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要生孩子,最好能夠是5月生產。因為這個月份,天氣不會過熱或過冷,而且食物種類也非常豐富,有利於產婦坐月子,恢復身體。對於這種說法,不知道大家認不認同?
但我要說,這預產期真的是很難自己控制,畢竟孩子不是你想懷就能懷,想啥時候生就啥時候生的呀。
這不已經進入7月,全國各地也都逐漸熱起來,一批預產期在夏天裡的孕婦們也開始發愁。都說夏天坐月子最難受,特別是按照傳統坐月子的方式,一個月不能夠洗澡,不能夠碰涼水,不能夠開空調,這要在夏天裡坐月子,可怎麼熬呢?
莫急,我們來看看如何科學地在夏天坐月子吧?
進入夏天,動不動就35度以上高溫,讓本來就身體虛弱,愛出汗的產婦更加難以承受。
可按照老一輩的想法,即使是夏天,坐月子也得從頭武裝到腳,電風扇、空調這一類與涼風有關的東西更是不能用。
結果就導致一些產婦因為在夏天坐月子捂得太嚴實而得了熱射病的案例。
事實上,按照科學坐月子的方式,夏天坐月子不需要捂得太嚴實,應當適當減少衣物,輕薄透氣又吸汗的棉質衣物是比較好的選擇,要讓產婦感到舒適。同時,要勤換衣物。
同時,電風扇和空調也是可以用的,只不過要講究方法。
空調溫度保持在23~28度,溼度保持在50~60%。電風扇和空調的風囗不要對著產婦和寶寶,比如,可以購買專用的空調罩,控制風口的方向。
此外,要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
天天出虛汗,再加上天氣炎熱,這身上粘糊糊的,讓產婦渾身不自在。可是,老人家又跳出來說,坐月子期間不能夠洗頭髮,也不能夠洗澡。
還真有產婦接受了老人的建議,夏天坐月子,42天沒有洗過頭髮,洗過澡。結果導致尿路感染,一直延伸到膀胱和腎臟,出了月子卻要住院治療,還導致多年落下病根兒,時常尿頻尿急,身體乏力。
科學方法告訴我們,夏天坐月子是可以洗澡、洗頭髮的。
如果是順產,建議在產後三天之後再洗澡,同時要注意保護好傷口。如果是剖腹產,建議在產後一周再洗澡,同樣需要避免傷口被打溼。
此外,在產後42天之內,都不建議進行盆浴,以淋浴為好,特別注意會陰部位的感染。
洗澡水的溫度以37度左右為宜,整個洗澡時間不能過長,同時注意保暖。
洗完澡後,要用幹毛巾儘量擦乾頭髮,再用吹風機迅速吹乾,這個時候不要讓頭髮自然幹了,以免溼氣入體。
對於普通人而言,進入夏天后常常不思飲食,這被稱之為「苦夏」。而產婦因為身體虛弱,又要下奶,飲食如果過於單調,像傳統坐月子那種總是喝紅糖,吃豬蹄子,喝小米粥的話,這食慾更是提不起來。
夏天坐月子,飲食其實也是有技巧的。
產後前三天,不吃油膩的食物。以清淡的小米稀飯、爛麵條、小餛飩等食物為宜。因為這個時候,寶媽的乳腺管還沒有完全打開,吃了太多油膩的食物容易催乳,結果會導致乳汁堵塞。
等乳腺暢通之後,可以適當的加強蛋白質的補充。比如吃魚、蝦、肉、豆、奶、蛋等等。特別要提一下,雞蛋一天吃兩個就可以了,不需要像傳統坐月子,吃太多的雞蛋。
另外,夏天坐月子也可以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只是不能夠吃過冷或過寒的水果,像剛剛從冰箱拿出來的水果,就要溫一下再吃。
此外,水果本身也分寒涼溫熱4種屬性。屬性溫熱的水果對產後恢復更有好處。比如,榴槤、蘋果、山楂、香蕉、奇異果、葡萄、菠蘿、木瓜、龍眼、荔枝、櫻桃,這些水果在產後坐月子時吃都是適合的。
這些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果膠和有機酸等。不僅可以增加產婦的食慾,預防便秘,也可以促進泌乳,有助於母乳餵養。
豆媽逗娃寄語:
其實不論在哪個季節和月份坐月子,如果沒有講究科學的方法,都容易落下疾病。所以,夏天裡坐月子的媽媽們也不要總覺得自己生孩子的月份不好,只要按照科學的方式坐月子,夏天的日子也可以過得舒適又健康。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評論、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青雲計劃獲獎者,多平臺原創作者。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煙火氣的倆娃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