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科舉冷知識,狀元相當於什麼學歷,院試又是什麼級別

2020-12-15 大炮講堂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我國的科舉制度一直是選拔人才的重要辦法,也是打破階層固化的手段,充分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那麼關於科舉你知道多少呢?

古人考試

首先我們介紹一下各個級別的考試,今天我們有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等等,那麼古代又有哪些級別呢?在古代是這樣的,童生:凡應考生員之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皆稱儒童,習慣上稱為童生。然後是院試:由省學政主持,童生參加,考中的稱秀才,也叫生員,一般可稱相公。此二者只是預選形式,鄉試、會試、殿試才是正式的科舉考試。鄉試(大比)每隔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參考者為秀才,考中的為舉人,可稱老爺。

金榜題名

舉人第一名稱解元,二至十名稱亞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稱「秋闈」。然後就是會試:會試是在鄉試的基礎上進行的,時間是在鄉試後第二年春天,地點在京城禮部官衙,舉人參加,考中後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最後就是最高等級了,殿試:會試合格後即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或欽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試。合格的統稱進士,貢士才有參考資格。殿試分三甲(三等)錄取,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殿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說到這裡,你們肯定就已經知道了一些了古時候的科舉制度了。

考生入場

那麼古代狀元又相當於今天什麼級別呢?其實古代是成千上萬的人最後只取第一名,稱為狀元,今天的高考制度,是各個地方的優秀科目的得主,要是真的要給這些名稱排號的話,那大致應該就是這樣了,狀元:便是各個區域範圍總成績第一的人。舉人:高中時參加全省高中會考全部通過、取得高中畢業資格、有資格去高考的,就是舉人了;秀才:高中生、至少初中畢業生才可以算秀才;進士:高考通過,成了大學生的,都是進士。但是古代的考試可沒有這樣的簡單,大部分只取幾個人,所以古代的科舉制度雖然先進,但是依然還是有不足之處。

最高殿試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的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說是博士也不為過
    我國實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實現了大部分人至少是初中生畢業,大家也不至於淪落為不識字的地步。在父母的那個年代中(60年代)沒幾個人能上得起學,小學還未畢業就輟學回家幫忙農作,還未成年就外出打工拼搏;而在古代,上學更是普通人遙不可及的夢想,要說到古代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我先告訴你一組數據:有歷史相關記載的狀元從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孫伏伽起,到清光緒三十年的劉春霖終,一共只有592名。
  • 古代狀元、探花、榜眼在當今是什麼文憑?
    在古代歷史上,有一個十分歷史悠久的選拔人才的制度稱之為科舉制度,在悠久的歷史上,這項制度可以說帶給很多人幸運,同時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尤其是在科舉考試中的狀元、榜眼、探花,就更是顯得不一樣了。正因為這三者的特殊性,所以很多人都十分好奇,狀元、榜眼、探花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學歷呢?
  • 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相當於現代教育的什麼級別
    通常來說,讀書人準備考取秀才功名的時候,要先在每年的二月去參加由知縣主持的縣試,縣試通過之後,還要在四月份參加由知府主持的府試。這兩次考試均通過之後,方能參加由各省學政主持的院試。若是院試不通過,則此人不論年齡大小,都被稱為童生。
  • 我國古代的狀元郎,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博士生能考上嗎
    自從隋朝開始實行科舉制起,寒門子弟就有了出頭之日,無數人捧起書本,將進士作為自己奮鬥的目標。為什麼不是狀元呢,因為狀元是非常難考的,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敢奢望,能考上進士就已經很滿足了,我國古代的狀元郎,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 【趣讀】古代狀元、探花、榜眼在當今是什麼文憑?
    科舉製成熟後分為六級:童生(第一級縣試)、秀才(第二級府試)、舉人(第三級院試)、貢士(第四級鄉試)、進士(第五級會試)、探花(第六級殿試第三名稱探花)、榜眼(第六級殿試第二名稱榜眼)、狀元(南宋以後,殿試第一名稱狀元
  • 古代科舉狀元放到現在大約是哪級學術等級?博士生?博士生導師?
    在高考中獲得本省第一名的考生,經常會被人們稱為「高考狀元」,於是就有人將大學生和狀元進行對比,甚至有人認為大學生已經相當於古代的「進士」了,這其實都是不對的,高考狀元其實說的是高考的第一名,這裡的「狀元」和水泥工行業的「技能比賽第一名」意思是一樣的。
  • 古代進士舉人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層次的人呢?你知道嗎?
    科舉制度建立於隋朝,廢止於光緒年間,現在大部分人在古代是能拿到俸祿的哦,來看一下你到什麼級別了。秀才秀才由院試(童試)選拔而來,相當於現在的小學升初中,只是古代文盲較多,有些童生年紀比較大,甚至有五六十歲還在考秀才的。
  • 進士、舉人、秀才分別對應現在的什麼學歷?我這樣劃分對不對?
    大家都知道,進士、舉人這些在古代都是文化水準特別高的人,那麼古代的這些知識分子分別對應我們現在的什麼學歷呢?其實這很簡單,我們只需要列舉出科舉制度和現代教育下的不同學位等級就能一目了然。以上這些名稱是考生通過不同考試等級後獲得的學位證明,科舉制度下考試分為四級:①童生試(院試);②鄉試;③ 會試 ;④殿試(由低到高排列)隨著三年一度的科舉開始開考,古代考生們的第一關就是先進行童生試。
  • 古代的狀元那麼難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古代有狀元、榜眼、探花,他們都是同科入仕,不能說狀元的學歷就高,榜眼、探花的學歷就不行,這個只是排名問題,第一、第二、第三而已,以此類推,能上榜的學生,學歷、學位都是同等的,可能要區分,也相當於現在參加高考,分了一個一本、二本或者三本而已。
  • 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相當於現代教育的什麼級別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非常好奇,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放到今天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學歷? 至於古代秀才、舉人、進士相當於現代教育的什麼級別?還要追溯到科舉制度的起源和發展。 一、科舉制度的起源和發展 據史料記載:開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
  • 古代的秀才、舉人和進士大概相當於現代什麼學歷
    秀才、舉人和進士在古代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我覺得分別應該對應著現在的專科、本科和博士。古代的」高考制度」,叫科舉考試,而現在叫高考。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考試都是為了給國家選拔人才。在古代也是如此,古人也是非常執著的參加科舉考試,有的父親和兒子一起參加科舉考試,兒子都中狀元了,他可能還在參加鄉試。而一旦中舉人,中進士,古人也是非常興奮的,我們都學過《範進中舉》,就是說的範進中了舉人而樂極生悲的故事。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古代的科舉制度與我們現代的不同階段的教育情況做一下對比。我們現代教育也分四個等級,小學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
  • 與如今的學歷相比,算什麼級別?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不少古裝劇,也聽過「秀才」這一名詞,尤其是《武林外傳》裡面的呂秀才,更是讓所有人都知道了「秀才」一詞。每次呂秀才一出場,都會拿他秀才的身份秀一波,讓不少朋友都有一個疑問,古代的「秀才」到底屬於什麼級別?為什麼有的人地位崇高,而有的秀才卻混的窮困潦倒?
  • 古代的秀才、舉人和進士,分別相當於現代什麼學歷?
    古代的秀才、舉人和進士放在現代,相當於什麼學歷呢? 有人說童生相當於高中畢業;秀才相當於學士;舉人相當於碩士;進士相當於博士。你覺得呢?
  • 為什麼古代人們都想考秀才,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別不知道
    為什麼古代人們都想考秀才,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別不知道在電視劇《武林外傳》裡面,有著各色不同的人物,其中最經常聽到的口頭禪就是呂秀才的「子曰」。這個呂秀才講話做事都是文縐縐的一副讀書人死板的樣子,那麼以他秀才的學歷放到現代社會來看,會是現代學歷的那一個段呢?這個要先熟悉一下古代的科舉考試的制度,一個人想要獲取功名就必須要讀書和考試,到了年齡後那他首先就要參加縣試完後再參加府試,如果通過的話就是童生了。
  • 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相當於現代什麼學歷,進士是清北嗎
    在我們古代也有考試,那就是著名的科舉考試,科舉考試歷史悠久,已經擁有了1300多年的歷史了,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來說說科舉考試分的等級跟現代高考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 古代的秀才、舉人和進士,分別相當於現代什麼學歷?答案很意外
    今天的問題,古代的秀才、舉人和進士放在現代,相當於什麼學歷呢?有人說童生相當於高中畢業;秀才相當於學士;舉人相當於碩士;進士相當於博士。
  • 古代所說的窮酸秀才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放到現在絕對是精英
    要成為一名秀才,需要通過縣試、府試、省試三場考試,難度相當於現代考取博士。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諸州每年各舉薦秀才一名,意為優秀人才。東漢因避光武帝名諱,遂改稱茂才。三國曹魏時沿襲察舉,復改稱秀才。至南北朝時,舉薦秀才尤為重視。若是在古代,要想成為知識分子,走上仕途,為官一方,只有考科舉一條路可走。
  • 在古代,進士、舉人以及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古代的秀才、舉人和進士放在現代,相當於什麼學歷呢?有人說童生相當於高中畢業;秀才相當於學士;舉人相當於碩士;進士相當於博士。你覺得呢? 古代之所以如此重視教育,一部分原因是為朝廷選拔有力人才,另一方面是因為讀書確實可以為自己謀一條不錯的生路,類似於我們現在常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
  •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
    古代科舉考試名列第一者方為"元",而殿試第一名才能稱為"狀元",能夠在皇上面前得到第一名,那麼就相當於得到了皇帝的認可,這在封建社會無疑是最高的榮耀。 狀元一直都是所有讀書人追尋的目標。
  • 看看你在古代是什麼學歷?(附科舉考試真題)
    中國封建王朝的科舉稱謂、官職的稱謂,隨著朝代的不同而多有變遷,此文所列的古今學歷對照,多以明清時期為參照,並對照現代,相對得出可能為何稱謂。僅供參考!【學歷對比】古代:白丁、童生、案首、監生、生員、稟生、貢生、舉人、解元、進士、探花、榜眼、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