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與朋友談到求人的話題,他說: 某人那麼厲害,為啥不去求他幫忙提攜一下呢?答: 我相信自己不差,以後也會越來越好,為何要去求他呢?況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相互理解欣賞支持的,尤其是親戚朋友,想幫就幫,是很自然的,不能勉強,強扭的瓜不甜;也不用刻意去求,求就沒意思了。無論愛情,還是事業,莫不如此。
今天咱們不說愛情,只說事業。在事業上,俗話說獨木難支,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包括時間精力財力。要想做出一番事業,我們必須找人合作,合作創業,共同工作。那麼,無論股東還是團隊,該如何才能共創大業做好工作呢?必須具備怎樣的條件才能贏得未來呢?是公司的資金、技術、產品、價格、宣傳、客戶嗎?
我認為,其實這些都不是組成團隊最重要的,那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呢?它就是: 必須志同道合!
事業都是人幹出來的,一支優秀的團隊,無論每個人的能力有多牛,如不能精誠團結、志同道合,要想幹成事,無異於痴人說夢。
那麼,如何才是志同道合呢,它包括哪些內容?
1、志向、興趣、目標方向、價值觀、精神氣質必須相似或相近。
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如果兩人之間一點都不投緣或漠不關心,沒有任何共同語言,話都談不攏,怎能談下去,多談又何益?更遑論合作與一起共事了。
2、對過去現在未來有較多或一致的體驗、感悟、預判。
過去的成功與失敗,今天正在進行的工作與行動,明天即將發生與發展的態勢,志同道合的團隊肯定是能達成一致共識的。當然,可以允許存異,但必須求同。人心齊,泰山移,如能擰成一股繩,將無堅不摧。
3、必須在管理制度、經營每個環節加以貫徹落實,方能達到最佳效果。在具體經營管理每個環節,志同道合不是一句空話,必須從制度、執行、考核上加以落實與保障。比如制度制定、出臺、考核上要合理有效、一視同仁。任何管理制度核心目的都是為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與效果;而不能本末倒置,成為破壞團隊的絆腳石。
4、如果不能志同道合,團隊就會一盤散沙,缺乏戰鬥力與生命力。
當年,在與硬體條件遠遠高出自己無數倍的日本鬼子、國民黨的殘酷拼殺後,共產黨為何最終能贏得天下?主要原因就是有著無數位堅定信仰的革命同志,前赴後繼甘願為廣大窮苦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試想,如是大家沒有共同的信仰,沒有高度一致的行動,任何團隊將會一盤散沙,那仗還怎麼打,事還怎麼做,企業又怎能發展?
總之,團隊必須志同道合、精誠團結、生死相依。若能如此,何愁事業不成、民心不歸、天下不贏?尤其團隊領導更當時刻謹記之、追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