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那會,整個國家經濟都不是很好,很多地方的人還吃不飽、也穿不暖,粗糧都沒有多少,細糧就更不用提了。相信很多80後的人對那段路程,依然記憶猶新吧!
我是出生在甘南的藏族姑娘,相對而言,甘南的那時候的情況還好一些,青稞面還是足夠的,加上每家每戶都種有土豆和油菜籽,菜也有了。油也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了。只是,那時候想吃點美味的,又特別營養的食物就特別不易。
曲拉就是小時候,我特別想吃,又吃不到的美味,只能逮住機會在日子好一點的親戚家「蹭」一點,順道過把嘴癮。記得小的時候曲拉做好了,一家人捨不得吃,等曬乾為了賣點零用錢補貼家用。婦女們買點花花布給孩子做布鞋穿,或者油鹽醬醋等日用品。
曲拉很好吃,我小時候特別的愛吃,還是我外婆偷偷給我們從舅家偷的,有時候去舅媽家曲拉曬在院子裡,我就偷偷的大吃幾口。每到周末我特意就去舅媽家玩,看著曬在院裡的曲拉,口水不由自主的流出來,稱舅媽進屋時就趕緊偷偷大吃幾口,哪個過癮,感覺這次舅媽家沒白來,開心的要死。
外婆知道我家生活困難,有時會偷偷從家裡偷點曲拉給阿媽,讓阿媽做飯的時候放點,說吃了給孩子們解饞。
每當阿媽說今天放學快點回來,阿媽給你們做曲拉拌湯,我開心的不得了,上課時都想著阿媽做的曲拉拌湯,心裡直流口水,放學鈴聲剛響一下,我就跑了,每次我都比二姐跑得快,早早到家了,喝著阿媽做的曲拉拌湯,心裡哪個爽啊!
剛開始捨不得吃曲拉的小疙瘩,每次總是留在碗底,到最後才吃,阿媽每次被我幼稚的行為逗的哈哈大笑,阿媽雖然在笑,心裡早已流淚了,生活的不容易,家裡沒啥好吃的東西,這麼小的孩子就知道珍惜,好的東西捨不得先吃,留到最後到碗底了才吃。
每次阿媽從鍋裡盛飯的時候,我總站在灶臺旁邊,看阿媽是否把勺子從鍋底往上盛飯,因為鍋底下有很多曲拉的小疙瘩,如果阿媽不從鍋底盛,我就不開心了,現在想起來小時候的自己還真是有點自私。可不記仇的阿媽,每次都會如我所願。
繁華世界,難以馴服一顆遊子的歸家之心,家在哪裡,根就在哪裡,靈魂將永遠寄宿在哪裡。像根呷在歌裡唱的那樣,我是大山裡走出的孩子,肩頭扛著扛著大山的色彩,回首自己走過的道道山路,忘不了大山給我的情愛。我是大山走出的孩子,像大山一樣強悍,也有大山的情懷,大山裡有我悠悠的眷戀,千裡之外有我思念的淚眼。我從大山走來,風雨輪迴格桑花開,耳畔迴響阿媽溫暖的話語,句句話語讓我難以忘懷。
【本文為百家號作者「避難堡」原創作品,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