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出大山 找到了自己的興趣

2020-09-09 中國青年網

孩子走出大山 找到了自己的興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9月8日,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天河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陸江婷坐在嶄新明亮的音體教室裡,為採訪她的記者彈了一首《小星星》。雖然彈的是最簡單的鋼琴曲,但是作為一名剛剛從大山搬出來的孩子,在接觸鋼琴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已是難能可貴。

9月8日,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天河實驗學校,學生們在嶄新的操場上出課間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9月8日,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天河實驗學校,上午的課間操,學生們在歌曲《感恩的心》播放結束時,做祈禱的動作。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9月8日,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天河實驗學校,學生們在明亮的教室中上課。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9月8日,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天河實驗學校,朗讀亭裡,學生們可以跟著標準的普通話學習朗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9月8日,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天河實驗學校,學生們在閱讀區域看書。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9月8日,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天河實驗學校,來自廣州天河第一小學的心理老師肖冬梅在辦公室裡,她今年8月底來到納雍天河實驗學校,對學生們進行一個月的心理課程輔導。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相關焦點

  • 甘洛中學的90後班主任:重返大山,是為了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感覺自己最近頭髮掉得特別厲害,還真有一點擔心年紀輕輕便禿頭了。」王呷呷打趣地對記者說道。作為村子裡走出來的第一個本科生,這個94年出生的女孩並沒有選擇留在西昌這座城市,而是去到了偏遠的甘洛縣。「我自己就是從農村走出來的。」王呷呷說:「是熱愛讓我選擇教師這個職業,期盼他們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
  • 農村的孩子應如何教育才能走出大山
    而且大家真的對當今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仔細觀察會發現雖然他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他們對於電子遊戲或其他一些娛樂設施相較於城裡的學生更加痴迷。今天小編想給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些建議,讓他們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
  • 大山裡走出的孩子,如何不斷進步|百家故事
    小婷,作為一個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女孩,和這個世界有著挺多的格格不入,她需要花費比別人多得多的努力去適應、趕上這個社會的發展。就像我們國家常說的,新中國的發展就是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保持一顆積極上進和自信樂觀的初心非常重要,不論走了多遠,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甚至我們可以從自己的家鄉和家鄉父老鄉親的身上汲取很多的動力和養分。曾國藩說,古今中外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古今中外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不管你是資質平平還是天資聰穎,最好要杜絕養成懶惰和驕傲的壞毛病。
  • 教育幫扶讓更多孩子走出了大山
    近年來,為了幫助更多大涼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樂山市帶著自己的優質教育資源和誠意攜手大涼山的美姑縣,共同推進教育協同發展。從學校結對共建到教師交流培訓再到學生異地培養,教育幫扶為大山裡更多的孩子插上了知識尋夢的翅膀。
  • 再回大涼山,讓更多家鄉學子走出大山
    大學期間,甘洛小比見識、體驗到了大山外的世界;感受到了來自學校、老師、同學們的關心、關愛和溫暖,這些都讓學成一身本領的甘洛小比更加堅定自己內心的決定:「重返大涼山、建設我家鄉」。「塵埃之微,補益山海;螢燭末光,增輝日月。在追夢、圓夢的進程中,切不可忘記或削弱自己肩上的職責。雖然我們是『小學校』裡走出的『小人物』,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承擔相應的義務。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 王懷軍:為了1000多名孩子走出大山
    (照片由王懷軍提供)用知識拿到走出大山的車票,才能將自己從苦難中撈起「2008年,我到任校長時,原本有260多名在籍學生,秋季開學來報到時只來了160多人,整整流失了100名學生。」王懷軍說,當時想的是,必須讓更多孩子們回來讀書,他們今後的人生才會獲得更多的可能。
  • 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 只為書聲琅琅
    「我也是山裡的孩子,知識讓我有了走出大山的能力,更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韋君玉是這樣回答的。這算得上「現身說法」。韋君玉是大瑤山中一名語文教師,也是從大瑤山走出的女大學生,她選擇回到大山,是想為山裡的孩子們教授知識、傳遞希望。
  • 猴兒關農民畫走出大山
    猴兒關農民畫走出大山   11月7日一早,險峻的貴州省水城縣陡箐鄉猴兒關,如往常一樣寧靜。
  • 巴中獨臂女教師杜秀蘭 深山堅守35年 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2020年春季 杜秀蘭與4個孩子一個學校獨臂女教師杜秀蘭紮根大山教書育人35年,送走了一個又一個山裡的孩子走出了大山上學期,學校還有4個孩子。今秋開學,在黑潭村小學,只有杜秀蘭和兩名幼兒園學生。杜秀蘭說: 我作為農村一個基層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沒有走出大山,要讓孩子走出大山;哪怕只有一個孩子,我都要堅守教下去。6歲那年,杜秀蘭因為一次意外失去了右臂,但她堅持讀完了高中,給孩子們上課時,她用左手寫板書,工整而有力。這是幾十年裡一點點練出來的。
  • 走出大山的女孩
    誰都有走出大山的夢想和憧憬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和機會把夢想和憧憬變成現實家住大山深處的女孩蔡志英是幸運的,因為她遇到了張桂梅。否則,她很可能也會像許多同齡人一樣,任由遐想在雪山上翱翔,自己卻始終長不出一雙飛出大山的翅膀。
  • 一代代南京中醫藥大學人走進大山,是為了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一代代南中醫人走進大山,是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我·我們我是阮未艾,南中醫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五年來,「遠志服務團」的志願者們見證了通村的山路從顛簸陡峭到修繕完畢;見證了孩子們的午餐從山間土地挪到了明亮寬敞的「杏林遠志堂」;見證了教室裡由A4紙拼貼成的「山寨」投影幕布變成了高清電子屏……曉明學長說:「我走進大山,是為了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在他的感染下,2018年的夏天,我們四名支教團成員來到了這裡。
  • 大山裡走出的孩子如今畢業成軍官,寒門出貴子終究不是一個笑話!
    四年前,山村孩子魏凱倫收到了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他激動地對著大山喊:「我走出去了!」四年後,魏凱倫從青年學子成長為一名軍官,標定了人生航向。今年7月,他即將本科畢業,奔赴強軍新徵程。像很多農村家庭一樣,父母對孩子的預期是鯉魚跳龍門,能夠通過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的人生,為此孫宜林父母雖然文化水平低但還是為兒子訂了嚴格的學習計劃。在家庭教育中,我們經常能看到的情況是,父母讓孩子往東,說我是為你好,孩子的反應是偏往西,說不要你們這樣對我好,我要過我自己的生活。
  • 大山外語英語老師:考名校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與孩子的興趣
    2019年,鄭州小升初民辦學校次實行「搖號+面談」,但大山外語很多學生依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升入理想學府。在大山外語花園路校區,記者見到了大山外語英語輔導老師謝永傑,謝永傑老師帶的不少學生都在小升初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多名學生被鄭州楓楊外國語、鄭州實驗外國語學校、桐柏一中等名校錄取。
  • 大山孩子四年前走出去今天回來,山還是那座山,但它已是大好河山
    有句老話說的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如果可以考進一個好的大學,對於身處鄉野,大山的孩子無疑是一種脫胎換骨的蛻變。但是在大山的孩子,無論是學習資源,還是身邊生活環境都比城市的孩子要差一些。他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人生的逆襲,所以每年成功考取到好大學的大山的孩子,都會倍受社會的關注和大家的敬佩。
  • 我不是要走出大山,而是走出來了,再走回去
    我沒有對銀聯詩歌POS機有很深的了解,但對於大山深處的詩人們我又感同身受。我來自大山,所謂大山,就是推開門看不見燈紅酒綠,高樓大廈。能看見的只不過是無盡的高山,或者是房屋前熟睡的小狗。對於大山裡的孩子,總有「留守兒童」與之掛鈎。父母外出打工,一年或者幾年才回去一次。他們有小小的願望,他們希望爸爸媽媽能聽他們訴說心事,希望在他們放學後有人來接,家裡吃飯的時候多幾雙筷子。可是小小的願望卻不能夠滿足。能陪伴他們的是小狗,星星和月亮。上海陸家嘴地鐵站出現的15個銀聯詩歌POS機讓他們訴說著自己的想法。
  • 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她用知識讓孩子拿到走出大山的車票
    正是她付出的一切將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送出大山,她既是校長,又是老師,還是保育員。幾十年下來,越來越多像吳遠明、覃明明這樣的山裡娃用知識拿到了走出大山的車票,將自己從苦難中撈起,人生發生了巨變。「一開始是自己種菜,保證孩子們吃上蔬菜;後來又建養豬場,一年養幾十頭生豬,既讓孩子們有肉吃,又能創收貼補學校經費。」王懷軍說,大家稱我是「豬販子」。其實是王懷軍會算計:直接賣給登門採購的豬販子,省時省力了,但每頭豬要少賺400元,40頭豬就少了1.6萬元。她覺得犧牲周末兩天的休息時間自己賣豬賺錢,能解決不少孩子的上學問題,值!
  • 還記得走出大山,考上軍校的搬磚男孩嗎?他做了一個了不起的決定
    每年的高考都會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而言,這是改變命運的絕佳機會,表現出色就能進入頂尖的院校繼續深造,孩子接觸到的人,周圍的環境都會有所改變,大學可以說是孩子新的起點,高考成為了同學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分水嶺。
  • 走出大山看世界暨城鄉娃娃手牽手公益活動第三季正式啟動
    走出大山看世界城鄉孩子攜手讓理想「起飛」霜降後的成都寒意漸生,但掩蓋不住孩子們的無邪與熱情,伴隨著輕快的音樂,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室裡傳來了孩子們天真的笑聲和熱烈的掌聲,「走出大山看世界暨城鄉娃娃手牽手公益活動第三季——扶智勵志行
  • 像根呷唱的那樣,我是大山走出的孩子,兒時的曲拉滿是阿媽的味道
    婦女們買點花花布給孩子做布鞋穿,或者油鹽醬醋等日用品。曲拉很好吃,我小時候特別的愛吃,還是我外婆偷偷給我們從舅家偷的,有時候去舅媽家曲拉曬在院子裡,我就偷偷的大吃幾口。每到周末我特意就去舅媽家玩,看著曬在院裡的曲拉,口水不由自主的流出來,稱舅媽進屋時就趕緊偷偷大吃幾口,哪個過癮,感覺這次舅媽家沒白來,開心的要死。
  • 崎嶇的山路擋不住孩子們前行的腳步,只因「走出大山」的堅定信念
    走進院子,家中的幾個孩子坐在一條長凳上,小同學的媽媽熱情地為我們倒上當地的茶表示歡迎。此時,我們發現有一個孩子倚在門口,在徵得他的母親同意後,我們上前採訪了這名孩子。    「你的願望是什麼?」「我希望有一天能走出大山!」孩子堅定地回答,眼裡閃爍著堅定的目光。「那你覺得這個願望會實現嗎?」原以為孩子回答這個問題很困難,可是他卻毫不遲疑地說:「會!我相信只要好好學習,一定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