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障礙的預防和排除

2020-08-28 鎮上寶塔

學生心理障礙的預防和排除


中學生學習中的心理障礙是互相交錯的,各人身上存在的問題不同,程

度也各有差異,因此在預防和排除上都應專題研究。另外,各種心理障礙的

成因也較為複雜,既有社會、學校、家庭的因素,也有學生本人的主觀原因。

因此在預防和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的問題上,只能從幾個大的方面加以說

明,以期得到綜合治理的整體效果。

一、良好的社會環境是防治基礎

要預防和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首先要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第一,實現黨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清除腐敗現象,提倡實事求是

的精神,這是預防和消除學生逆反心理、封閉心理、冷漠心理的社會條件。

第二,淨化社會文化,徹底清除資產階級精神汙染和封建思想文化的餘

毒,這是預防和消除學生心理障礙的重要條件。

第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生觀,破除「只有上大學才是成材」的片

面認識,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不在學生中人為地劃分等級,不輕視和歧

視差生,徹底清除智育第一、分數第一、升學第一的陳舊觀念,使每個學生

都能在溫暖、平等的集體中自由愉快地生活、學習和發展自己,許多心理障

礙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和發展了。

此外,諸如公正地評價中學生的優缺點,正確地對待犯錯誤的學生,真

正樹立男女平等的社會觀念等等,也是很重要的。

二、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必要條件

家庭是培養健康情感、良好習慣、優秀品質和高尚道德的第一個基地,

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極大,對學生心理障礙的產生或消除也同樣具有重要意

義。

第一,家長不能過分溺愛和嬌寵孩子,尤其不能以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

作為對學習的獎賞,因為許多不良習慣都是由此產生,最後發展為心理障礙

的。為此,家長應該學一點教育學、心理學常識,目前正在興起的家長學校

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尤其是對於獨生子女家庭,更為必要。

第二,家長應該尊重和理解孩子。不少家長認為對孩子擁有至高的權力,

可以隨意打罵孩子,根本不知道去尊重孩子的人格,更談不上理解。有些封

閉、孤獨、狹隘、自卑的學生往往就是這種家庭教育的產物。

第三,家長應正確認識和估價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的心情固然可以理

解,但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對孩子提出的學習目標不可過高,否則,就會導

致他們產生心理障礙。

三、正確的學校教育是重要因素

中學生的活動大部分在學校中進行,學校教育應該說是預防和消除學生

心理障礙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第一,為了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我們認為初中不應該設重點學校,所

有學校都不應該設重點班。這種等級劃分對青少年的心理影響弊多於利。解

決這個問題是預防某些心理障礙的一項重要措施。

第二,對學生平等、尊重、信任、理解應該成為對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職

業要求。學生是人,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要與他們平等

相待,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心理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渴望。尊重需要是較高

層次的需要,中學生對此的要求尤為強烈。而尊重是要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

基礎上的,教師要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和需要,溝通與學生的感情,

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第三,提倡疏導,忌用堵塞,這應該成為我們的學校教育的一條重要原

則。對學生嚴格要求無疑是正確的,但絕不能用關卡壓的手段來對付學生,

更不能隨意訓斥和懲罰學生,特別是對已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堵塞會適得其

反。只有通過感情交流、意見溝通、熱情幫助、積極引導,才能達到教育的

目的,使學生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第四,學校應施行正確的性心理教育,讓學生科學地認識和了解自己。

把青春期教育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結合起來,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四、加強學生自身的修養是關鍵

社會、家庭、學校的綜合治理可以產生強大的外部力量,但預防和排除

學生的心理障礙還必須通過學生的內因產生效果,因此加強學生自身修養才

是問題的關鍵。

第一,幫助中學生樹立新的學習目標。每個升入中學的學生都有一種新

鮮感、自豪感,也都有重新開始好好幹一番的潛在願望,這時教育者一定要

及時幫助他們樹立新的學習目標,這樣他們才不會鬆懈,才能使他們儘快適

應中學多學科的學習要求,適應從兒童到少年的過渡。

第二,培養中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使他

們在學習上應保持適度的緊張,以集中注意力;在行動上要善於自我激勵和

反省,通過自我暗示、自我克制,克服盲目衝動,把中學生的「獨立性」、

「成人感」導向自強、自尊、自控的境界。

第三,教育中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聽課、自

習、複習、作業都要按老師的要求認真完成。學生要學會主動反饋學習情況,

如主動回答提問,及時反映疑問,對不懂的、不適應的,甚至不滿意的問題

都要虛心向老師請教和反映,以求得老師的了解和幫助。

第四,幫助中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總結過去的學習經驗

和教訓,看哪些方面對自己有效;也可以比較自己各科的學習情況,思考一

下為什麼某門課學得好些,某門課卻不行,從中找出原因和方法,使學生養

成善於總結、思考和自我調節的習慣,逐漸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

法。

第五,培養中學生儘快適應、關心和熱愛班集體,團結同學,與大家建

立真誠的友誼。溫暖的班集體是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是學生健康成長和生活

的好園地。

第六,逐漸樹立中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學會辨別是非、美醜、

真偽、善惡,懂得堅持真理,抵制不良影響,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紀律」的要求,在完善自我的同時,也起著完善班集體的作用。

第七,引導中學生每當煩惱、苦悶時,要坦誠地向老師傾吐,求得理解

和幫助。遇到表揚或批評時,要自警和自省;遇到誘惑時要自控;要使自己

保持開朗和愉快的心境。

相關焦點

  • 老年常見心理障礙的預防和調試
    老年常見的心理障礙識別:常見的老年心理障礙有:失眠、抑鬱、焦慮、軀體化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老年痴呆等)、菸酒成癮以及一些特殊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經歷所引起的心理障礙:如子女定居國外的獨居老人的孤獨,喪偶,喪子的老人的沮喪反應等。
  • 性障礙誤區知多少 預防性功能障礙
    [摘要]性功能障礙已然成為危害男性健康的最大殺手,很多男人由於害羞面對性難以啟齒,使男人往往陷入性功能障礙的誤區而不自知。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性功能障礙呢?性功能障礙是男性疾病中常見的一種病,很多男性由於缺乏性知識,往往容易陷入性功能障礙的一些誤區,導致治療起來越來越困難。那麼,男人都存在哪些性功能誤區?我們該如何預防呢?
  • 預防兒童心理障礙 市衛健委、市教育局共建「成都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綠色平臺」
    小雅的老師和同學得知消息後,都十分驚訝。因為在她們心裡,小雅一直是聽話的好好學生,雖然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但是並不像會做出自殺自傷行為的孩子。只有小雅的班主任知道一些情況,小雅父母對她的學習成績要求特別高,稍有退步就會嚴厲批評,再加上小雅平時不愛說話,經常都是獨來獨往,也沒有可以交流和玩耍的朋友。班主任經常在工作之餘關心小雅的情況,可還是沒能挽救悲劇。
  • 兒童心理健康:預防網癮比治療更重要 社交障礙與家庭因素有關
    學習路上,除了功課的壓力之外,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更為重要,特別是心理健康,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家長和學校的關注。兒童青少年到底更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健康問題?暑期來臨之前,我們特別邀請三位心理專家幫助家長梳理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網絡成癮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現在的孩子誰還沒有個手機?
  • 說話結巴怎麼改掉,口吃矯正需要排除心理障礙
    說話結巴怎麼改掉,口吃矯正需要排除心理障礙!很多口吃朋友長期的自我否定、消極、悲觀、鬱悶、多愁、怨恨、看不起自己、心中沒有希望、心中自我否定、心中自我折騰,這種自卑情結,當然讓自己的說話沒狀態,為人處世沒狀態,心境不好狀態不好。
  • 預防自殺,我們能做什麼?心理障礙是自殺的主因,世界預防自殺日來臨之際,記者專訪心理諮詢專家
    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礙是自殺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超過80萬人死於自殺,自殺未遂的人數是這個數字的25倍。近年來,患抑鬱症的青少年人數也在不斷增加。曹長傑是阜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情感障礙病區主任,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常務主任,感覺統合高級訓練師,安徽省健康服務業協會心理健康服務分會委員,安徽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理事,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阜陽市第二期高層次專業技術後備人才。
  • 心理障礙者獲諾獎
    這位經濟數學學者在出成果的黃金時期,不幸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很早就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在以後的多年中,他病情反反覆覆,成了這家醫院的常客。他常在校園中徘徊遊蕩,煩躁地在圖書館中出出進進,在黑板上莫名其妙地塗寫一些數學公式,成了學校中孤獨的「幽靈」。納希在嚴重的心理困頓中,得到了周圍群體的熱情關照和呵護。
  • 青少年心理問題越早預防越有效
    家長的這種心理有幾方面原因:第一,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對心理障礙都會有病恥感,容易把心理障礙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瘋瘋癲癲」聯繫到一塊兒;第二,心理障礙有遺傳基礎和家族性關聯,若承認孩子有心理障礙,家長會否定自己的教育、自己的家庭,這種打擊是非常大的;第三,由於家長對心理障礙的治療方法、發展態勢不了解,擔心藥物副反應,擔心疾病不可治,會產生焦慮和恐懼,因此治療兒童青少年抑鬱症,也需要家長提升對它的認知
  • 基於證據的吞咽障礙康復(風險的意識和預防)
    吞咽障礙目前在國外已經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並且從70年代發展到現在,在國外已經有很多的證據去支持吞咽障礙康復。但是專業人員在使用這項技術的時候首先要了解技術的風險以及如何去預防這個風險,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從該技術中去獲益。如何保護病人是從事吞咽障礙康復工作的第一個原則。
  • 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越早預防越有效
    家長的這種心理有幾方面原因:第一,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對心理障礙都會有病恥感,容易把心理障礙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瘋瘋癲癲」聯繫到一塊兒;第二,心理障礙有遺傳基礎和家族性關聯,若承認孩子有心理障礙,家長會否定自己的教育、自己的家庭,這種打擊是非常大的;第三,由於家長對心理障礙的治療方法、發展態勢不了解,擔心藥物副反應,擔心疾病不可治,會產生焦慮和恐懼,因此治療兒童青少年抑鬱症,也需要家長提升對它的認知
  • 助力學生輕鬆迎考 旌陽區和新思源學校開展系列心理健康活動
    為緩解學生期末複習期間的緊張情緒,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心態迎接期末考試,近日,德陽市旌陽區和新鎮思源學校開展了系列心理健康活動,助力學生迎考,確保學生身心健康。一是開展期末迎考心理輔導主題班會,幫助學生克服對期末考試的恐懼、擔心和種種顧慮,為其提供科學複習迎考的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二是舉行期末迎考心理輔導專題講座。邀請學姐回校分享自己如何克服心理障礙,並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期末考試,最終考入理想大學的心得。三是邀請心理專家對個別學生進行一對一心理輔導,幫助他們走出「談期末考試色變」的誤區。
  • 心理健康納入體檢,確診抑鬱症、雙相障礙的孩子很可能會激增!
    醫學中有一級、二級、三級預防的概念。一級預防指的是病因預防,在疾病發生之前重視危險因素,採取預防措施。二級預防指的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在疾病的形成初期及時幹預,控制疾病的發展。三級預防指的是對已患病者採取有效的治療,防止惡化和傷殘。
  • 心理健康納入體檢,確診抑鬱症、雙相障礙的孩子很可能會激增
    相信這樣的消息令國內每一位精神心理障礙診療從業人員都備受鼓舞!抑鬱症是最常見、危害也是最大精神心理障礙之一,終於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進一步重視。常見精神心理障礙的「遺傳度」來源於家系調查,只能表明「家族聚集度」,而並不是我們大眾所說的基因遺傳。已經證實,抑鬱症並非單基因遺傳疾病;多基因遺傳的假說目前未被證實。越來越多學者認為抑鬱症是靠表觀遺傳學機制進行遺傳的,也就是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的共同作用所致。
  • 60%以上自殺者有精神心理障礙
    心理和精神疾病困擾,成為歐洲21世紀「最嚴重健康問題」。抑鬱症患者是自殺的高危人群,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至2020年,就疾病給全球帶來的負擔而言,抑鬱症排名第二。自殺未遂者中,有精神心理障礙的佔30%左右;自殺死亡人群中,有精神心理障礙的則高達60%以上,國外有些研究表明這一數字甚至在90%以上。先前有自我傷害史的自殺未遂者,後續6年內再次出現自殺行為達20%以上。
  • 北京市老年人認知障礙管理和心理關愛工作啟動
    光明網訊8月27日,北京市老年人認知障礙管理和心理關愛項目啟動暨培訓會召開,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市各區社管中心、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相關負責同志與代表以及認知障礙疾病領域多位知名專家共計千餘人出席線上會議。
  • 如何預防和治療?
    焦慮過程伴有一系列複雜的心理、生理反應和動作、行為表現。正常的焦慮情緒,原本是人類的一種保護性行為,但長久過度卻沒有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焦慮和擔心則會導致焦慮障礙。二、如何進行焦慮障礙的預防和治療?第一,焦慮的預防和自我調控。中醫強調未病先防,焦慮也是如此。
  • 疫情期後的學生社交性焦慮障礙
    一、疫情期後的學生社交性障礙 疫情期後接到眾多諮詢集中在10-15歲學生的社交性焦慮障礙上,學生的表現是不上學,不出戶, 不交流,不交往。,而兒童社交性焦慮障礙指兒童面對性環境或陌生人產生恐懼、焦慮和迴避的行為。
  • 區殘聯:養育健康寶寶 預防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
    【編者按】殘疾風險伴隨每個人,殘疾預防關乎每個家庭。近年來,我區進一步加強殘疾預防工作,有效減少、控制殘疾的發生、發展,區殘聯堅持關口前移、預防為主、重心下沉、全民動員、依法推進、科學施策,努力提高全社會殘疾風險綜合防控能力,有效控制和減少殘疾發生。
  • 個體化的治療失眠和焦慮障礙
    該院心理精神科主任和學科帶頭人範長河教授指出,此次「失眠與焦慮障礙診療中心」的成立,將為失眠、焦慮障礙患者提供系統綜合診療服務,幫助恢復正常生活。其實,大部分人群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亞健康和輕性心理障礙,應當關注輕症、防微杜漸,才能真正預防和減少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
  • 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及預防
    2020年9月23至25日,鄭州市衛生健康委舉辦2020年鄭州市精神衛生工作培訓會,參加人員各區縣(市)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委各直屬單位相關人員。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心理醫院副院長李麗受邀參加此次培訓會,24日下午在培訓會做了以《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及預防》為主題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