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方言大部分念gai,古漢語也念gai,為何到普通話就念jie了?

2020-12-11 向東向南看

一年前歸鄉過年,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讀音問題,雖然已外出多年,能聽懂家鄉話。但實際使用起來,語音語法就比較生疏。比如說上街這一項,我個人就念上jie,但是家鄉話念作為當「gai」。因為是贛南地區,口音偏向於客家話,我以為是地方性特色,也就沒有多在意。

後來才發現,這個街字讀音的覆蓋面,相當之廣。從東西,從南到北,「街」字的發音幾乎全部是「gai」。例如遼寧的十字街鎮,街的讀音就是「gai」;再例如湖北襄陽地區的一個街道,叫做十字街,讀音也是gai;再回江西地區,上街也被念作當gai,不僅如此,東南地區的廣東粵語方言中也是將街念成gai,再到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一代,也都是將街讀成gai。由此可見,幾乎所有地區的街字的方言讀音都念作gai,而不是jie。

那麼問題就來了,方言是作為地域特色的一種存在,是諸多歷史因素和人文因素導致的結果。除了客家人的語言分布在全國但基本保持一定特色,其他的方言有且只有自身的特點。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方言都有自己的獨特性,那麼「街」字的讀音為何會有這麼高的相似性?又是什麼導致「街」這個讀音從「gai」變成了「jie」?

01古漢語的發源地以及變遷

古漢語的發源地為黃河流域,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區,也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中原地區。追蹤溯源,古漢語可以追朔到周朝時期的「雅言」,也就是周朝時期的「共同語」,用當代的語言理解,就如同我們現在的「普通話」一樣,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說,但基本人人能聽懂。周朝的雅言以豐鎬地區的方言為基礎,通過語言的融合發展而來,而這便是古漢語最早的統一形態。發展到春秋時期,古漢語的發展已經相當完備。《論語》中:「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春秋時期人口流動加速。蘇秦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六國君主,配六國相印,說明東周時期人口流動大大加強,尤其是士大夫階層的交流,更是加速了雅言的統一。

秦漢之前,漢人人口數量較少,土地也相對集中在中原地區,語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秦朝建立之後,封建國家形成,開疆擴土成為了君王畢生的事業。從中原外遷人口稱為一種常態。方言的差異化也就此拉開序幕。

先民外遷,與邊遠地區的外族融合,語言習慣以及特點也就逐漸形成定格。漢語也因此分化,逐漸演變為在一個地區通行的語言交流方式。但這種交流語言僅僅限於特定的地區,例如粵語只有兩廣地區能懂,閩南語只有福建地區能懂。

回歸題目,就能解釋清楚為什麼大多數地區的方言「街「字的發音都是」gai「了。古代歷朝歷代的官方語言中」街「都念作gai,全國各地方言通用」gai「這個音也就不足為奇了。方言作為地區性的通用語言,但也是處於不斷發展狀態中,例如西南官方在明清之前也和現在的有區別,但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點,吸收時代的官話。而」gai「這個讀音一直都是在官話體系中的。

例如:

上gai(街),世gai(界),gai(解)放,機gai(械),gai(戒)煙,hai(鞋)子,階(gai)級。幾乎所有的「jie「字讀音,都能夠尋找到對應的」gai「字發音。這一點說明」街「字的」gai「發音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整個古漢語體系中的原因導致。但最早出現的」gai「字讀音已經無法追根溯源,所以說文解字也就沒有拆解的必要。

02街從「gai「轉變為」jie「的歷程

在清朝之前,乃至於清中期之前,「街「字的發音一直都是」gai「,而當時的官方語言是北京話,也就是當代普通話的前身。清中期京城中的」街「的讀音開始發生變化,大量的晉商入京經商,當時山西人對」街「字的讀音介於」gai「和」jie「之間,念作」jiai「(這個音誰會讀,解釋下)。經過幾十上百年的融合,街字的讀音開始產生變化,讀音從」gai「變為了」街「。與之相應的是所有發音」gai「的字,都慢慢地向」jie「轉變。

總而言之,方言是作為地方性文化傳承的重要標誌,有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鑑於此,在推崇普通話的同時,務必保護方言性質的文化傳承,畢竟中國人還是安土重遷,需要葉落歸根的。

相關焦點

  • 「街」字念「gai」還是「jie」?為何現在還有「gai」的讀法?
    普通話為「jie」,多個地區仍保留「gai」的發音查閱字典後我們會得出「街」讀音為「jie」的結論,但是在許多地區尤其是南方的方言中,仍然保留了「gai」的讀音,這是為何呢?清朝中期街字發音開始改變,後在北京廣泛使用在清朝中期以前,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還是將街讀作「gai」的,但是由於清朝中期山西客商經常去到北京城做生意,而山西人讀「jie」,結果就使得北京許多人也開始將街讀成「jie」。京城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自然也是走在「時尚」的最前沿,也是全國的風向標。
  • 「街」字原本讀音是「gai」,為何普通話卻成了「ji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首名叫《買條街》的流行歌曲,這首歌發行於2018年,其中有一句歌詞就是「只要你乖給你買條街。」 而在這句歌詞裡的,街字的讀音就是gai,那麼街到底是念jie還是gai呢?其實這就是漢字讀音在歷史發展中的變化。在很多地方,比如雲南,貴州,廣西,等省份,包括客家話、粵語、湘語在內的很多方言都是把「街」讀成gai的。
  • 最神奇的一個字,千年來全國方言讀音都一樣,恐怕你的讀音也錯了
    相信這個「gai」很多國人都耳熟能詳,早兩年有一首網絡流行歌曲叫《買條街》,其中的唱法便是還原了街字在方言裡的讀音。雖然歌手是用川渝方言演唱的,但在客家話、湘方言以及雲貴川西南地區官話等全國大部分方言裡,街字都念作「gai」。
  • 「街」字原來的讀音是「gai」,為什麼現在變成「jie」了?
    官方語言是新中國後來評普通話為官方,這也沒什麼?如果論證普通話是不是古代正宗漢語又不一樣,看大家怎麼看咯!gai是土話方言讀音嗎,是標準的讀音。反而讀jie讓人很彆扭。實際就是中原話的發音,和京劇發音一致,簡化後就變jie了。而gai發音歷史更為複雜久遠。
  • 方言把街「jie」讀成該「gai」,這是古代標準讀音嗎?
    方言把街「jie」讀成該「gai」,這是古代標準讀音嗎?中國有56個民族,當然都有著屬於他們的方言,對於普通話來說時候來社會發展才得到了相應的普及,要不然交流起來真是一個問題。做為土生土長的承德人,我的家鄉方言就是普通話,老百姓一個個標準普通話,其實普通話本來就是承德人的方言,推廣到了全國。但是很多的地方都會把"街"的讀音是gai,平聲。承德滿族人很多,因為那個小地方有避暑山莊和八大廟,本身就是清朝滿族皇帝的行宮,而且靠近關外,說是清朝滿族的根據地也不為過。所以普通話說」jie「,很可能說明滿族就是讀」jie「。
  • 原以為是方言,卻曾是標準發音,(gai)街的來歷果真如此有意思
    甲骨文寫法的演變文字發展和演變是一個由繁瑣進化到簡易的過程。普通話的讀音近乎全是演變後最為標準的,但還有一些讀音融入到地方方言之間,為中國文化增添了一份博大精深的面孔。如果這篇文章的讀者中仍有愛看書的,喜愛查字典的,他們一定會發現:許多在兒時讀書時期的文字的發音現如今卻悄悄發生了變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鐵騎(ji)早已變成了鐵騎(qi)。
  • 老街(gai)還是jie?說shui服讀音正確嗎?
    普通話的讀音近乎全是演變後最為標準的,但還有一些讀音融入到地方方言之間,為中國文化增添了一份博大精深的面孔。 如果這篇文章的讀者中仍有愛看書的,喜愛查字典的,他們一定會發現:許多在兒時讀書時期的文字的發音現如今卻悄悄發生了變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鐵騎(ji)早已變成了鐵騎(qi)。
  • 最神奇的字,千年來全國方言讀音都一樣,恐怕你的發音也不對
    然而,有一個神奇的漢字,無論全國哪種方言,它的發音都是一樣的。這個字就是「街」字。它並不是一個罕見的漢字,但在標準的漢語普通話下,讀音「jie」並不是它的原始讀音,而方言下的讀音「蓋」則是這個詞幾千年來的原始讀音。相信這個「gai」,很多中國人都不陌生。
  • 我國最有趣的一個字,全國方言讀音一樣,你的家鄉是這麼讀嗎?
    文/大千歷史之說都說咱們中文文化博大精深,光光是這個語言文字方面的文化,就是世界其他國家不能比的,因為幅員遼闊,這就出現了方言,各個地方的方言不盡相同,有時候同省各市各縣城之間的方言都有很大的區別,如果不推廣普通話的話,大家溝通起來就會很麻煩。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多年僅一個讀音,如今大部分地區都改變讀法
    有時候,同一種東西在不同地方的說法不同,人們就很難意會到對方所要表達的內容,甚至是同一個字也會因地域差異有不同的讀音。 這個字就是「街」,如今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它念做「jie」,一般是指城鎮中有店鋪的地方,可以說是女孩子的最愛了。《說文》中寫:「街,四通道也。」也就是說一般是四通八達的,路段才能成為街。不過,根據古籍中的說法,古人在讀這個字的時候可並不是我們這樣的讀法。
  • 它是史上神奇一個漢字,各地方言一個讀音,現代的讀法難道有誤?
    很多地方的方言中,對街這個字,一般都會讀gai,例如廣東話,粵語和東北話估計會是這樣說,而上街這上詞語,是大眾百姓時常掛在嘴邊的詞,不過即使這樣,在華夏廣大的地理位置上,這個漢字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估計現代很多文人墨客也不一定想得明白。
  • 普通話中的「街」字到底怎麼讀,為何全國各地都有人讀成「該」?
    但是無論是北方方言還是南方方言,都有一個奇特的共同點:把「街」這個字讀作第一聲的「gai」(音同「該」)。 比如在我國北方的遼寧省東港市,有一個名叫「十字街」的鎮子,當地人往往習慣性地說成「十字gai」。在南方的廣東省,將「街」字讀作「該」也非常普遍。在華中的湖北省,也有同樣的情況,因為筆者的老家就在湖北的一個村子。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各大方言都一個讀音,今天讀法可能有誤?
    在所有方言中,溫州話是最難懂的,民國時期電臺傳遞情報的時候就往往使用溫州人,因為溫州來自不同地方的人,相互說方言都是彼此聽不懂的,就算敵人收聽到了,也根本理解不了他們在說什麼。但是,不管是什麼方言,有一點卻是驚人地一致,那就是對「街」這個字的發音,基本上是沒有變化的。
  • 在很多方言中「街」字讀「gai」,是否證明古代發音也是如此?
    在《買條街》這首流行歌曲中,有兩句是「只要你乖給你買條街,愛不愛你不用你去猜」,這裡的「街」的讀音是「gai」,與「乖」、「猜」押韻,這也引發了大家對於「街」字各地讀音的討論,那麼現有的各地方言都有哪些地方讀「gai」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