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的美國教育

2020-12-13 教育戲劇

亞裡斯多德說:「最不堪忍受的不平等是硬要把不同的學生同等對待。」

如果你走進一家鞋店,未等你開口,店員就問你:「你有穿7號鞋的腳嗎?我們有很漂亮的7號鞋,你穿―定合適。什麼?你要9號鞋?我們只賣7號鞋,買一雙穿上得了。」

「不行,我穿不進。」

「你的腳怎麼了,這麼漂亮的鞋你會穿不進?!」

「我的腳什麼問題也沒有,我需要9號的鞋。」

「那我在這鞋上再加上漂亮的小搭鉤或小蝴蝶結,你再穿上試試。真不明白你怎麼還穿不上這鞋,這樣吧,你買一雙,我再送你一雙,你總該滿意了吧?」

「我還是穿不進,我要9號鞋。」

「你的腳怎麼這麼怪呢,我們只賣7號鞋!」

這個小故事聽來是不是近乎荒誕,千篇一律只有一個尺碼,強迫所有的腳去適應這―單調統一的尺碼,多麼滑稽可笑!那麼請想一想我們的教育體制、我們的學校吧。

美國教育法賦予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機會,但平等教育不是意味著讓所有孩子接受一樣的教育。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天賦不同、興趣特長不同,如果平等教育是讓每個孩子接受同等、一樣的教育,無異於讓所有同齡的孩子穿―樣尺碼的鞋一樣荒唐。美國的教育在強調均等教育機會的同時,非常注重個性化教育,讓每個學生的天賦潛能得到最大發揮,而對天賦能力、學習能力滯後的學生也因「才」施教,使其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要實現最大限度的教育平等,更多意味著能滿足每個學生的不同要求,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徵給予最合適的教育,幫助他使其潛能得到最大的發展和提高,要用不―樣的教材、不―樣的教學方法手段,使天資聰穎的學生和學習遲鈍的學生都得到同樣、同等的提高,這才是平等教育的精髓所在:平等對待而不是同等對待,專注的不是每個學生是否受到同等的教育,而是每個學生是否都在其能力基礎上得到同等程度的提高,平等是手段、是方法,而同等是要努力達到的結果和目的。

正如甘迺迪總統所說:「我們每個人的天賦不―樣,但我們都應有平等的機會去發展我們的天賦。」

讓能力各異的每個學生都做―樣的學問更不是平等,而恰恰是不平等,對潛力較大的學生來說,潛力沒有得到發揮是不平等,對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強行要求其達到統一的標準也是不平等,甚至會對人格自尊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正是基於這種平等教育的思想,美國教育講究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強調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提倡分化式教育,這個思想表現在美國學校在課程提供和設置上的靈活多樣,課堂教學層次多,更表現在為有天賦學生提供的天才教育服務和幫助殘疾學生學會自理自力、學會―技之長的特殊教育上。

美國的小學教育看似「兒戲」,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同中國相比.學的知識少多了。但是,在看似玩耍式的學習中讓孩子的天性、個性得到充分展現和暴露,孩子的思維更少受到約束,對知識的好奇心、興趣沒有受到壓抑。更有天才教育將有個性、有天賦的孩子早早地分辨出來,同時對智力、體力有殘疾障礙的學生,在提供文化知識、生活技能的同時,關愛他們的心理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公立教育存在很大的地區差異,不要說各州之間可能差異很多,同一個地方不同的居住區學校的質量也可能有天壤之別。美國致力於教育平等,但要實現教育平等這一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工作過的兩個學校都在德州,原先工作過的小學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來自低收入少數族裔家庭,曾經有段時間全校只有兩個天才學生,幾乎沒有像樣的天才教育項目。

我現在工作的高中是―所典型的服務中產階級子女的學校,教育項目計劃要多得多,學校的條件設施、師資質量、行政管理和生源都有很大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教育思想和理念都是一樣的,在美國學校,學生永遠是第一位的,為學生服務好,滿足學生的個體需要是學校和教師不容推辭的職責。

文章內容來自王文著的《美國零距離課堂》

相關焦點

  • 深入North Broward Preparatory School,解讀美國高中的個性化教育
    雖然國內國際學校、國際班的選擇越來越多,但很大一部分家長還是決定在中學階段把孩子送到美國求學。為什麼那麼多的家長願意承擔如此巨大的經濟負擔,並忍受和家裡唯一孩子分離之苦,把孩子送到大洋彼岸求學呢?其中一個核心原因就是美國高度個性化的教育,以及高中畢業後升入美國頂尖大學的可能性。
  • 萬象教育:專業的美國遊學或留學個性化指導,改變你的一生
    據悉,萬象教育的服務輻射全世界,提供無時差跨國遊學服務,依照學生想去的地區,安排遊學行程。行程安排包括學校選擇、住宿選擇、假日旅遊行程等,依照需求去安排最滿意的遊學行程給每一個需求不同的學生。以專業的服務能力、個性化的定製遊學體驗、多年行業服務的經驗等時代前沿實力成為遊學學生堅實的後盾,建立起核心的學生管理能力、專業的諮詢運營能力以及貼心的服務能力。
  • 個性化教育離我們還有多遠?
    兒子5歲的時候,我曾經給他買過一套美國的小學教材。這套教材裡,語文課本目錄後的第一頁,用整頁的篇幅寫著「we are special」(我們是特別的)。我想,這也許就是教育理念的不同。美國重視個性化培養,認為每個「特別」都是好的。
  • 追夢個性化教育
    「20年來,和銀小的夥伴們一直探尋著個性化教育。」在文莉的教育主張裡,個性化是從未改變過的堅守。「跳出教育」又回來,選擇一生的事業「成都師範學校的馮淑蓉老師創辦了一所學校,你要不要去?」「要!」2000年,文莉來到成都高新區,只是聽到成都師範學校這幾個字,就答應下來。20年前的這一幕,她依然記憶猶新。
  • ...實現教育規模化與個性化的有機統一,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不可阻擋...
    實現全納、公平與個性化的學習是世界各國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而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工業時代的規模化教育體系已無法滿足現代信息社會對教育的個性化需求,教育發展正處在「十字路口」。
  • 個性化教育之源 庠序校塾
    中國的教育發展史源遠流長,伴隨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變遷而不斷演變和發展,中國古代個性化教育源自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私學。先秦設為庠(xiáng)序校以教之。春秋時期,孔子辦學,開啟了私學教育。這是中國歷史上古代個性化教育的鼎盛時期。這一階段所產生的哲學思想基本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並延續至今。庠序私學傳承中國千年文化底蘊的師學之道。
  • 文莉:個性化教育的追夢人
    這種幸福感,來自看見每個師生的快樂成長,來自看見一所學校生長壯大,來自不斷看見被教育探索放大的價值與可能。「小班化教育,是個性化教育的一種探索。無論大班、小班,都需要智慧地選擇周圍所有的一切有利條件,把它轉換為適合個性化教育的機會或者資源。
  • 個性化學習 美國 AltSchool 的明星老師怎麼看?
    歡迎轉發分享,未經作者授權不歡迎其它公眾號轉載。文章末尾有大彩蛋。Paul是誰?Alt School 眼裡的Paul是誰?Paul是教育界很受關注的美國AltSchool的明星教師。 AltSchool的核心是以技術為支持的個性化學習。由於收到扎克伯格等矽谷著名企業家/投資人1.33億美金的投資而備受矚目。
  • 父母成長課堂|什麼是個性化教育,家長如何實現個性化家庭教育?
    相比較以往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發展的傳統教育,現在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個性化教育似乎更受歡迎。那麼什麼是個性化教育?家長該如何實現個性化的家庭教育呢?不妨一起來看看吧!通俗點來講:個性化教育就是細化到每個孩子,熟悉了解
  • 何為AI+教育—揭秘個性化學習之謎中篇:國外智適應教育研究
    如果說網際網路+教育為中國教育公平提供了理論上的解決途徑,那麼AI+教育就有可能是目前完成個性化教育的唯一可行方案。Jose Ferreira認為,「移動網際網路可以提供並挖掘數據,有了數據就可以個性化,有了個性化可以改變教育的質量。智適應教育可以挖掘學生的數據,幫助學生學習,利用產生的數據進行個性化教育。」
  • 松鼠AI出席美國iLC大會,探討技術驅動下的個性化教學
    2019年2月22日至23日,iLearn Collaborative (iLC)第六屆年會於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舉行,iLC成立於2009年,並在2016年成為獨立的非盈利組織,致力於學校和地區項目之間的溝通,利用技術推進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實踐,教育人才發展和知識創新。
  • 掌門教育:匠心打造「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教育
    而該計劃作為中國首個K12在線教師示範培訓項目,預計將繼續推動掌門教師隊伍標準化、系統化管理,實現在線教師能力素養的全面提升,給用戶帶來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的在線教育服務。推動個性化教育普惠 「偏遠地區教育不應成為個性化在線教育的一個窪地。」
  • 璐瑤媽媽就個性化教育給出方案
    古有孔子因材施教,今有璐瑤媽媽助力個性化教育。孔子曾經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提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也許這是最早關於個性化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了。今有大咖知識學堂創始人璐瑤媽媽在人民日報專訪中給出答案,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璐瑤媽媽如何闡述個性化教育。
  • 清大優學---中小城市個性化教育新模式的倡導者
    投資教育領域特別是中小學個性化領域,必須具備強大的品牌實力、成熟的教學體系、豐富的市場運營手段,這些都不是孤軍作戰可以解決的問題。這也意味著中國教育行業發展前景和潛力不可估量。  在這樣大好的背景下,清大優學一對一(簡稱清大教育)提出,在全國四五線城市尋求合作共贏夥伴合縱連橫的方式。
  • 【看世界】扎克伯格建立的個性化學習平臺,是如何改造傳統教育的?
    【看世界】扎克伯格建立的個性化學習平臺,是如何改造傳統教育的?【編者按】「美國教育創新」專題由「中美對話」項目組(chinausdialogue)與FT中文網聯手推出。通過專注於對美國教育理念、方法及科技三個層面的深度挖掘,展示或激動人心,或發人深思的案例,更期待能拋磚引玉,以回應快速變化的時代給未來人才培養提出的更具挑戰性的要求。美國的教育創新百家齊放,百花爭鳴。如何通過學習平臺的完善,來提升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在近幾年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 科技改變教育,人工智慧讓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人工智慧不斷在各行各業進行創新和改造,教育行業就是其中一個。  中國基礎教育有著數億學生群體數量,想要滿足如此大群體的教育需求,技術是關鍵,以「教」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雖積弊已久,卻始終沒能顛覆和改變。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人工智慧與教育產業逐漸深度融合,「以教定學」的時代將會成為過去。
  • 卓越教育新品發布,牛師幫在線1對1:個性化教育,讓孩子更好的做自己
    在2013-2015年,美國智庫蘭德(RAND)對個性化學習展開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實證研究,試圖了解個性化學習是否有效、個性化學習如何在學校落地。實驗結果發現,實施個性化學習的學校都力求運用多種多樣的方法來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靈活的支持;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學生都獲得了積極的學習成效,學困生也縮短了與國家平均水平的差距。
  • 嘰裡呱啦CEO謝尚毅赴美參訪名校教育模式 帶來個性化教學新啟示
    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9月25-28日,嘰裡呱啦CEO謝尚毅與二十餘位教育業者共同奔赴美國教育文化古都——波士頓,開啟美國名校參訪之旅,包括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用教育翻轉命運)學校、密爾頓學院、塔克小學等等。
  • 朱永新:個性化的公平才是真的教育公平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以及藍象資本合伙人周爽一起聊了聊「未來的教育與個性化學習」。這樣的教育毫無疑問要進行變革。Part 2 個性化的公平才是真的教育公平教育變革的重要路徑就是走向「個性化」,其中一個前提是教育資源的「泛在化」。
  • 學大教育專家分析:個性化教育還男孩天性
    中國青少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與兩位兒童心理學博士日前發表的一份關於「男孩危機」的報告,再一次引發了學生、家長、老師的集體大討論,直指傳統教育與個性化教育的利弊。  越來越多的家長、老師意識到了「男孩危機」的嚴重性,並急切尋求解決辦法,個性化領軍企業學大教育近日給出了合理的解決方案「因性別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