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子學習「平語近人」 自製MV抒家國情懷

2020-12-16 人民湖北

「『一枝一葉總關情』『治國治國有常民為本』『腹有詩書氣自華』……」日前,央視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中,這些經典詩句重新被搬上屏幕,並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引用和解讀,對習近平的主要思想進行進一步的闡述,讓人受益匪淺。近日,來自武漢華夏理工學院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大三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策劃製作了《「學政論·誦經典」——「平語近人」潤書香》為主題的朗誦視頻。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前天,在該校校園,女生身著古色古香的民國服飾,男生身著乾淨整潔的西服,或高聲朗讀,或低聲吟誦《平「語」近人》節目中挑選出來的經典詩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枝一葉,一景一人,富有感情的朗誦把人帶入其中。「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另有同學用鏡頭記錄下朗誦者們在秋風中學習近平政論思想,放聲朗誦著中國傳統詩文的畫面,古典的民國服裝,加上極有韻味的詩詞,一幀幀畫面極力展現出當代大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傳承經典、昂揚向上的獨特氣質。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該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老師楊春嬌策劃指導,旨在通過「學政論·誦經典」的吟誦活動,抒家國情懷,誦傳統美德。

楊春嬌介紹,本次活動由該班16名同學自主完成,同學們各司其職,出策劃、定服裝、場地、朗誦內容、演出、拍攝、剪輯、成片,短短四十八小時內製作完成了時長為2分58秒的MV,充分展現了班級的執行力。

「活動策劃的初衷在於讓我們的學生能夠關心我們的國家在說什麼、做什麼,以及我們應該說什麼、做什麼。」楊春嬌認為,大學學習固然重要,但學會體察社會也必不可少。目前很多學生對國家時事政治投入度不夠,心態浮躁,在閒暇時更願意選擇看花邊新聞打發時間,這對自身發展極為不利。另一方面,《平「語」近人》這檔節目不同於枯燥的時政講解,而是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也有利於當代大學生用典雅愉快的方式學習時政,一舉多得。

「我覺得這是一個學政論+誦經典+建立革命友誼的過程。」該視頻學生總導演之一楊凱麗表示。她說道,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大家一起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談話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經典名句,收穫頗多。而在拍攝情況較短,後期預留時間不足的條件下,主演們在寒風細雨中仍然能保持最佳拍攝狀態,後期也竭盡所能地完成剪輯,不僅是一個挑戰,對於同學們而言,更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作為朝氣蓬勃的青年一代,我們有義務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闡釋與廣泛傳播,也有責任傳遞社會正能量。」楊凱麗說道。

「我覺得這個形式很吸引我,運用新媒體的形式,將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結合在一起,從朗朗上口的古詩詞中也理解了很多思想。」活動參與者之一徐彪同學感嘆道。(張利 馮禮茹)

(責編:周恬、關喜豔)

相關焦點

  • 平語訴情懷 經典浸人心
    從10月8日起在cctv 綜合頻道晚間8點檔播出的《百家講壇》特別節目之〈平語近人〉近日圈粉無數,節目分類羅列了習近平總書記在行文說話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名言警句,並邀請知名文史學者解讀釋義,權威專家解讀思想,全面系統的為人民群眾展現習總書記的執政智慧與人文情懷,這是主旋律電視文化節目的一次成功創新
  • 用中國話語體系抒發為民情懷——《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
    講大道理容易使人有距離感,只有尋找到人們情感中的共鳴之處,才能使思想真正入耳入腦入心。習近平總書記的眾多論述體現出深沉的為國為民情懷。節目通過展示具有情感衝擊力的細節,吸引人們自覺加強對理論的學習,這也是節目在策劃之初想要達到的目的。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是一檔理論宣傳節目,同時也是一檔文化節目。
  •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今晚播出第三集:國無德不興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百家講壇》特別節目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   央視綜合頻道今晚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立德的問題,關於為什麼立德,他曾經講「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本期節目圍繞著「立德」這個主題,通過深入解讀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論述當中的用典,來深入學習和領會他關於新時代立德、修身的講話。
  • 新樂社區舉辦「學習強國、平語近人」詩詞競賽
    新安街道新樂社區「學習強國、平語近人」詩詞知識競賽現場。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記者 張釗 通訊員 李昌庭/文 記者郭航/圖)「一枝一葉總關情」、「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昨日下午,新安街道新樂社區「學習強國、平語近人」詩詞知識競賽總決賽在寶安實驗學校開賽,經過層層選拔,共有四個組別的24支隊伍在決賽中一較高下。
  • 陵水舉辦「平語近人」書法作品展
    書法作品展吸引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前來參觀 人民網訊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結合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近日,陵水黎族自治縣在縣老幹部活動中心舉辦「平語近人
  • 【校報特稿】 「人才培養目標」篇——「家國情懷」「家國情懷...
    』的卓越人才」,在高校中率先將「家國情懷」作為人才培養目標內容寫入章程。   「家國情懷」之於天津大學是嶄新的,因為在過去近兩個甲子的櫛風沐雨、薪火相傳中,「天大人」未曾用這樣的文字去描述自己代代堅守的精神財富;「家國情懷」之於天津大學又是熟悉的,因為每當這4個字在眼前呈現、耳邊迴響,「天大人」的心中自然而然激蕩起「興學強國」的波瀾豪情。「家國情懷」之於天津大學,是與生俱來的,是應運而生的,是始終不渝的,是與時俱進的。
  • 平「語」近人,聽得見的文化自信
    語言多是心靈的鏡像,承載思想、彰顯文化、抒發情懷。最近,一檔電視文化節目特別火: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創作的《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一集《一枝一葉總關情》播出後就圈粉無數,熱議無休。
  • 平語近人進校園第三期——習聲迴響,經典啟智
    為進一步探索新時期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充分發揮思政教育在中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作用,引領中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增強中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意識,近日,我校開展「平語」近人進校園,「習聲」迴響,學經典,啟智慧思政教育活動。
  • 用11.27主題學習 涵養最深沉的家國情懷
    量子師生從歷史、從榜樣、從革命故事中汲取養分,並就「什麼是紅巖精神」「如何傳承和弘揚紅巖精神」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團員們在學習中傳承革命精神,在活動中涵養家國情懷,在歷史中喚起時代責任。主題校會 銘記英雄付出巴川量子小學部連續兩周分別以「知恩於心,感恩於行」以及「銘記歷史,砥礪前行」為題,舉行了主題校會。
  • 身為國之嬌子,必須具備家國情懷
    身為清華北大等高校國之驕子,需要具備家國情懷,學成歸來報效自己的祖國嗎?針對目前國內科技領先的華為公司6000名以上員工進行採樣分析得出的數據。員工主要來源於國內的哪些高校,其中既有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985工科名校,也有專科的職業技術學院。
  • 《平「語」近人·第二季》第五集:願得此身長報國
    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第四集:為官避事平生恥往期回顧:《平「語」近人·第二季》第一集 我將無我 不負人民《平「語」近人·第二季》第二集 勝寸心者勝蒼穹《平「語」近人·第二季》第四集:為官避事平生恥 第五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引用的三個關於愛國的典故展開
  • 呈赤子之心 抒家國情懷
    該書內容豐富,情感真摯,內涵深邃,思想高遠,清晰展示了作者對親人、家鄉、事業和祖國的真誠與摯愛,其赤子之心、家國情懷,激越坦蕩,真摯多情,感人至深,是一本「有飯有菜」、益智養心、修身勵志、充滿大愛的好書。《紅月亮》形式多樣,有古體詩、現代詩、散文、雜談、格言、祭文等,內容有贊山河、頌祖國、憶鄉土、記友人、祭父母、抒心志,十分豐富。歸納起來,有兩個鮮明主題。
  • 在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有機融合中打造「世界語者」工程
    聚集「世」工程、「語」工程、「傳」工程三個子系統,讓學生樹立「四個正確認識」,以青春之小我講述「中國之治」之大成。  一、觀世情、曉世理,打造「世」工程  學校與全球40多個國家、地區的170餘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平均每年有600餘名在校生赴海外訪學交流,有近30%畢業生從事涉外工作。
  • 大學軍訓,涵養當代青年的家國情懷
    原標題:大學軍訓,涵養當代青年的家國情懷——全國高校發揮軍訓立德樹人作用加強國防教育的新聞調查全國2000多所高校的700多萬名大學新生開始在軍訓場上揮灑汗水、接受訓練。    在嚴格正規、豐富有趣的軍訓生活歷練之下,家國情懷也慢慢融入青年學子的思想生活之中。軍訓季,記者走訪多所大學,近距離觀察大學新生的訓練激情,聆聽他們的所思所想,記錄他們的鏗鏘步履。
  • 2020省考申論備考要認真學習「平語近人」(上)
    對於很多考生而言目前還2020省考備考當中,可能胸有成竹,也有不知所措,更有提前放棄的人。但是對於申論的學習,我們一定要注意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尤其今年我們也看到有「習總書記的執政理念」這樣的變化字眼,因此在2020省考來臨之前,中公教育專家帶大家來一波的「平語近人」,為考生助力。
  • 培育大學生家國情懷的意義及路徑探究
    「家國情懷當屬傳統士文化中最寶貴也最活躍的精神資源,它在不同的時代表現為不同話語的形式,在近兩個世紀驅逐外侮、建構現代民族國家的過程中,家國情懷發揮了難以估量的積極作用。」[3] 家國情懷是高校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文化傳承。
  • 學子與名家同讀經典、共話抗疫、齊敘家國情懷
    該活動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吸引名師名家、青少年學生、閱讀愛好者參與,同讀好書,共抒家國情懷。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董事長施美彬在致辭中指出,本次活動旨在推動廣大青少年牢固樹立家國情懷,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傳頌嶺南優秀文化,推動開展家國情懷、文化自信主題閱讀,滿足青少年多樣化深層次閱讀需求。
  • 感受家國情懷 汲取奮進力量 ——《紅色家書》讀後感
    感受家國情懷 汲取奮進力量 ——《紅色家書》讀後感 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向全區廣大黨員和領導幹部及社會各界推薦了《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紅色家書》三本書。自治區政協主席藍天立提議,自治區政協「書香政協」活動就從帶頭閱讀鹿心社書記推薦的這三本書開始。自治區政協舉行了「書香政協」活動啟動儀式,向全區各級政協組織及廣大政協委員發出開展「書香政協」讀書活動的倡議。
  • 「話語能力」裡築家國情懷
    這個視頻在微博獲得近百萬次的播放和點讚,還被塞爾維亞駐華大使館官微轉發。周力凡告訴記者:「我和同學們都期待能用專業所學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祖國與對象國之間的交往構建橋梁。」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話語能力與家國情懷密不可分。
  • 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這次疫情,除了前方一線醫護人員與軍民共同戰疫情之外,舉國一致,許多人宅在家裡。有的練習繪畫,有的撰寫文章,有的研究學問,有的讀書悟道,等等。其中大家都想到了家國情懷這個詞。家國情懷詞典是這麼解釋的,所說的「家國情懷」,其概念是多層次的:家國情懷起源於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知識分子階級優越性的自我標榜,具有狹隘性。同時,家國情懷在形成過程中,與儒家思想的三綱五常、宗族倫理、個體意識是密不可分的,是經歷了戰爭失敗、骨肉分離、國破家亡之後傷痛思維的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