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第一講:鬼謀、人謀與修身

2021-02-13 每日一則四書五經

鬼謀、人謀與修身

 

最近一段時間,有很多朋友都希望我來講講《易經》,但《易經》並不好講,因為講「易」的人太多太多了。從漢朝開始將近兩千多年以來,講《易經》的就有上千家了。

我們去翻翻《四庫全書》,關於「易」的書籍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堆積如山。各個時期,各個朝代,各個地方,甚至個人對「易」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特點。近二十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學術研究也相對自由起來,對《易經》的研究和著述也是數以千計,這還不包括佛教和道教中關於《易經》的典籍,以及還有很多沒有付諸印刷和公開宣傳的對《易經》的一些論述。在座的有些朋友對《易經》也都有比較深的研究,都有自己的一番體會和認識。因此說「易」並不好講。

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對「易」或者說對《易經》的感覺還是很神秘的,也有非常濃厚的興趣。那麼,「易」到底是講什麼的呢?如果不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就不好給你對「易」的學習定位。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講,「易」主要分為這麼幾個流派:首先是儒家易,「易」是儒家六經之一,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周易」本身屬於儒家經典。漢朝以來,隨著東漢古鄶國人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產生,《易經》又和道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尤其是內丹的興起,讓周易在道教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易經》講究理﹑氣﹑象﹑數,道教則比較注重氣。東漢以後,《易經》的六十四卦與人體氣機的運行逐漸相結合起來。在中醫學上,也有很多理論離不開《易經》的指導,所以有「醫易同源」的說法,比如專門講述針灸方法的《子午流注》,和現代中醫的「扶陽」學派。後來,佛教裡也有很多關於「易」的論述,南北朝時,有些佛教的法師就已經開始通過對「易」的闡述來宣傳佛學的道理。到了唐朝,華嚴宗的祖師之一李長者,他用《易經》的體系來講述《華嚴經》,寫了一部《新華嚴經論》,在佛教之中別開蹊徑,對當時和後來的宋明理學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理論的重要依據,和老莊思想一起,對中國古代宇宙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漢易注重象數,宋易注重義理,民間許多學易的支流則總是注重和偏向於其預測的一面。當然作為「易」本身,在商代周代的時候就是用來搞佔卜的,它和預測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商人尚鬼,其朝政充滿了政教合一的味道,神權和政權不可分,每逢大事往往都通過佔卜來進行決斷。以至後人推斷說三代都有易,也就是常說的夏有連山易,殷有歸藏易,周有周易。

 

在周易之前,「易」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於佔卜打卦。而到了周朝以後,周文王將鬼謀變成了人謀,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倡人本思想,淡化了「易」的佔卜功能,把易學的理論納入了修身養性、乃至於治國平天下的大道之中,最終使之成為易學的主流。

《易經·繫辭》中說:「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周文王將伏羲的單八卦兩兩重疊起來,演變為八八六十四卦,並予以發揮。及至周公﹑孔子,則加入象辭、彖辭、卦辭、文言等等,使之成為人謀和修身的重要指導思想。

 

易分理﹑氣﹑象﹑數,我們首先必須要注重「理」,即易理。如果連易理都不知道,就沒辦法去談氣﹑象﹑數。易經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包含有理﹑氣﹑象﹑數,但是,易理是其根本。

雖說周易將鬼謀變為人謀,但在先秦時期,易經仍主要用於佔卜預測。到了漢朝,對易的理﹑氣﹑象﹑數有著較多的發揮。曹魏時玄學興起,王弼開始注重對易理的闡述,使易學成為玄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到了宋以來,則更偏重於易理,預測成為易經的末流。易經預測的主要派別有子平術(八字)、紫微鬥數、奇門遁甲術,還有看相看風水等等,而這些,都離不開從易學中衍生出來的陰陽五行學說和天幹地支學說。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十天幹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從嚴格意義上講,這就是中國古代的數術之學,有著相應的推導公式,它的基本理論與中醫的基本理論如出一轍。

 

預測學在中國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到了宋以後而大成。現在,把這一套學問全部打入了迷信的範疇,既合理又不合理。

合理的地方在於,一般人玩這個,容易沉迷於數術和算命之中,喪失了志趣,把握自己和改造自己的能力被降低了,缺乏做自己命運主人翁的精神。但是我們要明白,在講《周易》的理﹑氣﹑象﹑數時,從氣上直接推動了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的發展,中外學術界對這一點,是給予了充分肯定的。

在這裡,我們所推崇的是易理,這是中國所獨具的一套學問。按照學院派的理論,中國的《易經》裡面包含著豐富的﹑樸實的辯證法和邏輯思維,有著非常豐富和高級的思想內核。如果僅用預測學的理論去解釋《易經》,是不可能完全把握住它的思想和精髓的。

相關焦點

  • 《易經》講的是「鬼謀」還是「人謀」?為什麼這麼多大人物在研究
    《易經》講的是「鬼謀」還是「人謀」?為什麼這麼多大人物在研究《周易·繫辭下》:「人謀鬼謀,百姓與能。」王夫之則說:「聖人作《易》,以鬼謀助人謀之不逮。」自古以來,人們對《易經》有兩種意見,一派認為《周易》是筮佔之書,講的是「神鬼之謀」,一派認為《周易》是說理之書,講的是「人謀」。「鬼謀」之義,系佔問於鬼神以求決疑定謀。殷商重龜卜,亦兼用筮佔,此風至周初亦然。周初之人凡遇重大事件仍以龜卜為主。
  • 11月13日農學院講座:易經和生態農耕
    《易經》很多人認為很玄很神秘,然而它講的是人謀,不是神謀、鬼謀。它始終貫穿著人的因素起決定作用的思想觀念,認為人的品德修養,人的主觀努力可以逢兇化吉,促使事物發生變化,相信人謀在改造環境,促使事物轉化時所起到的作用。現在看來就是人對待自然的態度和發展過程中應當遵循的法則。
  • 《吞食天地2》酷酷鬼謀全攻略
    09年最新回合網遊《吞食天地2OL》,廣告天后江語晨傾情代言,臺灣人氣第一,可愛勢不可擋!10月28日不刪檔有獎封測火爆開啟!上線即送超值大禮包,驚喜無極限!獨創武將自由捕捉、熱血軍團攻城大戰、輕鬆自動打怪升級三大系統。更有四大職業助陣封測,四大屬性相生相剋,百餘騎寵隨您駕馭,千名武將任您差遣,萬種造型凸顯個性!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曾仕強教授的5句智慧箴言,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第一 《易經》是包容文化,而不是整合文化文化需要彼此的包容,不是誰吃掉誰。就好比是生物科學,生物科學裡面有一個概念叫多樣化,如果整個地球的生物只有一樣化,那麼整個地球很快就會毀滅掉了。
  • 曾仕強:《易經》全篇只講了這「3個字」,但很多人都沒搞懂!
    道法自然,依道行事,人有人規,天有天規,無規無矩,必有禍亂!人生起起伏伏,千變萬化,再好的機遇,再厲害的能力,都敵不過天道和規律。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 易經: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易經》是一本"神書",為什麼這麼說呢?作為古代的"卜筮"之書,《易經》這個書名幾乎是家喻戶曉,但是你要問他真正寫的啥,他估計只能嘿嘿一笑,說"道可道,非常道"。真是讓人有種忍不住要給他兩耳瓜子的衝動。易經裡面64卦,卦卦是智慧。
  • 《易經》教學第一講:學習易經有什麼用
    我想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學習《易經》最大的作用不僅僅是算命,更重要的是改命。《易經》就像是一部做人做事的人生手冊、行動指南。《易經》認為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不能違背天道,「人在做,天在看」,所以按照天道來做就吉,不按照天道來做就兇。我不知道各位看過《易經》這本書沒有,能看得懂嗎?很多人回答,看過,但看不懂。但是《易經》這本書裡有兩個字你肯定看得懂,哪兩個字?
  • 《易經》透露:「命苦」之人,身上往往有3種特徵,希望你沒中招
    我們仔細讀《道德經》會發現,其實老子講的就是《易經》的陰陽思維,它也堅持了《易經》的陰陽的原則。我們從《易經》當中也能夠看到儒家文化的思想源泉。比如,儒家文化講的是仁愛,講的是益和利,它就是堅持了《易經》中生生的原則。
  • 歷經7500年的國學易經講的是什麼,如何學習易經?才不會學偏
    現在很多人都在學習國學易經。本是好事但買來書本一看。根本都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晦澀難懂,如同天文一般。索然無味隨即便放置一邊。下面我們先來看看易經是講什麼的,何時出現的。在5000年的時間長河中,易經有連山,歸藏至周易三變而來。周文王拘羑裡而演六十四卦。後有周公姬旦整理,春秋時期的孔子及其弟子做十翼(對卦辭爻辭註解)由此百經之首的易經理論體系終究大成。距今2500多年。所以易經有時經三古,人經三聖之說。易經主要講的是以八卦為主的爻辭卦象。(理數相佔)沒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是很難懂的。他以文王64卦為基礎。以天幹地支為輔助。
  • 記住《易經》裡這八句話,一生受益匪淺
    「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這是世人賦予《易經》的頭銜,作為我國古典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一直備受世人所推崇,而歷代諸子百家亦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經》上論天文,下講地理,中談人事,其包羅萬象,無所不有,易道廣大,潔靜精微。其中不乏教育人修身處世的至理名言,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這些修身的金科玉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例如「《易經》八律」之言,道盡為人處世之態度,學之、懂之令人受益匪淺:
  • 易經中這個卦的3個修身智慧,你知道幾個?第1個太多人就明知故犯
    很多人說《易經》是封建迷信,大錯特錯。迷信並不是指某一具體事物,而是指人的態度。凡事只要信的差不多就好了,如果深信不疑,那才是迷信。而且讀了《易經》的人會發現,易經對「怪力亂神」隻字不提,易經的智慧,在於觀察宇宙萬物的運轉,尋找萬物生長的規律。受《易經》影響,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信奉一句話:風水輪流轉。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核心只有3個字,讀懂後豁然開朗
    而作為古老的書籍《易經》,不論哪朝哪代,都被人奉為圭臬和瑰寶,研究者不計其數。易經作為「群經之首」,歷來也受到了不小的爭議。有人說易經有著神學主義色彩,似有封建迷信之嫌,也有的人說易經包含了宇宙萬物的大道理,是先人一步的開悟智慧寶典。
  • 這16本書告訴你,如何活成真實的自己,做一個有趣的人?
    不得不說,每個見過她的人,都會大笑著,立馬被圈粉。在奧運會如此盛大的賽事上,年僅20歲的小姑娘就能把輸贏看得很開。生活中,傅園慧也是個樂天派的小公舉。通達至此,除了天性,還有一件事也特別重要:那就是讀書。她的友人評價她:「動如癲癇,靜若痴呆。」因為,她喜歡讀書。據說,傅園慧看的書很雜,包括《孫子兵法》和《易經》,因為她認為,這些書比較有內涵,加之有注釋,看起來並不困難。
  •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易經入門基礎知識
    「周」字本身有三層含義,第一是周全,它寫的東西非常周到、全面。第二是周期,說這個天地之道,變化的規律,就是七日來復。第三指朝代,代表周朝。「易」字也有三層含義,即有「三易」之說,第一是變易,周易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變易,它認為世界上一切事情都在變化之中, 裡邊有很多話進行闡述: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現矣。」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兇,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 用英語講《易經》的人
    歡迎點擊上方↑"中國日報"↑免費訂閱陳彥雄喜歡向人說《易經》、尤其喜歡對外國人說《易經》。
  • 《易經》入門基礎知識,手把手教你學老祖宗的智慧!
    說到《易經》,大家肯定都知道!這算是兩極分化的書,有的人認為是一本算命的書,有的人則認為這是一本給人指導的書。很多人表示看不懂,那麼接下來咱們就聊一聊,怎麼讀懂《易經》這本書!《易經》的用法,有它的基本方面。解釋《易經》的《易傳·繫辭傳》說得很明確:「《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者尚其佔。」
  • 學習易經從這裡開始——現代圖解《易經傳》精講
    現代圖解《易經傳》精講課程預告(臺灣葉勁君 老師授課)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11)鼎卦上 革故鼎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一十一)鼎卦上 革故鼎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為什麼很多研究易經的人不建議佔卜?
    很多研究易經的人當然不建議佔卜了,因為,周易在西漢之後,逐漸分野為象數和經學兩大體系,象數(術數)才是搞佔卜的,經學則是從哲學的角度,解讀《周易》的人文倫理,屬於儒學經典這一大類。那麼,研究《周易》的人是否也不建議佔卜呢?
  • 易經有3句話,揭秘了佔卦的本質,可是很多人卻並不知道
    但要說群經的根源,不管是民間老百姓還是專家學者,都會異口同聲地首推易經。易經自古就有「大道之源」的美譽,八卦組合而成的64卦,更是代表了宇宙人生的密碼。易經有四大學科,分別為象、數、理、佔,前面的「象數理」是學習易經的根本,而後面的佔卜則可以預測未來之事。很多人一提到易經,第一想法總認為易經是佔卜的書籍,江湖上很多學藝不精的術士,也依靠替人算卦來謀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