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易怒愛發脾氣,容易衝動的孩子這樣教才有效果

2020-12-18 智優父母

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愛發脾氣,是因為情緒衝動嗎?

案例:

我兒子12歲,原來脾氣挺溫和的,可越長大脾氣越大,說他幾句,他比我還兇,我要他學會收拾自己的房間,他會嫌我煩,和他完全溝通不了,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智擇優孟老師回覆:

容易衝動的孩子,往往他的自控力差,做出的事情從來不思考後果,容易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爭吵和衝突,遇事全憑一時衝動。

而孩子如果一直保持著這種性格,對孩子百害而無一益的,這種性格極容易在人際交往中碰壁,給孩子帶來的危害嚴重時還會引起孩子的抑鬱情緒,造成輕生行為。

面對易怒愛發脾氣的孩子,家長怎麼辦呢?

1、改變教育方式

有些孩子完全是因為父母的嬌慣才導致的壞脾氣,家長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對孩子過於溺愛,有些不合理的要求是不是可以嚴格的拒絕。

還有些孩子,是因為父母不夠關注,長期不在身邊。故意發脾氣引起父母的關心,家長可以自行針對孩子的情況,看看孩子發脾氣屬於哪種原因。

2、運用好方法應對孩子的行為

如果孩子發脾氣無理取鬧,家長可以採取冷處理法,待他平靜下來,再和孩子溝通。

3、讓孩子有表達情緒的權利

孩子能夠充分地、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孩子心理髮育基本健康的標誌。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思想沒成熟,有時表達方式不對,會影響和他人的關係。例如孩子因發脾氣與別的孩子爭吵打架,可能傷著自己和對方;衝著長輩和老師發脾氣則是不禮貌的行為;或者脾氣上來碰頭捶胸、摔砸物品等都是不合情理的。遇到這些情況時,父母不應視而不見,而要採取一致意見進行嚴厲制止,讓孩子知道發洩情緒也應有一定的界限。

相關焦點

  • 孩子控制不好情緒,總愛發脾氣,家長要怎麼跟易怒寶寶相處?
    平時在家裡,大人們稍有不順著她的地方,她就會大發脾氣丟東西,或者直接撲到大人身上亂踢、亂打一氣。小蔡和丈夫、公公婆婆,不是沒有批評過茜茜,可每次批評時,孩子只會顯得更暴躁。所以大人們大多時候還是用哄著茜茜的方式,來平息她的脾氣。如今孩子還小,她發脾氣時可以儘量哄著,但等年齡大了後,孩子脾氣還是沒有改好,又該怎麼辦呢?
  • 我不發脾氣後,孩子開始變得易怒易爆,到底怎麼了?
    麗麗無奈地說:「以前我和他爸覺得他調皮,總是衝他發脾氣,但我們覺得這樣對孩子傷害比較大,所以約定日常不發脾氣。結果我們不發脾氣,換成他發脾氣了,已經快兩個月,感覺我的退讓助長了他囂張的氣焰。」「原來是這樣,那你不要著急,再等一段時間,看看情況,在此期間不要對孩子發脾氣。」
  • 搞定孩子暴躁,易怒,脾氣大,只需這四點
    生活中有不少的小孩暴躁,易怒,脾氣大,令家長們很是苦惱,其實如果你家的孩子還處於青春期結束前,那麼家長朋友們也不必太過擔心了。因為孩子在渡過青春期前都是存在易衝動,自制力有限,難以忍受拒絕等問題的,不過此時孩子性格的可塑性還是很強的。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特別容易衝動?一個方法教你實現和諧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容易衝動,一說話就容易上情緒,開始臉紅脖子粗,說話做事也不計後果。他們情緒上來時,跟他們講道理根本行不通。這是因為什麼呢?僅僅是因為他們年紀小嗎?如果按照年紀小就容易衝動上情緒的邏輯推理,那是不是兒童更應該容易衝動呢?每一個當父母的都清楚,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很乖的寶寶,到了青春期,突然會變得不可理喻,無法溝通。顯然,這跟年紀大小是沒有關係的。
  • 孩子越大脾氣越大,青春期的孩子要怎麼管教
    現代家庭大多數是一個或兩個孩子,所以大多的孩子都是家長寵愛甚至是溺愛的,小的時候還好一點,在孩子哭鬧或耍無賴,不講道理的時候,大人可以嚴厲的河斥,或是打幾下,孩子因為害怕而屈服。
  • 孩子愛發脾氣、動手打人,高情商的父母這樣做
    這讓我想起另一則新聞:江蘇一個男孩因為調皮弄壞了飯店裡的餐具,媽媽替他賠償後訓斥了幾句,結果這個孩子就開始憤怒地打媽媽,掐媽媽脖子。孩子愛發脾氣,一點不高興就哭鬧、煩躁不安在成長過程中是正常的現象,但用動手打人這種暴力的方式表達情緒顯然是不對的。究其根源,是父母沒能正確引導孩子學會如何發洩和疏導情緒。
  • 孩子急躁易怒,家長如何幫他控制情緒?很多寶媽都做錯了
    那麼,孩子急躁易怒,家長如何幫他控制情緒?其實,很多寶媽都做錯了。孩子發脾氣時,寶媽不要總跟他講道理,要「投其所好」孩子急躁易怒,從小的時候就能看得出來。比如,小時候一餓就哇哇大哭,一點都等不及家人沏奶粉或者做飯。再大一點,也是如此,他稍有不順心就會立刻發洩出來。
  • 孩子愛發脾氣,媽媽怎麼辦?
    我們就這樣簡單的來了解,當有一些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到底是調動的動物還是理智腦。北大腦科學家、教授魏坤琳說:孩子的大腦發育是不均衡的,管情緒喚起的情緒腦要比管理智的理智腦發育快得多,孩子的理智腦要到20歲以後才完全成熟。
  • 青春期孩子的脾氣為啥這麼大?6個對策
    報怨三我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常愛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如果你敲門,或者你直接闖入,他(她)就會大發脾氣,怎麼像瘋狗一樣呢?家長們經常說到孩子「軟硬不吃」。青春期孩子都會經歷一段十分敏感又易激動的時期,其情緒就像隨處埋著的地雷,一不小心說爆炸就爆炸。這一切都是由於青春期心理和生理迅速成長的原因,腦中樞神經異常活躍,引起情緒轉換得非常快,但前額葉發育不成熟,不能像成年人一樣做到理性、自我調節。所以,青春期表現的感性、衝動、敏感等,父母應該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情緒穩定地以不變應萬變,做根青春期孩子易失控情緒的定海神針。
  • 面對愛發脾氣的孩子,父母應正向引導,教他們做好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就是指通過大家自己對自己興趣的認識,來培養自己駕馭情緒的能力,並且得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小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也是情緒管理失敗的原因,很多孩子還不能夠充分地認識自己的情緒,所以總是情緒管理失敗。一、孩子在什麼時候會情緒衝動一般時候都是孩子在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情緒會更加衝動,尤其是在得不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情緒就會衝動。最簡單的例子,路過一家玩具店,孩子看到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可是父母因為家裡玩具太多,或是其他的理由而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很有可能突然情緒崩潰。
  • 孩子發脾氣是故意的嗎?孩子的暴脾氣是如何形成的
    暴脾氣在生活中很常見,一些家長可能就是易怒的性格,也知道當脾氣上來了,旁人很難在怒氣未消的情況下勸說,但自家孩子的管教只能自己想辦法,易怒的情緒會給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孩子可能還不懂的分場合,在學校這樣的壞脾氣很容易被孤立變得沒朋友。
  • 孩子發脾氣,媽媽要照單全收嗎?教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是根本
    所以,父母除了尷尬、沮喪、甚至抓狂之外,還應該幫助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教他們除了衝動之外,還可以有其他的反應。教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是父母能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為這些,對孩子將來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幫助孩子學習自我控制有哪些好處?
  • 暴躁父母懦弱娃,衝動易怒的父母,孩子長大逃不開這3種性格
    如果是暴脾氣的家長,絕對是造就出脾氣暴躁、任性妄為的孩子。父母脾氣易怒,對孩子的成長有怎樣的危害?父母脾氣衝動暴躁,孩子長大後多半逃不開這3種性格1、討好型人格當孩子見到父母發脾氣的時候,首先的自我情緒是恐懼和委屈,他們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父母不對自己發脾氣。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 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這樣的經歷愛發脾氣,父母也是拿孩子沒有辦法,當孩子遇到任何的困難首先就是大喊大叫來發洩自己的不滿,並不能很好的駕馭情緒來表達自己,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詳細的了解清楚這一方面的內容吧。
  • 青春期孩子愛頂撞、衝動和叛逆,父母要這樣陪伴孩子度過!
    相信不少家長,對孩子到了青春期階段,都會感到很苦惱,這個時候的孩子很難管教,有自己的主張和個性。孩子在這個時候,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很喜歡頂撞父母,非常的衝動,簡直就像是一個小惡魔。不光是咱們普通人,對孩子青春期階段會比較苦惱,明星也不例外,就像是袁詠儀的孩子。
  • 15歲孩子情緒化嚴重,父母幫助孩子疏通壓力才是關鍵
    15歲孩子情緒化嚴重有哪些特點?青少年情緒化嚴重主要表現有:易怒、衝動、注意力不集中、違抗、敵意、對立、挑釁、粗野、不合作和破壞行為等。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改善情緒化嚴重問題?1、搞清楚孩子情緒化的來源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只會有人放大問題,讓自己變得焦慮起來,所以父母要先搞明白孩子的焦慮來自於哪裡?是學習、還是生活中的小事。發育期對孩子的心理也是會有影響的。
  • 青春期的孩子沒法溝通?高手父母才知道的八個真相
    很多家長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與自己之間的緊張關係非常撓頭,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父母該如何和十幾歲的孩子也就是進入青春期或我們習慣稱之為叛逆期的孩子相處,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典型特徵,家長要如何才能正確的應對?其實,如果我們了解了孩子青春期的八個真相,和孩子相處起來一點都不難。
  • 了解3 個變化,遵守5個原則,讓你的青春期孩子更願意跟你說
    這是《為什麼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說話》的讀後感 我看到書名,就毫不猶豫打開去聽,原因是——這是我最近的痛點,我家就有一個青春期孩子,他最近不愛跟我說話
  • 易怒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悲劇;溫和的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你為什麼怎麼都教不會啊!「「你動動你的腦子行不行?」「跟你說了多少遍了!」「爸爸媽媽這樣,都是為你好!」這些話,你對孩子說過嗎?家庭劇《小歡喜》裡的童文潔脾氣暴躁、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易怒媽媽值得慶幸的是,方圓溫和開明,在母子倆之間來回調解矛盾,讓妻子冷靜平和下來,也讓孩子不那麼膽怯。在這樣一急一慢之間,方一凡找到了和父母相處的最舒服的方式,充滿活力的成長著。
  • 了解3個變化,遵守5個原則,讓你的青春期孩子更願意跟你說話
    >當孩子處於太大壓力之中,1和3被壓制,而2變得強大,那就會出現父母最不願意看到的情形,情緒多變,學習受挫,容易衝動,與父母對著來。第三 14-15 孩子合群,衝動,開始會像哲學家一樣思考我是誰的問題,父母要給他更多選擇,讓他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朋友,第四 15-16 孩子變得叛逆冒險,嚮往自由,父母可以幫助他樹立價值觀,創造機會,讓他接觸到正面的的人、事,幫助他們應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