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歷史」大禹治水不僅採用疏導方法,還有「天降神將」相助

2020-12-20 史者說

在山上古時期,流傳許多神話故事,后羿射日,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等。我們對大禹治水比較了解,但對當時的背景了解較少,先聊一下堯舜禹時期發生洪水的背景

夏朝之前,堯帝時發生巨大水災,黃河流域洪災泛濫,周圍田地全被被淹沒,導致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的住所也盡被淹沒,為了躲避洪水來襲,百姓迫不得已搬到高山上居住

水患泛濫成為了堯帝的一大心病,每次「上朝」商議的全部是如何對付這洪水。在朝「文武官員」對此也束手無策,只好推薦當時名望很高的鯀,也就是大禹的父親來治理水患。

堯帝也不知哪個人可以治理水患,在司馬遷《史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等之未有賢於鯀者,願帝試之」,意思是現在沒有比鯀更合適的人選,那就讓鯀試一下吧

鯀開始了長達九年的水患治理,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鯀採用的是圍堵洪水的策略。他命人建造了很多堤壩來阻擋洪水泛濫,因為洪水實在太過兇猛,結果堤壩全部被衝垮,水災更加嚴重

此時在位君主為接替堯的舜,他見鯀治理水患多年而不見成效後勃然大怒,隨把鯀處於死刑。鯀去世後,水患還在,眾人推舉鯀的兒子大禹治水,大禹對其父親受刑而亡很傷心,為了彌補父親過錯,擔起了治理水患的重任

在禹接手治水時,水災泛濫已數十年之久,很難扭轉局面。大禹的父親只堵不疏,大禹疏堵結合方式。可在上古時期,大水泛濫多年,不是簡簡單單的疏通水道就能治理水患,遂帶領眾多大將一同治理水災

風、火、水諸將

舜派遣伯益(除了治水也有傳《山海經》最初為伯益所著)主管用火事宜;朱虎(傳聞朱氏遠祖)和熊羆一起隨大禹治水

大禹又任命,方道彰,宋無忌分別為掌管風火的二位將領。此二人並非常人,方道彰可以降伏百裡的大風,可以使狂風驟然停止,宋無忌被稱為火娃,可以吐出熊熊烈火

面對如此大的水患這幾個大將還遠遠不夠,大禹還任命,馮遲,馮修,江斐,江妃為水將

伏妖降魔諸將

在治療水患過程中,需要翻江倒海,開山鑿石,定會遇到各種山靈鬼怪。大禹任命禺強,庚辰為左右副將,不要小瞧此二人,能做副將的肯定更非常人,二人都有千金之力,鞭山移石,驅妖降魔的能力,在治水過程中擔任安保工作

通信諸將

在古代通勤非常不便,和現在不一樣,一個電話打過去就好,那個時候信息相當不對稱,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看過水滸的都知道,神行太保戴宗可日行八百裡,在偽造蔡京書信時,就是戴總去送信的,而不是用的快馬加鞭,可見其比馬還要迅速

大禹手下也有這樣的人物,章亥,鑑亥二人就為步將,可以日行千餘裡,負責整個治水過程中的通勤,相當於通信兵。二人並非虛構,在清朝黃遵憲的《逐客篇》裡也有關於章亥記載,「遠步想章亥「意思是,他是非常善於走的人

大禹治水的成功不但因為有卓越的才能,也有眾多神將相助,大禹治水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當然在堯舜禹時期,沒有文字,所以那個時候的發生的事情,僅僅是通過代代相傳到有文字時期被記載,中間也許會被傳的神乎其神。眾多「天兵天將」協助大禹治水也只是個神話故事,但上述諸人在夏朝後世的史書裡均有記載

以上圖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上古時代六十個神話傳說!
    相柳的傳說象徵著大禹治水工作的反覆性和水災給古代人帶來的危害。在遠古的黃河之濱,一隻「玄鳥」唱著歌兒從空中飛來,帶給人們無窮無盡的遐想――它是天的使者,原始部落的人們一個個對它頂禮膜拜。一個叫簡狄的女人,吞服「玄鳥」下的蛋後,懷孕生下一個兒子叫契。契,即是閼伯,就是傳說中的商之始祖。
  • 很多人都將大禹治水當做神話故事,但有證據表明這很有可能是真的
    很多人都將大禹治水當做神話故事,但有證據表明這很有可能是真的誰也不能否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有著五千年歷史並延續至今的文明古國,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流傳著無數美麗的神話傳說,像「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等,都早已成為我們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
  • 上古時代六十個神話傳說,炎黃子孫都應該知道!
    相柳的傳說象徵著大禹治水工作的反覆性和水災給古代人帶來的危害。在遠古的黃河之濱,一隻「玄鳥」唱著歌兒從空中飛來,帶給人們無窮無盡的遐想――它是天的使者,原始部落的人們一個個對它頂禮膜拜。一個叫簡狄的女人,吞服「玄鳥」下的蛋後,懷孕生下一個兒子叫契。契,即是閼伯,就是傳說中的商之始祖。
  • 它是上古神龍,助「大禹治水」後被斬首,民間百姓卻說殺得好?
    要說起我國的歷史裡面那麼多的故事,那可真的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啊!我國的歷史裡面分為好幾個階段有一個階段就是原始社會裡面的,在原始社會之前還有一個上古社會,上古時代裡面的事情我們無法再去追究它的真假,但是在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神話卻讓人們津津樂道,畢竟這些故事都代表著我們中國文化,滿足著每個中國人的好奇心,這些故事無論真或假,都在我們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這些上古神話給我們每個人都帶來了不一樣的樂趣,
  • 《大禹治水》開播:用神話新番,講好中國故事
    動畫片《大禹治水》以中國古代經典神話故事「大禹治水」為藍本,通過巧妙的劇本改編、現代化的美術場景設計,以及4K超高清藍光畫面呈現,再現中國古典神話英雄「大禹」臨危受命、最終消除水患,造福百姓的故事,同時也是少年大禹通過「追夢」完成了自身成長的過程。
  • 終於破解大禹治水的歷史真相之謎
    大禹治水也被認為是中國的上古傳說、神話,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大禹及其先民們是不可能完成開鑿巖石、疏通河道這些宏大工程;大禹治水更不可能在一十三年內全國範圍內疏通九河,治理天下洪水,因此,大禹治水只可能是神話或傳說!?如果大禹治水被否定,那麼華夏歷史,華夏民族的文化基礎,也將失去存在的合理性。
  • 《大禹治水》:傳統神話故事湧起時代浪花
    近日,由浙江廣電集團等出品,浙江衛視承制的神話題材動畫片《大禹治水》在央視一套、少兒頻道及浙江衛視等平臺播出。該片以中國上古傳說「大禹治水」為藍本,講述了「大禹」臨危受命,帶領百姓與大洪水抗爭巧治水患,並在追夢中成長為民族英雄的故事。
  • 神話解讀|別光知道大禹治水,他的父親鯀才是真英雄
    神話是公開的夢,夢是私人的神話。古代聖賢運用神話,將無盡的智慧注入到人類文化中。正如弗洛伊德所說:宗教教義中包含的真理終究是扭曲的,並且被系統化地進行了偽裝。很多人看不出那就是真理。解讀神話故事背後的寓意,我們才能了解文化的本源,解答人生的終極疑問。
  • 大禹治水是真實存在的嗎?
    大禹治水的來歷嘛,史記什麼的都有記載,大概很多人都已經聽爛了這個版本了。我來講一個新鮮點的吧。上古三大奇書之一的山海經,記載了鯀禹治水的神話故事。但你要說它是神話吧,好像又不確定,畢竟山海經上記載的很多東西,有的現在都被一一證實確實存在了。
  • 諾亞方舟與大禹治水:從地理角度聊聊東西方神話為何形成各自特色
    如果說大禹治水的歷史暗指歷史上某段時間真實發生的事件的話,筆者認為最有可能的就是黃河泛濫和古代人民對黃河的初步治理。黃河的河道在歷史上幾經變化,每一次都給黃河中下遊人民帶來巨大的苦難。大禹治水可能就是對黃河的初步治理。
  • 神話故事雕塑講解歷史人物文化藝術的精髓
    大禹治水雕塑,神話故事雕塑,大型廣場雕塑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 東方有大禹治水,西方有諾亞方舟,史前大洪水是真是假
    儘管很多人都將其作為經典故事來聽,但依據許多 我國的歷史資料記載,及其考古工作者的科學研究,發現上古時代的洪水並不是傳說,只是真正存在著的。談起大洪水,大伙兒都會想到我國「大禹治水」的經典故事。實際上大禹治水的洪水,並不是12000年前的那一場大洪水。由於大禹治水產生在公元2000年前的黃帝階段,算是上上古時代,而今日說的這次洪水產生在12000年前,大概早了一萬年,產生在史前時期。
  • 中外都記載有過史前大洪水,能說明諾亞方舟、大禹治水並非神話嗎
    洪水淹沒大地150天……7月17日方舟停在阿勒山上……諾亞601歲那一年,見地面已經幹了……」關於公元前2370年的這場大洪水,現代人更習慣稱其為「史前大洪水」。對於這場大洪水的傳說,在東西方很多國家裡,均有相關民間故事、史料典籍進行了記載。眾所周知的是,中國對於這場史前大洪水,則有大禹治水的記載。
  • 吉爾伽美什、諾亞方舟、大禹治水,為什麼洪水是世界共同的傳說?
    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著關於上古大洪水的傳說,雖然每個傳說有不同之處,但大體內容卻是相通的。在通訊技術幾乎為零的上古時代,各個民族流傳下來同一歷史,不得不讓人深思背後的原因。吉爾伽美什史詩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學作品《吉爾伽美什史詩》,是最早記載大洪水傳說的作品。
  • 從上古神話傳說,看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不能不說西方人的目光短淺
    近幾年來,西方世界,一直對我們各種的黑,你肯能一直認為,這只是東西方文化差異導致的,其實在說書人看來,這是不同的意識形態所使然,然而後來仔細品讀了一下相關的的西方文化的歷史傳說,才發現,其實這些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我們從上古時期的一個大事件來看起。
  • 從神話到史書:文本中的「夏禹」敘事
    天帝於是降下黎民百姓,賜予禹治國安邦的九種大法,由禹做王,監察百姓的德行。在西周中期發現的青銅盨上,用金文銘刻著類似的文言敘述。雖然至今出土的文獻,無法使人們的目光再穿透更早的歷史,但能夠肯定的是,距今約3000年至2500年前,相似神話的各種零散版本裡,大禹是一位創世的神祇。
  • 30個上古神話傳說 炎黃子孫都應知道
    《山海經.西山經》載:「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載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意思是說西王母大致像個人,形狀威猛,掌管災厲(瘟疫)和刑罰的怪物。另據「列仙全傳」所載:西王母是西華至妙之氣化生而成,與東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僅次於三清,十分崇高。西王母是匯集西華奇妙真氣,降誕於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陰靈真氣,是洞陰至尊。傳說中的女神。掌管災疫和刑罰的大神,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慈祥的女神。相傳王母住在崑崙仙島,王母的瑤池蟠桃園,園裡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
  • 從地理角度,推斷大禹治水的地點
    我們之前曾經多次提到,那些承載著中華文明記憶的歷史「傳說」並非完全是神話,更多其實是限於古人的認知能力,以及口口相傳中有意無意的誤讀而被神話的。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如果希望解讀出這些所謂「神話歷史」的實質,關鍵在於提取出其中未被神話的要素。
  • 西方的疑惑,史前大洪水他們靠諾亞方舟,為何中國卻大禹治水
    話說光吃不喝10天人就死翹翹,只喝不吃也最多二十多天完蛋。這補給問題如何解決?由此可見,這屬於早期猶太民族的歷史記憶,應該是對於大災難的演繹式記錄,卻有原型,但誇大或虛構成分居多。同樣在東方也有差不多的記憶,這就是相對真實的大禹治水。為何說大禹治水相對西方諾亞方舟更加真實。原因也很簡單。這大禹可是夏啟的父親,是夏王朝的締造者,正是因為大禹治水的功績,還有聲望,才有了夏啟建立夏朝的威信。
  • 上古神話中,「鴻蒙」二字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傳說?
    上古神話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悠悠歲月中,上古神話雖然有過不少遺失,卻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典籍記載,至今也保存著很多宏偉壯麗的傳說。例如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神話傳說,他們不僅僅是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更代表了一個文明最初的底色和精神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