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回家路上,偶遇賣蓮蓬的小攤,一朵朵碧綠小傘水靈又嬌嫩,在雨中散著荷塘清香。
這才想起來,今年夏天,還沒來得及喝一碗鮮甜冰涼的百合蓮子湯呢!
在沒有那麼多冷飲的童年裡,百合蓮子湯一度也是屬於夏天的儀式感。
七八月份上市的新鮮蓮子,與肥厚甘甜的百合一起,加銀耳或是綠豆煮成湯。
百合粉糯,蓮子柔脆,透涼甜湯滑過喉嚨——幹蓮子四季都有,但這最應時的口感,只在夏季呈現。
來,讓我們一起剝個蓮子
小時候,媽媽從菜場買回了蓮蓬,照例是丟給我剝。無所事事的周末,一顆一顆慢慢剝來,就覺得夏日午後變得無限悠長。
新鮮蓮子外皮越偏嫩黃綠色,口感越嫩,
深綠色就老了
大多數人拿到蓮蓬,會直接掰開。其實把蓮蓬底部朝上,整片揭開,就能看到排列整齊的蓮子一顆顆乖乖坐著啦(特寫畫面對密集恐懼症不太友好,暫且不放了……)
外面這層綠色的皮,可以用指甲掐出一條小縫剝開。如果你跟我一樣指甲太短,也可用小刀平切,開個小口,輕輕一擠,就得到一顆白白胖胖的蓮米。
鮮蓮子表面有一層薄衣,也要耐心去掉,否則水煮之後,整鍋湯就會變成詭異的粉紅色……
沒有去衣的蓮子,曬乾之後就是「紅蓮」
新鮮蓮子要是足夠嫩,不一定要去芯,煮過之後是淺淺的甘苦,味覺層次感反而更豐富。
如果買不到新鮮蓮蓬呢,用去芯的乾燥蓮子替代,就得提前幾小時泡發,或者多放點水煮久一些,口感才好。
再來準備百合
我們平時吃的百合,其實是百合花的塊根。
市面上的百合大都來自江蘇宜興、江西龍牙和甘肅蘭州。前兩個產區的百合偏苦,多用作藥材。家裡煲湯炒菜,最好選用葉肥味甘的蘭州百合。
整頭的百合,要泡在清水裡拆,防止氧化變黑。
如果是百合幹,要挑紋理清晰、顏色微黃,乾脆易折的,說明風乾得透徹。要是手感偏軟,很有可能是商家故意留些水分來壓稱,買回來也不容易保存。
百合幹也要提前泡發,至少泡足兩小時,否則會微微發苦。
蓮子和百合這對主力cp,與很多食材都能和諧共處:花生、紅豆、桂圓、枸杞……
但最適合夏天的,莫過於銀耳或是綠豆。前者晶瑩柔滑,後者細膩起沙,我們抉擇不定,乾脆……各煮一鍋吧。
如果選銀耳
一般鮮貨總是比乾貨更優秀,但銀耳是個例外。
倒不是因為味道,而是鮮銀耳容易被細菌汙染,攜帶一種叫「米酵菌酸」的毒素。概率不高,不過一旦中招,後果非常嚴重,幾乎無藥可治。
但忍不住感嘆一句:鮮銀耳真是好看!
幹銀耳的營養和風味並不遜色多少,而經過陽光照射,細菌和毒素都會被破壞,中毒風險幾乎為零。為健康著想,自然是幹銀耳更保險。
一鍋湯用手掌大小的一朵銀耳(10-15g),稍微泡軟後清洗、撕碎、去蒂,再換清水浸至完全泡發,連浸泡的水一起下鍋,膠質會更濃稠喔。
如果用綠豆
我們認真試驗過綠豆起沙所需要的時間——未經浸泡的綠豆,煮30-40分鐘即可起沙。百合蓮子湯本身就要煮一個小時,所以綠豆不用泡發,跟蓮子一起下鍋就好。
準備完食材,剩下的,交給時間。
原料
鮮百合兩頭 或 幹百合30g
一顆蓮蓬的鮮蓮子 或 幹蓮子50g
幹銀耳10g 或 綠豆60g
水 1500 ml
冰糖 80~100g
基本烹飪原則是:先煮蓮子,後煮百合。
銀耳或綠豆,和蓮子一起下鍋。大火燒開水後,蓋上鍋蓋,小火慢煮一小時以上。
加入百合,煮10-20分鐘。百合久煮會散,千萬別過了時間。
加幾顆黃冰糖,才有乾淨細膩的甜味。如果冰糖太大塊怎麼辦?微波爐叮30秒,一掰就碎~
加糖後記得攪拌,避免糊鍋。
甜甜暖暖地出鍋,就忍不住先嘗了一碗。加幾塊冰,在白瓷中玎璫碰撞,夏天啊就該這樣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