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數術?數術與易經原理有何關係?

2021-03-05 易家講壇

數,指氣數。是將自然法則進行數理化,形成一套完備的自然資料庫。術,指方法,也是一種公式。是將自然數據代入公式進行推算的一種方式。數術,就是通過自然規律的公式來推演人與社會未來的發展關係,以指導人們的生活實踐。然而後世不知或半知者常將數術歸納為封建迷信的範疇,殊不知人與自然相互關聯,人生於自然,是自然的選擇造就了人,社會是文明的發展的成果,而文明是人對自然的認識,並利用自然法則對人事物三者關係進行管理和應用。

數術,是我國一類古籍書的「類」名。按照《四庫全書》分類法,我國古籍可分為「經、史、子、集。」這四「部」。每部之下又分若干「類」,每類之下再分若干「屬」。數術是「子部」之下的一「類」。而數術類又包括了七「屬」,其所屬分別如下:

一、數學之屬

此處的「數學」不是現在的數學幾何,《左轉僖公十五年》:「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古代把研究「筮」時數的變化,務就造化之源的學問叫做「數學」。

二、佔候之屬

凡觀察研究天象與動植物的習性,以此推知人事的一類均歸本屬。

三、相宅相墓之屬

凡研究基建、建房或造墓的朝向地勢等選擇的堪輿之術歸為本屬。

四、佔卜之屬

凡用龜、蓍、牌等按某種規則和方式確定一組數,再根據這組數確定一個卦象,即所謂「隨物取數,隨數取卦。」然後依託易經判斷吉兇的歸為本屬。

五、命理相理之屬

根據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來推演命運的是命理。根據一個人的形體、氣色、掌紋來推導命運的是相理。

六、陰陽五行之屬

凡根據陰陽五行生旺衰囚的易理來推測吉兇的歸於本屬,如奇門遁甲、大六壬、擇日等。

七、雜技術之屬

凡不便歸入以上諸屬,而又是推算吉兇禍福的統歸於本屬,如佔夢、拆字、太素脈法等。

由此可以看出,數術的支類旁屬十分旁雜,但翻開這些書,無一不直接說明或在論述中體現自己對易經原理的理解和應用。易經原理,不外乎以陰陽為本,五行為序,查陰陽五行的變化就能推斷未來事物的發展方向和最終結果。

天氣清輕而上為陽,地質重濁下沉為陰。天有晝夜分明暗,是天之陰陽。地有山河分高低,是地之陰陽。日自發光熱於白晝為陽,月受光而明無熱為陰。日有高低遠近是日之陰陽,月有盈虧圓缺是月之陰陽。陰陽循環運轉而演五行,日的變化改變著天,天的變化映襯著地,地的生長收成,四季寒暑交替就是天地陰陽循環運轉而衍生的自然規律。萬物稟陰陽不同而五行各異,陽驅陰動為木,陽盛無束為火,陰收陽功為金,陰盛蓄陽為水,陰陽交變轉化為土。不僅事物本身屬性有陰陽五行,環境也是一套陰陽五行,事物的發展定於時間、地點,考察其點自陰陽五行的關係就能推導命運和未來。

1.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查看公眾帳號】可關注我們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眾帳號】中查找:you_are_bestfriends_或易家講壇

3.通過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

相關焦點

  • 數術
    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民族都曾經盛行的巫術即是術數的起源,諸如天文、曆法、數學、星佔、六壬、太乙、奇門、運氣、佔候、卜筮、命理、相法、堪輿、符咒、擇吉、雜佔、養生術、房中術、雜術等等都屬於術數的範疇。一般地說,狹義的術數,是專指預測吉兇的法術;廣義的術數就包括天文、曆法等了。通常所指的術數是狹義的術數。現代現代學者仍未明了數術的性質及其名義和用法,大多數人還認為數術就是術數。
  • 數術基礎:陰陽與五行
    何為陰陽?古人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陰陽二性構成,太極之中有陰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同源同根,陰陽對立統一,陰陽互為體用,陰陽化育共生,陰陽不斷變化發展,層層遞進而成其博大精深的內涵。陰陽哲學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的性質的一種抽象,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基礎因素的描述。
  • 《中國方術正考》|數術、方技中儒、道思想的並行
    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在所有的方術中,究其根源,品其發展,我們中國的本土文化中,始終都有兩條並行的線,就是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中國古代的方術,具體分為方技和數術。數術研究的是天地萬物,包括天文歷算,也包括佔卜厭勝。方技研究的是與人體相關的知識,除了醫學、心理學、性學和養生,也有大量神仙家和巫術成分。
  • 三角定律真神奇 十二數字藏玄機 ——蘇方行中國數術萬事三角定律實踐隨筆
    【案例一】小孩得的是鼻炎2017年正月,有朋友鄭先生打電話給我,說:「林老師您好,麻煩您來我家看看風水,可以嗎?」我說:「可以,我馬上過去。」我來到鄭先生的家,得到了鄭先生夫婦的熱情接待。首先,我仔細察看了鄭先生家的每一個房間,他家住在二樓西戶,面積140平方米,無缺角,房型格局也很好。於是我說:「鄭總,你這房子很好啊,發生什麼事了嗎?」
  • 清風典歷|數術窮天地 文章壯漢聲
    清風典歷|數術窮天地 文章壯漢聲 2020-12-14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易經預測第11課:五行生剋關係,卦宮和地支分別屬於何五行
    大家好,我是許榮啟,一個民間易經研究者!02五行生剋關係五行有生克兩種最基本的相互關係,這裡我們就詳細說說五行生剋。大家來看下圖,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順位相生,隔位相剋。五行的生克必須熟練掌握,因為這是中國本土一切數術的最核心最基礎的原理,所以五行的相生相剋最好爛熟於心。知道了五行就好辦了,接下來我們就把五行分別套進八卦、卦宮和地支當中。五行有五個:木火土金水。
  • 何為術數
    中文名:數術別稱 :術數特徵:以數行方術定義: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數理類別:中華古代神秘文化涵義解析「術」指方術,「數」指數理基本概念古人將自然界所觀察到的各種變化,與人事、政治、社會的變化結合起來,認為兩者有某種內在關係,這種關係可用術數來歸納、推理。於是,術數便用來推測個人,甚至國家的命運吉兇。
  • 為什麼《易經》可以預測一些事,背後的原理是啥?
    「用輕鬆、簡單、現代的方式,橫亙古今中西對比的時空跨度,帶領大家領略2500多年來神秘、深奧的易經智慧。引領大家理解和體悟易經,探尋易經是什麼,同時更深入的探究易經是怎麼創製的,更深層次的考尋易經秘密背後的秘密。
  • 身懷六甲的六甲是什麼,六甲和唐僧有啥關係
    六甲是什麼?古人計年計月計日都用六十甲子,六十甲子是用天幹地支配成的,六十年一個循環,六十甲子第一個叫甲子。在最開始的文字記載中,甲是盾牌的意思,子就是個小孩子。當然數術中沒這麼簡單。數術中十天幹配合十二地支,組成了六十甲子。但是和甲搭配的地支只有六個,分別是: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如果一個屬牛的人不管怎麼輪迴他都不會碰上甲的,因為沒有甲醜這個幹支,只有家醜還不能外揚。
  • 易經應該怎麼學,才能從新手到精通?
    為什麼搖晃杯子,則是理(原理內因)。 知道了,易學的分類以及大概核心思維,下面我們來整理一下易學的世界觀。中國古人認為,世間萬物是無窮無盡的,如果你無限制的學習,那是永遠也學不完的,所以古人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用易經的數字哲學來認知這個世界。我們先來說一說,易經中的零一二三。
  • 奇門遁甲感悟與數術心得
    因為書中有前輩無數高人的經驗體系,你讀書要讀出他們的思想來,而不能淺薄的讀。不要輕易相信社會名人、名師。這裡不想多說什麼,怕影響胃口。易學界本來就是一壇混水。筆者也不想攪進去。(三)如何讀書讀書首先要細讀,要心領神會。
  • 什麼是易經?解釋的人很多,但這個解釋才算靠譜——零基礎學易2
    學一門學問之前,總要弄明白學的這個是什麼?當別人問及的時候,才能說出個條條道道。尤其是學易經,這個更不好說清楚,因為很多人已經先入為主的把易經和佔卜劃為等號了,然後再和封建迷信連在一起。其實易經最初的作用就是用於佔卜,以開民智。
  • 數術基礎知識
    最高級的數術來源於紮實基礎,你對基礎知識是停留於表面還是更高層次呢,五行屬性木主仁:性情隨和,感情豐富,仁慈樂善
  • 《易經》第一講:鬼謀、人謀與修身
    從漢朝開始將近兩千多年以來,講《易經》的就有上千家了。我們去翻翻《四庫全書》,關於「易」的書籍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堆積如山。各個時期,各個朝代,各個地方,甚至個人對「易」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特點。近二十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學術研究也相對自由起來,對《易經》的研究和著述也是數以千計,這還不包括佛教和道教中關於《易經》的典籍,以及還有很多沒有付諸印刷和公開宣傳的對《易經》的一些論述。在座的有些朋友對《易經》也都有比較深的研究,都有自己的一番體會和認識。因此說「易」並不好講。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對「易」或者說對《易經》的感覺還是很神秘的,也有非常濃厚的興趣。
  • 2015第五屆中國易經大會 邀請函
    國際易經堪輿協會邾根水會長攜全體協會領導、組委會成員、2015國際易學金鼎獎專家學術評審委員會委員共同歡迎您的參與和支持;您神聖的一票是對我們的支持更是易學行業希望!卜祥文 山東省現代人居環境研究院院長申 雄 雲南省中華周易研究會會長馬國欣 原平頂山教育局黨委書記、河南省中原周易文化研究院院長、《華夏大講堂》特邀講師董新凱 國際易經堪輿協會執行會長
  • 數術之用:周易之數與現代數學(上)
    其陰陽正配之數,恰好是洛書之九數:乾1配坤8=9震4配巽5=9坎6配離3=9艮7配兌2=9易數不是現代數理之數,而是一種兼含類與序的位數(Positional),大體可理解為象的關係與變化整個卦及卦與卦的關係都可用數表達。但其數字的含意乃是象。《繫辭》說:「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易中太極、兩儀、四象、八卦都是以數為象,也就是數中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