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自少時就想當天子,自他從涿郡起兵開始,就帶著關、張二人,到處流竄。幸好,在依附荊州劉表之時,他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得到了統一天下的大策,這才讓他的事業突然開始好轉。
先是赤壁之戰,劉備聯合孫權大敗曹操,順勢得了荊州。然後,又在法正、張松的內應下,迫降了劉璋,取了益州。至此,劉備的好運還沒到頭。他又率軍出徵漢中,先是殺了守將夏侯淵,接著又逼退了曹操大軍,漢中也成了劉備的囊中之物。曹軍頹勢,上庸也隨之投降,成了劉備的地盤。
此時的劉備,達到了事業的巔峰,自然而然地就想在地位上也更上一層樓。曹操早在三年前的216年已經獲封魏王。現在劉備還擊敗了曹操,自然不能比曹操差了。於是乎,劉備就想效仿當年漢高祖劉邦,稱「漢中王」。
不過,劉備如果自己直接稱王,或者自己跟漢獻帝要王位,那就有點太不儒家了,所以,必須展示自己的號召力跟威望,讓眾人推舉。於是乎,「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表於漢帝」。表中共有一百二十人上言,「臣等輒依舊典,封備漢中王,拜大司馬」,皇帝呀,我們依照舊制,請求封劉備為漢中王,大司馬之職。
劉備洋洋得意啦,看吧,我劉備是眾望所歸,是大家讓我當漢中王的,不是我自己要做的,所以,只能勉為其難了。而實際上呢?曹操的魏王還是經過漢獻帝同意,「進魏公操爵為王」。而劉備雖然演了一場大戲,還是被史家毫不客氣地記為「自稱漢中王」。
想想也是,漢獻帝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怎麼可能同意晉封劉備為漢中王。可是,劉備不管,自己玩得高興就好,管你同意不同意。不過,劉備還是對上表的一百二十名「群下」的排名,做了精心安排。
排在第一的是「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接著是「左將軍(領)長史〔領〕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而諸葛亮才僅僅排在第五個,關羽、張飛、黃忠則緊隨其後。
如果論實際地位和功勞,諸葛亮、關羽、張飛排在前三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他們卻排在了馬超、許靖、龐羲和射援之後,主要就是個人影響力的原因。
馬超的父親馬騰縱橫西涼二十餘載,後被曹操召入京城,馬超則接替父親繼續鎮守西涼,成了一方諸侯。曹操為了安撫馬超,加封其為偏將軍,都亭侯。馬超的職務和爵位是東漢朝廷正式冊封的,含金量十足。再加上馬超及其家族在西涼的影響力,自然要放到第一位。這意思很明顯,我劉備是得到了西涼擁護的。
同時,馬超跟曹操打過仗,劉備估計也是有意挑逗一下曹操。看吧,不服你曹操,不願意跟隨你曹操的人,卻投靠了我劉備。不但搶了你的漢中,還搶了你的人,劉備這個嘚瑟呀。
再看許靖,絕對是在當時非常有影響力的名士。他和堂弟許劭(即許子將)同為評論當時重要人物的名士,主持過「月旦評」。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一說「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就出自許劭之口。
許靖有名而無實,作為一名清流的代表,在東漢末年的亂世,大家都願意收留他,把他作為一個招攬人才的標誌。而許靖本身也是一個牆頭草,見勢不妙不是逃跑就是投降。
劉備進攻成都,許靖就想越城牆投降,被劉璋發現未能成功。好在,當時形勢不妙,劉璋也沒處置他。劉備對於許靖的行為頗為不屑,不過法正卻說「天下有獲虛譽而無其實者,許靖是也」。正因為許靖聲名太大,所以,如果正在用人之際不禮遇許靖,則會讓「天下之人以是謂主公為賤賢也」。劉備這才給了許靖一個左將軍長史的虛職。
劉備重視許靖,其實跟重視馬超一樣,並非要用其才,都是為了用他們的名聲而已。可以說,許靖代表了當時的清流士人一派,自然要排名靠前了。
再看龐羲,這可是東州派的實力派首領人物。他跟劉焉家族是世交,深受劉焉、劉璋父子二人的重用。劉焉去世前,龐羲成了託孤重臣,地位堪比諸葛亮之於劉備。劉璋時期,他擔任巴西太守,防禦漢中張魯。同時,龐羲的女兒還嫁給了劉璋的長子劉循。
龐羲好義士,鄧芝就慕名投奔。而且他手下兵強馬壯,曾因私自招募剛猛善戰的賨人為部曲,遭到劉璋的懷疑,意圖自立。劉備得了益州之後,將其任命為左將軍司馬,地位僅次於許靖的左將軍長史,即利用了龐羲在益州的影響力,又解除了龐羲的兵權,一舉兩得。
龐羲列在第三的位置,包括吳懿、李嚴這些人,也是沒人敢反對的。同樣也是展示給曹操看,我劉備已經收服了劉焉、劉璋的東州舊部,得到他們支持了。
最後來看射援,同樣是一位厲害人物。他的先祖本姓謝,後來被賜姓射。射援家族世居長安京畿,少時便很有名氣,因此,太尉皇甫嵩就將女兒嫁給了他。他的兄長射堅原本在朝中為官,後來因為三輔,即京畿地區,發生飢亂,兄弟兩人才一起入蜀,投靠了劉璋。
射援是劉焉舊黨中三輔移民一系的首領,也代表了一大批人,所以,被放在了第四位。
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都是劉備荊州派的人馬,劉備是首領,他們是站在劉備身後的人,都只能代表他們個人。而馬超代表了馬氏家族,比如遺留的馬岱等,還有西涼一系;許靖代表了天下清流士人一系;龐羲是劉焉東州派的代表;而射援是劉焉舊部三輔一支的首領,他們都代表了身後的一批人,排名靠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不過,從這個表中的排名也可以看出來,劉備很明顯是在依託荊州派,拉攏東州派及天下士人,形成自己的力量。因為他佔領的是益州,為了防止益州派的驕橫反撲,故意冷落了益州一系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