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交流)用洗甲水反字渡石,高清分享,篆刻愛好者都來看一看

2020-12-23 篆刻丘八

剛剛學篆刻,你是不是還在為沒有辦法反字渡石而煩惱?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簡單實用的笨辦法。

選擇自己需要臨刻的印稿,設定好與印石相符的尺寸,用雷射印表機列印出來,記住,一定要用雷射印表機哦!

雷射印表機列印的印稿

把列印好的印稿剪好備用,準備印石,磨平印面,固定在印床上為佳!

把剪好的印稿附在印面上,四周找正對其,一隻手壓住,不讓他走樣!

洗甲水

神仙水登場,其實就是洗甲水,其實還可以用其他的代替,比如風油精,香蕉水,部分化學稀釋液等等。用棉紗或者棉籤蘸溼

把蘸溼的棉紗打溼印稿,注意做這步的時候不要讓印稿走樣,徹底溼透不留死角!再在上面附上一張紙,與印貼緊,用指甲碾壓貼實!去掉紙檢查印稿和印面的貼合情況,稍幹之後,再用指甲直接在印稿上碾壓,讓墨跡更多可能的留在印面上

印稿全部幹透之後,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了,揭下"神秘的面紗"看一下是不是你想要的效果呢?

效果槓槓的,清晰細節可見,可以直接上刀刻制了!

相關焦點

  • 技法分析:篆刻過程中的上石手法
    其實上石應當放在刀法前面講,因為只有上完石才能施刻。但我們因為「刀法」是篆刻主流技法三要素(即篆法、章法、刀法)之一,所以我們把三要素連在一起介紹了,把「上石」放在了「刀法」之後。所謂「上石」,簡言之,就是把寫好的印稿文字轉印到石面(或者其他材料的印面)上,印稿轉到印面上之後,是鏡像反字或反圖,只有這樣,刻完鈐印出來,才是正稿。
  • 篆刻入門:「風油精上石」的方方面面
    這是個經常用的非處方藥品,購買很方便,因為材料基本一致,不必拘泥某個牌子。(餐巾紙一張)其實半張就足夠用了,沒有餐巾紙,平常練字用的毛邊紙、宣紙的邊角料都可以用,有一定的吸水性就可以,不必死板。(印稿扣在印石上疊個紙套)將列印或複印好的印稿正面(就是有字的那一面)對著石面疊一個紙套,這是為了定位,疊套疊得越準確,上石的位置也就越準確,這個時候還用不到風油精。紙套疊好後就可以拿開了。
  • 手把手教學篆刻(下)
    這類印章大部分是多字印,但也有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的,關鍵在於互相揖讓,巧妙布白,最大限度地又恰到好處地演繹「周實中虛」的韻味與藝術特點,讓讀者有更多的回味。永字牌各系列篆刻刀對比永字牌篆刻刀憑藉其精細的做工及良好的質量一直受到國內篆刻愛好者的喜愛,但永字牌篆刻刀品種多樣,款式繁多,且每個系列款式及包裝都有所不同,很多篆刻初學者會分不清楚,不知道幾種系統的刻刀到底有什麼區別,金石印坊特別對永字牌各人系列的篆刻刀做了一次系統的對比,以供篆刻愛好者們參考。
  • 吳平篆刻教學視頻 手工篆刻提升視頻教程 篆刻教學講座視頻
    ,但多數想學習的人都不得其門而入,亦不懂得欣賞。吳平篆刻教學12講,邀請當代篆刻大師、前故宮書畫處長吳平先生現身說法、親手示範,從概說、字法、章法、刀法、邊款、餘事等不同層面,循序漸進指引愛好者入門學習與欣賞。
  • 初學篆刻,當了一段時間的「蠢才」後,我終於學會了反寫上石
    昨天寫了一篇關於篆刻的文章,說的是學會了用風油精上石的辦法,激發了自己對篆刻的莫大興趣,繼而欣然入坑。文章後面有一位朋友評論了兩個字:「蠢才」。我不知道這位朋友所言何指,但直接用這兩字評論他人文章,個人認為著實不妥。
  • 篆刻的常用工具有哪些
    中國書法篆刻藝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自先秦古璽、秦漢印開始至今,出現了許多印人大家及風格流派。然就其整個發展過程來看,如同社會發展,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繁榮、衰落、繁榮的循環往復的歷史過程。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學習書法篆刻的愛好者也越來越多。
  • 學篆刻:左手篆刻字典,右手古今印譜
    前段時間寫文章推薦學篆刻的書,主要是兩個大類別的書,一類是用以查字的字典類書,一類是查印譜的印譜類書,於是就有朋友問我,有了字典了,為啥還買印譜的書
  • 學習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篆法
    在整個篆刻界,「篆法」的提法很早,但早期所討論的篆法實際上在概念上是與「字法」混在一起的,比如過去我們討論在某方印裡討論某個字用的「對還是不對」,現在我們要分割清楚,問這個字「對還是不對?」是字法的問題,篆法要解決的問題是這個字用的「美還是不美?」
  • 印人故事——最早用石刻印的文人篆刻家
    小牧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趙孟與篆刻的故事:趙孟 《駿馬圖》隨之趙孟又突然想起:「聽老爺子說,他曾經居住的地方是專門出產青田的,在那裡人們都是用這些石料刻印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聽趙孟這麼一說,趙孟至便立馬想起爺爺曾留有十幾方青田燈光凍,這些石料都是石中的精品。趙孟至從房間找出一隻小木箱,小心打開,隨後對趙孟說:「這些石料都是爺爺留下的,若不是你今天提起,我都給忘了。你喜歡篆刻,那就把這些石料都送給你吧。」
  • 講堂 ▌布丁說篆刻之二十八《篆刻技法:細說「字法」》
    儘管我對這種不打篆刻史基礎就直奔技法而去的學習方法不認可(因為篆刻學習,很多極重要的藝術細節包含在篆刻史之中,比如,不學篆刻史,就不知道某個歷史時期為啥會出現某個人物的某種刀法和技法特徵,不學篆刻史,就不知道某種印式的特徵,也不知道這種印式為啥會出現在某個歷史時期等……而這些內容,做為一個想要系統學習篆刻的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 手工篆刻一枚印章,是怎樣的過程?
    每到周末,我倆就窩在寢室裡,在各自的小書桌前開著小檯燈,刀耕不輟……窮學生為了省石料,什麼 8 字磨石法和六個面全刻滿,都是基本操作……  所以篆刻的流程對我來說,仍算熟門熟路,至於手藝如何,大家看我的頭像就應該有個大概了解。這年頭咱們不是流行創新麼?(好像找到了放棄這門愛好的原因……) 那今天我們就講下大到玉璽,小到姓名章的篆刻是怎麼一回事兒吧~
  • 初學篆刻,學會了反寫上石,開始一通亂刻
    慢慢的,我逐漸學會了反寫上石的方法,用中毛筆,利用手機相冊的鏡像功能,把印稿反寫在石頭上,剩下的,就是刻的問題了。篆刻,講究的是篆法、章法、刀法,對於才初學的我,不存在篆法的問題,因為我根本不會寫篆書,章法方面,其實也是根本不懂,反正就是在紙上怎麼編排覺得好看就怎麼來,至於刀法,倒是有點信心,知道只要一直刻下去,儘早刀法是會上水平的。於是,我開始亂七八糟的設計,也開始亂七八糟的刻,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對用刀的熟練程度。
  • 坎坷金石路~~金石印坊篆刻培訓前記
    根據展覽要求,我先確定了書寫內容和形式,然後寫小樣仔細研究每一個字的字法,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的章法、墨法,注意落款與留白之間的呼應,最後反覆寫了十幾張四尺宣紙,才選出一幅比較滿意的,自信的交給輔導老師。老師看了點點頭說:"嗯,寫的還不錯。咦?你這蝠字怎麼沒印章呀?"我不解地搔搔頭說:"練了一年您也沒說用章呀?"
  • 臺灣名家篆刻欣賞
    修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齊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魏武亦記之,與修同乃歡曰:我才不如卿,三十裡覺。第二行幼婦之下遺外孫二字。絕妙好辭。辛未八月明修刻於小喜齋。黃明修 1960年生於臺灣彰化,1983年畢業於臺灣國立美工科,師從王北嶽。
  • 「有福之州」篆刻展相約臺北
    本次展覽是繼福建博物院首展、中國壽山石館巡展之後,在臺北巡展,進一步推廣與弘揚篆刻藝術,促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展覽現場展覽現場此次展覽以「有福之州」為主題,展出第五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獲獎作品、評委老師佳作以及名家雕刻作品,共計百件。刀與石,書與印,碰撞交融。
  • 五一篆刻班,金石印坊帶您正確打開篆刻之門
    篆刻與書法是什麼關係。印章與篆刻是什麼關係。臨摹與創作是什麼關係。邊款與印文是什麼關係。刻刀與石頭是什麼關係。如何用毛筆書寫墨稿。如何快速渡稿上石。如何準確握刀、果斷運刀。如何進行有效讀印。如何有效臨摹古印。如何進行集字創作。如何刻邊款、拓邊款。
  • ...北大校友書畫協會·亭林印社篆刻交流展」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
    2020年12月12日,「金石為誼——北大校友書畫協會·亭林印社篆刻交流展」在美麗的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開幕。這也是繼2019年「崑曲墨韻——北京大學·崑山巴城書法篆刻展」之後,北京蘇州南北兩地印人的又一次藝術交流。從廣義而言,篆刻藝術可謂一種特殊的石刻藝術。
  • 篆刻入門:初學篆刻,需要買哪些書?
    確定學篆刻,準備相應的圖書資料是必須的,今天就來說說初學篆刻,要準備哪些書(我們儘可能選當前能夠買得到的書)。初學篆刻,需要準備的圖書應包括以下三類圖書:1、查文字用的字書或字典;2、印譜;3、相關的篆刻史和技法資料。分別說一下:
  • 國面【書法·篆刻】模塊教案+試講稿
    從《蘭亭序》這幅書法作品裡我們感受到王羲之灑脫不羈的人生襟懷,這是我們從《蘭亭序》中感受到的神採;      我們再來看一下它的章法,首先我們先來看整體,是不是看上去字與字、列與列之間很整齊,那同學們你們有發現到後面的字的時候就變得有大有小了嗎?那是為什麼呢?有的同學說是因為作者的情緒。沒錯!作者越往後寫越有激情,以至於我們看到的字有大有小。
  • 孟飛篆刻、張永昌書法一體研修班招生
    504室3、教學內容:    (1)篆書與篆刻藝術簡史    (2)書法(篆書)筆法、字法、章法基礎訓練    (3)篆刻刀法、字法、章法基礎訓練,    (4)大篆、小篆、漢篆(漢碑、磚銘文、瓦當文、鏡銘文等)經典賞析與臨摹,    (5)漢印、古璽、流派印經典賞析與臨摹、    (6)書法創作訓練,