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當上漢中王后,諸葛亮為什麼沒有成為漢中王的國相?

2020-12-23 騰訊網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按照漢朝制度,諸侯王可以任命國相,比如曹操當了魏王后就任命鍾繇為魏王國的國相。論能力、威望和資歷,漢中王的國相最合適的人選是諸葛武侯。

奇怪的是,劉備當上漢中王后並沒有任命諸葛武侯為漢中國相。直到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登基稱帝之後才拜諸葛武侯為季漢丞相。那麼劉備當上漢中王后,諸葛亮為什麼沒有成為漢中國相呢?

首先要說明的是,劉備沒有任命諸葛武侯為漢中國相的原因在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本鬼文章的觀點是根據記載推測的一家之言,大家姑妄聽之。本鬼認為諸葛武侯沒當漢中國相的原因有以下三個:

第一,雖然劉備是歷史上少見的仁君,與諸葛武侯的關係更是君臣關係的典範。但帝王終究是帝王,劉備不可能將季漢集團所有的大權都集中在諸葛武侯身上,不讓諸葛武侯當國相可能與此有關。

第二,劉備當上漢中王的直接原因是打贏了漢中之戰,攻佔了被曹操控制的漢中地區。在漢中之戰中立功的大臣都在劉備當漢中王后升官,比如法正和黃忠,而諸葛武侯在漢中之戰中表現並不突出。

第三,在東漢末年的群雄中,劉備是比較尊重東漢傳統制度的,儘可能不破壞東漢舊制。比如東漢皇帝會派人在高官的開府中任從事,而曹操和孫權都是自己任命從事,唯獨劉備一直沒任命過從事。

按照漢朝制度,國相是皇帝任命的,諸侯王不能自行任命國相。而處在曹操控制下的漢獻帝連劉備的漢中王都不承認,自然也不會任命諸葛武侯為國相,這應該是諸葛武侯沒當漢中國相的主要原因。

不過在當上漢中王之後,劉備讓諸葛武侯「署大司馬(劉備當漢中王后兼任的實權官位)府事」。雖然沒有成為漢中王的國相,但諸葛武侯在季漢集團的實權依然還是僅次於劉備的。

相關焦點

  • 劉備為何要自立漢中王,為何勸進表中諸葛亮排第五,誰排第一
    公元219年,劉備在持續兩年之久的漢中之戰中擊敗了曹操,這是劉備第一次在大型戰役中的正面戰場上擊敗了曹操,幾個月後,劉備在群臣的勸說下,自立為漢中王,那麼劉備為什麼要自立漢中王呢?第一個原因:與曹操地位對等。
  • 劉備自立漢中王,向漢獻帝上表的名單中,諸葛亮為何僅位列第五?
    他又率軍出徵漢中,先是殺了守將夏侯淵,接著又逼退了曹操大軍,漢中也成了劉備的囊中之物。曹軍頹勢,上庸也隨之投降,成了劉備的地盤。此時的劉備,達到了事業的巔峰,自然而然地就想在地位上也更上一層樓。曹操早在三年前的216年已經獲封魏王。現在劉備還擊敗了曹操,自然不能比曹操差了。於是乎,劉備就想效仿當年漢高祖劉邦,稱「漢中王」。
  • 劉備該不該自稱漢中王,如何看待名實與得失
    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爭奪戰中擊敗了曹操,完全佔領了漢中地區,緊接著,劉備又派兵攻打漢中東部的上庸地區,並且很快攻佔了上庸三郡,此時劉備的事業已達到了頂峰,包括諸葛亮在內的蜀國高層普遍對形勢估計過於樂觀,於是在大家的擁戴下,在這一年的七月,劉備在漢中稱王。
  • 劉備取得漢中,受文武官員拜賀為漢中王!
    利用曹操多疑性格,孔明排兵布陣,迫使曹軍棄陽平關而逃漢水之戰,曹操點名劉備說話。劉躍馬出陣,曹罵他忘恩負義,反叛朝廷。劉備則罵他上弒母后,自立為王。越罵越烈,於是各自督軍廝殺。孔明與劉備主簙楊修自恃有才,妄解曹操夜間口令,被惑亂軍心之罪處死曹操正為進退猶豫不定,侍從送上雞湯,碗中有雞肋。
  • 劉備為何進位漢中王而不是漢王?有三大原因
    但是漢中對劉備來說實在是太過重要,有曹操大軍虎視一旁,劉備寢食難安,於是在217年劉備主動進攻下辯,下辯之戰拉開了漢中之戰的序幕,經過兩年的艱苦作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5月劉備終於把對他至關重要的漢中從曹操手中搶了過來,自此東川和西川又重新合二為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7月,在拿下漢中2個月後,劉備在法正諸葛亮等人的勸說和擁立下自立為漢中王。
  • 劉備取得漢中後,犯了一個特大錯誤,為日後蜀漢滅亡埋下禍根
    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劉備與曹操在漢中交戰,在此之前,兩人也曾多次交手,每次劉備都亡命而逃,這一次劉備終於擊敗了曹操,這也是他唯一擊敗曹操的一次,曹操被打敗之後,劉備便取得了漢中之地,奪得益州門戶後,劉備就犯下一個錯誤,簡直錯得不可原諒。
  •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劉備為何敢自稱「漢中王」?
    同年7月,在奪取漢中僅僅2個月以後,劉備就自稱漢中王,那麼劉備為何自稱「漢中王」呢?漢中之戰,是劉備集團第一次在正面戰場獨立打敗曹操,這大大鼓舞了將士的士氣,提高了劉備集團打敗曹操進而一統天下的信心,正如法正漢中策中所言: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 劉備在得到漢中之後,自立為漢中王,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
    這時,蜀漢佔據著益州、荊州南部四郡與上庸等三郡,可謂實力大增,劉備的名望與實力也都達到了高峰,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集團的諸位大臣聯名上奏,讓劉備自立漢中王。就當時的形式來看,劉備做漢中王比曹操做漢中王要合理得多,至少在當時異姓不得封王的條令下,曹操晉位魏王的壓力比劉備要大,即便曹操當時坐擁九州之地,兵馬數十萬,佔據著中原地區諸如洛陽、長安等大城市。
  • 「漢中王」頗有深意的封號,劉備用心了
    關於劉備為何自封為「漢中王」,難道只是因為他是漢室的宗親。原因並沒有這麼簡單,古時的稱王往往是為了以後稱帝做打算,稱王時的封號也將作為國號來使用。劉備總不能叫蜀王,建立蜀國,這難免有點兒地方小國的意思。作為漢室宗親,打著興復漢室的名義起的家,最後自封小國有點兒不合禮儀。
  • 劉備為何自封漢中王,而不自稱為漢王?
    劉邦的漢王是始祖,劉備作為子孫確實不應該叫漢王,所以從這個角度分析,他也不會領漢王的封號,所以自封漢中王,已經先避諱了。劉邦主要是依靠漢中趁亂奪得了關中,而關中富十倍天下。而劉備得到漢中之後,已經很難拿下關中了。沒有關中,劉備的實力遠遠不能和曹操抗衡。
  • 青梅煮酒論英雄嚇出劉備一身冷汗,20年後漢中重逢,又當如何?
    劉備偽裝出來的懦弱暫時迷惑了他,劉備因此逃過一劫。20年後,兩人再度相會於漢中。這次,雙方又當如何呢?雙方實力對比一、劉備陣營,除了關羽鎮守荊州之外,旗下精銳悉數出動,縱觀蜀漢所有戰事,漢中之戰的陣容可謂是空前絕後。
  • 漢中一日遊 諸葛亮與漢中的那點事兒你知道不
    首次去漢中還是有點點小激動,高鐵一個半小時到達漢中高鐵站,然後叫車去勉縣諸葛古鎮,大約40分鐘左右路程,車費100元左右。來到漢中想起三國,想起初三那篇全完背誦的《出師表》,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魏延資歷不如張飛趙雲,劉備為何讓他鎮守漢中?或藏蜀漢一個秘密
    而劉備萬萬沒想到,張魯會這麼快投降曹操了,無奈和孫權進行湘水劃界。用肥沃的江夏郡,貧瘠的長沙郡,桂林郡代替南郡還給孫權。但是,經過這件事,孫劉聯盟已經名存實亡了。劉備為什麼要做這麼蠢的事,並不是本文的重點,筆者以後會解讀。筆者本系列是以魏延為主線,介紹完大背景,自然要說說有關魏延的事。
  • 劉備打仗為何從不帶諸葛亮?原來答案如此簡單
    對我來說,給我印象更深的應該是劉備,為什麼是他?一開始我覺得,他是個堅強的人,從小就過著漂泊的生活,但他並沒有輕易放棄,而是堅持嘗試,最終取得了勝利。曾多次參戰,並從中積累了經驗,為以後作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懂得與他人結盟,不會自欺欺人,因此攻佔了荊州,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王朝,也成為我們心中的英雄,我還是很佩服。
  • 漢中之戰,劉備與曹操打得難捨難分的時候,東吳的孫權在做什麼?
    漢中之戰,劉備與曹操打得難捨難分的時候,東吳的孫權在做什麼?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漢中之戰時,孫權正在家裡反省、磨刀。正在轉向的孫權217年,漢中之戰爆發。當然,這個歸降只是名義上的,孫權一份土地都沒有讓出來。不過,這也意味著,孫權主動與曹操緩和關係,另有所圖。2、217年,魯肅去世,呂蒙接任陸口守將。
  • 劉備一年沒拿下漢中,為何此人一出馬解決了?
    在三國的時候,漢中的這場戰役中,艱難的維持了整整一年之久,劉備卻始終不能把這裡給拿下,只因為這裡有一個名叫夏侯淵的守將,他靠自己頑強的抵抗,硬是讓劉備的大軍沒有一點兒脾氣,就在這個久攻不下的時候,劉備手底下的大將出場了,這位大將就像導火索,成功引燃了自己軍隊的士氣,他們就像是打了激素一樣勢不可擋,就連夏侯淵的守將都被人家給斬於馬下,夏侯淵最後大敗
  • 漢中的文化風俗和巴蜀地區別無二致,為何行政上卻屬於陝西?
    其實,在我國西北也有一個被譽為天府之國、魚米之鄉的"小江南",那就是陝西漢中。作為一座歷史名城,漢中自古以來就物產豐富、地理位置險要,因此常常被各方勢力爭奪,不管是被分封漢中的劉邦還是三國的劉備、曹操,都對漢中非常的重視。如果打開地圖我們會發現,我國的南方、北方大約是按照秦嶺-淮河一線劃分的。
  • 劉備稱王的勸告書中,諸葛亮居然名列第五,這是什麼操作?
    眾所周知,劉備是個雄心壯志的人,他以前一門心思想要求得發展,想要和平發展,所以一直把漢獻帝放在自己的前面。但是等後來他的力量已經強大起來,並有了自己的班底之後,不久就開始進位漢中王,甚至成為漢中王。歷史曾一度令三國迷興奮不已,但在興奮之餘,我們也會發現一些疑問,比如歷史上關於劉備稱王的勸進表,就是其中一例。既然頂梁柱和我們心目中的大漢第一戰將,居然排在第五和第六,那麼問題就來了,這究竟是怎麼運作的呢?照此看來,劉備政權的頂梁柱自然是諸葛亮,而蜀漢政權的第一戰將,那自然是關羽。
  • 劉備伐吳,為何不帶馬超?5年後,諸葛亮終於發現劉備的高明
    劉備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可以看出,劉備不但沒有打算帶馬超去戰場,就連馬岱他都沒想過要帶去打孫權。非但如此,劉備還故意把馬岱、馬超,安排到了魏延的領地,去幫助魏延守漢中。
  • 馬超勇冠三軍,劉備卻將他當「圖騰」使用,背後有著怎樣的隱情?
    而為了表彰馬超的突出貢獻,劉備升遷馬超為平西將軍,這也使馬超成為劉備集團中(職位僅次於劉備)的第二人。馬超剛歸降就立下大功,看起來,劉備與馬超之間的蜜月期才剛剛開始。但是,可能連馬超自己也沒有想到,這竟是他歸降劉備後的最大成就,而他與劉備之間的蜜月期也很快結束了。二、上表漢獻帝:以「掃滅兇逆」為由擁立劉備為漢中王 封備漢中王,拜大司馬,董齊六軍,糾合同盟,掃滅兇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