小英因被確診為子宮頸糜爛而住進了昇平鎮衛生院。醫生隨即給張小英進行了子宮頸糜爛手術,在醫生和護士的精心醫護下,張小英住院6天後痊癒,並於7月6日出院。
  • 新醫改6年大眾仍抱怨看病貴 什麼稀釋了醫改獲得感
    原標題:新醫改6年大眾仍抱怨看病貴 什麼稀釋了醫改獲得感 近幾年,醫改大刀闊斧,藥價多次調整,醫保標準不斷提高,惠民力度不斷加大,但不少人仍有看病貴、負擔重的「痛感」。   在並不便宜的醫療消費面前,醫保有無奈,醫院道苦衷,醫生訴委屈,患者倒苦水。我們試圖去接近那個最大公約數,結果發現,越深入,越具體,越覺得問題的複雜和難解,真是有點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   是什麼稀釋了醫改的「獲得感」?
  • 廣西民族醫院醫改亮點突出 交出優秀答卷
    2017年深化城鄉醫院對口支援,該院共向憑祥市人民醫院、龍州縣人民醫院、寧明縣人民醫院3家醫院派駐人員45人,每人派駐時間為6個月。派駐人員幫助對口支援醫院開展學術講座次數102次,培訓業務人員1162人次,參與手術示範和教學查房408次、開展了8項新技術等工作。不僅大大提升了當地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還讓地方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醫療服務。
  • 正高專家費,市級比省級醫院少5元
    想弄清楚看這裡:診察費省級醫院正高:9元提到25元 副高:7元提到18元市級:正高:6元提到20元 副高:6元提到15元住院診察費省級:28元市級:三級醫療機構25元 二級醫療機構18元一級醫療機構10元手術費省級:一級手術 提高10% 四級手術 提高75%市級:一級手術 提高10% 四級手術 提高50%大型設備檢查費省級:總體降
  • 臨沂醫改:藥品零差價 做磁共振最多省115元
    慢病患者門診 拿藥省錢最明顯  7月1日上午,在臨沂市中醫醫院門診樓電子屏滾動提醒,「自7月1日零時起,本院取消藥品加成,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引起了不少患者的注意。「聽說今天在醫院拿藥要便宜了,不知道便宜多少?」站在門診樓前觀望的患者陳潔瑩詢問。
  • 衛生部借鑑新疆經驗 平價醫院成意外的醫改先鋒
    本報記者 董偉  編者按:  2005年,中國青年報先後推出《中國醫改悄然轉舵》、《中國醫改基本不成功》等文章,引發了輿論為期半年多的醫改大討論。至今,這場討論已經和教改、國企改革等問題一起,構成了新中國第三次改革大討論。
  • 北京新醫改明日啟動,就醫將迎哪5大變化?
    取消醫用耗材加成、京津冀聯合採購、醫療服務費用調整……明日(6月15日),北京將正式啟動新一輪醫改,近3700家醫療機構涉及其中。此次醫改被歸納為「五個一」,耗材、藥品、服務、採購方式都將迎來調整,與此同時,各醫療機構也將結合自身情況,對醫療服務開展一系列優化。記者盤點了醫改後患者從掛號到就診、結算所能感受到的5大變化,為大家解讀新醫改。
  • 北京醫改落地 藥價預計降兩成
    醫改首日門急診藥佔比下降了7.7%。  北京市各醫療機構門診量大,醫改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但醫改新政首日,記者在多家醫院採訪時發現就診秩序平穩。這一局面的獲得與北京市醫衛部門作出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自3月22日醫改方案公布後,醫療機構不僅進行了多次演練,還推出了多項便民舉措。
  • 三個變化看焦作醫改-光明日報-光明網
    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中,合規報銷費用佔醫療總費用的95.2%;醫療總費用實際報銷比例平均提高5.2個百分點;城鎮職工住院次均費用增幅由12%降至9.4%,城鄉居民住院次均費用增幅由10.4%降至7.7%,減輕群眾醫療費負擔2.9億元。
  • 公立醫院醫用耗材採購兩票制也要來了!
    廣東省惠州市在今年被列入第四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繫試點城市,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開展前期工作。未來將主要從四個方面對公立醫院「動手術」,其中之一就是推行藥品和耗材兩票制。作為醫改試點城市,推行兩票制並不奇怪,因為國務院也要求了醫改試點城市要率先推行兩票制。但是,惠州市的不同之處在於,除了藥品之外,也明確提出要推行耗材兩票制。
  • 北京新一輪醫改15日啟動 就診費用發生哪些變化?
    根據診療項目不同,患者費用會有降有升。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表示,希望以此引導醫療機構轉變發展方式,激勵醫務人員提高技術和服務水平。昨天深夜,患者冉女士因為胸悶伴有血壓偏高,到北京協和醫院求診。時針指向0點,北京新醫改正式啟動,協和醫院信息管理處的處長朱衛國到診室通知:計費信息系統切換完成。
  • 免賠100元的小額醫療險,門診、住院都能報!
    二爺查詢了數據,2015年,國民人均1年就醫次數為5次。很少有人一年到頭都不去醫院,特別是小孩子,頭痛腦熱,或者意外受傷的風險都很大。這時候,你需要一款低免賠的小額醫療險。但是市場上,保門診和急診的醫療險幾乎都是團體險,沒有個險產品。因為賠付率太高,逆選率也很高。
  • 調查稱:醫院特需門診一號難求 檢查費用貴一倍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特需門診的定義是:專家多、掛號易、價格貴、環境好、服務好。  1月15至18日,記者走訪了協和、積水潭、北大人民醫院、兒童醫院、宣武醫院、婦產醫院,發現各大醫院的特需門診的環境的確優於普通門診。但美中不足的是,普通門診掛號難的現象似乎也已經蔓延到了特需門診。
  • 新醫改惠及億萬民眾:世界性民生難題的中國答卷
    剛開始每次費用是480元,自己出45%;現在,新醫改讓每次透析費用降低到240元,報銷比例也提高到70%。再加上大病救治補助,去年6.3萬多元的透析費和其他治療費用,他只出了約1萬元,報銷比例近85%。    更讓他高興的是,去年重建了4間房,民政部門還補助4萬多元,頂上一大半花費。曾經借錢救命的桑成生說:「要不是新醫改,我的命也許早沒了,更別說住上新房了。」
  • 醫保卡使用全攻略,買藥、門診、住院是這麼報銷的
    醫保卡中的當年餘額僅用於支付自負費用,即社保範圍內的醫療費。比如發燒去醫院驗血,打點滴,一般都能用當年餘額支付。但如果是去醫院洗牙,或者去藥店買人參、十全大補丸啥的,當年餘額可就不管用了。畢竟這些都是自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