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術基礎:陰陽與五行

2021-02-23 喜悅宸

數術基礎:陰陽與五行

對陰陽與五行的學問基本懂得的人不在少數,深入懂得的人卻寥寥無幾。當下,就談談陰陽與五行的基本知識吧。

先秦時期,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本是兩家,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逐漸地兩者融合併廣泛使用於中華五術當中。

何為陰陽?

古人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陰陽二性構成,太極之中有陰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同源同根,陰陽對立統一,陰陽互為體用,陰陽化育共生,陰陽不斷變化發展,層層遞進而成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陰陽哲學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的性質的一種抽象,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基礎因素的描述。陰陽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

《易經》裡以陰陽爻的符號表示陰陽。

陽爻:

陰爻:

陰陽的分類。

許多事物都可以分為陰陽,都是成對出現,彼此都要依存對方而存在,陰陽是事物二分法的高度概括。

 

有陰必有陽相對,正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是因為它們之間的關係而存在的,脫離了這種關係,陰陽是沒有意義的。

    陰陽具備不變性。太陽與地球的關係上,太陽一定為陽,地球一定為陰;在性別關係上,男一定為陽,女一定為陰,這是穩定不變的。

陰陽具有相對變化性。一位男生在兩性關係中屬陽,但是在公司裡屬於員工,那麼他的領導為陽,他就為陰,陰陽的相對變化是從關係的變化中發生的。又如人體的肝相對於肺屬陽,主升,而肝在與膽的臟腑關係中,屬陰,因為肝屬髒。

陰陽關係是層層嵌套和遞進的,由簡單到複雜,從物理世界的波粒二象性,到化學鍵的陰陽,再到生物的陰陽,再到人體各部分的陰陽和人與人之間的陰陽……大自然和人類社會,充滿著各種層級的陰陽關係。

陰陽,是認識宇宙的另一種基本概念,是中華五術的基礎。

什麼是五行?

並不是說世界僅僅是由五種物質構成。五行思想將宇宙歸納為五種影響萬事萬物的「力量」,而每一種「行」是根據彼此的性質、功能、關係和運行規律而劃分的。五行之間形成生克循環,表達的是萬事萬物的相互關係和運行規律。五行可以囊括數、象、氣、形、物質、信息、能量等所有一切。

五行是陰陽二氣化生而來的,五行中的每一「行」,是指具備某一共同特徵的一類事物的概括。

五行的基本特性

水的特性是:寒冷、潤下、黑暗,如水、雨、雪、黑色、北方、冬天等。

火的特性是:炎熱、炎上、光明,如火焰、陽光、紅色、南方、夏天等。

木的特性是:溫暖、生發、柔和、舒展,如植物、綠色、東方、春天等。

金的特性是:清涼、肅降、潔淨、收斂,如金屬、白色、西方、秋天等。

土的特性是:長養、化育、受納,如土、山、黃色、中央、四季第三個月等。

 

五行生剋規律

    五行學說不僅僅是一種對事物性質的分類,更重要的是它闡明了事物內部運動的一般性規律。也就是說,五行之間的相互關係,既有相生的一面,又有相剋的一面,正是因為這種相生相剋的作用,宇宙中的事物才會有變化和發展。生克是中性的,生克的好壞的判斷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五行的相生含有生發、促進、助長、保護之意。五行的相剋,含有制約、控制、抑制之意。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順次相生,循環往復,五行隔位相剋,動態中維持平衡。事物有生有克才能不斷發展。


五行最原初的概念是高度抽象的,是形而上的,不存在反克、生多變克之類的,一切類象化或是具象化的的五行概念,都是形而下的解析。

 

陰陽為二,五行為五,二乘以五為十,中華數術乃至華夏文化當中的數理規律,基本都來源於陰陽五行。

如要研習隱學數術門類,陰陽與五行的基本知識要牢牢掌握。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數術?數術與易經原理有何關係?
    數術,就是通過自然規律的公式來推演人與社會未來的發展關係,以指導人們的生活實踐。然而後世不知或半知者常將數術歸納為封建迷信的範疇,殊不知人與自然相互關聯,人生於自然,是自然的選擇造就了人,社會是文明的發展的成果,而文明是人對自然的認識,並利用自然法則對人事物三者關係進行管理和應用。數術,是我國一類古籍書的「類」名。按照《四庫全書》分類法,我國古籍可分為「經、史、子、集。」這四「部」。
  • 數術
    毫不相讓,互相攻訐,孰不知最早的《易》就是「理術同系」的所謂術數——連山、歸藏者也。如今也只好「順應潮流」的來「術數研究」了。)所謂方術,術數和方技的統稱。術數是研究 「天道」的學問,包括天文、曆法、五行、佔卜等;方技則是研究生命的學問,命運是不可預知且時刻存在變數,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它只是一種用於趨吉避兇的心理安慰,不可痴迷其中。
  • 國學基礎知識——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傳統哲學思想的結晶,它不但沒有隨歲月的流逝和科學的突飛猛進淡出人們的視線,相反它不曾被人們完全理解的深奧哲理,隨著認識的升華越來越彰顯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意識到,它是現代思維哲學的大成。
  • 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第一節;陰陽各種數術都來於易經,包括奇門,六壬,六爻,梅花易數,違反易經的道理都不是真的有用的知識,那麼什麼叫易經
  • 國學文化:什麼是陰陽五行學說的數學原理?
    陰陽五行學說的數學原理:我們天罡遁的整個體系,講究一個數理,在數理方面可能會講得極其深。現在講陰陽五行學說的數學原理,主要是因為這裡有個很深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是五行?他不是三行、四行、六行、八行呢?憑什麼就要五行?
  • 程少軒:馬王堆五行類佚籍的獨特價值
    馬王堆帛書《刑德》甲乙丙篇、《陰陽五行》甲乙篇以及《出行佔》等五行類數術文獻,1973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這幾種帛書的整理進度遠遠落後於同墓所出其他文獻。而馬王堆帛書五行類佚籍作為供權貴使用的文獻,很多內容與「日書」存在較大差別。例如,《刑德》《陰陽五行》諸篇帛書中有很多軍事佔卜的內容,這屬於高級軍事將領關注的事務,絕少見於民用「日書」。再比如,帛書中的土工與祭祀選擇術,比「日書」更多也更複雜,土工選擇關乎營造宮室,祭祀選擇關乎祠禱神靈,權貴階層當然對這些事情更加關注。除此之外,這些帛書的數術內涵也比一般「日書」更為豐富。
  • 陰陽五行與形意拳
    陰陽五行學說是形意拳理的哲學基礎1.
  • 陰陽與五行的運行規律
    從此以後就有了天和地,白天和黑夜,陰陽,有了東南西北中,就有了五行陰陽五行,可分為「陰陽」與「五行」,然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陰陽五行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為古代樸素的唯物哲學。陰陽,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兩種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繫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陰陽與五行兩大學說的合流形成了中國傳統思維的框架。
  • 易世界|陰陽五行學說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最偉大的發現莫過於「陰陽五行」了,這四個字蘊含著古人經天緯地、博大精深的智慧。陰陽五行學說,顧名思義可以把它分為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並且兩者相輔相成,陰陽學說必兼五行,而五行學說也必合陰陽;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辯證法的體現,常言道「陰陽五行、天人合一」。
  • 夏澤豐:「跟我學奇門」奇門遁甲基礎之陰陽五行
    這個規律核心就是陰陽五行。陰陽陰陽學說是易學基礎,它把宇宙萬事萬物分成陰陽兩大類,認為一切事物的形成、變化和發展在於陰陽二氣的運動結果。陰陽理解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常見的陰陽魚,看看這張圖就能理解很多關於陰陽的知識。
  • 陰陽五行學說的起源
    陰陽五行學說的起源易學的陰陽學說理論,「陰陽五行」一詞始終貫穿其中。何謂「陰陽」?陰陽是指日、月等天體運轉規律,是宇宙貫通物質和人事的兩大對立面。土是太極直接下降而成,方位上居於中央,時間上對應於四季末,這樣就產生了五行。五行學說的創立,是對自然界狀態的準確模擬,它認為事物的陰陽兩面互相依存,交替推移,絕對無法孤陰孤陽獨立存在,不過有時互為消長盛衰,如白天為陽盛陰衰,黑夜為陰盛而陽衰,世界萬物的產生、運動、變化、發展,都離不開陰陽五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影響。
  • 五行與陰陽的關係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它不僅僅代表五種具體的物質,主要是代表五種基本的屬性。金代表清正、肅殺,木代表生發條達,水代表寒冷潤下,火代表炎熱向上,土代表長養化育。古代的先哲們根據五行的基本屬性,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進行分類,與五行建立對應關係,並納入五行的系統之中。比如,五方、五味、五臟、五官、五聲、五氣、五色、五星…………不勝枚舉。五行的生克制化與反侮。五行代表五種基本的屬性,它們之間相互發生著作用。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 陰陽與五行的關係解析
    講到陰陽,一般就會自然而然提到五行。陰陽屬於道的層面,五行是物質層面。陰陽屬於精神層面,五行屬於物質層面。最能代表陰陽五行的可能就是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中國古人認為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的因素為「木火土金水」,印度人認為「地水火風」,希臘人認為是「火氣水土」,中國人除了認識到構成最基本的因素之外,還多了一個陰陽,說明中國人比西方人更善於歸納和思考。由於「木火土金水」只能是物質,所以一些動作比方跑和跳等等這些行為都無法用五行來表達,這個時候可能還需要靠陰陽概念才能夠將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才能夠串起來。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基礎之一。在最低谷的時候,它被社會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籤,乃至在中醫界,大家都避而不談,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備受質疑。陰陽五行學說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學術界爭論不休。
  • 易道與五行(1):五行的根源與五行的概念
    《易經》之道和五行理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包括的內容很多,涉及並影響到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歷朝歷代都有大量的學者、文人以及出家修道者對其傾心研究並有大量著作傳世,尤其在傳統醫學、天文地理以及數術預測等學科中都有過系統而完整的論述
  • 易經預測第11課:五行生剋關係,卦宮和地支分別屬於何五行
    五行相生為什麼要相生,是防止任一五行力量過弱而採取生助的方式進而達到五行的相對平衡。五行相剋為什麼要相生克,是防止任一五行力量過強而採取克耗的方式進而達到五行的相對平衡。五行的生克必須熟練掌握,因為這是中國本土一切數術的最核心最基礎的原理,所以五行的相生相剋最好爛熟於心。知道了五行就好辦了,接下來我們就把五行分別套進八卦、卦宮和地支當中。五行有五個:木火土金水。
  • 陰陽五行天幹地支
    陰陽者,「陰」者暗也;「陽」者明也。"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性質的一種抽象,也是宇宙對立統一及思維法則的哲學範疇。中國先賢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陰陽"的思想對儒家、道家都影響很大!在他們的著作中都有體現,在《道德經》中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在《繫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而全本《易經》其實就是在講"陰陽"變化的數理和哲理。
  • 太極以下的陰陽五行空間有多大?
    人類生存的這個空間就是太極以下陰陽五行運行的物質空間或物質世界一一也就是說我們肉眼能看到的這種以《大系》為一個宇宙單元的大約不到30個億(與遺傳基因組的長度或數量有直接關係)像銀河系這樣星球組合的陰陽五行運行空間,高級生命認為是一個小宇宙。在這個小宇宙中,人類佔用的只是一個小小地球的一部分。在這個地球上,人類發展或發生了很多循環過程中的文明。
  • 零基礎四柱八字教程 第一章 陰陽與五行
    零基礎學八字的一系列文章裡,我的主要方向是快速入門,以入門為主,那些自然大道理,等之後有基礎以後再補。重點就是快速入門。閒話不說了,開始。 零基礎四柱命理預測學 第一章 陰陽與五行 什麼是四柱 四柱就是民間說的看八字,通過人出生時間用萬年曆換算成天幹地支
  • 原創 陰陽化生天地人之五行
    四象即陰陽之升降,陰陽即中氣之浮沉。」陽升陰降,陽氣半生,其氣溫,屬木之性;陽氣升極,其氣熱,屬火之性;陰氣半降,其氣涼,屬金之性;陰氣降極,其氣寒,屬水之性;清濁之間,陰陽升降之樞軸,是為中氣,即為土之性。水火金木土,即名五行。五行源於陰陽之升降,分而為五行,和而為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