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在日本被稱為「經營之聖」,1959年創建京都陶瓷,1984年創建KDDI,親手成就兩大世界五百強;78歲高齡時,僅用一年成功拯救日航,創世界企業經營的奇觀。這位商界傳奇究竟有何成功經?
其實稻盛和夫的成功很大源於他獨有的成功哲學,稻盛和夫認為,要把工作當修行,這樣你就會超過一大半的競爭者,千萬別等40歲以後才知道!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自己
稻盛和夫並不屬於聰明人,初中、高中、大學考試常常不及格。他大學畢業後,滿懷憧憬進入了一家知名公司。可進去後才發現這是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延發工資是家常便飯,稻盛和夫的夢想就這樣迅速被現實徹底地粉碎了。
與稻盛和夫同期入職的人4個大學生看到公司這樣子,不到一年,就相繼辭職了,最後,只剩稻盛和夫一個人留下來。
他也曾猶豫要不要辭職,但他後來悟到一個道理,辭職總得有一個義正詞嚴的理由,只是因為感覺不滿就辭職,那麼到其他公司工作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所以辭職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於是,他決定:先不考慮別的,先埋頭工作。
因為他的任務是研究最尖端的新型材料,他便把鍋碗瓢盆都搬進了實驗室,睡在那裡,晝夜不分,連一日三餐也顧不上吃,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工作。
最終,天道酬勤。不到 25 歲的稻盛和夫,在沒經驗、少設備的情況下,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為無機化學領域嶄露頭角的新星,並給快要倒閉的工廠帶來了生機。
他自己正是憑著「把工作當成修行」的這種幹法,在成功路上很快超越了職場上的大部分競爭對手,最終也超越了他創業路上的大部分競爭企業,成為了人生贏家。
消極工作就是在消磨青春
多數人心目中好工作的標準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最初的職業並不是他所感興趣的,而是迫於生活壓力,別無選擇。所以大部分人的工作狀態都是這樣的:把工作當賺錢工具。
但其實你怎麼對待工作,工作就怎麼對待你。你不忠誠於工作,工作也不忠誠於你。你以為混得是工作,其實混得是自己的時間,自己的人生,消極工作其實就是在消磨你自己的青春,最終也不會有什麼大成就。
最高境界就是把工作當修行
何為修行?即修養德行!最好的修行道場就是工作。工作的意義不在於追求財富,更在於完善內心、磨練心志。
兩個人做同樣一份工作,做完和做好的區別,就是他們人生的差別。做完是最基礎的,而做好應該是一種態度,一種追求,只有這樣能力才能得以發展,職位才能獲得晉升。既成就了事,也成就了人。
很多優秀的工匠,潛心磨鍊技能,製造出讓自己感動的產品。是因為他們把工作視為磨鍊技能、磨練心志的修行。一個人的產品就是一個人的內心投射。人,就是從小事看品質,漫漫職場路,每個人都該要有一種「既然做了,就要做好」的勁頭。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關於稻盛和夫成功的人生經驗,就可以來看看《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給了年輕人許多的寶貴經驗,可以讓他們在成長路上少走些彎路,多做些正確的事。
或者你也可以來看看《心》,《活法》,《幹法》這三本書,這也是88歲稻盛和夫的人生總結和收官之作。三本書分別從工作,人生和精神三個維度,講述了稻盛和夫畢生的經驗和智慧,不僅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困惑,書中還對工作的意義方法展開深入探討,對每一個普通的、想要上進的人都十分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