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卓老闆的課程
/00/
今天聽完卓老闆的《卓克·科學思維課》之《問答:怎麼提升免疫力》,才知道自己被「增強免疫力」這個標語騙了接近30年。
其實我是最近才訂閱卓老闆的《卓克·科學思維課》,之前發現得到居然把一些專欄給下線了,頓時特別後悔,早知道得到會下線一些課程,就提前買點自己喜歡的課程屯著。
隨著一年為周期的專欄越來越少,只有萬維鋼老師一個人在持續寫,其他的老師也只能出一兩年。我就找曾經的專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再買下來仔細學習一下。
經過最近的學習,發現卓老闆的課程真的很不錯,提升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夠避開很多坑,少走很多彎路,一眼就能識破很多騙局和謊言。
運動能增強免疫力嗎?
/01/
最讓我感觸頗深的是今天的課程,作為一名工科生,從高中開始學生物,對於「免疫力」這個詞還是有一定了解的。自己一直以為「增強免疫力」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平時還時不時地聽了這個廣告買一些產品。
沒有想到習以為常的觀念,居然是錯的。這個衝擊是非常大的,讓我對科學思維有了更深的敬意。
這次新冠疫情的襲擊,讓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應該「增強免疫力」,這樣才能打敗新冠病毒,讓自己對抗病毒時更有優勢。
估計等新冠結束後,很多人都開始為「增強免疫力」交智商稅。
智商稅交了挺多的
/02/
卓老闆在課程中明確說明:
免疫力不是一種像攻擊力一樣的指數,不是越高越好,免疫力更像是一種防禦的動作,只有正確地防禦,不防衛過當才能算好。
另外他還提出一點:
把整個免疫系統的免疫力調高或者降低,這件事只有醫生和特定的藥物才能做到。
卓老闆說,市場上一切在包裝盒上、廣告上、貼紙上宣傳著能「增強免疫力」的產品,這五個字只要一出現,不但它產品無效,而且凡是寫了這幾個字的,就相當於是給自己貼了一個黑戶的標籤,這種保健品根本就不用去碰。
想想自己曾經被「增強免疫力」騙過這麼多次,就覺得好羞愧,如果早點訂閱卓老闆的課程,也不至於被多騙那麼多次。這讓我看到科學和知識的力量,知道這些知識之後,就更不容易被騙,而且知道這些知識之後,就和之前的自己不是一個人。
知識就是力量
/03/
對此,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免疫力?
搜狗百科的解釋如下: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
從這個解釋中能夠看出,免疫力需要能夠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這個概念中關鍵的動詞是「識別」和「消滅」,在能夠「識別」之前是不是需要先能夠建立起來免疫力呢?
如何識別?
/04/
那免疫力是如何建立的呢?
這個說來話長,先從胎兒說起,那時候孩子還在母親的子宮裡,那時候的孩子還沒有免疫力。也就是說免疫力是通過後天訓練獲得的,而不是天生的能力。
既然是後天獲得的,那就需要第一批的原住民,更需要一批好的原住民。如果平時喝酸奶的話,可能聽說過益生菌這個名詞。也就是說這些細菌是對自身健康有益的,我們免疫力的訓練很大程度上是依賴這些細菌的。
胎兒能夠獲得的第一批益生菌在哪裡呢?
其實是母親產道裡的乳酸桿菌和纖毛菌,前提是這個胎兒是順產,孩子在順產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吞咽很多產道裡的液體,他的皮膚、他身上的黏膜也會被這些也特裹住,液體裡包含了大量的微生物,它們就是嬰兒腸道微生物最早的一批殖民者。
但是如果是剖腹產的話,那麼這個孩子身上的第一批細菌就不是益生菌了,而是一些葡萄球菌、白喉棒狀桿菌等不好的菌群。
益生菌酸奶
/05/
這時候你可能會發現,說免疫力的時候怎麼扯到細菌了呢?
因為腸道是我們最大的免疫器官。古人云:病從口入。如果腸道有足夠的益生菌堅守陣地,那麼即使少量致病菌進入腸道,也建立不起來什麼優勢。這就能看到第一批原住民的重要性了,如果能夠順產,就能給免疫系統完成最初的訓練。
當有第一批優秀的原住民之後,也就是建立起一定的免疫之後,就需要開始進行下一項訓練:「識別」外來入侵的異物。
前幾天有個新聞,據說有位給醫護人員發放補貼的官員妻子,在網上曬自己家發的補貼。結果被網友發現,這個官員私自超額領取補貼。後來市委領導在直播上批評這個官員:你一看就是小幹部模樣。
從這個新聞中能夠看出,見多識廣的重要性。這個小幹部沒有見過什麼世面,這點小恩小惠就開始貪圖,必定沒有什麼前途。
對於免疫系統也一樣,如果在建立的過程中,沒有見過什麼世面,那麼將來可能遇到一個小病菌都會被打趴下。
比星空更大的是人心
/06/
於是,卓老闆建議孩子在10歲之前還是要儘量避免過於清潔。
這讓我想起來小時候的農村生活,每天回家都會被挨打,因為自己渾身都是泥土。
那時候對世界充滿著好奇。
在春天裡,會和狗一起在綠油油的麥田裡瘋,相互追逐,有時候會相互抱著在麥田裡打滾。綠油油的麥田,打起滾來也是格外的舒服。麥田裡打滾的感覺,和草坪不同,麥苗比較高也比較密,更適合打滾。
在夏天裡,會抱著狗去河裡洗澡,即使狗不喜歡洗澡,也會把他騙過來,抱到河裡。後來再騙它也騙不到了,只能和一群孩子去洗澡,那時候即使不會遊泳,也敢站在三米高的河堤上跳到河裡。河裡的水不知道喝了多少。
在秋天裡,白天會和孩子們一起去爬樹,在家的路邊有很多柿子樹,每天路過的時候都會抬頭看樹上的柿子,有沒有熟透了的柿子。我們是在和鳥搶食物,看到熟透了的柿子,就爬樹上去摘。很多時候根本夠不到柿子,只能通過晃樹枝讓柿子掉下來,如果下面的小夥伴接不住柿子,那麼我們只能吃掉到地上的柿子。即使有點土味,也是甜在心裡。
在冬天裡,最幸福的時候,就是一家人圍在火爐邊,火爐裡放了幾個紅薯,邊烤火邊聞著紅薯散發出來的香氣,時不時看看是不是烤熟了,根本不會等到紅薯烤糊。即使紅薯上沾著爐火的灰,吃起來也是格外的香。
紅薯
/07/
看似在平常不過的小事兒,居然幫助自己培訓了自己的免疫力,讓自己能夠在成人之後獲得健康。
反觀現在很多城市裡的孩子,從小就特別愛乾淨,反而容易得各種過敏,流感一來就很容易感染。實際上還是免疫系統見識不夠。
對於成年人來說,要想保證免疫力發揮正常水平,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以下三點:
1、休息夠不夠?
2、有沒有適量的活動?
3、飲食健康不健康?
這三點其實還真不容易做到。當下的環境,讓很多人都沉迷在遊戲、抖音等平臺,經常熬夜,導致休息不夠。疫情期間,又有多少人整天葛優躺,沒有做到適量的運動。對於飲食來說,更容易為了一時爽,吃不健康食物。
其實健康這件事兒,真的沒有什麼捷徑,只能是長期的克制與積累,很多人以為的健康捷徑,其實都是賣保健品的人致富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