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董朱文的堅守與期盼

2020-09-09 新華網客戶端

這是位於株洲市茶陵縣的虎踞鎮茶幹小學(9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深山連綿,校園裡書聲琅琅,63歲的鄉村教師董朱文在課堂上帶著孩子們朗讀課文。 董朱文是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虎踞鎮人,1976年畢業於茶陵一中,1977年開始在虎踞鎮上的村小教書。2017年退休的董朱文,通過「銀齡計劃」選擇繼續留在學校任教,目前是虎踞鎮茶幹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教師。 董朱文說:「這裡老師少,孩子們天真可愛,捨不得,不想走。」 由於師資短缺,董朱文當起了「全科班主任」,為了教好孩子們,董朱文堅持閱讀,學習使用電腦課件,認真鑽研教材,設計新穎教法,讓孩子們體會學習知識的樂趣。除了課堂教學,他還要照顧十餘個孩子在學校裡的生活。 「我喜歡孩子們,我想繼續留在學校教書。」 董朱文說。他也期盼能有更多年輕教師來這裡,讓偏遠鄉村小學的孩子有人教、會讀書。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1 2345678910下一頁 >>|

在株洲市茶陵縣的虎踞鎮茶幹小學,董朱文(右)給一年級學生上語文課(9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 >>|

在株洲市茶陵縣的虎踞鎮茶幹小學,董朱文在備課(9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在株洲市茶陵縣的虎踞鎮茶幹小學,董朱文在給一年級學生上語文課(9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在株洲市茶陵縣的虎踞鎮茶幹小學,董朱文(左二)在課間活動時與孩子們一起跳繩(9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在株洲市茶陵縣的虎踞鎮茶幹小學,董朱文(右二)檢查一年級學生寫語文作業的情況(9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在株洲市茶陵縣的虎踞鎮茶幹小學,董朱文(左)在午餐時給孩子們盛飯(9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在株洲市茶陵縣的虎踞鎮茶幹小學,董朱文(右)在給二年級學生上數學課時提問(9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在株洲市茶陵縣的虎踞鎮茶幹小學,董朱文整理學生隊形準備放學(9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在株洲市茶陵縣的虎踞鎮茶幹小學,董朱文(右二)在批改語文作業(9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這是株洲市茶陵縣虎踞鎮(9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 上一頁11

相關焦點

  • 鄉村教師董朱文的堅守與期盼「圖」
    深山連綿,校園裡書聲琅琅,63歲的鄉村教師董朱文在課堂上帶著孩子們朗讀課文。董朱文是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虎踞鎮人,1976年畢業於茶陵一中,1977年開始在虎踞鎮上的村小教書。2017年退休的董朱文,通過「銀齡計劃」選擇繼續留在學校任教,目前是虎踞鎮茶幹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教師。 董朱文說:「這裡老師少,孩子們天真可愛,捨不得,不想走。」
  • 圖片故事|鄉村教師董朱文的堅守與期盼
    深山連綿,校園裡書聲琅琅,63歲的鄉村教師董朱文在課堂上帶著孩子們朗讀課文。董朱文是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虎踞鎮人,1976年畢業於茶陵一中,1977年開始在虎踞鎮上的村小教書。2017年退休的董朱文,通過「銀齡計劃」,選擇繼續留在學校任教,目前是虎踞鎮茶幹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教師。董朱文說:「這裡老師少,孩子們又天真可愛,捨不得,不想走」。
  • 鄉村教師堅守的是一種真正的良心
    這些天,因為受人之託想捐助一些東西給山區貧困兒童,和帶一些孩子體驗農村學生的生活,我走訪了幾所鄉村小學,和一些鄉村小學的教師進行了交流。 隨著和老師們交流的深入,我對他們這個群體愈發欽佩,甚至會捫心自問,我能不能做到他們那樣? 我內心深切感受到,鄉村教師真的是一種良心的堅守。
  • 鄉村教師多期盼
    我是一名有35年教齡的鄉村老教師,一直在偏遠的鄉村從事教學工作。近年來,我們鄉村教師的工資和生活補貼提高了,原本漏風漏雨的校舍,也得到修繕、重建。但是與許多鄉鎮和城市的教師相比,鄉村教師的待遇和發展環境還有不小的差距。在此,我有四點希望:一是希望國家對鄉村教師和鄉村教育的支持更加持續而有力,生活補助政策覆蓋面能夠更大些,補助水平可以繼續提高。
  • 宿遷市洋河新區鄉村教師王維超:堅守鄉村教育36年
    宿遷網訊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是54歲的鄉村教師王維超,是「宿遷市最美教師」之一。在宿遷市洋河新區鄉村中學的崗位上,他堅守了36年,用無私奉獻、默默付出,守護著鄉村教育,照亮了孩子們的讀書路。18歲那年,王維超得知泗陽縣招聘鄉村代課老師,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應聘了,如願以償成為桃果源中學一名數學老師。
  • 寺面初中教師陳德林:堅守鄉村教育16年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是38歲的鄉村教師陳德林,是「平南縣優秀教師」之一。在寺面鎮初級中學的教師崗位上,他堅守了16年,用無私奉獻、默默付出,守護著鄉村教育,照亮了孩子們的讀書路。
  • 請為堅守在鄉村一線的教師點讚
    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的老師們,的確是很辛苦的。他們面對的是整體素質不高的村民,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缺少最起碼的尊嚴。鄉村教師是老師又是保姆,在城區學校,不到指定的時間學校的大門是緊閉不開的,在鄉村是做不到的。筆者是一位小學教師,就在學校居住。
  • 普救寺下,堅守鄉村的女教師
    普救寺下,堅守鄉村的女教師——記永濟市優秀鄉村女教師解潔先進事跡 在濤濤黃河東岸,馳名中外的愛情聖地普救寺附近有一所鄉村小學——魯家小學,這兒有一位青年女教師解潔,堅守鄉村,愛生如子,痴情教育。祖母一大家閨秀,是萬榮縣第一位女教師,教授英語;父親,大伯父,姑媽都是教師。在這樣一個教師雲集的家庭濃厚氛圍中,耳濡目染,從小一個長大從教的種子就在她幼小的心田裡萌發,這一夢想一直縈繞於她的求學生涯。
  • 鄉村教師故事:在中國「北極」鄉村小學的堅守
    這個小小的鄉村教學點,有著獨一無二的標籤:它是中國最北的鄉村小學,也是黑龍江省希望工程第730所、中國最北希望小學。2009年,大學剛畢業的王忠雷作為黑龍江首批特崗教師來到了這裡。寒來暑往,這對85後夫妻在北紅小學堅守到今天。其實剛來時,王忠雷就有離開的念頭。從縣上坐車130多公裡來到這個邊境小村,王忠雷望著沒水沒電沒網絡的平房校舍,覺得自己撐不過兩月。「太寂寞了,沒有人能說上話,只有和我一起來的另一個老師和學校的13個孩子。」
  • 偏遠山村有堅守,感謝每一位鄉村教師
    2020年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在許多農村,或者是偏遠地區,學生越來越少,老師也相繼調走,但仍有這麼一群老師,他們在默默堅守,他們年齡不同,相貌不同,地域不同,卻有相同的理想信念,只有隻要有學生,我就不會離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農民工進城越來越多,鄉村小學的學生越來越少,不論是廈門鄉村,福建鄉村,還是西部偏遠山村,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 菏澤市巨野縣大謝集鎮第二中學教師王鵬——堅守鄉村 守望教育
    年度齊魯最美教師」和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人選名單》,最終評選出10名2020年度齊魯最美教師,其中高校5名,來自地市的5名,巨野縣大謝集鎮第二中學教師王鵬榜上有名。「被評選為『齊魯最美教師』,是對我27年來堅守農村,奉獻教育崗位的肯定,是對我工作的鞭策,更是需要我在平時教學工作中真正把學生培養出來,由最美教師變成鄉村教育的推動者,在振興鄉村教育的道路上讓鄉村最美起來!」王鵬動情地告訴記者。王鵬1993年7月畢業,被分配到巨野縣大謝集鎮第二中學擔任教師工作至今。
  • 堅守鄉村的女教師——記教育部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人選、永濟市蒲州中心校教師解潔
    來源:運城新聞網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名單,全國311名教師入選,永濟市蒲州中心校教師解潔榜上有名。據悉,我省僅有8名,解潔是我市唯一入選者。解潔是永濟市蒲州中心校魯家小學的一名普通女教師,她堅守鄉村教育近10年,愛生如子,痴情教育,她用一腔的熱忱與愛心,用摯愛的教育情懷,用超越常人的付出和意志,書寫出精彩的教育詩篇。
  • 「最美鄉村教師」餘明安:教學是守望相助的堅守
    1984年9月,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餘明安成為仁壽縣方家鎮原增新中學的一名體育代課教師,從此便毅然投身教育這方熱土。如果說教學條件差尚能克服,師資力量的匱乏卻讓這個小小的鄉村中學難以為繼。餘明安到來後不久,便擔任了初中畢業班的班主任及體育教學工作。課時最多的時候,他一個人負責畢業班的思想品德、歷史、體育三門課程的教學。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餘老師不是在講課,就是在去講課的路上,其間的艱辛與勞累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但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披星戴月,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
  • 點進來,看鄉村教師的初心與堅守
    在沂源縣的偏遠鄉鎮,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獻給了鄉村教育,大山重巒疊嶂、山路溝壑縱橫,他們用年復一年的堅守,為山區教育默默耕耘,為改變山區教育面貌傾盡全力。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深入大山,見證老中青三代鄉村教師的教育初心與堅守。「到沂源來已有67年了,最大的體會就是當一名人民教師既有意義也很光榮。」
  • 鄉村教師43年堅守 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
    今年65歲的曾會章是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的一名鄉村教師。為了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他在這裡默默堅守三尺講臺43載。圖為2020年9月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曾會章在給學生上書法課。
  • 鄉村教師43年堅守 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
    今年65歲的曾會章是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校的一名鄉村教師。為了點亮村裡娃的求學夢,他已在這裡默默堅守三尺講臺43載。1977年,眼見孩子們就要因缺少老師而失學,22歲的曾會章毅然選擇回到村裡當上了民辦教師。當時村小非常簡陋,沒有桌椅板凳,曾會章就發動學生自帶桌凳上課,沒有教學用具,曾會章就帶領學生自己製作,沒有音體美老師,曾會章就獨自「承包」了全部課程……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曾會章傾儘自己所學,把知識的種子一粒一粒播撒進學生們的心田裡。
  • 三尺講臺,默默堅守——採訪鄉村教師張小鈞
    張小鈞,男,48歲,人民教師,現任陝西省寶雞市隴縣東南鎮高廟小學副校長,基層副高級職稱。自1993年參加工作至今,從事教育行業已有27年。27年來,他默默堅守,主動奔赴環境艱苦的鄉村學校,為貧困地區的孩子點亮了一盞盞求學之路的燈。在此期間,張老師連續14年任教初三畢業班。
  • 堅守鄉村35年——記永豐縣官田教學點教師謝富厚
    堅守鄉村35年——記永豐縣官田教學點教師謝富厚謝富厚  9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市行政中心大會議室,看到了正在忙於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宣講彩排的謝富厚,他坐在第一排,戴著老花眼鏡,手裡拿著演講稿正在緊張地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