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酒忘憂——大阮與古琴《酒狂》演奏:孫錚 古琴:張蔚君

2020-12-23 昭華民族音樂

《酒狂》阮:孫錚、琴:張蔚君

06:55來自昭華民族音樂

作曲:阮籍;編創:何源

大阮:孫錚;古琴:張蔚君

錄音 混音:何源

選自孫錚《大阮兩三事》專輯

《酒狂》相傳為魏晉阮籍所作,樂曲採用基本曲調的變化重複,通過描繪混沌、朦朧的情態以發洩內心積鬱的不平之氣,音樂內在含蓄、寓意深刻。

樂酒忘憂

白駒世事笑犇忙,悄悄憂心空斷腸

何以解憂曰杜康,醺醺鎮日任狂

醉酒飛仙

天有酒星地酒泉,杖頭常掛百文錢,池酒糟丘是所歡。

飄飄醉舞,恍疑羽化,羽化而登仙。

酒中潯道真暢然,換酒不惜千金裘,相酌能消萬古愁。

嗜酒忘形

香醪百斝襟懐放,浩歌一曲長悠悠。

白酒初熟紫蟹肥,呼朋拉友共銜杯。

或樂山兮或樂水,不知人世,更有理亂,理亂及安與危。玉山自倒非人推。

花箋草掃

醉後鬥酒詩百篇,龍蛇體格染銀箋。

長安那市,酒家的也眠,

天子宣呼不上的那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低低吐酒

吐酒山翁聲欵欵,功名富貴無心戀,

劉伶畢卓與陶潛,清風高節,

此身不服,不服天宮的管,

相與枕籍共留連。

託酒佯

狂舉世皆醉,我豈獨醒,

三杯一鬥,撞破愁城,

古來多少賢達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醉翁之意端不在乎酒。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孫錚《大阮兩三事》專輯

相關焦點

  • 古琴入門——自學、初學古琴必讀的10大書籍
    古琴入門——自學、初學古琴必讀的10大書籍古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年歷史。琴作為一門藝術,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去學習,而學習沒有指導書籍是不行的。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指導書籍適合初學者學習。《古琴演奏法》作者是龔一《古琴演奏法》,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2年出版的圖書。《古琴演奏法》是龔一先生三十餘年來從事古琴演奏和教學工作的一些經驗體會。書中他正式推出了五線記譜法,還為古琴學生和教師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創作琴曲和傳統琴曲,充實了古琴教材。該書還配備了2張光碟,供大家使用學習使用,也是琴友們值得收藏的一精品。
  • 走進古琴,和巫娜老師蘭亭相會
    16位琴人盤坐在蒲團之上,將膝琴置於腿上,以「曲水流觴」的形式,輪流演奏了琴曲《流觴》。相傳《流觴》便是以當年的「蘭亭雅集」而作的古琴曲,清況逸氣,韻味深長,跌宕起伏間,仿佛一群文人雅士攜琴從遠處緩緩而來,帶著微醺,高歌低唱,體會與自然合一的感覺。這16位琴人在縵學堂學習古琴兩年有餘,有的人在進入縵學堂以前對古琴演奏一無所知,而如今卻能在眾人面前彈奏這首技法頗難的樂曲。
  • 唐琴「九霄環珮」將在昆明奏響;丁承運彈箏韻味似古琴|每日琴訊
    ,由古琴大師李祥霆在雲南省大劇院的音樂會上演奏。5月19日,在上海「中州古韻——南陽板頭曲與大調曲子專場音樂會」上,古琴大家丁承運被邀請上臺表演傳統古箏曲,在演奏了河南板頭曲《思鄉》後,又返場演奏了一曲《小開手》。丁承運的演奏清靜雅致、富有韻味,主持人連連稱讚非常「有味」。
  • 學習古琴需要的基礎知識
    天、地、人三者,相互補充、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架構了古琴豐富的音樂藝術表現平臺。《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陽關三疊》、《酒狂》、《關山月》等三千餘首悠遠、動聽的古曲和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更為後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學習古琴需要的基本知識有哪些?
  • 湖南科技學院:歐陽平彪師生古琴音樂會成功舉辦
    正是這樣一場隆重的古琴音樂會專場,才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真正近距離的接觸古琴、能在現場聆聽、了解九疑派古琴藝術。九疑古琴社正是秉持著一份崇敬與熱愛,歷時數月精心準備古琴音樂會,只為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歐陽平彪,是九疑古琴社的「領頭羊」。作為九疑琴派的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湖南科技學院國學院古琴教師,他一貫遵循著先師的教導:精益求精,推陳出新。
  • 古琴文化綜述
    三類音色,天籟、地籟、人籟俱在七弦古琴之中。因其以上諸多優點、古琴成為眾樂典範。  一個字塊通常可以分為上下兩大部分:上半部表示左手指法及徽位,下半部表示弦次及右手指法。傳統演奏形式有時也許如酷愛飲酒者,不在酒的優劣,有酒便飲,有酒便醉。薛易簡在《琴訣》中講的「可以悅情思」。在欣然類的文人古琴音樂思想上、古琴音樂活動中,有著充份的體現。  在欣然類的文人琴中又有「悅性」與「閒適」之別。  悅性乃是以琴娛心而有歡暢之情。白居易寫有三十三首與古琴有關詩。
  • 鼓樓這場閩派古琴音樂會!
    今天在福建信息技術學院舉辦 鼓樓君了解到,為了讓更多熱愛傳統文化的文化工作者、保護者,對福州閩派古琴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鼓樓區五鳳街道龍泉社區等單位聯合福州市古琴研究會,在福州市非遺保護中心的指導下,舉辦了這場古琴音樂會。
  • 古琴演奏時要注意什麼?
    古琴演奏者要衣著得體乾淨整潔,不可敞胸露懷,衣衫不整。上臺時要從容大方,步伐舒緩,站定在琴首一側向觀眾鞠躬示意。坐下後需調一下琴弦,因為在琴拿動的過程中有可能跑弦,藉此也可穩定下心神。調好琴弦後雙手輕放在琴上,身體放鬆,調整好呼吸(這一點很重要),只有呼吸放鬆了,你的身心才能安靜平和下來。
  • 古琴與古箏的區別
    琴弦均勻排列於箏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馬支起,屬於彈撥樂類的"有馬樂器"。  其三,音域、音色、表現力上的區別  古琴雖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寬達四個多八度,藉助面板上的十三個"琴徵",可以彈奏出許許多多的泛音和按音。
  • 趙家珍等倡議設立中國古琴日;IPA國際認證將考古琴|每日琴訊
    籌備委員會徵集1000名優秀古琴演奏者,與特邀的20名古琴名家一起合奏《酒狂》、《歌唱祖國》,共同呼籲確立「中國古琴日」,還將以古琴名家音樂會、古琴名家講座等形式,共同為「中國古琴日」代言。該認證面向的對象包括:熱衷於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行業者,在古琴、茶道等專業有顯著特長者和愛好者等。——考慮出國教古琴?
  • 百人聯彈古琴,2019「藝樹計劃」收官
    11月24日下午,一百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古琴演奏者身著中國風服飾,在上海大劇院南廣場依階梯而坐,奏響了2019「藝樹計劃」最終場的琴音。「明月出關山,蒼茫雲海間」,一曲《關山月》古琴彈唱將觀眾拉回到遙遠古戰場的悽清夜晚,隨後,《梅花三弄》《流水》《廣陵散》《酒狂》等古琴名曲依次奏響,為觀眾展現出不同風格的古琴印象。一百位古琴演奏者個個氣定神閒,「百人聯彈」如何做到整齊劃一,需要嚴謹的事前排練。尤其是,參加活動的這一百位古琴演奏者,很多人並不常住上海。
  •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古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也比較深沉,身著漢服,彈上一曲,餘音繞梁。古琴在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選為世界文化遺產,06年成為中國非遺名錄中的一員。而對於古琴的外圍文化,小編認為,大家也應當關注以及給予重視。古琴的外圍文化有衣冠琴禮等部分。其中,衣冠,是古琴禮儀以及琴德的外在表現,是對古琴的一種尊重。
  • 「百人聯彈」古琴快閃令人「路轉粉」,伯牙子期的知音之遇再現當下
    今日,2019藝樹計劃·古琴百人聯彈「快閃」演出在上海大劇院南廣場呈現。百臺古琴被安放在廣場臺階上,一百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古琴演奏者與愛好者依階梯而坐,手指微揚,一曲質樸雄渾的《關山月》便流淌而出,伴著琴師們慷慨的歌聲,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就在那麼一瞬間,彈奏者和聆聽者無需語彙甚至眼神的交流,便有了「知音」的情分。
  • 本周六晚,來大渡口聆聽全國古琴名家新年音樂會!免費門票,限量!
    趙家珍教授錄製有多張個人古琴獨奏專輯CD和DVD。2011年個人古琴獨奏專輯《琴-趙家珍》獲第十屆美國獨立音樂世界音樂最佳專輯演奏大獎。2019年《天地之音》獲得唱工委最佳民族音樂演奏獎。2018年獲「新繹杯傑出民樂演奏家」稱號。
  • 樂器古琴的簡字譜認識,簡單的演奏技法
    今天由我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古琴的演奏技法。這個古琴呢,彈奏技法分為三個主要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散音技巧。第二個部分是泛音技巧,第三個部分是走手音及按音技巧。那麼,現在我們就從散音技巧中最基礎的「右手八法」開始為大家講一下。所謂「右手八法」顧名思義就是右手的八個基本指法。我們大家可以簡單的來看,從古代開始呢,古人把我們的小指呢稱做「禁指」。也就是不使用的一根手指。
  • 古琴百人聯彈為2019藝樹計劃系列活動落幕
    11月24日,2019藝樹計劃·古琴百人聯彈「快閃」演出在上海大劇院南廣場呈現。下午2時,一百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古琴演奏者與愛好者身著中國風服飾,在大劇院南廣場依階梯而坐,奏響2019藝樹計劃最終場的美妙琴音。優美的樂聲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刻。
  • 古琴右手基礎指法與音名
    導演&演奏:Wing Wong助理:Toby Chiang攝影:AAlu、Xena剪輯:Xena>右手八法為古琴最基本的八種指法分別是:抹、挑、勾、剔、擘、託、打、摘其它的指法,如「歷」、「輪」、「滾」、「鎖」等皆有這八法組合而成所以想要彈好琴或是彈更高階的琴曲
  • 學奏古琴,學斫古琴,開班傳藝 一位越南博士的琴色人生
    阮博士在製作琴槽。受訪者供圖  中國古琴藝術是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沉醉於古琴藝術的他,在東湖之畔的琴坊,開班傳授古琴技藝,另還教人製作古琴。  隱於市的琴坊  阮延俊的琴坊,名叫「南天坊」,隱匿於武漢東湖風景區大李文創村的一棟三層民宅。黑色牌匾、銅釘木門、紅色拱橋、竹子簾門,牆上雕刻著用書法繪製的琴譜,顯示著琴坊的與眾不同。
  • 雲南省管弦樂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庚子冬月琴會在昆舉辦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張瑪睿)12月20日晚,雲南省管弦樂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庚子冬月琴會在昆明南強老宅八十八號劇場舉辦。現場座無虛席,琴聲悠揚,聲聲動人。 供圖 本次琴會的主辦方為雲南省管弦樂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該協會宗旨系給更多的古琴愛好者提供學習、交流和展示的平臺。據介紹,本場琴會由雲南省多家古琴館聯袂演出,聚集了各方優秀琴人,且演出為面向廣大市民的公益性演出。
  • 正乙祠戲樓賞「古琴雅集」:看古琴與古戲樓如何「碰撞」
    能否成為「知音」其實並不重要,感受古琴之美,尤其是了解古琴曲背後那些動人的故事,體味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就已經足夠了。就像楊浪所說:「在這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戲樓,聽有3000年以上歷史的古琴,演奏1000多年前唐朝的曲譜,表達的是2000多年前漢朝的離別之情,這就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