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生活中感到恐懼該怎麼辦

2020-12-17 古風情感美文

古語云: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命運不可琢磨,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想過得幸福快樂,都想趨吉避兇。安全感本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沒有安全感,人就會終日棲棲遑遑。

在生活中沒有安全感,是人們患上心理疾病最重要的原因。生活當中誰都會有恐懼心理,恐懼心理極大影響一個人的成功。如果我們有恐懼心理,一味地消極對待,那麼不管在生活還是職場上都會特別失敗。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消除恐懼心理呢?

一、不做無法收場的壞事。有一句俗語: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它的字面意思: 不做違背良心的事,晚上睡覺就不會害怕鬼來找。所表達的就是人只有不做壞事,才能保持內心的安寧平和 ,如果做了壞事,就很可能杯弓蛇影,惶惶不可終日。在現實中,有些災難是天定,是意外、無法抗拒的,有些災難是自找的,自私和貪婪是人類的本性,但面對誘惑,一定要評估可能會出現的最壞後果,如何這個後果你無法掌控,可能會徹底改變你的生活,那麼你做起來就一定要謹慎。人的命運改變往往就在幾分鐘,你一個錯誤決定,可能會造成你一生的恐懼。

二、找出誘發恐懼的原因。造成心理恐懼有以下四個方面原因: 1.壓力與期待的恐懼;2.被拒絕與被遺棄的恐懼;3.被誤解或被忽略的恐懼;4.在身體上或精神上受虐待或受侵犯的恐懼。找出誘發自己恐懼的原因,想想是哪些事情讓自己感到危險,覺得受到了威脅,只要自己認真地思索,並採取積極的措施,就可以把一切不好的苗頭扼殺在搖籃之中,這樣就會令自己的心安定下來。可以記下自己所恐懼的事情以及原因,想想它是如何讓自己感到害怕的,然後要反思如何解決它,當恐懼被寫在紙上的時候,便會失去力量。

三、要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回想那些給自己造成創傷性的生活事件,分析出自己潛意識中的心理衝突,使之上升到意識的層次。只要自己真正地覺悟,心靈覺醒了,恐懼症狀往往就會消失。已經發生的事情是無法改變的,你只有去接受,接受了你就不會再那麼難受,你不接受就好比你走路遇到一堵牆,你非要把牆撞開,結果只有讓你頭破血流,最好的辦法就是繞開它。遇到恐懼的事情,一定要及時發洩出來,不要讓它盤踞你的身體裡,這樣會形成一種陰影,成為一個黑暗的世界。這也需要我們接受恐懼,不要因為自己感到恐懼就認定自己懦弱,我們的目標不是完全擺脫恐懼,而是接受它,了解它,不讓恐懼成為完成正確的事情的阻礙。

說到這裡我想起電影《美麗心靈》當中的,博弈論提出者納什教授,他終其一身沒有擺脫幻覺的纏繞,那個室友,那個小女孩,會時常出現在他生活中的各個地方,但他接受並克服了他們,這個幻象就像我們身上的軟肋——恐懼、懦弱、失控、懶惰,我們終其一身都在和它們戰鬥,但我們無法完全消滅它們,因為它們本來就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我們只是在漫長的時間中學會了如何和它們相處,不讓它們幹預我們的生活。

四、對不可預知的事盡最大努力去做。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誰也無法準確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你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它的結果只能聽天由命。盡人事以聽天命的意思是盡最大的努力幹這件事 ,但是事情的結果如何就不能控制,聽上天的安排,這句話也該成為做事的一種智慧,一件事,你盡力了,就要把心放下,坦然面對,順其自然,無論發生什麼,都會不遺憾、不後悔。在自己缺乏信心的時候,多想想過去的輝煌成就,多回憶自己成功時的情景,自己的心情就會好轉起來,重燃起信心和希,這樣就會驅除心中的恐懼和不安,讓自己恢復自信。

五、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在心情煩躁、胡思亂想、恐懼害怕的時候,找些能吸引自己的東西看看,或是做些體力活,讓自己忘卻那些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避免胡思亂想,同時也能增強自己的適應能力。心情煩躁時,可以多出去走走,一定不要宅在家裡,那樣只會越來越胡思亂想。走出去,儘可能參加一些使自己感到輕鬆開朗的社會活動,做一做自己一直很喜歡但已經很久不做的事情,增加生活樂趣,多和朋友聚會,傾訴心聲,還可以進行一些體育鍛鍊,鍛鍊後可以給人一種輕鬆和自己做主的感覺,但是鍛鍊必須有一定的強度、持續時間和頻率,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像散步、健美、舞蹈、太極拳等都可以達到減輕恐懼的效果。

恐懼只是一種幻覺,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編造未來將會發生的恐懼故事,然後不斷的去回想它們,很多人都有這種心態,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面對恐懼的時候我們不要一味的退縮,應該冷靜下來,鼓勵自己一定可以戰勝恐懼,只有戰勝恐懼自己才可能獲得成功。

窗外,豔陽高照,春光明媚,我們無所畏懼、坦坦蕩蕩、從從容容,更光明、更智慧、更自然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太陽永遠普照著我們。

相關焦點

  • 生活中感到無能為力時,該怎麼辦?
    問題「當感覺到無能為力時除了選擇順其自然還能怎麼辦?」圖片來源於網絡回答生活中,對於一些事情感到無能為力是很平常的,也是很正常的,無論是什麼身份,有多少資源,都會遇到一些事是自己無能為力的。如果沒有期待的結果,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能或無能為力,也自然不會產生這樣的感受,而有了期待的結果無法實現,我們才會在這種落差中產生無能為力的感受。由此可見,知道自己無法實現的原因,才是決定我們該怎麼辦的關鍵。
  • 生活中各種類型的恐懼該如何應對?
    例如對權威的恐懼,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有這樣的體驗,就是面對一個領域的很有名的人、或者是一個地位很高的領導,我們會感到緊張, 甚至是害怕,在遇到這樣的權威時,我們可能連說話都說不好了。很多人會覺得挺苦惱的,自己一遇到高層領導自己就會發抖,這多影響工作啊。
  • 孕媽快到預產期,對生孩子感到特別恐懼,該怎麼辦?
    即便很多人都說懷孕和生寶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還是有百分之三十的孕媽對生娃感到害怕,對馬上要到來的分娩感到不安。那麼該如何緩解孕媽心中的恐懼呢?2、轉移恐懼到其他方面要有一個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想法。分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是你和寶寶初次作出的共同努力,為你們第一次見面所付出的努力!
  • 留學之初感到恐懼和焦慮你該怎麼辦?
    於是,我漸漸地學生了利用我身邊能用的資源,比如我找到了一些中國留學生的群體,可以抱團取暖;找在學校中性格比較好的老師,和自己聊得來的中國同學和對中國有興趣的外國同學,慢慢地,你就會明白,那些對你不好的人對誰都不好,所以你也不用太在意,不要讓這種處事風格的人影響到你的心情。
  • 分手後女人該如何快速走出傷痛,克服恐懼心理,積極面對生活
    這篇文章繼續上一篇文章的分享,講述分手後女人該如何快速走出傷痛,克服恐懼的心理。分手後的重建模塊二:恐懼分手之後很多人會感到非常害怕,你可能會有一大堆值得恐懼的事情,這個時候你需要把自己的恐懼的事情列出來。找一張紙,把所有你想到的有可能會帶來恐懼的事情全部都列出來。為什麼要列出來呢?
  • 欲望給生活帶來動力,也帶來擔憂、恐懼和焦慮,我們該怎麼辦?
    與我印象中的佛弟子不同,她美麗、自信,氣場溫和而強大。她一直在協助師傅策劃和組織與弘揚佛法有關的活動。我能感覺到,她是師父的得力幹將。她說,她想知道怎樣讓自己的經絡更加通暢,以達到更高的覺知和智慧。潛意識說,她已經很好了,之所以沒有達到徹底通暢,在於她還有擔憂、恐懼和焦慮。我問:為什麼她會有擔憂、恐懼和焦慮?
  • 抑鬱讓我感到莫名恐懼,整天亂想,以後該怎麼辦
    最大的感受是恐懼,嚴重的時候從宿舍走到教學樓都是一種煎熬,常常四肢發軟,莫名地覺得害怕,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就會想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後果就是導致頭疼欲裂,經常性地想死,甚至想過買個意外保險至少給我爸媽留點養老錢。也許從小被爸媽慣壞,一直好吃懶做,現在變得更懶,沒事就癱在床上。
  • 自卑、內向、社交恐懼,常感覺自己一無是處,該怎麼辦?
    今天收到一位網友的提問:自卑、內向、社交恐懼,常感覺自己一無是處,該怎麼辦?了解真正原因我在解決這一個問題之前,先了解一下這三種表現是什麼。首先自卑感,自卑感就是指和別人比較,我們低估了自己產生的這種情緒體驗而陷入一種心理上的缺陷。
  • 我的諮詢師懷孕了,要暫停兩個月諮詢,我感到崩潰該怎麼辦?
    現在我完全不敢想諮詢停掉的那兩個月,一切跟離別 暫停有關的詞都能讓我情緒不穩定,我也不是很想見我的諮詢師了……我該怎麼辦?以下是我的回應:你好!來訪者和諮詢師的關係,很大程度上就是來訪者人際關係模式的映射。此刻你遇到的問題,產生的一些感受,也許就是一直以來困擾你的障礙。諮詢師因為個人原因,跟你說要停掉兩個月的諮詢,你當場就崩潰了。
  • 你會對啥感到恐懼?BBC邀專家支招教你戰勝自我
    中新網1月19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8日報導,許多人可能都有過突然受到驚嚇而叫出聲來的經歷,或為一些尚未發生事情感到擔心和恐懼。BBC最近推出的一檔節目,聘請了各路專家來解答,人們為什麼會產生恐懼感,又有什麼對策能讓人戰勝恐懼、鎮定自如。
  • 我們為什麼會感到恐懼?
    「恐懼」這個詞有些可怕的含義。事實上,不管你怎麼使用這個詞,它所帶來的信息似乎總是負面的。許多人會在一生中經歷恐懼。有些人的恐懼有特定的引發原因(具體的恐懼,如高度、蜘蛛),而其他的人會經歷比較抽象的恐懼,如排斥、拋棄、成功等等。
  • 如果感到焦慮、害怕或驚恐該怎麼辦?
    多數人有時會感到焦慮或害怕,但是如果這會影響到您的生活,那麼您可以嘗試一些可以幫助您的方法。如果您發現難以應付焦慮、害怕或驚恐,也可以尋求幫助獲得支持。焦慮症狀焦慮會導致許多不同的症狀。 它可能會影響您的軀體、心理和行為方式。當焦慮使您感覺或行為不同的原因時,並不總是容易識別。
  • 離高考越來越近,感到恐懼怎麼辦?做好這幾點,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然後,接踵而至想像中的恐懼就更加多了,比如令含辛茹苦養育自己的父母失望、自己的人生從此一片暗淡,原本高看自己的親朋好友從此鄙視等等,簡直數不勝數。雖然準備充分,萬一臨考前幾天,壓力太大睡眠不好怎麼辦?那幾天身體突然患病怎麼辦?高考那天,飲食不衛生拉肚子了怎麼辦?恐懼是正常的,應當欣然接受當然,所有這些恐懼,都是自己想像的。雖然擔心不無道理,但是實在是沒有必要。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更是不可取。
  • 孩子困在恐懼中該怎麼辦?各個年齡段有不同的克服方式
    這種極端的行為會讓家長感到困惑,他們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加拿大沃爾夫維爾的阿卡迪亞大學兒童臨床心理學家Doug Symons指出:「我們都有怕的東西。當那些恐懼感過於強大並幹擾到你正常生活的時候,我們就把它們稱作恐懼症」。大約每30個兒童中就有一位有符合官方診斷標準的某種恐懼症。
  • 恐懼的神經科學原理:當我們感到恐懼時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
    恐懼的神經科學原理:當我們感到恐懼時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因此,如果我們的感官觸發了恐懼反應,比如在遊樂園裡突然感到地板從我們身下掉了下去,我們的大腦會立即意識到我們並沒有處於任何真正的危險之中,我們處在一個安全可控的環境內。雖然心理學家還沒有在大腦中找到一個「恐懼中心」,但位於顳葉之間的杏仁核似乎與我們如何處理可怕的情況或威脅有關。研究發現,杏仁核受損的動物更溫順,對「逃跑或戰鬥」的反應更少。
  • 什麼會讓狗狗感到恐懼?主人該如何處理
    當狗狗坐在車上時,你有注意到它的感受嗎?如果它沒有恐懼,那它一般都會直接跳進車子裡。如果它感到害怕,它可能會與你作鬥爭。雖然這是一種常見的犬類恐懼症,但還是會讓人感到厭煩,而且還可能會影響駕駛。它們在乘車時可能會感到噁心,甚至想嘔吐。如果你的狗狗會暈車的話,這種難受的感覺會讓狗狗非常恐懼。感到陌生不習慣坐車的狗狗可能會被坐車的奇怪感覺所困擾。因為汽車通常會帶有一股氣味,除此之外,發動機的聲音、地板的震動,以及看到窗外所有東西以飛快的速度呼嘯而過。這些事情中的任何一件都可能成為狗狗非常恐懼的經歷。
  • 遊戲中哪個角色會讓你感到恐懼,玩具熊帶來的恐懼你還記得嗎?
    隨著遊戲廠商對於人物刻畫越來越詳細的時候,很多遊戲人物就對玩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關於遊戲人物的性格描寫都讓玩家們深深的機率下來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遊戲之中有哪些角色會讓你感到恐怖,看看大家最害怕的會是哪個角色吧?
  • 社交恐懼我該怎麼辦?
    任何情境中,你都會害怕自己成了別人注意的中心。2、特殊社交恐懼症:如果你患了特殊社交恐懼症,你會對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場合特別恐懼。比如,你害怕當眾發言,當眾表演。儘管如此,你在別的社交場合,卻並不感到恐懼。推銷員、演員、教師、音樂演奏家,等等,經常都會有特殊社交恐怖症。
  • 一瞬間徹底對打工感到絕望,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我該怎麼辦?
    一瞬間徹底對打工感到絕望,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我該怎麼辦?人活一世,不管做什麼,一瞬間感覺到絕望,那肯定是受到某種深深的打擊生活、情感或工作。如果是生活上,由於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夠改變生活方面的侷促,那就要努力提升自我,學習知識豐富知識儲備量,學習新技能,有一技在手,至少能夠生存下來,再圖發展。
  • 大腦特殊區域決定你是否對未知事物感到恐懼
    在走進一間黑暗、陌生的房間之前,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恐懼躑躅不前,有些人則會不假思索、昂首挺胸地走進去。科學家們近日發現,大腦中一處名為杏仁核的結構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感到恐懼、有些人則不會。該結構的形狀類似杏仁,其中包含的神經元與焦慮、孤獨、抑鬱等情緒有一定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