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逸結合,做個會休息的老師!

2021-02-20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各位老師們,狗年快樂呀!小學英語教學設計給你拜年了,祝您新春大吉!

 新的一年裡,願您能夠任性一點,輕鬆一點,不僅要做孩子們的好老師,也要做一個會玩會休息的好老師!因為你幸福了,學生才幸福!


面帶微笑進教室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微笑面對課堂,學生的心開啟了。再難的事情,都變得簡單快樂了!

  

控制好情緒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學會談心的藝術

  對教師而言,要想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精神世界,就必須掌握這門藝術。

  

給「特殊學生」特別的愛

  愛優秀學生容易,愛「特殊學生」困難。惟其難,才顯得更加珍貴。關愛「特殊學生」,需要教師的寬容、理解、欣賞。也許這些學生就是工作中的核心痛點,這些問題解決好了,很多問題迎刃而解呢!

  

留意生活中點滴的美好,為自己的幸福而活

  一杯好咖啡,一張美麗的風景照,上班路上的一聲鳥鳴。關注自己的需求,驕傲地做真實的自己吧。

 

走下講臺,到學生中去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走下講臺、走近學生,敞開心扉與學生傾心交流,聆聽他們的心聲,及時回應孩子「心靈的呼喚」。

 

清理好自己的辦公桌

  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所以,我們要把辦公桌收拾得像內心一樣整潔、有序。

  

成為喜愛反思的那個人

  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

 

筆耕不輟

  筆耕不輟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途徑,是造就教師傑出教育成就的熔爐,是壯麗教師輝煌教育人生的搖籃。

  

讀書要「品」書

  讀書是一門藝術,會不會「品」書,對教師的成長至關重要。教師只有通過「品」書才能達到為知、為己、為人的讀書境界。

寬恕自己,寬恕他人

  在反省過往中成長,寬恕才能真正放下,多幫助別人,也才能收穫更多幫助。

今日事今日畢

  今天能做完的事,決不拖到明天。歷來的優秀教師,無一不是充分利用時間工作的。

  晚上10點以後不適宜KTV、看電影等讓大腦興奮的事情,應心定安神、停止活動,最晚11時之前上床睡覺,以讓身體的各項器官得到良好的休息。

  倘若睡醒時感到精神煥發,迫不及待地起床開始新一天的生活,思維清晰,情緒平穩,就說明擁有了一個良好的睡眠。

  

睡前洗個熱水腳

  當然,晚上睡覺前,可以先用熱水洗腳。如果能做個足底的按摩就更好了。這對緩解疲勞,儘快入睡和提高睡眠質量都很有效!

  

睡前「養養花」「種種草」

  老師要真正、快速得到休息,不是除了教學上課之後就什麼都不做,而是變換一些活動內容。比如回家給家人做做飯,或是整理整理自家花園,亦或是練習和緩的瑜伽動作,想像自己處於舒適的環境。做到勞逸結合,讓你的大腦皮層休息休息。

  

聽聽音樂看看書

  看平淡書籍、聽和緩音樂,都可以讓內心靜下。再者,身體的放鬆可以做肌肉的緊張與放鬆的交替動作,即深呼吸,將手臂、腳等肌肉繃緊,覺得累且酸時放鬆,如此交替做幾個回合,也有助於睡眠。

 

這些東西千萬別在睡前吃

  睡前2小時避免使自己太興奮,睏倦了就要及時上床睡覺。

  避免太晚食用含有咖啡因、尼古丁及酒精的物質。

  睡前2小時不要進食。

  睡前至少1小時內減少或避免飲水。

  周而復始地上課、改作業、寫教案,老師們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這些利咽護肺、健腦安神的美味佳餚,就讓2018年出現在你的廚房和辦公桌上吧!

  

雪梨

  關鍵詞:護嗓,防癌

  教師是慢性咽炎的高發人群,平日要多選食一些清熱解毒的蔬菜水果。

  特別推薦雪梨,因其鮮嫩多汗,酸甜適口,所以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稱。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嗓子具有良好的潤澤保護作用。功效強大又製作簡單。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腸炎、胃寒病、糖尿病患者忌食生梨。

櫻桃

  關鍵詞:護脊,增強體質

  教師長時間伏案備課、批改作業,很容易導致頸背部不適及腰酸背痛。喝櫻桃果汁可以緩解肌肉扭傷和肌肉過度疲勞引起的疼痛。此外常食櫻桃可補充體內對鐵元素量的需求,促進血紅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鐵性貧血,又可增強體質,健腦益智。

 

豆漿

  關鍵詞:清肺化痰,健腦,調節血脂

  教師長期用腦處於緊張和疲勞狀態。豆漿含磷脂,能使教師的大腦活動機能增強,活躍思維,而且還有潤燥、清肺化痰效果,非常適合教師長期飲用。附加作用是豆漿中含有類似人體的女性荷爾蒙,有助皮膚光滑白皙,也可維持體態。

  

小米

  關鍵詞:暖胃護胃,安神

  小米熬粥營養豐富,有「代參湯」之美稱。小米有滋陰養血、清熱解渴、健胃除溼、和胃安眠、防治消化不良的功效。

  

頸椎不好?去水裡遊個泳吧!

  過去的一年,老師們有沒有因為長時間伏案低頭工作,而累壞了自己的頸椎呢?

  遊泳對經常低頭的教師是一項不錯的運動項目。除了遊泳,頸椎病還要靠平時多注意,時常抬頭,聳肩運動。

 

腰椎病是煩惱?仰臥、俯臥在家裡來一套

  「我的老腰呀,好痛。」14%的老師都有這樣的疾病狀態。

  老師們長期久坐,腰椎壓力是站立時腰椎所承受壓力的好幾倍,時間長了,容易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明年,就在家裡做做仰臥和俯臥吧,對治療腰椎病很有幫助哦!比如五點式仰臥,兩下肢伸直,兩腳後跟、兩肘幾頭後部著地,盡力挺胸3-5秒,重複10次。或者是半橋式仰臥,兩腿彎曲90°,兩上肢自然放鬆伸直,然後將髖、背抬起5-10秒,重複10次。飛燕式俯臥,兩下肢及上肢伸直並連頭部同時抬起3-5秒,重複5次。

  

腸胃不好?下了班就去慢跑吧

  快走、慢跑尤其適合久坐辦公一族。教師也應該放下手中的筆,多走動走動。

  快走和慢跑必須抬頭挺胸,雙臂大幅擺動、大跨步前進,能改善腰、肩、頭部疼痛。除此之外,快走慢跑還有助於腸胃。

  寒假也要來了,老師們一定要趁著假期養好胃,「吃喝」完了經常快走慢跑,有助於腸胃蠕動。

  快走慢跑強度較小,對於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老師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是時間一般要在半小時以上才有效果哦!

  

緩解心理失調,球類運動少不了

  打籃球、羽毛球、兵乓球或是踢足球,這些運動需要專心致志,同時又耗費體力,能消除老師的壓力感和緊張感,讓身上的毛孔細胞都打開,促進皮膚正常新陳代謝,整個人的心情都會變得愉悅。

不負自己

不負春光

不負時代

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全家幸福,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新的一年旺旺旺!


各位親們,如果覺得此文對你們有幫助的話,請動動小指,戳一戳下方,為我們點讚呦~

(來源:職教圈)

相關焦點

  • 勞逸結合,讓大腦休息一下
    當然,一味的學習只會讓學生們用腦過度產生疲憊,唯有勞逸結合才能使學習更有成效,這不,吉他課、舞蹈課通通安排上,讓大家聰明的腦袋瓜休息一會兒~好在老師很快鎮住了場面,學生們也開始認真從基礎開始學起,「老師,品怎麼認啊?」「老師,指甲會傷到琴弦嗎?」
  • 新學年,願你做這樣的老師!更幸福、更從容、會玩會休息
    新學期,願您能夠任性一點,輕鬆一點,不僅要做孩子們的好老師,也要做一個會玩會休息的好老師!因為你幸福了,學生才幸福!新學期,讓我們聳聳肩膀,抖掉身上的灰塵,朝著陽光出發……如果,你工作真累,那麼新學期,養成這些美好的習慣吧。
  • 幼兒園老師留手工作業:做個紙房子,家長卻直接在壽衣店買了一個
    現在的幼兒園為了讓孩子能夠全面發展,都會開設各種各樣的課程,老師也會布置各種類型的作業,而有時候會因為留作業發生一些有趣的事。
  • 了解泰勒效應,讓娃學會「勞逸結合」很重要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孩子在面對學習的時候,會陷入困境當中,就是不管自己怎麼努力學,認真做筆記,可是成績就是提不高。這時候許多父母看在眼裡卻無能為力,看著孩子這麼努力成績卻沒辦法提高的時候,心裡非常的著急。
  • 訓練期間要進行適當的休息,青少年兒童骨骼的成長,做到勞逸結合
    因此,青少年兒童練習柔道可以使其養成一個良好的站姿、坐姿,教師可以根據青少年兒童骨骼的成長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訓練強度,嚴格的要求青少年兒童把每個動作都做到標準化與正確性,動作之間的轉換,要控制力度、呼吸、身體等進行相互的調節與配合,訓練期間要結合訓練強度進行適當的休息,促進青少年兒童骨骼的成長,做到勞逸結合。
  • 勞逸結合,學英語輕快有效的10個方法
    再打個比方,看英語節目,玩英語遊戲,這些邊玩邊學習的活動,就是休閒學習。自學英語固然是自強的體現,但上課學英語會顯得更有系統性且更加科學。如果你有機會參與英語課程,或者是聽別人授課,會比你自己鑽研來得更有效率,也不容易誤入歧途。B: Fun study - write in a journal.
  • 有老師經常犧牲個人休息時間免費為學生補課,你相信嗎?
    每學期期末學生音、體、美課程都會提前兩周結課,結課後課表上的這些課程會變成自習課,然後文化課老師就會搶著預定這些自習課給學生補課,當然也是免費。我相信有老師經常犧牲個人休息時間免費學生補課,但並不提倡這種行為。
  • 17歲高考理科狀元的成功訣竅,勞逸結合認真以待
    談起學習的秘訣,班主任陳文龍有很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時會特別認真,休息時會好好休息。而陳文龍則表示,身體素質是他學習高效的基礎,幫助同學講解他們不會的題目也是讓自己有效鞏固知識的秘訣。陳文龍也表示身體素質是他學習高效的基礎,可見保持身體素質很重要,身體好才能夠有旺盛的精力,下面介紹三個有助於保持精力的方法:1 學會勞逸結合在高中生活中,學生們基本就是宿舍、教室、食堂、操場的模式,一定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環節。
  • 2019中考英語完形填空:勞逸結合才會學得更好
    A. food B. pleasure C. money D. time 名師點評 本篇是議論文,講述了大家共知卻又經常被老師所忽略的事實:務必讓學生勞逸結合。的確,正如馬休息過後可以跑得更快,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適當休息才會學得更好。 答案簡析在下一頁: 1. C。
  • 能幹的老師「會」休息
    寒假就要來了,忙碌了一學期的老師們終於可以放慢腳步舒一口氣啦!課堂教學告一段落,不知道各位老師將會怎樣安排自己的寒假生活呢? 每到假期,老師其實都是在做一些平常因為工作忙而沒有做的事情,同時,讓平時操勞的身心得到休憩,為下一學期的工作而閱讀、充電、做準備。
  • 景縣中學軍訓現場:勞逸結合,休息時間歡樂多
    我猜一定是這些「原地休息10分鐘」「來做個小遊戲」「去盛點綠豆湯,消消暑」「誰來跟我鬥個牛?」
  • 《菜根譚》修身之十:張弛有度,勞逸結合
    汽車擱置在一個地方,長時間不行駛,就會壞;水如果不流動,只是在一個地方,那麼會渾濁不堪甚至發臭;人的身體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就會有不健康的症狀,例如職業病。相反,人如果運動過量,或者是過於忙碌也是有害於身心的,是對體力,心力的透支和摧殘。
  • 經常運動的人,若出現三個表現,或是身體扛不住了,需要趕緊休息
    但運動也是講究勞逸結合的,過度運動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負擔。導致關節等部位出現損傷的情況,還會加速身體中鈣質的流失。長期過度運動還會誘發一些疾病出現。經常運動的人,若出現三個表現,或是身體扛不住了,需要趕緊休息1、疲憊不堪適當的運動可以讓人神清氣爽,活力倍增。而過度運動則是相反的,它會讓人感覺比較疲憊。
  • 暑假不是讓休息的嗎
    我對小張說,跟老師約個時間,你去學鼓吧。沒想到,一向最喜歡架子鼓的小張卻拒絕了,說,一個人上課,沒有小夥伴兒,不能玩兒,沒意思,我不去。我說,一個人練多痛快呀。小張聽後,不以為然地說,那是你覺得,你根本不懂小孩子的世界。 不去上課就不去吧,好在這個假期我有時間在家,但是不能任由他天天玩兒。
  • 真正會休息的人,只會做一件事情
    可你沒有做體力勞動,為什麼休息之後還是覺得累呢?因為心累。你的身體雖然休息,但你的大腦並沒有休息。大腦在高速運轉,形成大腦疲勞。當你覺得自己沒空休息的時候,恰恰是你最需要休息的時候。03. 最好的休息狀態不是暴飲暴玩,而是交叉休息小時候,我們在做題的時候,做累了。父母會說換換腦子,說語文學累了,就做會數學,數學學累了,就練練英語,英語練累了,畫個畫。
  • 小學生被老師罰寫「員」字,網友看後忍不住捧腹:會奔跑的漢字?
    小學生犯錯被老師罰寫生字,網友們看後忍不住捧腹彤彤是個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可能是因為年齡小,或者是幼兒園的底子沒有打好,所以孩子在寫字方面確實不是很擅長,經常因為寫不好字作業完成得不好而被老師罰寫。這天老師老師教孩子們寫字,因為彤彤聽寫時表現得不好,所以這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就被老師罰寫了「員」字。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孩子太放飛自我了,還是寫暈了,到最後這個字都寫飛了。等家長拍照上傳到家長群後,老師都忍不住調侃說:「這是會奔跑的漢字嗎?」
  • 中國教育報:會休息的孩子更會學習!這些科學午休知識不可不知
    要想孩子精神集中、精力充沛地學習,充分、高質量的休息必不可少!但當前大家普遍都只注意夜間的睡眠與休息,往往容易忽視了午休作為一天中間調整、休息的重要作用。其實,打開別人家孩子學習的秘籍,就會發現:他們都很會休息。
  • 正視負面情緒,學會勞逸結合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周末的時候喜歡把作業堆在周五做,然後星期六星期天就可以去玩。我一直以為自己這個叫先苦後甜,是一個很不錯的享受假期的方式。就好比我會在一周之內把所有的暑假作業都做完,而有的人會在暑假最後的幾天,才想起暑假作業還沒有做。其實我們的心裡都是一樣的,我們想把作業和娛樂分開來想,我們習慣性把作業拋之腦後,又或者先解決先處理,都是為了我們有足夠的娛樂時間。而最好的做法,其實應該就是勞逸結合。
  • 不止一次提醒:猝死前,或會有這4個症狀,真該休息了
    猝死在來臨的時候會有一些奇怪的先兆,如果沒有及時留意,通過合理的方式改善,可能離死亡就不遠了。那麼,猝死之前會有哪些特殊的現象呢?1、頭暈頭痛明顯的頭暈、頭痛,有可能是猝死之前身體發出的警告。因為人在猝死之前,身體已經處於過度透支的狀態中,還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在發展,此時身體會出現明顯的信號,多有大腦氧氣、血液無法及時提供的情況。很多患者明顯的感覺就是頭暈、頭痛,甚至會有突然間暈倒、昏迷的情況,這些都是猝死來臨之前發出的警告。
  • Google 都在用的 6 個休息小技巧,讓你工作效率翻倍
    以前上學時,每節課 40 - 50 分鐘,然後會休息 10 分鐘。工作後,沒有了約束,自己平時忙碌一段時間,也會刷下朋友圈,看個小視頻休息一下,我管這叫做勞逸結合,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我最近讀到一篇科學作家的文章,裡面講了工作時大腦的運行機制,以及該如何休息。看完後,我頓時想抽自己 2 巴掌,以前「勞逸結合」簡直就是「過度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