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4600餘戶新居民發放清潔禮盒丨蹲點新家園·昭覺縣沐恩邸社區①

2020-12-20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代強 文/圖)「沐恩邸社區,1428戶;轎頂山社區,708戶……」7月24日上午,涼山州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沐恩邸社區廣場熱鬧非凡,工作人員們將一輛貨車上的紙箱、紙盒卸下來,清點、分發。

當天,昭覺縣把該安置點5個社區的臨時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和樓棟長們召集在這裡,集中分發200臺電熱水器和4622個清潔禮盒。記者看到,禮盒中包括一條毛巾、兩支牙刷、兩個香皂和兩個漱口杯,以此幫助搬進安置點社區的新居民養成洗漱好習慣。

作為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共有5個社區,已入住來自全縣邊遠山區的4600餘戶21000餘人。其中,轎頂山社區於去年搬遷入住,其餘4個社區今年5月開始陸續搬遷入住。

「農民變市民,住進了好房子還要養成好習慣。」主持本次發放活動的昭覺縣副縣長廖宇超說,由於搬遷群眾曾長期居住在高寒山區、當地缺水、住房簡陋沒有廁所等因素,過去洗臉洗手不勤。如今,新家園自來水通到每家每戶。「這次發放的清潔禮盒數量不算多,重在培養督促養成洗漱習慣。」

此前,結合安置點社區房屋結構無法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特點,昭覺縣已為所有家庭購買安裝了電熱水器。而此次捐贈的200臺電熱水器,將暫時儲放在各社區的空房裡,待後續有來自農村的特殊貧困戶搬遷入住後再安裝。而清潔禮盒,將結合各社區入住戶數和家庭人數情況,分發到每家每戶。

當天發放的這批物資,由四川雲無線科技公司捐贈。「作為一家涼山企業,我們真心希望為老鄉們過上好日子出一份力。」公司總經理陳濤說,此前,公司承擔了安置點熱水器的安裝任務,其間被老鄉們搬進新家的喜悅所感動,於是採購了這批價值34萬餘元的捐贈物資。「我們將全力協助社區,儘快將這批物資將發放到居民手中。」

相關焦點

  • 蹲點新家園·昭覺縣沐恩邸社區③丨昭覺縣城集中安置點首個超市...
    7月27日上午,涼山州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沐恩邸社區超市,不斷有居民進入買東西,店長沙小麗反覆提醒大家購物流程。這是該安置點5個社區中開設的第一家超市,7月20日開始正式營業。進入超市,徑直走到第二個貨架前取了三袋方便麵,轉身到收銀臺掃了微信,不到3分鐘,社區居民阿的伍沙就完成了此次購物。
  • 四川省昭覺縣沐恩邸社區:「舞」與倫比新生活|督戰未摘帽貧困縣⑥
    四川在線記者 侯衝 丁寧 華小峰8月29日早9點,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沐恩邸社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團剛走進社區,就遠遠聽見有音樂聲傳來。循歌聲而去,大家來到了社區中心廣場。搬到沐恩邸社區後,每天晚上都有人組織跳舞,阿牛阿呷很快跟大家熟識了。「都在一個小區住著,通過跳舞跟鄰居們培養了感情,自己也融入了社區。」不光是跳舞。
  • 涼山:村民變居民 昭覺沐恩邸社區的「成長」之路
    涼山州昭覺縣沐恩邸社區積極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通過線上線下,上下聯動,聚焦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優化服務解難題,著力「雙聯四包」提振信心、黨群聯動群眾安心、三治融合群眾放心、七化服務溫暖人心的「四心工程」,讓搬遷群眾的身心「安」下來,居住環境「優」起來,腰包「鼓」起來,日子「好」起來,著實提高居民幸福指數。
  • 搬出大山 新家名叫「沐恩邸」
    村民變居民 巾幗撐起「半邊天」彝族有句諺語,「火塘在,媽媽在,家就在」。8月底,在涼山州昭覺縣沐恩邸社區的彝繡培訓班教室內,繡娘古比金牛正飛針走線,十指翻飛間,一朵彝族特有的太陽圖騰出現在她手中的白襪上。28歲的古比金牛原先住在哈甘鄉,由於家庭貧困,她讀到初三就輟學了。
  • 「決勝2020」搬出大山 新生活從「沐恩邸」開始
    ,這裡是昭覺縣圍繞縣城周邊建設的5個異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之一。「沐恩邸」,顧名思義,就是「沐浴在黨恩下的府邸」,正如其名,沐恩邸社區是在黨恩之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的社區,共安置全縣28個鄉鎮81個村1428戶6258人。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涼山州昭覺縣:彝寨兒女的脫貧「三部曲」
    搬遷扶貧:「懸崖村」村民的新生活昭覺縣最大的安置房小區——沐恩邸社區在昭覺縣規模最大的安置房小區——城北鄉沐恩邸社區,居民們家家戶戶正在撣塵掃除,各式各樣的年貨一層又一層,擠滿了冰箱。這段時間,從故土遷出的安置戶們第一次在政府安置的「新家」裡過彝族新年。相較於往年,這個新年,有些不一樣。沐恩邸社區副主任何軍接受荔枝新聞採訪沐恩邸社區副主任何軍告訴荔枝新聞,這批安置戶都是今年5月初搬遷入住的,目前整個小區共有6200多位居民,來自全昭覺縣84個行政村。
  • 涼山沐恩邸社區:『「彝」 針「彝」繡 織出家園新生活
    8月22日,涼山昭覺縣城郊一處社區內,30多位彝家婦女正在寬敞的活動室內做手工藝,笑容布滿了每個人的臉上。居民們守著家、抱著娃,足不出戶就能掙錢,這裡是昭覺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沐恩邸社區。正如其名,在政策幫扶下,從附近村落陸續搬遷到這裡的1428戶6258居民,過上了火火紅紅的新生活。
  • 福樂家園今起分房 400餘戶居民拆遷8年後迎來新家
    回遷居民在公示欄裡尋找自家的房號2008年底胡小郢城中村搬遷,因長江西路高架建設回遷房工期一再被延誤。如今,在外漂泊多年的村民們終於回到自己的家中。今天上午,井崗鎮十裡廟胡小郢城中村回遷房——福樂家園開始分房。
  • 涼山戰報|探訪昭覺縣第三小學:六年級語文課為啥還在教拼音?
    12月28日,記者探訪位於涼山州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沐恩邸社區旁的昭覺縣第三小學,看到了這樣令人疑惑的一幕:六年級語文課為何還在教拼音?昭覺縣第三小學執行校長鄭兵解釋說,這是因為不少從鄉鎮來的學生過去欠了太多的帳,學習基礎太薄弱。對此,學校正在探索試點分層教學,針對這部分困難學生,從最基本的漢語拼音、識字教起,因材施教,一點一點把基礎打牢。
  • 摘帽後,過個彝族「新」新年③|視頻:脫貧了,過個開心年!
    一早,從昭覺縣城前往沐恩邸社區的路上,滿面笑容的彝族老鄉背著採購回來的年貨,急匆匆往家趕去。等會兒,他們還要去參加社區舉辦的彝歷新年活動。在沐恩邸社區廣場,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彝族群眾和遊客跳起快樂的達體舞,慶祝脫貧,感恩來之不易的新生活,歡慶彝家傳統節日彝歷新年。除了達體舞表演,還有歌舞等節目。
  • 【方志四川•脫貧奔康】轉型與重構:寫好「一搬跨千年」新的歷史...
    喜德彝欣社區落實黨支部黨小組組長兼任居民小組長,推選黨員擔任樓棟長;布拖縣依撒社區黨委下設有28個黨支部,每個支部下轄4-5棟樓,每棟樓設置1名樓長兼治安協管員;昭覺縣沐恩邸社區推行總支包社區、支部包樓棟、黨小組包單元、黨員幹部包住戶方法,實現了「黨建+」整體聯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 讓搬遷群眾更好適應新生活 「彝路相伴」三年行動計劃開啟新型社區...
    四川在線記者 李丹12月15日,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新型社區治理「彝路相伴」三年行動計劃在涼山州昭覺縣正式啟動。布拖縣依撒社區、金陽縣東山社區、越西縣感恩社區、美姑縣北辰社區、昭覺縣沐恩邸社區、喜德縣彝欣社區等6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新型社區,入住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均超過6000人,共安置1萬餘戶、4.96萬人。
  • 月牙堡社區:共融「新家園」 打造民族團結和諧新社區
    月牙堡社區是會師鎮南部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一個社區,通過「嵌入式」社區建設,了解少數民族的居住需求,著力構建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區環境,促進了各民族群眾關係更加和諧,形成了互帶共建管理格局,支持和促進了社區工作的開展,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和向心力。
  • 林校路街道興華南裡社區:探索創新新方式 做好居民貼心人
    林校路街道興華南裡社區:探索創新新方式 做好居民貼心人 2018-12-13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興華南裡社區成立於2002年,隸屬大興區林校路街道,轄區面積0.21平方公裡,包括怡興園、興政家園、華昱家園三個小區。社區有居民1619戶、4500餘人,門店150餘家。
  • 華山站社區:衝鋒「疫」戰一線 守住家園安寧
    居民熱情的問候,社區工作人員只是會心一笑,但很快就轉換成宣傳員的角色,提醒居民出門要戴口罩,儘量不要出門。面對疫情社區工作人員不怕苦、不退縮、不畏懼衝在疫戰第一線,堅決守護華山站社區廣大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打響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一方安寧祥和。
  • 【文明實踐第一線】觀音廟社區開展清潔家園志願行動
    【文明實踐第一線】觀音廟社區開展清潔家園志願行動 2020-03-22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